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不伦瑞克级战列舰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不伦瑞克级战列舰之间的区别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 vs.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SMS Braunschweig)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不伦瑞克级前无畏战列舰的主导舰,以当时的不伦瑞克公国命名。它于1901年10月开始进行,1902年12月,并于1904年10月投入舰队服役。该舰装备了四门,最高速度为。 舰只在入役后被编入德国本土舰队的。在此期间,它进行了广泛的年度训练,以及对国外的友好访问。由于被新的无畏战列舰超越,不伦瑞克号于1913年退役,但在一年后便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重新启用。此时它被调配至第四战列分舰队,同时肩负着在北海保卫德国海岸和在波罗的海与俄国舰队作战的任务。它于1915年8月的期间亦有所行动,在当地与俄国战列舰光荣号交火。 至1915年底,船员短缺和来自英国潜艇的威胁促使帝国海军撤回了像不伦瑞克号这样的旧式战列舰。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它首先是作为,然后担当,最后又作为使用。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它在战争结束后被保留了下来,并于1921-22年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不伦瑞克号加入了经过重组的魏玛国家海军,担任海军部队的旗舰並入驻北海。它进行了数次海外巡航,其中包括1924年的大西洋之旅。1926年1月,舰只再度除役,并于1931年1月从中除名、拆为,并在随后分解报废。.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Linienschiff der Braunschweig-Klass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前无畏战列舰的。该船级由不伦瑞克号、艾尔萨斯号、黑森号、普鲁士号和洛特林根号组成。它们是在前级维特尔斯巴赫级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舰上安装了更具威力的、航速提升了两节,并有更好的装甲保护。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五艘同级舰均参与了积极的活动,主要是作为第四战列分舰队的岸防舰使用。黑森号于1916年被转移至,并参加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当德国战败后,同级的全部五艘舰都被魏玛国家海军保留了下来,以在各种不同的角色中担当更多职责。黑森号最终被重建为一艘无线电控制的,而普鲁士号和洛特林根号则被转变为扫雷母舰。所有舰只,除黑森号外都于1930年代被拆解;黑森号则留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时它被苏联海军接管,继续作为靶舰使用。.

之间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不伦瑞克级战列舰相似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不伦瑞克级战列舰有(在联盟百科)31共同点: 基尔協約國吃水深度威廉港岸防战列舰不伦瑞克公国布洛姆-福斯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日耳曼尼亚船厂弗朗茲·馮·希佩爾德意志帝國海軍全长公海舰队光榮號戰艦克虏伯前無畏艦砲塔第一次世界大战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甲板魚雷魏玛国家海军鱼雷管黑森号战列舰蒸汽机艾尔萨斯号战列舰格但斯克水线装甲带汉堡波罗的海戰艦...无畏舰 扩展索引 (1 更多) »

基尔

基尔(Kiel,)是德国北部城市,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首府。面积118.4平方千米,人口233,244人(2005年)。 邻靠于波罗的海基尔湾,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该市一直是德国主要的海军基地。基尔是德国造船业中心,基尔运河的东段终点。基尔还有一所重要的大学基尔大学。 基尔的航海比赛非常有名,基尔周是全世界最大的航海赛事之一。在1936年和1972年,奥运会在柏林和慕尼黑举行时,赛艇项目都在基尔举行。.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基尔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基尔 · 查看更多 »

協約國

協約國(Allied Powers)主要由法國、俄羅斯、英國、日本、義大利和美國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同盟國對敵。.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協約國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協約國 · 查看更多 »

吃水深度

吃水深度,簡稱吃水,是指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最深長度,不同船舶有不同的吃水深度。而同一船舶亦根据不同的载重量及所处水域的盐度,而吃水深度有所不同。大型船艦會因為吃水太深而不能夠進入水淺之海灣、港口或者運河。船身外刻吃水线刻度,以顯示吃水深度。.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吃水深度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吃水深度 · 查看更多 »

