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东南亚和茲卡熱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东南亚和茲卡熱之间的区别

东南亚 vs. 茲卡熱

东南亚是亚洲的一个地區,由中国以南、印度以東、新幾內亞以西與澳洲以北的國家組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東南亞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與馬來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島,包括东马来西亚、汶莱、東帝汶、印度尼西亚、菲律賓、聖誕島、新加坡。不過,東南亞國家往往也被西方學者和傳媒納入东亚的範圍。此區地處板塊交界,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 台灣在歷史文化上則因臺灣原住民與菲律賓、印尼等其他東南亞國家同屬南島語系,人種上屬馬來人種,血液成分亦與東南亞較相近;地理上則位處東北亞與東南亞交接的東亞島弧中心位置。而可能因此有時會被視為東南亞的一部分。印度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也是如此,七姐妹州如曼尼普爾邦有時亦然。 南岛民族与马来裔占主导位置,区域内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与佛教,其它如基督宗教,包括印度教與泛靈論相關宗教等都可以在此区域内发现。印尼是全球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泰国则是世界最大的佛教国家。 除了新成立的东帝汶以外,區域內十国组成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即「东--盟 」或「 亚细--安」)組織。. 茲卡熱(Zika fever),又稱作茲卡病毒感染症、寨卡熱,是一種由茲卡病毒所引發的疾病 。大部分被感染的個案並無明顯症狀,但若有症狀出現,則與登革熱的症狀相似 。茲卡熱的病人可能會有發燒、眼睛紅腫、關節痛、頭痛,或是產生等輕微症狀,且通常不會持續超過七天。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因初期感染茲卡病毒而死亡的案例。茲卡病毒的感染被認為可能和吉巴氏綜合症(Guillain-Barré Syndrome)有關。 茲卡熱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透過黑斑蚊的叮咬,也可經由性行為、血液傳輸而感染,茲卡病毒甚至可能透過母子,引起胎兒的小頭症 。經由檢測血液、尿液或是唾液中的病毒RNA,可以診斷病人是否感染茲卡病毒。 預防方法包含使用驅蚊物品、穿著衣物包裹全身、使用蚊帳與清除蚊蟲孳生的積水等方式,並避免在疾病發生區被蚊蟲叮咬。目前沒有有效的疫苗。巴西的衛生官員在2015年建議因疫情爆發,而應推延懷孕的時間,並建議懷孕的婦女不應前往疫情爆發區旅遊。在此疾病沒有特定的治療方式下,撲熱息痛可能會幫助緩解症狀 ,而並不太需要去醫院至醫院診療。 造成茲卡熱的茲卡病毒於1947年被分離出來。人類史上第一次有紀錄的茲卡熱大爆發發生於2007年,地點在密克羅尼西亞。2016年一月,茲卡熱開始蔓延於美國境內約20個地區。 非洲、亞洲和大洋洲也都有茲卡熱的疫情。世界衛生組織根據2015年開始於巴西的大爆發,於2016年二月發布了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之间东南亚和茲卡熱相似

东南亚和茲卡熱有(在联盟百科)0共同点。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东南亚和茲卡熱之间的比较

东南亚有247个关系,而茲卡熱有1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0,杰卡德指数为0.00% = 0 / (247 + 16)。

参考

本文介绍东南亚和茲卡熱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