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世新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世新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之间的区别

世新大學 vs.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

世新大學(Shih Hsin University,中文簡稱世新、英文簡稱SHU)位於中華民國台北市文山區的一所私立大學。創辦人為成舍我。. 本列表為中國文化大學知名畢業生列表,依照姓氏之漢語拼音的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之间世新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相似

世新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有(在联盟百科)27共同点: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實踐大學中原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警察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國立體育大學國立臺北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國立東華大學國立政治大學銘傳大學華梵大學萬能科技大學賴鼎銘輔仁大學開南大學臺北醫學大學東吳大學 (台灣)淡江大學朝陽科技大學景文科技大學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重定向 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

世新大學和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 查看更多 »

實踐大學

實踐大學,是一間台灣的私立大學,校區分設於臺北市中山區、高雄市內門區、苓雅區兩地三區。前身為1958年3月26日由前中華民國副總統謝東閔創立的實踐家政專科學校,並於1997年8月改名實踐大學。該校以建築、食品、服裝、媒體傳達設計等相關科系著稱。現台北校區鄰近台北捷運文山內湖線大直站,高雄教學中心鄰近高雄捷運環狀線旅運中心站。.

世新大學和實踐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實踐大學 · 查看更多 »

中原大學

中原大學,是一所1955年創立於桃園市中壢區的私立大學,為基督徒張靜愚、鈕永建等人首倡設立,並得到中壢地方士紳吳鴻森、徐崇德等人之贊助支持之基督教大學,初名中壢農工學院,後正式設校更名為中原理工學院。其後改制為中原大學。 創校之初設有物理、化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4個學系。1972年由韓偉博士設立全國唯一的「醫學工程學系」(2006年更名為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致力於推動臨床醫學與工程科技的結合,曾為部定該校的發展重點。1980年8月改名中原大學,現已成為擁有理、工、電機資訊、法、商、設計、人文與教育等7學院、27學系、25研究所之私立大學。 由於創校歷史悠久,帶動周圍地區的商業發展,故校區周邊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中原夜市(中壢區實踐路、日新路一帶)。中原大學的校門因為外型為M型而常被學生稱為麥當勞門或是麵包門,校門已於2012年完成遷移。 中原大學106年全校註冊率為93.42%,學士班註冊率為97.74%,學士班註冊率連續兩年為私立大學第一名。.

世新大學和中原大學 · 中原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為中華民國最高層級的國家學術研究機構、台灣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直接隸屬於總統府。其任務包括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並兼有科學與人文之研究。現位於臺北南港舊庄,現任院長為廖俊智。中研院所屬之研究員、副研究員與助研究員,其位階相當於大學教授、副教授與助理教授,台灣的頂尖大學也經常藉由合聘與兼任的方式,聘請中研院研究員充實其師資陣容與指導研究生。.

世新大學和中央研究院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中央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中央警察大學

中央警察大學,簡稱警大。前身為中央警官學校,1936年成立於南京市。1954年在臺復校。1995年改制為中央警察大學,是中華民國培養警察幹部、消防人員幹部的最高學府。.

世新大學和中央警察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中央警察大學 · 查看更多 »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化大學(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PCCU),簡稱文化大學、文大,別名華岡,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士林區陽明山麓的私立大學,毗鄰陽明山國家公園,現為國境內繁星計畫大學以及U9成員之一。 中國文化大學現有12學院、65學系組、41個碩士班、10個博士班,推廣教育部另設有21個系所組。。.

世新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立體育大學

國立體育大學,簡稱體大或國體大或國立體大,舊稱國立體育學院。前身為1987年創立的「國立體育學院」,位於桃園市龜山區,是臺灣一所專門培訓國內運動競技、運動科學與運動產業相關人才的大學,與臺灣師大、彰化師大、臺灣體大三校合稱為臺灣四大體育國手培訓中心。 目前升格為大學,於2008年2月1日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今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合併成「國立臺灣體育大學」,但合併前四年各自運作。後來合併案宣告失敗,2009年8月1日國立體育學院改名為國立體育大學。該校亦為2016年夏季國際少年運動會網球比賽的與2017臺北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比賽場地。.

世新大學和國立體育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國立體育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簡稱北大,前身為1949年創建的臺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1955年改制的臺灣省立法商學院及1961年併入國立中興大學的法商學院,2000年時脫離國立中興大學獨立升格,並改為現今國立臺北大學之校名。現三峽校區(校本部)位於中華民國新北市,臺北校區規劃為進修暨推廣部和在職專班所使用。 最初創校任務為負責培養臺灣省實施地方自治所需之各級地方行政幹部,其後發展為臺灣地區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大學,其法學、商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公共事務及犯罪學領域在臺灣學界具有高度聲望。 目前該校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和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同為臺北聯合大學系統的成員之一,與其它三校均有學術合作關係。.