威廉港

威廉港(Wilhelmshaven)人口大约8万人,是德国北海亚德湾沿岸的一个中型城市,隶属于德国第二大联邦州下萨克森,由州政府直管。威廉港市是下萨克森州的中心城市之一,2006年加入了德国西北部的城市合作联盟“不来梅-奥尔登堡大都市圈”。 威廉港是德国天然水深最深的港口和德国最大的石油转运港。亚德湾的深水优势是来自石化、电力、物流和修船等其它海事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选择在威廉港落户的原因。通过威廉港运输的原油占到德国港口原油转运量的72%和德国原油进口量的27%。石油管道从威廉港延伸至莱茵卢尔地区和汉堡市的炼油厂。2012年9月,JadeWeserPort(亚德港)集装箱港区建成投产,这是超大型船舶唯一能够不受潮汐限制、全天候满载挂靠的德国集装箱港口。 威廉港从德国北海沿岸的旅游业中受益匪浅。这一地区的沿海浅滩是下萨克森国家浅滩公园(Nationalpark Niedersächsisches Wattenmeer)的一部分。这里的购物中心、旅游设施和通往沿海岛屿的轮渡吸引了在周边地区度假的人们前来参观。.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威廉港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威廉港 · 查看更多 »

岸防战列舰

#重定向 岸防舰.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岸防战列舰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岸防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不伦瑞克公国

不伦瑞克公国(Herzogtum Braunschweig)为一前德意志国家,首都为不伦瑞克。1815年维也纳会议建立此国家以取代前。19世纪该公国先后为德意志邦联及北德意志邦联成员邦国,而在1871年则成为德意志帝国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伦瑞克公国宣告完结,为不伦瑞克自由邦所取代并加入魏玛共和国。.

不伦瑞克公国和不伦瑞克号战列舰 · 不伦瑞克公国和不伦瑞克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布洛姆-福斯

布洛姆-福斯(Blohm + Voss,又曾名為Blohm & Voss)是一間德國造船及工程公司,現隶属于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蒂森克虜伯於2011年12月宣布把布洛姆-福斯建造民用船隻的部門售予英國獨立投資基金管理公司(STAR Capital Partners),並正等待監管機構批准。該公司在二戰前及二戰期間透過漢堡飛機製造公司生產飛機。.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布洛姆-福斯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布洛姆-福斯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日耳曼尼亚船厂

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日耳曼尼亚船厂(Friedrich Krupp Germaniawerft)位于德国基尔港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帝国海军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海军最大和最重要的U型潜艇建造者之一。.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日耳曼尼亚船厂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日耳曼尼亚船厂 · 查看更多 »

弗朗茲·馮·希佩爾

弗朗茲·馮·希佩爾騎士(Franz Ritter von Hipper,)是一位德意志帝國海軍上將,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擔任「第1偵查集群」司令、「公海艦隊」司令職務,在戰爭大部分時間裡指揮近乎全部的德軍戰鬥巡洋艦,實行過多次砲轟英國沿海城市以及海戰行動,包括一次大戰參戰軍艦噸位合計最大規模的「日德蘭海戰」,特別因為此戰,希佩爾被德皇授予「騎士」頭銜。1918年8月,希佩爾繼任萊因哈特·舍爾的職務,成為「公海艦隊」司令。1918年12月2日,希佩爾自行請辭,並婉拒他人建議,堅持不撰寫回憶錄。1933年,納粹黨掌權後德國大力擴充軍備,其中一艘新造的重巡洋艦即任命為「希佩爾海軍上將號」。.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弗朗茲·馮·希佩爾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弗朗茲·馮·希佩爾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海軍

德意志帝國海軍(德語:Kaiserliche Marine,意為「帝國海軍」)是指德意志帝國的海軍,存在於1871年至1919年之間。德意志帝國海軍最早由普魯士海軍和北德意志邦聯海軍(Norddeutsche Bundesmarine)為前身所組成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大力擴展海軍力量,而形成德意志帝國與大英帝國的軍備競賽,德國海軍因而一度發展成世界上僅次於英國皇家海軍的強大海軍。德意志帝國海軍最後大部分在一戰西線中損失與在英國斯卡帕灣集結時,在德國海軍軍官發起的秘密行動中自沉。 德意志帝國海軍的船艦通常被命名開頭為SMS,為「皇帝陛下的船艦」(德語:Seiner Majestät Schiff)之縮寫。.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德意志帝國海軍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德意志帝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全长

全长,通常缩写为(LOA,O/A,O.A.或OA)是指船只从船体上垂直水线测量得两点的最大长度。.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全长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全长 · 查看更多 »

