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世子

指数 世子

世子是东亚亲王继承人的正式封号。另外,对于贵族、高官的儿子们,也習尊称為世子,以示尊重,但这不是正式的称呼。 在汉朝初期,亲王法定继承人的正式封号为「王太子」,后来为了与皇太子相区别,改为「世子」,后代延习不改。至清朝,定例:和硕亲王法定继承人封世子、多罗郡王法定继承人封长子。 朝鲜王朝因为是中国的藩属,所以其王位继承人也被称为世子(세자),尊称邸下(저하)。 越南鄭主的繼承人亦稱世子(Thế tử)。.

目录

  1. 94 关系: 南風 (越南雜誌)多罗郡王孝純王后孝明世子孝懿王后定安王后宣懿王后尊称封号中國东亚世子仁宣王后仁聖王后仁敬王后廢妃柳氏廢妃慎氏 (燕山君)廢嬪奉氏廢嬪金氏德语和硕亲王储君唐王妃 (台灣)公子元敬王后光海君王世子嬪獻敬王后神貞王后章順王后端懿王后純貞孝皇后純明孝皇后燕山君順懷世子顯德王后親王 (東亞)親王國讓寧大君貴族贞圣王后閩海紀要董王妃 (東寧)邸下鄭主鄭克𡒉鄭經鄭檜鄭成功陳妃 (台灣)... 扩展索引 (44 更多) »

南風 (越南雜誌)

南风杂志()是越南法属时期的一份越、汉、法三文综合月刊,创刊最早、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1917年7月在东京河内创刊,至1934年12月结束,共出版210期,加上1918年的农历元旦专号,总计211册,每册约有110—120页。该刊是按照法属印度支那总督(东洋全权大臣)沙露(Albert-Pierre Sarraut)的主张创办的,由殖民地政府(保护政府)政法厅官员马迪(Louis Marty)直接管理。法国博古学院译员范琼担任出版人和越文、汉文(早期汉文主笔为阮伯卓)主笔。这本杂志主旨是宣传殖民地政府的法令,传播法国和越南的文化。并直接促进了越南文国语字在越南的推广和汉喃文字的衰落。.

查看 世子和南風 (越南雜誌)

多罗郡王

多罗郡王(a),简称郡王,清朝宗室、蒙古新疆西藏外藩封爵之第二等。皇子、宗室子、外藩得封之,和硕亲王世袭者,承嗣者封多罗郡王。多羅為漢字「道路」的滿語讀音,此爵位系承袭于宋朝以前常先封年幼皇子為郡王加節度使(一道长官)的习惯。.

查看 世子和多罗郡王

孝純王后

孝純王后 趙氏(韓語:효순왕후 조씨,),本貫豐壤,趙文命之女。朝鮮王朝追尊王真宗李緈之妻,第22代國王正祖李祘的養母。.

查看 世子和孝純王后

孝明世子

朝鮮文祖,諱旲(영,通「英」),字德寅,是朝鮮王朝的第24代君主憲宗李烉之父,純祖的王世子。純祖9年8月9日(1809年9月18日)出生,純祖30年5月6日(1830年6月25日)去世。 1812年冊封王世子,1819年10月举行嘉礼。1827年,純祖命他代理听政,牽制安東金氏勢道政治,重用妻家豐壤趙氏人物。3年後(1830年)去世。起初谥号为孝明,称孝明世子。葬於杨州绥陵(今韓國京畿道的九里市仁倉洞區,東九陵之一)。 其子憲宗即位追尊廟號翼宗,清朝賜諡康穆大王(강목대왕)。 憲宗十四年(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追上尊號“體元贊化錫極定命”。哲宗四年(1853年,咸豐三年)追上尊號“聖憲英哲睿誠淵敬”。高宗三年(1866年,同治五年)追上尊號“隆德純功篤休弘慶”;高宗四年(1867年,同治六年)追上尊號“洪運盛烈宣光浚祥”;高宗六年(1869年,同治八年)追上尊號“堯欽舜恭禹勤湯正”;高宗十二年(1875年,光緒元年)定世室,追上尊號“啟天建統神勳肅謨”;高宗十四年(1877年,光緒三年)追上尊號“乾大坤厚寅業永祚”;高宗十六年(1879年,光緒五年)追上尊號“莊義彰倫行健配寧”;高宗二十年(1883年,光緒九年)追上尊號“基泰垂裕熙範昌禧”;高宗二十四年(1887年,光緒十三年)追上尊號“立經亨道成獻昭章”;高宗二十七年(1890年,光緒十六年)追上尊號“致中達和繼歷協紀”;高宗二十九年(1892年,光緒十八年)追上尊號“剛粹景穆峻惠衍祉”。光武三年(1899年),高宗再追上帝號為文祖翼皇帝。 孝明世子代理聽政雖然僅短短四年,但在此期間他任用賢才、勤奮好學,並且時常關心百姓的生活,被認為是歷史上少有的「賢君」。就連他的養子高宗也對他十分尊敬,這點從高宗在位期間累累對孝明世子追加諡號中即可看出。 孝明世子在去世前並沒有任何長期患病的紀錄,不然純祖也不可能命令其代理聽政,因此近年來不少學者認為孝明世子之死乃因他聽政期間啟用世子嬪豐壤趙氏娘家的官員打壓了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因此遭到了安東金氏的毒殺,但此說法目前尚未被證實。之後他的妻子神貞王后在成為大王大妃後垂簾聽政期間,終結了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

查看 世子和孝明世子

孝懿王后

孝懿王后 金氏(효의왕후 김씨,),本貫清風金氏,朝鮮王朝正祖的王妃,清原府院君金時默與唐城府夫人洪氏之女,五世祖金佑明即顯宗妻明聖王后之父。.

查看 世子和孝懿王后

定安王后

定安王后(정안왕후,),本貫慶州金氏,朝鮮定宗正妃,是月城府院君(월성부원군)金天瑞(김천서)的女兒。定宗為王世子時,金氏受封為王世子德嬪,定宗即位後升為德妃。 定宗传位給太宗後,尊為順德王大妃。 太宗十三年(1412年),順德王大妃去世,谥号安定王后.。直至朝鲜肃宗七年(1681年)十二月,才决定为其上增加“溫明莊懿”的谥号,合称溫明莊懿定安王后。.