世新大學和國立臺北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國立臺北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簡稱北科、北科大、臺北科大,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的科技大學。 該校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創立於大正一年(1912年7月5日)的民政局學務部附屬工業講習所,後於1948年8月經改制成為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為當時僅有的兩所專科(另一所為省立行政專校)。1997年8月1日,該校經教育部核准升格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世新大學和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簡稱國北教大、國北教),是一所專門培育小學師資的教育大學,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前身為「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於2005年改為現名,校風傳統,保有師範院校的傳統特色。曾有意與國立台灣大學合併,但因主要推手前台大校長楊泮池卸任,合併案已暫停。.

世新大學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為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以及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 。大學建制始於1928年日治時代中期創校的「臺北帝國大學」,因為今日建制歷經戰後整併,故若拆開檢示,最早可追溯的部分為醫學院前身-1899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由於帝大時期,日本人在行政、招生都佔有優勢地位(類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帝國大學),因此臺大校方在2007年以前不認同帝大的建校時間,以1945年戴運軌等人主持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為校史起點。,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經改制與兩次易名始用現名。現設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下分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以及進修推廣部、臺大醫院等附屬機構。是全臺唯一學生人數超過三萬的高等教育學校。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76名,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98名。 此外,臺大擁有臺北市境內的3大校區、以及多處散布於全臺的分支校區與校地,總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臺大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並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地位。校友涵蓋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4名中華民國總統(公民直選後的所有總統)與近百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職員則有多位各國科學或工程學院的院士。除了學術榮譽得主之外,臺大師生校友亦包括數百位行政院院長、縣市首長、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等政界人士,對臺灣社會具高度影響力。 2015年1月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並於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世新大學和國立臺灣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國立臺灣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簡稱臺灣師大、臺師大、臺師或師大,前身為1946年創立的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共有校本部、公館校區與林口校區三個校區。省立師範學院與國立臺灣大學、省立農學院(今國立中興大學)、省立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是1940年代中華民國臺灣省僅有的四所高等教育機構。 臺師大目前為臺灣三所師範大學其中之一,其主要教學目標為培育中等學校師資 。另外校內的一級單位-心測中心為國內重要教育機構,每年負責研發國中教育會考試題,影響國中升學走向,未來除了試題研發,也將承辦試務行政的工作,完整辦理國中升學的業務。 目前與同樣位於大安區之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世新大學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簡稱臺灣藝大、臺藝大、臺藝,位於中華民國臺灣新北市板橋區浮洲地區,鄰近臺鐵浮洲車站,是一所以藝術為發展主軸的高等院校。.

世新大學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英語: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TCPA),簡稱為戲曲學院。目前設有京劇、民俗技藝、歌仔戲、客家戲、戲曲音樂及劇場藝術學系六學系,並附設高職部、國中部與國小部(五六年級),為十二年一貫制之戲曲人才養成學府。設有京劇文物陳列館、實習與表演劇場,並有「臺灣京崑劇團」與「臺灣綜藝團」推廣傳統戲曲藝術。.

世新大學和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 查看更多 »

國立東華大學

國立東華大學,簡稱東大、東華,1994年創立於花蓮縣壽豐鄉。2008年,花教大併入該校,並成立「藝術學院」、「花師教育學院」及「環境學院」。2017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東華大學首次進榜世界排名801-999。 2018年泰晤士全球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中,更大幅躍升至184名。 該校現設置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海洋科學學院、原住民民族學院、藝術學院、花師教育學院及環境學院等八個學院,下轄38個學士班、56個碩士班、17個博士班,以及多個校級研究中心。.

世新大學和國立東華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國立東華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政治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簡稱政大,1927年建校於江蘇南京市,1954年由行政院核定,復校於臺灣臺北市,為中華民國首間在臺復校的國立大學。創校任務為負責培養國家政治、管理及法學人才的中央院校之一,其後發展為臺灣地區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國立大學,也成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重要智庫之一。 學術及校務發展方面,國立政治大學始建於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基礎之上,在臺灣復校後亦與臺北的國立臺灣大學等校,皆享有良好的社會評價。並與臺北的國立陽明大學在心智與腦科學研究上,有緊密合作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除了以海峽兩岸地區華人為主要學生來源以外,同時也吸引不少海外國際學生入學就讀。.

世新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國立政治大學 · 查看更多 »

銘傳大學

銘傳大學(Ming Chuan University, MCU),是中華民國一所由家族興辦的私立大學,校址位於臺北市士林區、桃園市龜山區及金門縣金沙鎮等地,1957年由包德明與李應兆共同創辦,現任校長李銓為創辦人之子。 「銘傳」校址,因為得知先賢劉銘傳的嫡孫女劉德齡在臺北市圓山開設一所「銘傳育幼院」,迫於種種原因導致該校無法繼續維持,寄望有人能伸出援手協助解決困境。創辦人包德明乃接手「銘傳育幼院」,將校舍加以改建,仍沿用銘傳作為校名。除紀念清朝先賢劉銘傳巡撫於清末治理臺灣,奠定現代化基礎,以表達對先賢崇敬之意外;更期望以其為典範,激發師生的壯志雄心、見賢思齊。106學年度註冊率93.13%。.