公海舰队

公海艦隊(Hochseeflotte,亦有大洋艦隊的譯名)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的一支主力艦隊,曾參與過於第一次世界大战,自1907年2月起由本土艦隊(Heimatflotte)改名而來。海軍上將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是「公海艦隊」的締造者,他將後者建設為一支足以挑戰英國皇家海軍海上霸權的艦隊。德皇威廉二世亦是艦隊的擁護者,將其視作德國取得海外殖民地、晉升為全球強權的工具。鐵必制建軍的核心思想為風險理論,德軍若將強大的戰鬥艦隊集結於北海將可和海軍兵力分散於帝國各處的皇家海軍達到均勢,使後者將不會與德國海軍發生衝突,以免導致其自身海軍核心實力的衰落。 公海艦隊主要由戰艦編組而成,一般為8艘組成一支分艦隊,亦有少數如第1偵查集群的特別編制。公海艦隊於1907年創建時僅有2支戰艦分艦隊,而到了1914年時額外增加了3個中隊。1906年的无畏舰革命極大地影響了公海艦隊的組成,後者編制中的24艘前無畏艦都淪為過時而需汰換,到了1914年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公海艦隊才有了僅僅兩支滿編的無畏艦分艦隊,而8艘最現代化的前無畏艦則被編為第3支分艦隊。另外還有兩支分艦隊在戰爭爆發後才將舊式軍艦編組而成,戰爭結束後即解編。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公海艦隊於北海進行多次出擊,欲引出具優勢兵力的大艦隊的一部份,進而消滅之,這類引誘作戰(如砲轟英國沿海岸)多由以航行速度快的战列巡洋舰所組成的第1偵查集群所執行。結果促成了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的日德兰海战,但與德方計畫不同的是,公海艦隊遭遇到的卻是整支大艦隊。這場海戰的結果雖不具決定性,但英方卻在戰略上佔有優勢,且進而說服了德方艦隊司令——赖因哈德·舍尔上將,即便艦隊決戰的結果有利於德國,但後者仍無法在戰爭中取勝,故舍爾此後便與其他海軍高層一同向德皇建議改採無限制潛艇戰。結果在1917與1918年期間,公海艦隊的主要任務變成了確保北海的德國海軍基地可供U艇作戰。儘管如此,公海艦隊依舊於北海出擊數次,還曾調派分艦隊前往波罗的海對抗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1918年11月,德國戰敗,盟軍拘留了整支公海艦隊於斯卡帕湾,但就在《凡尔赛条约》簽署前幾天的1919年6月,艦隊大部分的軍艦被德國水兵自沉。.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公海舰队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公海舰队 · 查看更多 »

光榮號戰艦

光榮號戰艦(俄语:Слава)是一艘隸屬於俄羅斯帝國海軍的前無畏艦,是博羅金諾級戰艦的最後一艘。此艦原訂參與日俄戰爭的對馬海峽海戰,但因未能如期竣工而無法參與戰事,而其四艘姊妹艦則在戰事中被大日本帝國海軍擊沉或捕獲,因而成為博羅金諾級戰艦的最後一艘。 光榮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於波羅的海服役,它是俄羅斯里加灣海軍中隊內最大的船隻,曾經在1915年8月發生的時迎戰德意志帝國海軍公海艦隊。在1915年至1916年,光榮號多次轟炸德軍陣地和部隊。在1917年的中,光榮號被德國的国王号战列舰擊中,造成的損害使它無法完成向北逃逸,最後被俄方自行鑿沉。20世紀30年代愛沙尼亞將此艦報廢。.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光榮號戰艦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光榮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克虏伯

克虏伯(Krupp)是19到20世纪德国工业界的一个显赫的家族,其家族企业克虏伯公司是德国最大的以钢铁业为主的重工业公司。在二战以前,克虏伯兵工厂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军火生产商之一,二战后以机械生产为主,1999年合併Thyssene公司,成為ThyssenKrupp公司。2009年约有17万6000名员工和426亿欧元的年营业额。.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克虏伯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克虏伯 · 查看更多 »