查看 世子和定安王后

宣懿王后

宣懿王后 魚氏(선의왕후 어씨,),朝鮮景宗的王妃,本貫咸從,魚有龜與全州李氏之女。 魚氏於肅宗三十一年農曆十月二十九日生於漢城(今首爾)崇教坊。肅宗四十四年(1718年)與王世子李昀(後來的景宗)成婚,受冊封為世子嬪,行嘉禮於於義洞本宮(孝宗潛邸)。1720年進封王妃。英祖即位後尊為敬純王大妃,英祖六年六月二十九日去世於慶德宮魚藻堂。終年二十六歲,葬懿陵。諡為敬純孝仁惠穆宣懿王后。.

查看 世子和宣懿王后

尊称

尊稱,或稱敬稱,是對人表示尊敬的稱謂,屬於敬語的一種。一般可分為接尾詞型、接頭詞型、代名詞型。對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往往使用不同的尊稱。.

查看 世子和尊称

封号

封号是帝王、君主加封、赐予的称号。在中国,封号最迟自周朝开始,直至清王朝伴随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在欧洲,封号自封建时代开始到现在的君主立宪国家一直存在;“封号”与“分封”一样,很大一部分体现在“爵位”的赐封。.

查看 世子和封号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世子和中國

东亚

东亚泛指亚洲東部,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和蒙古以及臺灣等地,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东亚总人口超过16亿。.

查看 世子和东亚

世子

世子是东亚亲王继承人的正式封号。另外,对于贵族、高官的儿子们,也習尊称為世子,以示尊重,但这不是正式的称呼。 在汉朝初期,亲王法定继承人的正式封号为「王太子」,后来为了与皇太子相区别,改为「世子」,后代延习不改。至清朝,定例:和硕亲王法定继承人封世子、多罗郡王法定继承人封长子。 朝鲜王朝因为是中国的藩属,所以其王位继承人也被称为世子(세자),尊称邸下(저하)。 越南鄭主的繼承人亦稱世子(Thế tử)。.

查看 世子和世子

仁宣王后

仁宣王后張氏(),本貫德水,新豊府院君張維與永嘉府夫人金氏之女。李氏朝鮮王朝第17代君主孝宗(1619年-1659年)的王妃,第18代君主顯宗的生母。.

查看 世子和仁宣王后

仁聖王后

仁聖王后朴氏(),本貫潘南朴氏,李氏朝鮮王朝第十二代君主仁宗的正妃、錦城府院君朴墉之女。.

查看 世子和仁聖王后

仁敬王后

仁敬王后金氏(),本貫光山,光城府院君金萬基與西原府夫人韓氏之長女,李氏朝鮮王朝第19代君主肅宗之元妃。.

查看 世子和仁敬王后

廢妃柳氏

廢妃 柳氏(폐비 유씨,),光海君正妃,本贯文化柳氏,是柳自新和东莱郑氏的女兒。 朝鲜宣祖九年七月廿一日诞生,宣祖二十五年(1592年)冊封世子嫔,1608年,光海君即位,封为王妃。仁祖反正之后,被废降级为“文城郡夫人”,朝鲜仁祖元年十月初八日卒于江华岛。.

查看 世子和廢妃柳氏

廢妃慎氏 (燕山君)

廢妃慎氏(),朝鮮廢王燕山君之妻,本貫居昌慎氏,父為領議政居昌府院君章成公慎承善,母為世宗子臨瀛大君李璆之嫡長女中牟縣主,哥哥愼守勤是中宗元妃端敬王后之父。.

查看 世子和廢妃慎氏 (燕山君)

廢嬪奉氏

廢嬪奉氏(),本貫河陰,奉礪之女,朝鲜王朝废世子嫔。 世宗十一年(1429年)成為朝鮮文宗之王世子嬪,封號純嬪,世宗十八年(1436年),因為妒忌以及與宮女召雙、端之有同性戀關係而廢為庶人。.

查看 世子和廢嬪奉氏

廢嬪金氏

廢嬪金氏(),本貫安東,外祖父鄭摠,金五文之女,姑母為太宗後宮明嬪金氏。 世宗九年(1427年)四月成為朝鮮文宗的王世子嬪,封號徽嬪,世宗十一年(1429年)七月,因為行類似「巫蠱」的「媚道壓勝」之術而被廢為庶人,並同時收回金五文的職牒。.

查看 世子和廢嬪金氏

德语

德语(德语:Deutsch,)是印欧语系西日耳曼語支的一门语言。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六的語言,也是世界大國語言之一以及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德语拥有9000万到9800万使用者。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对拉丁文《圣经》的翻译工作。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 德语母语使用者的主要分布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士登和卢森堡。欧洲许多地区(如意大利北部、比利时东部以及波兰等地)和作为原德国殖民地的纳米比亚也有大量的德语使用者,主要为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日耳曼人。 德语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德文字母除去标准的26个拉丁字母外,另有三个带分音符的元音Ä/ä、Ö/ö、Ü/ü以及一个特殊字母ß。.

查看 世子和德语

和硕亲王

和硕亲王(a),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中内扎萨克蒙古爵位的第一等爵位。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在外扎萨克蒙古中為第二等爵,僅次於汗。清太宗仿明建制时于亲王前加号和硕,意思為方城或王國,亲王以下爵仅加号多罗或固山(旗),以示此亲王即旧和硕贝勒,地位尊崇。 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亲王和郡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但是后代的袭爵待遇不一样。.

查看 世子和和硕亲王

储君

储君,君主的法定继承人。根据君主的不同称谓又称皇储、王储或大公储。储君在君主逝世、禅位、逊位后,成为继任君主。是世袭君主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存的君主制国家中,通常由法律指定继承人。继承人的确立基于長子繼承制或其它。在二元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对储君的选择会享有较大的权力。确立继承人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继承人出生后,经过正式的册封,获得继承权。另一种,通过法律明确继承顺序,继承人自出生后即获得继承权。 在古代中国,储君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简称「太子」。通常被授与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类似的皇帝继承人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的关系不同,还有皇太弟、皇太孙、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國汉朝时期之前,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汉以后,亲王正式继承人改称“世子”,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 歐洲君主國,通常对有继承权的人士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继承人,如果不是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则被视作推定继承人。推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随着君主的子嗣诞生下降,失去继承机会。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孙女),如是第一位继承人,则被视为正式繼承人(确定继承人),正式继承人的称谓Crown Prince或Crown Princess,漢語中一般譯為「王(皇)儲」或「女王(皇)儲」。同时由于王室间通婚的原因,一些君主会拥有别国排序较后的王位继承权。.

