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不断革命论和反民族主义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不断革命论和反民族主义之间的区别

不断革命论 vs. 反民族主义

不断革命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革命论早在马克思的时代就已经出现,后来托洛茨基对不断革命论加以完善。《马克思主义文库》. 反民族主義是指反對视自己民族最高尚的思想或認為自己民族特殊和優越于其他民族的狹隘民族身分認同思想。 反民族主義是一種反對对民族、種族、與國家等概念狭隘认同、極端捍衛的意識形態,该主义主张“人類都是一家人”的「基本思想」。通俗地说,反民族主义主張:人類都是同一物種,不應該刻意地以文化認同來作為國家存亡的基礎,以及「各民族有平等行使義務之權」。類似的思想有世界政府和地球聯邦之類的提議,以“人類共榮”而非“民族兴盛”作為基礎的思想。.

之间不断革命论和反民族主义相似

不断革命论和反民族主义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

卡爾·馬克思(;),早期在中國被譯為麥喀士,是猶太裔德國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革命理論家、新聞從業員、歷史學者、革命社會主義者。馬克思在經濟學上的工作解釋絕大多數工人和資本家間的關係,並且奠定後來諸多經濟思想的基礎。馬克思亦是社會學與社會科學的鼻祖之一,在卡爾·马克思的一生中出版过大量理论著作,其中最著名和具备超强影响力的两部作品分別有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和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資本論》。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出生在普魯士萊茵省特里爾,一個相对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1835年10月就讀于德國波昂大學和柏林洪堡大學期間的马克思,開始對青年黑格爾派的哲學觀點產生興趣。大學畢業以後,馬克思為科隆地区的一家持有激進观点的報紙供稿,與此同時,其自身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思想萌芽,開始渐渐成形。1843年時馬克思移居法國巴黎後,马克思繼續在其他持有激進觀點的相关報社,从事专栏寫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克思遇見了後來的重要朋友和支持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49年,馬克思遭流放後便與妻兒一起遷居到英國倫敦。他到達倫敦後依然繼續從事寫作工作,同時也開始構建他關於社會經濟活動的理論。馬克思還積極參與社會主義運動,並很快在第一國際中成為重要人物。 馬克思關於社會、經濟與政治的理論被統稱為馬克思主義,主張人類社會是在控制生產資料的統治階級與提供勞動生產的勞動階級間不斷的階級鬥爭中發展而成。馬克思認為國家是為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而運轉,而這又常常被視為大眾的公共意志。他同時也預言如之前存在過的社會經濟體系一樣,資本主義的內部矛盾會導致它自身的滅亡,並會被新的社會主義社會形態所取代;而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存在的矛盾,將會由工人階級奪取政治權力而終結,最終建立工人所管理、形成无任何階級制度的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積極地實踐他的理論,指出工人階級應該有組織地發動革命,推翻資本主義以改變社會經濟體制。 馬克思由于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創始人,长期以来广泛受到許多人的讚美和批評,因此马克思也被人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卡爾·馬克思与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并列為新哲學學說的奠基者;他還与法國社會學家艾彌爾·涂爾幹、德國政治經濟學家馬克斯·韋伯並列為現代社會科學建立者。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也在国际领域,极其强烈地影響着越来越多的知識分子、工會和政黨,並且以馬克思的想法為核心基礎而延伸出许许多多的不同派別、学术体系。.

不断革命论和卡尔·马克思 · 卡尔·马克思和反民族主义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不断革命论和反民族主义之间的比较

不断革命论有11个关系,而反民族主义有5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52% = 1 / (11 + 55)。

参考

本文介绍不断革命论和反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