前無畏艦

前無畏艦(Pre-dreadnought battleship)是在1890年代中期至1905年期間建造的戰艦的統稱。它取代鐵甲艦,成為各國海軍的主力,直至二十世紀初被無畏艦所取代。前無畏艦裝有作為主炮的重型火炮和一種或以上的輕型武器,外覆強化鋼製裝甲,配有燃煤蒸汽機。 在1890年代,各國海軍開始以英國作為藍本建造新型戰艦。德國、日本和美國等新興海軍強國以前無畏艦為骨幹,大力擴充艦隊。面對新興力量的威脅,英國、法國和俄羅斯亦以擴充艦隊作為回應。因此,在1890年代,新建戰艦數量大增,新戰艦的外表亦十分相似。 Category:战列舰.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前無畏艦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前無畏艦 · 查看更多 »

砲塔

塔(Gun turret),是一固定於船艦、戰車、航空器或地面建築上的彈丸射擊武器裝置,主要由裝甲炮塔殼、炮塔環(內含旋轉制動機構)、火炮和火炮俯仰機構等組成。炮塔上通常會包覆上裝甲,用以保護操作人員。.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砲塔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砲塔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

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Linienschiff der Wittelsbach-Klasse)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前无畏战列舰的。该船级由主导舰维特尔斯巴赫号、韦廷号、策林根号、施瓦本号和组成。它们是根据1898年《》所兴建的首批战列舰。全部五艘舰都是在1899年至1900年间开始进行,至1904年全数完工。维特尔斯巴赫级舰只在外观上与其前级德皇腓特烈三世级类似,然而,它们设有一块平滑的,而不像德皇腓特烈三世级另有较低的,并覆盖有范围更广的装甲带。它们的武器装备也几乎相同,但布局更为合理。 这些舰只于1902年至1904年间投入德国舰队服役,它们在那里加入了。1906年,划时代战列舰无畏号的下水促使它们很快被淘汰。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时,维特尔斯巴赫级舰只已不再适合前线服役——尽管它们仍然在波罗的海针对俄国海军执行了一些有限度的任务。五艘舰于1916年被解除了武装,并担任于次要角色。维特尔斯巴赫号、韦廷号和施瓦本号成为;梅克伦堡号先被用作,后又成为一艘浮动,而策林根号则成为了。除策林根号外,所有同级舰均于1921-22年间拆解;前者则于1920年代中期被重建为一艘由无线电控制的靶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于1944年的一次空袭中遭到严重破坏,并于战争的最后几天自沉。策林根号最终于1949-50年间被原地拆解报废。.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维特尔斯巴赫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甲板

甲板通常指船隻上位於隔間或船體上面的永久覆蓋物,多為露天設計。在艇或船上,主甲板是構成船體頂部的水--平結構物,既可強化船體,也可供人員在上面行走或工作。輪船通常有超過一層的平面,可以是在船體內,也可以在主甲板上的上層結構內,類似多層大廈的各樓層,它們有時也被稱為甲板。 Category:船艦.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甲板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甲板 · 查看更多 »

魚雷

魚雷(torpedo)是一種有推进能力、在水下移動攻擊敵艦吃水線下船身的魚型水雷。魚雷可以从水上或水下发射,发射平台有潛艇、軍艦、鱼雷艇、直升機或固定翼飛機等。一般是用鱼雷发射管发射,但一些微型潜艇或鱼雷艇也有将鱼雷外掛在船体上,将它抛出自己航行出去的用法。 鱼雷在撞击或到达敌方目标附近时引爆,破坏目标的水下部份,造成敌方舰艇進水下沉。速度一般为40-50节,新型的超空化鱼雷时速可达200節。过去老式鱼雷的射程短,仅有1.8公里左右,新型鱼雷的射程可达16公里。鱼雷攻击可以用较小代价击沉大型舰艇,但因为攻击距离近,发射平台有被敌方远程火力击毁的风险。 鱼雷按破坏力可分为轻型和重型,按制导方式可分为无制导、自主制导和线控制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以前的魚雷不具備導引功能。在發射之前需要先設定魚雷航行的方向與深度,發射之後魚雷會持續前進直到撞击引爆,或動力用盡而沉沒。現代的魚雷都有自我導引與追蹤目標的能力,準確度和殺傷力都高得多。.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魚雷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魚雷 · 查看更多 »

