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不会飞的鸟和留尼旺孤鴿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不会飞的鸟和留尼旺孤鴿之间的区别

不会飞的鸟 vs. 留尼旺孤鴿

不會飛的鳥是指已失去飛行能力的鳥類,取而代之的是奔跑及游泳的能力。雖然如此,但普遍认为牠們都是由懂得飛行的共同祖先進化而來。現存約有40種不會飛的鳥類,包括企鵝、鴕鳥及鷸鴕(奇異鳥)等廣為人知的物種,及部分屬於其他目的物種。除了諸如鴕鳥及鴯鶓等大型的不會飛的鳥仍擁有強而有力的爪去對抗獵食者之外,大部分不會飛的鳥所面對的均為沒有太多捕獵者的環境、或是隔絕性的海島,花費極大氣力的飛行並不符合效益,因此牠們的進化傾向失去這種能力。 與大部分能夠飛行的鳥類比較,兩個最重要的分別是牠們或是擁有細小的翼骨、或是胸骨上的龍骨缺失了(或大幅度縮小)。細小的翼骨使拍翼的力度大減,由翼面提供的升力也不足以應付飛行所需;龍骨是翼肌附著的地方,凸起的龍骨大大增加所能附著的翼肌,從而提供拍翼時所需的強大力量。但扁平的胸骨不足以達成上述的任務(所以也常被稱作平胸類),飛行能力從此失去。此外,不會飛的鳥一般有較多的羽毛,像鴕鳥的羽毛就雜亂叢生。 相比起其他地區,紐西蘭有較多的不會飛的鳥類,如奇異鳥、企鵝及南秧雞等。其中一個原因是在毛利人首次踏足這個土地上時(約1000年前),島上並沒有地棲形的捕獵者,牠們最大的敵人反而是大型的猛禽——飛行並不是逃避敵人的有效方法。 不會飛的鳥類在面對人類所造成的威脅時衝擊較大,因此牠們面臨滅絕的機會也較高;幸運的是牠們也較易被圈養保護,簡單的欄杆已是有效的工具。人類很早就懂得牧養鴕鳥以取得其羽毛,現在的規模更大,以取得其肉作食及皮作為皮革制品。 已滅絕的不會飛的駭鳥並不如現在的不會飛的鳥類般單純,牠們強而有力的腿提供高速奔跑的能力,由羽翼演化成的肉鈎形結構使他們能撕開其獵物。在2500萬年前牠們一直位列食物鏈的頂層,直至劍齒虎的出現才有所改變。. 留尼旺孤鴿(Threskiornis solitarius),早期有留尼旺渡渡鳥一稱,且被認為有可能就是葡萄牙水手於1613年所發現的同一種渡渡鳥(Raphus solitarius)。是留尼旺已滅絕的特有種。 留尼旺孤鴿最初是由Edmund de Sélys-Longchamps於1848年所描述,但其存在要到20世紀末在留尼旺發現了其骨頭才得到確定。這些骨頭確定了牠其實是一種朱鷺,並與早期探險家所述符合。 留尼旺孤鴿獨自生活在森林中,牠們吃蠕蟲及甲殼類等無脊椎動物。若受到威脅,牠們會奔跑逃走,以雙翼滑翔一段短距離。牠的羽毛呈白色,翼尖及尾巴呈黑色,頭部沒有羽毛。牠的喙及腳都很長,喙稍微向下彎。牠們的外觀像雙翼較短的埃及聖鷺。 最後紀錄留尼旺孤鴿的是於1705年,估計約於該世紀初滅絕。.

之间不会飞的鸟和留尼旺孤鴿相似

不会飞的鸟和留尼旺孤鴿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绝灭渡渡鸟

绝灭

滅絕指一個種族完全消失。 物種滅絕在早期並不是一個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因这一概念很易与「其所有後代都死光」混淆。在地质时代,灭绝是司空见惯的事件,那麼除了最原始的生物外,所有前現代的生物死絕,就不可能進化成現代的生物。現在「滅絕」的意思是指名和原始的外觀相似,可被識別為同一物種的後代死絕,而存活的後代是透過物种的形成的方式成爲與祖先不同的物種在現代生存。 目前,许多环境组织和政府担心由人类的干涉导致的物种的灭绝。.

不会飞的鸟和绝灭 · 留尼旺孤鴿和绝灭 · 查看更多 »

鸟(通俗名:Bird)是两足、恒温、卵生、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翅膀、具有坚硬的喙、擁有色彩鮮艷的羽毛或者流線型的身軀,根據品種的不同可陸生、飛行或者潛水的一種有脊椎動物。鳥類的學名曾經作為獨立的鸟纲(Aves)、和哺乳綱等並列,但現在比較常用鳥翼類(學名:Avialae)代替ギル 『鳥類学』 (2009)、30頁。目前鳥類共有8600種,如果算入未被分類和不確定的有9000多種。用科學上最嚴謹的說法,鳥類被定義為鳥形恐龍(學名:Avian Dinosauria),是已經滅絕的恐龍總目在地球上一個僅存的分支ギル 『鳥類学』 (2009)、626頁山階鳥研 (2006)、16頁。鳥類從年前的侏羅紀、到年前白堊紀這一段時間內,所有的鳥類都由獸腳亞目虛骨龍類近鳥型恐龍進化而來。 鸟的体型大小不一,最大的鴕鳥體高可達2.5公尺,而最小的吸蜜蜂鳥體長最小僅5公分。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現存鸟类一共有一萬多种,有鸚鵡,蜂鳥,相思,等雀鳥。僅中国就记录有1,300多种,其中特有种至少有70幾種。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比,鸟是一个拥有很多独特生理特点的种类。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其他的鸟甚至包括垃圾。大多数的鸟是在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例如夜鷹、猫头鹰等)。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不能飞的鸟包括鸵鸟、奇異鳥、以及被人類捕食而绝种的渡渡鸟等。 当人类或其他的哺乳动物侵入到他们的栖息地时,这些不能飞的鸟类将更容易遭受灭绝,例如大海雀和新西兰的恐鸟;也有一些鳥類隨著恐龍滅絕而一同滅亡例如始祖鳥、孔子鳥和黃昏鳥。.

不会飞的鸟和鸟 · 留尼旺孤鴿和鸟 · 查看更多 »

渡渡鸟

渡渡鳥(學名:Raphus cucullatus)又称毛里求斯愚鸠、愚鸠、孤鸽,是已灭绝的渡渡鸟属的唯一物种,属鸽形目鸠鸽科,仅产于南印度洋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模里西斯島上,是一种不会飞的鸟 。罗德里格斯渡渡鸟是本属的姐妹群,亦已灭绝。现在,与本属亲缘关系最近的现生种为(Caloenas nicobarica)。曾經错误地认为白色的渡渡鸟存在于留尼旺岛上。 这种鸟在1505年被人类发现后,仅仅200年的时间裡,便由于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量減少。約在1660年代前後,彻底绝灭。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記錄下來,因人類活動而絕種的生物,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之一。.

不会飞的鸟和渡渡鸟 · 渡渡鸟和留尼旺孤鴿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不会飞的鸟和留尼旺孤鴿之间的比较

不会飞的鸟有52个关系,而留尼旺孤鴿有1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4.29% = 3 / (52 + 18)。

参考

本文介绍不会飞的鸟和留尼旺孤鴿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