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不統、不獨、不武和反分裂國家法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不統、不獨、不武和反分裂國家法之间的区别

不統、不獨、不武 vs. 反分裂國家法

在台灣,不統、不獨、不武(no unification, no independence and no use of force)是一個政治名詞與口號,由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在2008年總統大選中提出,作為政見,也是其任內的兩岸政策原則之一,又稱新三不政策。常被認為是九二共識,一中共表及憲法一中的補充。其內容為,在馬英九任內,保證不推動两岸統一,也不會宣布台灣獨立,兩岸之間不進行軍事戰爭。在馬英九執政後,這個原則取代了陳水扁時代的四不一沒有。. 《反分裂國家法》是在2005年3月14日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過的一部針對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法律。當天在通過後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署并立即予以实施。该法律的主要内容是鼓励两岸继续交流合作,確保台灣如和平统一后的自治地位,首次明确提出了在三种情况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授權以軍事行為進行國家統一。.

之间不統、不獨、不武和反分裂國家法相似

不統、不獨、不武和反分裂國家法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台灣九二共識馬英九陳水扁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不統、不獨、不武和台灣 · 反分裂國家法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1992 Consensus),是一個與台海兩岸關係有關的政治術語。是指在1992年,台灣海峽兩岸政府授權的非官方組織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在香港會談之後經由口頭協商而逐漸形成的不成文默契(即無任何書面協議或約定,無任何法律效力)。但其實質含義為何,至今海峽雙方仍無交集。 最初在九二香港會談中,雙方並沒有達成广泛的共識,「九二共識」這個名詞也尚未出現。到2000年4月28日,時逢中華民國總統选举結束後、政權移交前,中國陸委會主委蘇起首次提出“九二共識”,并阐述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隨後列入中國國民黨的黨綱之中。 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歷史性訪問中國大陸,與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锦涛會面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在公文書上使用“九二共識”之名稱,并将其阐述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2006年,蘇起坦承「九二共識」是為了重新包裝「一中各表」所自創的名詞。 2008年5月26日,馬英九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海峽交流基金會的文件中首見「九二共識」一詞。 2015年的兩岸領導人會面中,雙方再度肯定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及共識,此會談與稍早的朱習會都沒有特別強調各自表述的存在。 自2016年5月蔡英文政府執政後僅承認九二會談,但不承認九二存在共識,此後兩岸關係轉淡。2017年10月,习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报告指出,中國共產黨應堅持“一個中國”及“九二共识”的立場來處理两岸關係。.

不統、不獨、不武和九二共識 · 九二共識和反分裂國家法 · 查看更多 »

馬英九

英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等職。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籍貫湖南省衡山縣,馬鶴凌和秦厚修的兒子,1952年隨雙親定居台灣。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其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哈佛大學司法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蔣經國總統的英文翻譯,後入府出任第一局副局長。後又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1993年,受行政院院長連戰之邀,出任法務部部長,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以些微差距擊敗競選連任的陳水扁。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成功當選,2007年因特別費起訴而辭職,並於同日宣布參選2008年總統選舉。 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以七百多萬近六成的得票率當選,是中華民國至今民選得票最高的總統,也締造了第二次政黨輪替。2012年连任中华民国总统。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领导人習近平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袖首次會晤。.

不統、不獨、不武和馬英九 · 反分裂國家法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陳水扁

陳水扁(),暱稱阿扁(tl),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南縣官田鄉西庄村(今臺南市官田區西庄--),海商法律師出身,第十、十一任中華民國總統(2000年-2008年)。歷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市議會議員、立法委員、臺北市市長等職。由於涉及龍潭購地案而被判刑20年,三審定讞發監執行,2015年1月5日核准暫時出獄,保外就醫至今。實際上結束其長達六年的监禁。 陳水扁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以39.3%得票率當選為行憲後首次政黨輪替的直接民選總統,结束了中國國民黨在台灣五十五年的長期執政,並於就職演說上提出四不一沒有;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他取得50.11%的得票率,以0.22%差距獲得連任。任內推動一邊一國、台灣正名運動以及台灣入聯運動,在經貿方面則採用「南向政策」的經貿架構。.

不統、不獨、不武和陳水扁 · 反分裂國家法和陳水扁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不統、不獨、不武和反分裂國家法之间的比较

不統、不獨、不武有16个关系,而反分裂國家法有10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3.31% = 4 / (16 + 105)。

参考

本文介绍不統、不獨、不武和反分裂國家法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