魏玛国家海军

#重定向 威瑪國家海軍.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魏玛国家海军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魏玛国家海军 · 查看更多 »

鱼雷管

雷管( torpedo tube、torpedo launcher)也称鱼雷发射管,是用来发射鱼雷的装置,一般有两种,一是装在潜艇和部分水面舰上面的水下发射管,一是装在甲板上的发射管(后一种也称为鱼雷发射器),一般来说潜艇的鱼雷管比甲板鱼雷管的兼容性强一点,除了能装多种鱼雷还能布设水雷,或是发射反舰导弹。现代的鱼雷管都基本统一在324mm,533mm和650mm(超重型) 三种尺寸上。水面鱼雷艇用的鱼雷管一般是用炸药块来发射,而大型潜艇用高压气发射,轻型微型潜艇用鱼雷自体发射出去的方法,称为swim-out型。现代潜艇鱼雷管都有开口互锁机构以使鱼雷管永远不会出现两头同时打开的情况,同时鱼雷管内还有保险解除环,用于擦开鱼雷体上的保险。.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鱼雷管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鱼雷管 · 查看更多 »

黑森号战列舰

黑森号战列舰(SMS Hessen)为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不伦瑞克级前无畏战列舰的第三艘,以当时的黑森大公国命名。它于1902年开始进行,翌年,并于1905年投入舰队服役。其姊妹舰还包括有不伦瑞克号、艾尔萨斯号、普鲁士号和洛特林根号。与世纪之交建造的所有其它前无畏舰一样,黑森号随着无畏号于1906年下水而迅速被淘汰,因此,它在德国舰队中的运用十分有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黑森号作为第三支队的第二艘舰参与了日德兰海战的行动。其中在最后一场由主力舰之间进行的日间战斗中,黑森号及第二分舰队的其它前无畏舰负责掩护海军少将弗朗茲·馮·希佩爾麾下的第一侦察集群,从英国海军中将戴维·贝蒂率领的战列巡洋分舰队的追击中撤退。海战结束后,黑森号被解除武装,并被用作一艘。 一战结束后,黑森号是根据《凡尔赛条约》条款,允许德国保留的为数不多的几艘过时战列舰之一。它曾于整个1920年代和1930年代早期作为岸防舰使用,却于1934年退出了前线服役。翌年,舰只被改造为由无线电控制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黑森号以此身份服役,同时亦于波罗的海及北海担任破冰船的工作。战争结束后,舰只于1946年被割让予苏联,并更名为塞尔号(Tsel),服役至1960年报废。.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黑森号战列舰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黑森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蒸汽机

蒸汽机是一个能够将水蒸汽中的動能转换为功的热机,由於其中的燃燒過程在熱機外部進行,屬於热机中的外燃機。泵、火車頭和轮船曾使用蒸汽机驱动。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起了基本的作用。它為其他機械提供動力 ,還有它的操作不受地理位置及天氣情況影響。 今天的核能發電及火力發電仍使用蒸汽渦輪發動機来將熱能轉換為電能。 蒸汽机需要一个使水沸腾产生高压蒸汽的锅炉,这个锅炉可以使用木头、煤、石油或天然气甚至垃圾作为热源。蒸汽膨胀推动活塞做功。.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蒸汽机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蒸汽机 · 查看更多 »

艾尔萨斯号战列舰

艾尔萨斯号战列舰(SMS Elsass)为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不伦瑞克级前无畏战列舰的第二艘,于1901年开始进行,并于1904年投入舰队服役。它得名于当时的德意志帝国领地艾尔萨斯,即今法国阿尔萨斯地区。其姊妹舰还包括有不伦瑞克号、黑森号、普鲁士号和洛特林根号。舰只在入役后被编入德国本土舰队的第二战列分舰队,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它又被调至第四战列分舰队。艾尔萨斯号在战争中参加了于波罗的海针对俄国海军的行动,其中包括1915年8月的,期间它曾与俄国战列舰光荣号交火。至1916年,迫于船员短缺,它只得作储备闲置,并在战争的剩余时间里担当。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艾尔萨斯号在战争结束后被保留了下来,并于1923-24年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它随水面舰队在魏玛国家海军服役直至1930年,然后再度作储备闲置。舰只于1931年从中除名,并在威廉港被短时用于。这艘过时的战列舰最终于1935年售予北德劳埃德,至翌年拆解报废。.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艾尔萨斯号战列舰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艾尔萨斯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格但斯克