查看 世子和储君

唐王妃 (台灣)

王妃唐氏(鄭克塽,〈先王父墓誌〉:「母唐為明進士兵部尚書唐諱顯悅公孫女,生於壬午年十二月十二日未時、卒於丙午年七月二十四日丑時,享年二十有五。」),本名不詳,仙遊人,諡號潮文王妃,為曾任南明唐王的兵部尚書唐顯悅之孫女。唐妃是台灣鄭氏王朝文王鄭經的王妃,由於不得王寵、抑鬱而終,因此並未產下王子或王女;但因其生前貴為王妃,為鄭克臧及鄭克塽等諸位庶出王子尊為嫡母。夏琳,《閩海紀要》,卷之上:「唐氏為明兵部侍郎顯悅孫女,貞節有禮,不苟言笑;經惑於嬖妾,久不見答,抑鬱而卒。及經病革,乃追悔前非,遺命合葬。至是,謚文妃;克塽嫡母也。.

查看 世子和唐王妃 (台灣)

公子

公子,原意指諸侯之子,也可以指诸侯之女。 後人遂将世家門閥子弟稱作公子。如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婁公子捐金贖朋友,劉守備冒姓打船家。 公子一稱,今日常用於尊稱他人的子女。如:.

查看 世子和公子

元敬王后

元敬王后,()本貫驪興閔氏,朝鮮太宗正妃,是高麗末年政丞(정승)驪興府院君(여흥부원군)閔霽(민제)的次女。太祖建國時,閔氏受封為靖寧翁主,定宗二年封王世子貞嬪,太宗即位後升為靜妃。 據正史載,元敬王后個性剛烈善妒,太宗要冊封嬪妃十分不容易。太宗二年欲納成均樂正權弘之女為後宮,閔氏激烈反對,甚至哭泣不止,但太宗仍將權氏納入宮中,封為貞懿宮主,也就是後來的懿嬪權氏(生下太宗庶長女貞惠翁主)。元敬王后後來仍有不少壓迫後宮的行為,太宗庶長子敬寧君李裶出世時甚至傳出欲加害其母子,當時此事鬧得頗大,元敬王后家族中還有4人被處死。 因太宗不斷納妃,元敬王后與太宗幾度爆發爭執,使得太宗對王后越來越冷淡,甚至一度有廢后的念頭,但太宗能登上王位元敬王后曾出了不少力,顧念夫妻多年患難之情,最終仍保留王后之位。 她於世宗二年七月十日在壽康宮別殿過世,享年五十六歲,諡號彰德昭烈元敬王后。.

查看 世子和元敬王后

光海君

光海君(;),名李琿(),朝鲜王朝‎的第15代君主,公元1608年至1623年在位。他是前任君主朝鮮宣祖與其愛妃恭嫔金氏(공빈 김씨)所生的第二位兒子。葬於杨州赤城洞(位於今日南楊州市松陵里(송릉리))。.

查看 世子和光海君

王世子嬪

王世子嬪(왕세자빈),是朝鮮王朝王世子(왕세자)的正妻的封號,亦稱世子嬪(세자빈)、嬪宮(빈궁)、東宮嬪(동궁빈)、春宮嬪(춘궁빈)。.

查看 世子和王世子嬪

獻敬王后

獻敬王后 洪氏(韓文:헌경왕후 홍씨),本貫豐山,歷史上大多稱呼她為惠慶宮洪氏(혜경궁 홍씨)或惠嬪。她是宣祖嫡長女貞明公主的後代(洪氏高祖洪萬容即貞明公主子),洪鳳漢與夫人韓山李氏之女。洪氏亦為《恨中錄》的作者。.

查看 世子和獻敬王后

神貞王后

貞王后(신정왕후,)趙氏,本貫豐壤趙氏,諡號神貞翼皇后(신정익황후),為豐恩府院君趙萬永、德恩府夫人宋氏之女,是趙秉龜的妹妹,是朝鮮王朝文祖的王后、第二十四代君主憲宗的生母、第二十六代君主高宗的養母。 高宗即位神贞王后颁布施政方针是“谨慎节俭”、“济生民、裕国计、惩贪墨、振纪纲”,载于她的《谚书训诫》与《谚教》。.

查看 世子和神貞王后

章順王后

顺王后(장순왕후,)韩氏,朝鮮睿宗元妃,本贯清州,是上党府院君韩明浍和黄骊府夫人骊兴闵氏的女兒。 朝鲜世宗二十七年(1445年)正月十六日出生,朝鲜世祖六年(1460年)册封为世子嫔;世祖七年(1461年)生下仁城大君李粪后,十二月初五日卒于私第,追封为“章顺嫔”,朝鲜成宗三年追尊为“徽仁昭德章顺王后”。.

查看 世子和章順王后

端懿王后

端懿王后 沈氏(韓語:단의왕후 심씨,),本貫「青松」,朝鮮景宗的王妃,青恩府院君沈浩與靈原府夫人朴氏之長女。.

查看 世子和端懿王后

純貞孝皇后

純貞孝皇后尹氏(,),為大韓帝國第二任皇帝純宗繼--,又称尹妃()。本贯海平尹氏,1894年9月19日(旧历开国五百三年甲午八月二十日)出生于朝鲜京畿道杨根郡西宗面汶湖里。她的父亲是海丰府院君尹泽荣,母亲是庆兴府夫人俞氏,她还是曾任大韩帝国议政大臣的尹容善的曾孙女。.

查看 世子和純貞孝皇后

純明孝皇后

純明孝皇后閔氏(),為大韓帝國第二任皇帝純宗嫡妃,本貫驪興閔氏。父為驪恩府院君閔台鎬,純宗生母明成皇后為其從姑母。 閔氏生於1872年,她的生母是閔台鎬的繼室──貞敬夫人宋氏。宋氏於高宗9年10月20日戌時(晚上7至9時)生下閔氏。閔氏9歲讀《小學》、《女則》等書,老師才說完大意,她就明瞭其中的深義,相當聰明又沈靜寡言;因家中時有外命婦出入,閔氏的行為舉止表現的相當得體。高宗十九年(1882年),9歲的王世子李坧與閔氏於安國洞的別宮行嘉禮,閔氏因而成為世子嬪。 高宗四十一年(1904年)11月5日,世子嬪閔氏於慶運宮康泰室病逝,享年32歲,終生未生育。同年11月22日,定閔氏諡號為「純明」(謂:中正精粹曰「純」、照臨四方曰「明」),園號裕康、殿號懿孝。純宗即位年(1907年)八月,純宗追封閔氏為皇后。.

