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丕平二世和阿努爾夫 (梅斯)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丕平二世和阿努爾夫 (梅斯)之间的区别

丕平二世 vs. 阿努爾夫 (梅斯)

丕平二世(Pepin of Herstal,),又称赫斯塔的丕平,墨洛溫王朝法蘭克王國的宮相。奧斯特拉西亞宮相蘭登丕平之外孫、梅斯的阿努爾夫的孫子、安塞吉塞與所生的長子。丕平二世被視為奠基卡洛林王朝的重要人物之一,亦是墨洛溫王朝當時的兩大家族丕平家族及阿努爾夫家族結合後的第一位子嗣及繼承人。因為丕平二世的能力,使阿努爾夫家族能壟斷法蘭克王國宮相一職,逐漸取代墨洛溫王朝,建立卡洛林王朝。. 阿努爾夫(Arnulf of Metz, Arnulf von Metz, Arnoul de Metz,580年-641年7月18日)是法兰克王国奧斯特拉西亞的貴族,天主敎司祭。加洛林家出身之一。一稱爲聖梅斯的阿努爾夫。 590年後,阿努爾夫出任奧斯特拉西亞公國的行政官。610年,他敍任天主敎司祭。613年,阿努爾夫和蘭登的丕平等與紐斯特里亞國王克洛泰爾二世內通,出賣年幼的國王西吉貝爾特二世及其曾祖母布倫希爾德,令他們在埃納之戰中被打敗及被俘虜,最後被殺。法兰克王国因此而統一。同年他在梅斯敎區主敎被任,再任奧斯特拉西亞公國的行政官。629年,他辞任主敎職,同隱修者生活。死后他被追崇为天主敎及东正教的聖人之一。.

之间丕平二世和阿努爾夫 (梅斯)相似

丕平二世和阿努爾夫 (梅斯)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加洛林王朝

加洛林王朝

加洛林王朝(les Carolingiens,旧称Carlovingiens,中世纪Karolingi,又译卡洛林王朝)是自公元751年後統治法蘭克王國的王朝。在此之前,其王朝成員以“宮相”的身分涉理王國朝政。在公元751年,卡洛林家族取代墨洛溫家族,正式坐上法蘭克王國的王位。在王朝其後的鼎盛時期,卡洛林家族在名義上繼承了古典時期的羅馬帝國,也即是開創了後世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這使得卡洛林王朝成為最為後人所記得的法蘭克王朝。 卡洛林家族起源於今日法國中部的日耳曼民族之法蘭克人部落,在當時混亂不安的時代,只要有能力就極有可能出頭。丕平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本身有能力並得到軍隊的支持,於是推翻了部落中舊王,自行任命自己是新王。而就在此時羅馬帝國的邊境出現了外族倫巴底人的入侵,當時羅馬教會的教皇就想出了一個彼此互利的點子:就是請丕平與羅馬帝國的軍隊一同出兵攻打倫巴底人,若打勝仗則羅馬教皇就會公開為丕平王進行加冕儀式,立他作王。 不料丕平竟然打了勝仗,並且把所佔領的倫巴底人領土的一部份送給了羅馬教皇,當作是一份大禮,其作用是:使其羅馬城周圍有一個安全且緩衝的保護,使敵人不容易入侵,史稱「丕平獻土」。原來教皇只是屬於宗教上的領導,但因有這一大片土地要管理,故慢慢的有關部隊、百姓生活、政府機關運作等等這些俗世的事物,教皇都得耗費時間來管理。也就是說原本教皇只是教會的領袖,但曾幾何時教皇更是政治上的領袖。所以之後歐洲的一些蠻族國王因著丕平的例子,開始了一個新的認知:只要王能獲得羅馬教皇的加冕,則就算當初是自立為王,此時也具有合法性了,同時也讓百姓們可以信服、有實質的權柄來指揮所屬的百姓和領土。 一般認為,“卡洛林”的名稱,是源自其最著名的君主--查理大帝的祖父查理·馬特的拉丁语名字“Carolus”。最後一位卡洛林王朝的神聖羅馬皇帝死於首位皇帝登基後一百多年的公元899年。.

丕平二世和加洛林王朝 · 加洛林王朝和阿努爾夫 (梅斯)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丕平二世和阿努爾夫 (梅斯)之间的比较

丕平二世有22个关系,而阿努爾夫 (梅斯)有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3.33% = 1 / (22 + 8)。

参考

本文介绍丕平二世和阿努爾夫 (梅斯)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