格但斯克(Gdańsk、西里西亞語:Dànzica、卡舒比語:Gduńsk、Dantiscum),德语称但泽(Danzig),是波兰波美拉尼亚省的省会,也是该国北部沿海地区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 在汉萨同盟时代以来的600多年间,格但斯克始终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一个重要的航运与贸易中心。虽然在历次的战争中曾经几度衰落,但是,在每次衰落之后不久,格但斯克都能够利用它的区位优势,恢复过去的繁荣。现在,它仍然保持着波兰重要航运与工业中心的地位。现在,格但斯克市的人口有458,053人(2006年),并且与附近的格丁尼亚和索波特联合组成三联市都会区,人口总数超过80万。 格但斯克这座城市在欧洲政治、军事与外交史上,历来属于最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600多年來,一直是日耳曼和斯拉夫两大民族之间反复争夺的主要焦点。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的军舰炮击但泽的波兰基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战后,根据美英苏三强制定的雅尔塔协定,重新划分了欧洲各国的版图,格但斯克也结束了居民以德意志新教徒为主的局面,几乎完全换了一批新市民,变成一个波兰化城市。 格但斯克还是世界闻名的团结工会的发祥地,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真正独立的政治组织,在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结束共产主义对其统治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格但斯克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格但斯克 · 查看更多 »

水线装甲带

水线装甲是装在军舰的两侧的一种厚金属装甲,它可以装在船壳之外或是之内,一般常见于主力军舰如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航空母舰和巡洋舰上。 一般来说战列舰上的主装甲带是从主甲板的高度起安装,一直到略低于水线为止。如果是安在船壳内侧的话还要有一定的倾角以提高防护效能。 category:装甲 category:军舰 category:战列舰.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水线装甲带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水线装甲带 · 查看更多 »

汉堡

漢堡(;, 当地发音:; 低地德语/低地撒克逊语:Hamborg)),全称为汉堡汉萨自由市(Freie und Hansestadt Hamburg)汉堡宪法 ,位于德国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汉堡拥有近180万人口,是仅次于柏林的德国第二大城市,欧盟第八大城市。作为一個城邦,其行政级别有其联邦州议会和州立法委员会。汉堡及其周围城镇共有274万人口,而汉堡大城市群则有500万人口。 汉堡港位于易北河出海口,是德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上第20大港口。同时因为包括汉堡机场和众多轨道交通,汉堡是欧洲物流的最重要的枢纽之一。汉堡经济主要为高科技经济,包括航空航天工程企业(空中客车)、生命科学企业、信息技术企业、制成品企业(拜尔斯道夫和联合利华),同时作为一个媒体中心其拥有发达的文化产业。.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汉堡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汉堡 · 查看更多 »

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Baltic Sea)是中欧和北欧之间的陆间海,海域横贯北纬53度至北纬66度,东经10度至东经30度,介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部分、欧洲大陆和芬兰诸岛之间。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是波羅的地區。 波罗的海由厄勒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和小贝尔特海峡注入卡特加特海峡,而后者则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注入北海,最后进入大西洋;此外它还通过白海运河同白海相连,通过基尔运河同北海相连。 波罗的海在北端与波的尼亚湾相邻,在东北端与芬兰湾相邻,在东端与里加湾相邻。这些海湾同样可以被看作是波罗的海的一部分。.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波罗的海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波罗的海 · 查看更多 »