查看 世子和純明孝皇后

燕山君

燕山君(;),姓李,名(),兒名無作金,是朝鮮王朝第10代君主,1494年至1506年在位。第7代君主世祖曾孫、第11代君主中宗異母兄,也是继端宗(鲁山君)之后,朝鮮王朝歷史上第二位廢王。.

查看 世子和燕山君

順懷世子

順懷世子(,),本名李暊(이부),幼名崐齡,字重明。朝鮮王朝第十三代國王明宗與仁順王后沈氏的獨子。.

查看 世子和順懷世子

顯德王后

顯德王后 權氏(韓文:현덕왕후 권씨,),本貫安東,朝鮮王朝文宗李珦之王妃,端宗李弘暐之生母。.

查看 世子和顯德王后

親王 (東亞)

親王是東亞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親王的正室為親王妃。在中國、朝鮮、越南,相當的女性封爵為公主,在日本則為內親王。.

查看 世子和親王 (東亞)

親王國

親王國(principality, princedom),是親王(prince)或公主(princess)的封国。親王是一個君主的稱號,名義上或實質上統治一個主權國。親王國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古羅馬共和國,在中世紀封建制度時代有多個親王國出現。.

查看 世子和親王國

讓寧大君

讓寧大君(양녕대군;),姓李名禔(제),字厚伯(후백),諡號剛靖(강정),是朝鮮太宗與元敬王后閔氏所生的嫡長子。.

查看 世子和讓寧大君

貴族

貴族指的是奴隶制、封建制、君主制、教会制、种姓制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特有的群体,通过血缘、姓氏等某种特有的制度来继承知识、权力、财富而形成的传统。通常贵族财富多于其他人。在現時,一些国家和地区依然有完整的贵族传统。 貴族同其他阶级的最明显区别是拥有世袭爵位或者拥有对世袭爵位的继承权,其特點是世襲以及擁有與爵位相對應的特權,受到國家政權和君主的保證。終身爵位的擁有者一般不被認為是貴族;其他勋位、荣誉称号的拥有者也不被认为是贵族。高级官僚往往可以凭借贡献获得赐爵,大多是终身爵位;军事将领可以凭借战功获得封爵或赐爵,或是世袭爵位,或是终身爵位。由貴族祖先衍生出來的家族,僅擁有貴族血統但無世袭爵位,則通常被看做是世家或士族;他們或許仍然具有崇高地位與影響力,卻因為沒有實質性的爵位和相應的特權,而成為貴族階層中的邊緣者。.

查看 世子和貴族

贞圣王后

贞圣王后(정성왕후 서씨,),朝鲜王朝英祖大王的元妃,本貫达城徐氏,高丽少尹閈後孙,父为郡守赠领议政达城府院君孝僖公宗悌(서종제),母为岑城府夫人李氏。  .

查看 世子和贞圣王后

閩海紀要

《閩海紀要》是史家夏琳所撰的史書,記載台灣鄭氏時期與延平王二十餘年的興衰史事。本書以漢文書寫,分上下二卷,體例為編年紀實。.

查看 世子和閩海紀要

董王妃 (東寧)

#重定向 董友.

查看 世子和董王妃 (東寧)

邸下

邸下(저하)是高麗受元朝侵略之後至朝鮮王朝時代對王世子和王世孫的敬稱(王世孫也稱為閣下),所谓的「邸」者,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释是:「邸。屬國舍。从邑氐聲。」,指的是貴族的家舍;而「下」者,帶有說話者表示自己身份低微的意思。两者合而为一,也就表示「说话者身份低微,不便近身对话,故在家舍外禀告。」 明太祖即位後,遣使諭告天下,高麗國王恭愍王也遣使上表恭賀,并請求封號,故明太祖于洪武三年冊封其為「高麗國王」,谥为「恭愍王」,当时的朝鮮成为明朝的附屬国,國王不以陛下敬称,改称为殿下,王世子的敬称也就相应的降格。这个称谓是在中国、日本、越南以及琉球都不曾出現的。.

查看 世子和邸下

鄭主

鄭主(,1545年–1787年),有時也稱作「鄭朝」《安南風水》:……此局,我國主鄭朝之發迹陵也。以扶黎旗而起者……,漢喃研究院編號A693,卷四,79頁,是越南南北朝(1533年-1592年)及鄭阮紛爭期間的四個政體的其中之一,由鄭氏家族掌政,歷十三代領袖。.

查看 世子和鄭主

鄭克𡒉

鄭克(;),是臺灣明鄭時期延平王鄭經之長子,幼名欽,人稱欽舍,其母陳昭娘為鄭經妾,原為鄭經幼弟之乳母,與鄭經私通,後懷孕並成為其妾室。由於唐王妃死前並沒有為鄭經產下後嗣,鄭克𡒉因而成為元子。永历三十三年(1679年),被冊立為世子,並兼任監國(Camcock《臺灣鄭氏與英國的通商關係史》,賴永祥,臺灣文獻;閩南語:Kàm-kok)。永曆三十五年正月廿八(1681年3月17日),鄭經病逝後不及三日,馮錫範借口监国郑克臧不是郑经亲生子,拥立自己的女婿郑克塽为延平王,聯合刘国轩發動東寧之變,殺害克𡒉《彰化縣志稿》:「十月,得施,克𡒉孤立無援,慘遭殺害,東寧變出非常,錫范擁克塽嗣襲,權爲所攬,封軒武平候。」。.

查看 世子和鄭克𡒉

鄭經

鄭經(tl;),福建泉州府南安人,明鄭王朝君主,一名錦,字賢之、元之,號式天,暱稱「錦舍」,鄭成功之嫡長子,與叔鄭襲爭位勝利後,在無大明皇帝的冊封之下,自行襲封了父王之延平王爵位,並封仁德將軍。於1663年至1681年在位,在位十九年,諡號文王。在英國商館的債務紀錄中,以本藩(Ponpoan;Pún-phoan)與臺灣國王(King of Tywan)稱呼鄭經。 鄭經對台灣的發展貢獻不小,在其在位掌政期間,在政治方面重用輔弼大臣陳永華,賜官諮議參軍與東寧總制以行宰相之職統領六官,將漢官制引入台灣;在教育方面,建文廟,除祭祀至聖孔子外,更是太學,將漢人之四書五經以及科舉制度攜入台灣,台灣也自此納入漢文化的範圍內。.