世新大學和銘傳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銘傳大學 · 查看更多 »

華梵大學

華梵大學,簡稱華梵,創辦於1990年(華梵工學院),1993年更名華梵人文科技學院,1997年改制為華梵大學,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新北市石碇區的綜合大學。.

世新大學和華梵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華梵大學 · 查看更多 »

萬能科技大學

萬能學校財團法人萬能科技大學,是一所位於台灣桃園市中壢區私立科技大學,前身為萬能工業專科學校,總計有三個學院(工程與電資學院、觀光餐旅暨管理學院、設計學院)包含六個研究所及17個系。全校學生人數10,430人。.

世新大學和萬能科技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萬能科技大學 · 查看更多 »

賴鼎銘

賴鼎銘(),生於台灣雲林縣,圖書館學者、教育工作者。.

世新大學和賴鼎銘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賴鼎銘 · 查看更多 »

輔仁大學

天主教輔仁大學(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通稱輔仁大學、輔大(FJCU、FJU),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的私立天主教大學。初由本篤會於1925年建校北京,1933年改聖言會接辦,1952年一度停辦後,復由聖言會、耶穌會與中國聖職單位於1961年在臺復校。現址新北市新莊區,毗鄰捷運輔大站,設有12個學院、輔大醫院及若干博物館、圖書館與研究院。 輔大直屬教廷督導,現為同名法人體系一員及亞洲博雅大學聯盟、EUTW七校聯盟、優久聯盟創始成員,享有高度募款力及高度國際性。固定入選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並發行全臺唯一A&HCI期刊。輔大校友涵蓋多國院士、各級政要、外交官、作家及影視名人在內,至今已達18萬餘人。.

世新大學和輔仁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輔仁大學 · 查看更多 »

開南大學

開南大學,簡稱開南、開大,位於臺灣桃園市蘆竹區,是一所私立大學,鄰近桃園國際機場。昔名為開南管理學院,於2000年設立,2006年改名迄今。與日本多所大學交流頻繁,姊妹校逾40所。 校訓為「至誠、卓越、自由、豪邁」。.

世新大學和開南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開南大學 · 查看更多 »

臺北醫學大學

臺北醫學大學(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TMU),簡稱北醫、北醫大、臺北醫大,是位於臺北市信義區的醫學專門大學,於1960年創辦。前身為臺北醫學院,2000年改制為臺北醫學大學,為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優久聯盟之一員。 校區座落於吳興街250號,校內建築物有教研大樓、型態學大樓、醫檢大樓、口腔大樓、體育館、杏春樓、教學大樓、醫學綜合大樓。 北醫醫療體系包括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受臺北市政府委託經營的臺北市立萬芳醫院、以BOT方式興建及經營的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由閻雲校長領軍聯合國內外醫療菁英團隊的臺北癌症中心、以及與寧波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簽署委託營運管理合約的寧波醫療中心。.

世新大學和臺北醫學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臺北醫學大學 · 查看更多 »

東吳大學 (台灣)

#重定向 東吳大學 (臺灣).

世新大學和東吳大學 (台灣)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東吳大學 (台灣) · 查看更多 »

淡江大學

淡江大學(Tamkang University),簡稱淡江、淡大,是中華民國新北市淡水區一所私立大學,前身為1950年創立的「淡江英語專科學校」。1958年改制「淡江文理學院」,1980年改名大學,現為境內EUTW、U12成員,以及國際大學協會成員。.

世新大學和淡江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淡江大學 · 查看更多 »

朝陽科技大學

朝陽科技大學,簡稱朝陽科大,前身為朝陽技術學院,在專科浮濫升格大學前,是臺灣唯一的私立技職大學,讓來自工、商專的學生能繼續深造。1997年辦學績優改名朝陽科技大學,與臺科大、北科大、屏科大、雲科大同期改為臺灣首批科技大學,成為臺灣第一所私立科大。該校亦為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師資培育精緻特色發展計畫學校,2018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最佳大學排名1000+大,亞洲排名350強。 校內共設有管理、理工、設計、人文暨社會、資訊等5個學院、5個博士班、22個碩士班及22個系。2017年在籍學生人數為16,647位。.

世新大學和朝陽科技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朝陽科技大學 · 查看更多 »

景文科技大學

景文科技大學,簡稱景文科大(JUST),創立於1986年,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為北部十五所科技大學之一。現任校長為洪久賢,校地11.54公頃。設置四個學院,分別為觀光餐旅、電資、商管及人文暨設計等四學院。.

世新大學和景文科技大學 · 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和景文科技大學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世新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之间的比较

世新大學有192个关系,而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有44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7,杰卡德指数为4.27% = 27 / (192 + 441)。

参考

本文介绍世新大學和中國文化大學校友列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