戰艦

戰艦(Battleship),美國軍規常用代號為BB。台湾稱為--,香港稱為--,日本稱為戦艦、中国大陆稱為--,是裝有厚重裝甲和大口徑主炮的大型軍艦,是人類創造的最龐大和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大艦巨砲主義時代的極致產物。19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战列舰作為海軍中最大的武裝艦艇,是一個國家海軍力量的標誌,因此常被做為「主力艦」(capital ship)。隨著潛艇技術日漸成熟,空中優勢破壞戰力平衡和精确制导武器的開發,戰艦已不再被認為是建立海上優勢所必須的裝備,因此已經全部退役。 现代的“战列舰”這個名詞來源於历史上的風帆戰列艦(全称ship of the line of battle,简称ship of the line或line-of-battle ship),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主要排成戰列線進行戰鬥的大型軍艦。隨著蒸汽機、爆破彈和鋼鐵裝甲的發展,19世紀後期出現了稱為鐵甲艦(Ironclads)的蒸汽裝甲艦,即是後來戰艦和裝甲巡洋艦的前身。1906年服役的無畏號(HMS Dreadnought)標誌著戰艦“全裝重型火炮”的革命,後來所有按這個概念設計的戰艦都被稱為無畏艦,與之相對,之前的戰艦稱為前無畏艦。不久,出現了比無畏號更強大的戰艦,稱為超無畏艦。 海軍大國爭相建造戰艦引起了長期的軍備競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爆發了戰艦對決的日德蘭海戰。戰後,各海軍大國通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對締約國戰艦的數量和性能作出限制。條約生效期間被稱為“海軍假日”。條約失效後,出現了最後一波建造戰艦的熱潮,出現了大和号等排水量超過60,000噸的巨艦。即使如此,戰艦的價值一直受到質疑,更小、更廉價的潛艦、魚雷和飛機都能對戰艦造成嚴重傷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母艦取代戰艦成為海戰的主導力量。戰後,戰艦紛紛走上退役道路,原有的建造計畫被取消,只有美國海軍曾在幾次戰爭中重新將數艘戰艦投入使用。 美國最後两艘战列舰威斯康星號(BB-64)和密蘇里號(BB-63)參與1990波斯灣戰爭,是戰列艦最後參與的大型戰役。戰爭結束後,兩艦先後於1991年和1992年退役,並分别在2006年和1995年被除籍。现在只有美国和日本保留了数艘退役战列舰,作为浮动博物馆使用。.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戰艦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戰艦 · 查看更多 »

无畏舰

無畏艦(Dreadnought)是一種活躍於20世紀初期的戰艦類型。1906年,英國皇家海軍的「無畏號」下水服役,由於其技術與設計之先進遠超過同時代的戰艦,故以其為名自成一種新型戰艦的類別——「無畏艦」,而落伍的舊式戰艦則全部被歸為「前無畏艦」,意指「無畏艦」出現前設計者。 「無畏艦」具兩種革命性的創新設計,一為採取「全重砲」武裝配置,其裝備的大口徑火砲數遠超過以往的戰艦,二為使用蒸汽渦輪發動機作為推进系统。隨著「無畏艦」逐漸成為海上力量、乃至於國力的重要指標,各國展開了規模巨大的「無畏艦」建造競賽,遍及歐洲、亞洲和美洲國家,尤其是英國與德國最為激烈、建造數量最多。「無畏艦」造艦競賽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並一直持續到開戰當年,在僅僅五年造艦技術迅速發展的時間裡,「無畏艦」在火砲口徑、噸位、裝甲和推進力都有了飛躍性的提高,甚至出現了在前述的技術指標上發展到極致的「超無畏艦」,而原先領先全球的「無畏號」反而在開戰後成了落伍的二線戰艦。一次大戰結束後,世界海軍列強為避免再因造艦競賽重起戰端,召開了「華盛頓裁軍會議」,以此限制各國海軍軍艦的噸位和武裝,但許多艘「超無畏艦」依舊服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儘管在20世紀初世界各國耗費大量資源、爭相建造「無畏艦」,但歷史上卻只在1916年爆發過一次「無畏艦」艦隊間的大規模交戰——「日德蘭之戰」,為英國與德國的主力艦隊於日德蘭半島附近海域進行的一次海戰,儘管雙方兵力投入之多,卻沒有產生什麼決定性的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後來建造的軍艦皆全部具備了「無畏艦」的技術概念,故該名詞也不再作為特定艦種之類別而無再使用,另外「無畏艦」一詞亦可用於具備其特徵、在「無畏艦革命」展開後出現的新式戰艦類型——战列巡洋舰之上。.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无畏舰 · 不伦瑞克级战列舰和无畏舰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不伦瑞克级战列舰之间的比较

不伦瑞克号战列舰有89个关系,而不伦瑞克级战列舰有6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1,杰卡德指数为20.67% = 31 / (89 + 61)。

参考

本文介绍不伦瑞克号战列舰和不伦瑞克级战列舰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