查看 世子和鄭經

鄭檜

鄭檜(;)是越南南北朝時期後黎朝的權臣,也是被認為是鄭氏政權的第二位君主(1570年)。.

查看 世子和鄭檜

鄭成功

鄭成功(),原名鄭森,字明儼、大木,幼名福松,為南明政权的将领。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Koxinga)、鄭賜姓、鄭國姓、朱成功。因受永历帝敕封為延平王,而稱鄭延平。其孫鄭克塽追諡為潮武王,後世則多尊稱延平郡王、開台尊王、開台聖王、開山王、東寧王等。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曾為海盜,後為南明水師將領,出身明朝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安平鎮(现分屬中國福建省泉州市轄下的晋江市安海镇及南安市石井镇),母田川氏出身於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今日本長崎縣平戶市)。鄭成功生於平戶,六歲時回到閩南故鄉,及長被送往金陵求學,成為監生。后继承发展父业,曾垄断福建和东洋的贸易,凡福建商船出海均需向郑氏纳税,因此与荷兰人的远东利益冲突(见台湾荷兰统治时期)。在明朝尚存时,尚与佔據台灣西南部的荷兰人和睦共处。而在南明政权陷落后,郑成功的基地僅剩廈門、金門,为其大軍覓得其它據点,正好此時何斌向鄭成功建議攻取臺灣,驅逐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控制,以建立反清復明基地,鄭成功遂禁止福建商船与荷兰人贸易,断其殖民利益大半,最终成功驱逐荷兰人在台灣西南部的殖民勢力,以台湾西南隅为基地建立明鄭政權。 弘光元年(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乃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藉海戰優勢固守海島廈門、金門。永曆十五年(1661年)率軍約2萬5千人自金門料羅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今臺灣臺南市境內)的駐軍,開啟南明延平郡王在台灣澎湖的統治,但不久即病死。鄭成功死後,臺灣民間陸續建立廟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為重要。.

查看 世子和鄭成功

陳妃 (台灣)

世子妃陳氏,祖籍福建同安,是延平王世子、东宁监国鄭克𡒉的正室。.

查看 世子和陳妃 (台灣)

陳昭娘

陳昭娘(1626年-1662年),為台灣明鄭時期第二任延平王鄭經之妾,原為其幼弟之乳母,與鄭經私通,後納為妾,生子鄭克𡒉.

查看 世子和陳昭娘

恭懷嬪

恭懷嬪尹氏(공회빈 윤씨,),本貫茂松,是朝鮮王朝第十三代國王明宗與仁順王后沈氏獨子——順懷世子李暊的世子嬪。.

查看 世子和恭懷嬪

李㬀

文孝世子(문효세자,),諱㬀(순),朝鮮正祖的庶長子,生母為宜嬪成氏。.

查看 世子和李㬀

李琔

#重定向 懿昭世子.

查看 世子和李琔

李祬

廢世子李祬(폐세자 이지,),是朝鮮王朝第十五代國王光海君之子,廢妃柳氏所生。 李祬初名李脩(이수),1608年被立為世子。 1623年仁祖反正,李祬被褫奪世子之位,流放到江華島,後來因挖地道欲逃出圍籬失敗,而賜自盡。.

查看 世子和李祬

李緈

#重定向 孝章世子.

查看 世子和李緈

李芳硕

李芳硕(),朝鲜王朝开国之君太祖李成桂第八子,母显妃康氏。.

查看 世子和李芳硕

李氏朝鲜

#重定向 朝鲜王朝.

查看 世子和李氏朝鲜

李成桂

朝鲜太祖(;),諱李成桂(),字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朝鮮王朝的开国之君,庙号太祖,谥号康獻至仁啓運聖文神武大王(),累諡為康獻至仁啓運應天肇統廣勳永命聖文神武正義光德大王。光武三年(1899年),高宗追尊他為皇帝,改諡至仁啓運應天肇統廣勳永命聖文神武正義光德高皇帝()。 李成桂祖籍全罗道全州李氏。其父李子春是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戶兼达鲁花赤。1356年,李成桂与李子春帮助高丽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由于在随后抵御蒙元和红巾军的入侵中李成桂战功显赫而被提拔。1388年,李成桂由于不肯奉命发兵辽东,而起兵谋反。1392年,在高丽权臣郑道传的辅佐下,李成桂自立为王,创建朝鲜王朝。即位后,李成桂清除了原高丽禑王的势力,并通过招抚、武力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辖,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朝鲜王朝太祖实录》:“上即位,量受万户、千户之职,使李豆兰招安女真...

查看 世子和李成桂

李愃

#重定向 莊獻世子.

查看 世子和李愃

李𣳫

昭顯世子(소현세자,),是朝鮮王朝第十六代國王仁祖的嫡長子,孝宗兄。仁烈王后韓氏所生,生于朝鲜汉城会贤坊。名𣳫(왕,讀作“汪”)。1625年封为王世子。1627年丁卯战争,被派往全州安抚民心,回京后结婚,妻子是西人派姜硕期之女愍懷嬪(민회빈)姜氏,十二月行嘉礼于太平馆。崇祯七年(1634年,仁祖十二年),明朝派遣了最后一次派往朝鲜的使团——太监卢维宁一行出使朝鲜,册封他为世子。1637年被掳往清朝。仁祖23年(1645年)回国,当年4月26日病逝於昌慶宮歡慶堂,墓於昭慶園。.

查看 世子和李𣳫

李𩔇

廢世子李𩔇(폐세자 이황,),是朝鮮王朝第十代國王燕山君的嫡次子,廢妃慎氏所生。 1506年中宗反正,李𩔇被褫奪世子之位,中宗下旨與弟弟昌寧大君李仁、陽平君李誠和李敦壽賜死。.

