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朝鲜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似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朝鲜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武器,朝鲜。
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原子能机构(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成立於1957年7月29日,是一個的國際組織,致力推廣以和平方式使用核能,並禁止將其用於任何軍事目的,包括核武器。國際原子能機構是1957年7月29日成立的一個自治組織。雖然是通過自己的國際條約《國際原子能機構規約》(the IAEA Statute),獨立於聯合國而設立的,但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给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 該機構在2005年10月6日因“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的和平利用核能”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国际原子能机构 ·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朝鲜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核武器
--,也叫--或原子武器,簡稱核武,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電磁脈衝、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来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核分裂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弹)和核融合武器(亦稱為氫彈,分为两級及三級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弹)。 除此以外,核武器還可以根據用途而細分為戰略核武器及戰術核武器,前者是一般意義上的核武器範疇,為大當量的核武器和遠射程,後者則屬於小當量和近射程。其中,後者可用於戰爭前線。戰術核武器的概念以及發展相對戰略核武器為遲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多年才逐步形成的,而戰術核武器需要對核能技術的要求亦較高以及複雜,其前提是要擁有戰略核武器。 有紀錄的核武器的研發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由納粹德國率先提出方案,美國方面的計畫則晚了數個月。但由於當時錯誤的實驗方向與發展,令希特勒認為開發核武器的費用將會過於龐大,加上原先德國有興趣的是核子反應所能提供的能源而並非核武,因此放棄開發核武器。 當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後,大量的德國科學家分散至各國持續研究,進一步幫助了西方國家與蘇聯在核能方面的技術發展。.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核武器 · 朝鲜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核武器 ·
朝鲜
#重定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朝鲜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共同点。
- 什么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朝鲜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间的相似性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朝鲜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间的比较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有28个关系,而朝鲜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2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5.45% = 3 / (28 + 27)。
参考
本文介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朝鲜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