查看 世子和李𩔇

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極具有代表性,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要關鍵地位。漢朝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西汉(前202年-9年)與东汉(25年-220年),中間王莽篡漢建立新朝(9年-23年)與西漢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西漢與東漢合称兩汉,還有蜀漢;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陽。 汉朝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與公元前一世紀興起於歐洲的羅馬帝國東、西遙相並立。後世多將汉朝和約略同时期在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及文明的強大帝國罗兹·墨菲(黄磷 译),《亚洲史》(第四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10月,141-154 ISBN 978-7-80700-092-1。在汉武帝期间,汉朝陸續地收復秦朝时失去的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宁夏地區,又開疆拓土,在河西走廊,即今甘肃處建立郡县。西汉后期,其疆域除了西藏、東四盟、吉林、黑龍江、青海大部分及蒙古國外,基本上包含現今长城以南、包括遼寧在內的中国疆域。 漢疆域最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內蒙古包头及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廣达600万平方公里。在统治期间,从前58年起的呼韓邪單于至10年的烏珠留若鞮單于,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至公元元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佔当时世界人口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 汉朝進一步奠定了汉民族(华夏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在后世,漢人成为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汉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汉字。汉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文治武功空前,影响巨大,至西晋时依旧有义阳蛮张昌,匈奴人刘渊,刘芒荡以汉朝名号造反,直至唐代, “卯金刀”、“刘举”、“刘氏当王”、“刘氏主吉”、“伐武者刘”等一系列宣扬刘氏复兴的金刀之谶都络绎不绝。人们经常把汉朝和之后的唐朝并称汉唐,并以之为中国朝代的代表。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首個年号,但实际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元鼎,之前的年号系追认。汉初根据五德終始說,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簒政建立新朝,方--采用劉向和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及《三國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查看 世子和汉朝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查看 世子和清朝

朝鮮孝宗

朝鲜孝宗(;),名李淏(), 是李氏朝鮮的第17代君主,1649年-1659年在位。廟號孝宗,諡號宣文章武神圣显仁明义正德大王(清朝賜諡忠宣王),葬於骊州宁陵。.

查看 世子和朝鮮孝宗

朝鮮定宗

朝鲜定宗(;),朝鲜王朝的第二位国王,1398年至1400年在位。諱李芳果(),字光远,即位后更名李曔()。死後庙号“定宗”,谥号“恭靖懿文莊武温仁顺孝大王”。.

查看 世子和朝鮮定宗

朝鮮宣祖

朝鮮宣祖(;),廟號宣祖(原廟號宣宗,1616年後改稱宣祖),諱李昖(),是朝鲜王朝的第14代君主,1567年至1608年在位,初名李鈞。諡號正倫立極盛德洪烈至誠大義格天熙運景命神曆弘功隆業顯文毅武聖睿達孝昭敬大王(),葬於杨州穆陵(今位於京畿道九里市)。他是中宗之孙、德興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母亲为河东府大夫人郑氏。.

查看 世子和朝鮮宣祖

朝鮮中宗

朝鮮中宗(;),名李懌(),字樂天(),明朝賜諡号恭僖,廟號中宗,朝鮮加諡曰恭僖徽文昭武欽仁誠孝大王,是朝鲜王朝第11位君主,1506年9月2日至1544年11月14日在位。成宗嫡子,由貞顯王后尹氏所生;前任君主燕山君李㦕的同父異母弟弟。1494年,燕山君即位時,李懌被冊封為晉城大君()。由於燕山君的暴政,使群臣密謀廢除燕山君,並擁立李懌為君主。中宗即位後廢除了燕山君的不少苛政,受到歡迎,但他為人優柔寡斷,容易被兩班所左右。.

查看 世子和朝鮮中宗

朝鮮世宗

朝鮮世宗(;),即朝鮮世宗莊宪大王、朝鮮莊宪國王,朝鲜王朝的第4代国王,1418年至1450年在位。名諱李祹(),字元正(),庙号世宗,明朝賜諡号「莊宪」,朝鮮加諡曰「莊宪英文睿武仁聖明孝大王」()。 在位期間,世宗發明了訓民正音,對韓國之後的語言和文化發展帶來深遠影響。韓國人認為他對國家作出的巨大貢獻超乎古人,所以後世的韓國史學家通常都尊稱他為世宗大王(),同时,他也被称为“海东堯舜”。.

查看 世子和朝鮮世宗

朝鮮世祖

朝鲜世祖(;),即朝鮮世祖惠莊大王、朝鮮惠莊國王,朝鲜王朝的第7代国王,名諱李瑈(),字粹之()。諡號惠莊承天體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聖神明睿欽肅仁孝大王()。.

查看 世子和朝鮮世祖

朝鮮仁宗

朝鮮仁宗(;),諱李峼(),幼名億命,,是朝鲜王朝第十二任國王,1544年至1545年在位。 李峼乃中宗嫡长子,生母為章敬王后尹氏,中宗十年二月二十五日誕生。章敬王后在他出生後不久因血崩病逝,因此他一直都由文定王后尹氏扶養。中宗十五年被冊封為王世子。 中宗三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卽位於昌慶宮明政殿,仁宗元年七月一日昇遐,在位不到八個月。因未生下子嗣,故由同父异母弟弟李峘即位,即第十三任国王明宗。官方記載李峼因為父王去世后太悲傷而得病,但民間謠傳李峼是被继母文定王后毒杀。 李峼在位期间,恢复了父王时废的贤良科,平反趙光祖等人的冤案,深得人心。 群臣上廟號仁宗,諡號獻文懿武章肅欽孝,明朝賜諡榮靖,全稱仁宗榮靖獻文懿武章肅欽孝大王。仁宗葬于今日京畿道高陽市西三陵的孝陵。.

查看 世子和朝鮮仁宗

朝鮮仁祖

朝鲜仁祖(;),朝鲜王朝‎的第16代君主,名李倧(),幼名天胤,諡號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清朝賜諡莊穆王),廟號初定為烈祖,八日後改為仁祖,葬於坡州长陵。.

查看 世子和朝鮮仁祖

朝鮮睿宗

朝鲜睿宗(;)是李氏朝鮮的第8代君主,1468年至1469年在位。名李晄(),廟號睿宗,諡號襄悼欽文聖武懿仁昭孝大王,葬於高陽昌陵。.

查看 世子和朝鮮睿宗

朝鮮端宗

朝鮮端宗(;),諱李弘暐(),是李氏朝鮮的第6代君主,1452年至1455年在位。廟號端宗,諡號恭懿溫文純定安莊景順敦孝大王(),葬於江原道宁越郡的莊陵。.

查看 世子和朝鮮端宗

朝鮮純宗

朝鮮純宗(;)姓李,諱坧(),字君邦,號正軒,是朝鮮高宗李㷩的兒子、大韓帝國第2代皇帝、鮮王朝第27代(末代)君主,於1907年7月20日-1910年8月29日期間在位。年號隆熙,所以又名隆熙皇帝(),谥号文溫武寧敦仁誠敬孝皇帝。 由於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後朝鮮半島的分裂,純宗也是迄今最後一位實際統治整個半島的國家元首。.

查看 世子和朝鮮純宗

朝鮮純祖

朝鲜纯祖(;),名李玜(),是朝鲜王朝‎的第23代君主,1800年至1834年在位。.

查看 世子和朝鮮純祖

朝鮮顯宗

朝鮮顯宗(;)是李氏朝鮮的第18代君主,1659年至1674年在位。諱李棩(),字景直。孝宗李淏與仁宣王后張氏的嫡長子。.

查看 世子和朝鮮顯宗

朝鮮高宗

朝鮮高宗(;)是朝鲜王朝‎的第26代君主,1897年朝鲜正式宣布脫離清國,建国号为大韓帝國。高宗是大韩帝国開國君主。姓李,諱㷩 ()寫作「李㷩」。「㷩」字為「熙」字的異體字,故而許多中文書籍寫作「李熙」。(;具體详见右表),本名載晃,乳名命福,是兴宣大院君嫡二子,母为骊兴府大夫人闵氏。 1863年,因朝鲜哲宗无子而逝,奉翼宗神贞王后赵氏之命,李㷩入承翼宗大统,封翼成君,12月13日即位。高宗在位期間先後由生父興宣大院君、妻子閔氏等執掌大權,自己並無實權。此時朝鮮正在受到列強的威脅,岌岌可危。國內則因政見不同,分為事大黨和開化黨兩派,互相爭權。 甲午戰爭日本勝利之後,高宗在1897年宣佈朝鮮脫離清朝的朝貢體系,建立大韓帝國,改元光武,因此又別稱「光武帝」()。高宗試圖進行改革,且多次試圖擺脫日本人的控制,但都失敗了。最終在1907年因為海牙密使事件而被日本人逼迫退位,成為太上皇,軟禁於慶雲宮(改名德壽宮)內。 1910年,日本吞併大韓帝國,高宗被封為「德壽宮李太王」。1919年,高宗在德壽宮突然逝世。他的死是朝鮮三一運動的導火線。.

查看 世子和朝鮮高宗

朝鮮肅宗

朝鲜肃宗(;),名李焞(),幼名龍祥,字明普,是朝鲜王朝的第19代君主,1674年至1720年在位。.

查看 世子和朝鮮肅宗

朝鮮英祖

朝鲜英祖(;),名李昑(),幼名禧壽,字光叔,號養性軒。是朝鲜王朝‎的第21代君主,在位時期為1724年八月三十日至1776年三月五日。.

查看 世子和朝鮮英祖

朝鮮正祖

朝鮮正祖(;1752年10月28日(農曆9月22日)-1800年8月18日(農曆6月28日)),名諱李--(),朝鲜王朝‎的第22代君主,1776年至1800年在位。他的父親是朝鮮英祖的次子莊獻世子(高宗追尊為莊祖),生母是惠慶宮洪氏(高宗追尊為獻敬王后、獻敬懿皇后)。.

查看 世子和朝鮮正祖

朝鮮明宗

朝鮮明宗(;),是朝鲜王朝的第13代君主,1545年至1567年在位。諱李峘(),字對陽,廟號明宗,諡號恭宪献毅昭文光肃敬孝大王(明朝賜諡恭憲),葬於杨州康陵。.

查看 世子和朝鮮明宗

朝鮮文宗

朝鲜文宗(;),朝鲜王朝的第五位国王,讳李珦(),字辉之(),死后庙号文宗,谥号恭顺钦明仁肃光文圣孝大王()。.

查看 世子和朝鮮文宗

朝鮮憲宗

朝鮮憲宗(;),李烉 (),是朝鲜王朝的第24代君主,1834年至1849年在位。廟號憲宗,諡號莊肅體健繼極中正光大至聖廣德弘運章化經文緯武明仁哲孝大王。憲宗為文祖(孝明世子)李旲之子,即位時年僅八歲。1837年立金祖根之女為妃,1839年,趙萬永弟弟趙寅永任領議政。 憲宗在位期間,朝鮮社會的封建身份制度開始崩潰,傳染病流行,百姓生活困難,流民急劇增加。;1844年,閔晉鏞也舉兵叛亂。雖然這些叛亂都失敗了,卻使朝鮮國王的權威大為削弱。 與此同時,西方列強的勢力也開始進入朝鮮,外國船隻在慶尚道、全羅道和黃海道的沿岸頻繁出沒,導致人心惶惶。1839年,憲宗對天主教教徒進行鎮壓,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傳教士Maubant以及劉進吉、丁夏祥等人信徒被殺,史稱己亥迫害。1845年,又處死了朝鮮籍神父金大建。.

查看 世子和朝鮮憲宗

朝鮮景宗

朝鲜景宗(;),名李昀(),是朝鲜王朝的第20代君主,1720年至1724年在位。廟號景宗,諡號德文翼武纯仁宣孝大王(清朝賜諡恪恭大王),葬於杨州懿陵。他的生母是肅宗時代權傾一時的張禧嬪。 原本在禧嬪張氏被賜死後,大臣們擔心景宗即位後會如同燕山君一般為母親之死進行報復,所以一度請求改立世子,但當時一方面延礽君與延齡君都還年幼,一方面肅宗一直十分疼愛這個長子,而且景宗心地純善,所以並未廢立。 景宗在位僅有4年,於1724年八月廿五日在環翠亭病逝,享年三十六歲。.

查看 世子和朝鮮景宗

朝貢

朝贡(tributum),又稱進貢,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表示順从或结盟,尤其是君主國裡臣民獻上禮物給君主,或藩屬國也會向宗主國獻上禮物。這些禮物稱為貢品。朝貢是地方臣服于中央统治者,或者属国臣服于宗主国的表示。 朝贡体系也称“宗藩体系”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同为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古代历史当中。.

查看 世子和朝貢

朝鲜太宗

朝鲜太宗(;),即朝鲜太宗恭定大王、朝鲜恭定国王,朝鲜王朝的第三位国王,1400年至1418年在王位,1418年至1422年在太上王位。名諱李芳远(),字遗德(),庙号太宗,谥号恭定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睿哲成烈光孝大王()。葬于京畿道广州內谷洞大母山献陵。.

查看 世子和朝鲜太宗

明聖王后

明聖王后 金氏(명성왕후 김씨,)本貫清風。清風府院君金佑明和德恩府夫人宋氏之長女,朝鮮王朝第18代君主顯宗的王妃,第19代君主肅宗的母親。.

查看 世子和明聖王后

明鄭時期

明鄭時期是指1662年-1683年間,由奉大明正朔的延平王鄭成功于南臺灣所建立之政權統治時期。明郑時期前後歷經鄭成功、鄭經及鄭克塽三世統治21年。 明末,战乱频起,内有流寇犯上作乱,外有满清虎视眈眈窥视中原。1644年,北京被李自成农民军占领,江南地区的明朝宗室建立南明政权。1645年,弘光政权瓦解,不久之后鄭芝龙家族在福建拥立隆武帝与清兵抗争。郑芝龙降清后,其子鄭成功高举反清复明大旗,继续斗争,后因北伐失利,退守东南沿海地区。随着清军的不断“围剿”,鄭成功的势力范围也逐步缩小,为了寻找反清复明的基地,1661年郑成功东征,佔领荷属台湾。 明鄭為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閩南民系)政權,鄭成功登陸臺灣後將該地改名為「東都」,仿照大陆的郡县制,将赤崁地方更名“东都明京”設置承天府為地方府治行政中心,作为臺灣最高的行政机构,效仿明朝中央官制,设六官;府城分为东安、西安、宋南、镇北四坊,各设首领,管理事务;府之下设二县,承天府以北叫天兴县、以南叫万年县,同时各种民生工作也逐步展开,例如:查户口、报田产、征劳力、纳税银等。鄭成功抵臺一年後即病逝,世子鄭經與其弟鄭世襲發生政爭戰役,其間鄭經於沒有皇帝的冊立之下,接受眾臣擁立為「世藩」。 鄭經嗣位之爭後,鄭經以「世藩」身分主政,改东都为「東寧」,建都安平鎮於熱蘭遮城,經過加以翻修稱之後稱為「王城」。对内奉南明永历帝正朔,对外与占据大陆的清朝互不统属,所谓“东宁建国,别立乾坤”,始有开国长治之想,经营成效斐然。明鄭政權的有效統治地區僅限於臺灣西南部地區,其他地方則有大肚王國、大龜文王國、瑪家王國等原住民政權管轄。 郑经去世后,明郑内部爆发权力之争,馮錫範借口监国郑克臧不是郑经亲生子,拥立自己的女婿郑克塽为延平王,聯合刘国轩發動東寧之變,殺害了郑克臧,最终大权旁落,民心涣散,明郑从此一蹶不振。1682年,施琅师法郑成功收台之法,攻克澎湖岛,於1683年占领台湾,明郑结束。為防止台灣的東寧遺民以東寧王室的名義反叛,康熙帝下令将鄭成功、鄭經等郑氏在台王室陵墓悉数崛起迁葬中国内陆。 鄭成功受封明朝爵位「延平王」,在正式文告中皆謹守藩王的身份,多自稱「本藩」(Pun Poin;Pumpuan;Pún-phoan),曆法上,始終奉南明永历帝的永曆年號為其正朔,因此,永曆帝死後亦持續使用;於現存對其他政權的諸多外交文書中皆以「大明招討大將軍」的官職與「延平王」的爵位(鄭經則稱世子)作為其官方身分号召恢复明朝,有人指出明郑应为南明的延续;亦禮遇眾多流寓明朝宗室,如寧靖王朱術桂、魯王世子朱弘桓等人,並於重要冊封儀式中邀請明朝宗室於旁觀禮以維持宗藩體統。 但實際上,明郑未再拥立明朝宗室為皇帝或监国,國家元首即是延平王,是一個獨立行政、以延平王為實際領導者的政治實體,即使對內、外遵行明朝體制禮法的鄭經也曾經自認東寧從來不內屬中土,而是另新闢的海外領土。明太祖祖訓曾提到不征之國,要求後世不可征服內容中的藩屬國,其中台灣列屬藩屬國中的小琉球。而清世宗雍正提到乃是其父將台灣拓入中國版圖等語。.

查看 世子和明鄭時期

昭惠王后

昭惠王后 韓氏(韓文:소혜왕후 한씨,)本貫清州,朝鮮王朝追尊王德宗李暲之妻,成宗李娎之生母。歷史上多稱呼其為仁粹大妃(韓文:인수대비),《內訓》一書的作者。.

查看 世子和昭惠王后

昭憲王后

昭憲王后 沈氏(韓文:소헌왕후 심씨,),本貫青松,沈溫之長女,朝鮮王朝世宗李祹之王妃。.

查看 世子和昭憲王后

摩纳哥

摩納哥親王國(Principauté de Monaco),也譯作摩納哥公國,是一个位于欧洲的城邦国家。摩納哥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線之外,全境北、西、東三面皆由法國包圍,主要是由摩纳哥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週遭地区组成。作为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国家之一,摩纳哥也是一个典型的微型国家和城邦,得利於蒙特卡洛賭場及觀光收入,作為不向國民課稅的國家而聞名。.

查看 世子和摩纳哥

愍懷嬪

愍懷嬪姜氏(민회빈 강씨;),本貫衿川姜氏,是朝鮮王朝第十六代國王仁祖與仁烈王后韓氏長子——昭顯世子李𣳫的世子嬪。.

查看 世子和愍懷嬪

懿敬世子

李暲(1438年-1457年),字原明,朝鮮第九代君主成宗李娎之生父。.

查看 世子和懿敬世子

亦称为 王世子。

陳昭娘恭懷嬪李㬀李琔李祬李緈李芳硕李氏朝鲜李成桂李愃李𣳫李𩔇汉朝清朝朝鮮孝宗朝鮮定宗朝鮮宣祖朝鮮中宗朝鮮世宗朝鮮世祖朝鮮仁宗朝鮮仁祖朝鮮睿宗朝鮮端宗朝鮮純宗朝鮮純祖朝鮮顯宗朝鮮高宗朝鮮肅宗朝鮮英祖朝鮮正祖朝鮮明宗朝鮮文宗朝鮮憲宗朝鮮景宗朝貢朝鲜太宗明聖王后明鄭時期昭惠王后昭憲王后摩纳哥愍懷嬪懿敬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