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上清派和閣皂宗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上清派和閣皂宗之间的区别

上清派 vs. 閣皂宗

上清派是在晋朝时形成的一个道教派别。以《上清经》(《上清大洞真经》)、《黄庭经》为主要经典,奉魏華存为开派祖师,在上清派发展史上,发展和传播上清经系的主要是杨羲,许谧和许翙等。东晋兴宁二年(364年)道士杨羲声称魏華存(南嶽魏夫人)传授给他上清众经31卷。到东晋末年,道士王灵期加以增饰,开始广泛流传。至陶弘景时,茅山成为上清派活动的中心,因此这以后的上清派被称为茅山宗。 上清派强调人体内精气神的修炼,重登斋入靖、存思诸神形象,不重炼外丹。该派开创人物认为依上清法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师道的“太清”更高。上清派的开创人物均为門閥出身,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统治阶级上层亦有联系。上清派的出现,反映了民间道教转向士族(士大夫)道教发展的变化。 Category:道派 Category:晋朝宗教. 阁皂宗,道教灵宝派派别,为符箓三宗(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龙虎山正一派)之一。以江西阁皂山崇真万寿宫为传播中心。形成于北宋,流传至元代、明朝。奉三国道士葛玄(164年-244年)为祖师。尊称葛玄为太极葛仙公。葛洪(284年-363年)为葛玄之孫,亦是再传弟子,葛玄祖孙二人開創其派別,并称为葛家道。閤皂山因有葛仙公修道灵迹,成为灵宝派道士所奉向的祖庭。 Category:道派 Category:宋朝宗教.

之间上清派和閣皂宗相似

上清派和閣皂宗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天师道道教茅山

天师道

天师道是道教的一个派别,就是原来的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五斗米道以老子为教主,基本经典是《道德经》,道士能替信徒上章向太上道君祈願求福。张道陵称“正一盟威道”。 信徒多为贫苦农民,因尊张道陵为天师,所以称“天师道”;天师道在各地分设“祭酒”领导徒众,并设有“义舍”救济贫苦教徒。.

上清派和天师道 · 天师道和閣皂宗 · 查看更多 »

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方仙道,與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和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朝時融合老子的學說形成黃老道,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中後期才有教團產生。张陵在益州(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師道,信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 7-80123-229-1。唐代尊封老子,說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尋求有關实践練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學術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上清派和道教 · 道教和閣皂宗 · 查看更多 »

茅山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和常州市金坛区交界处,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主峰名大茅峰,海拔372.5米。.

上清派和茅山 · 茅山和閣皂宗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上清派和閣皂宗之间的比较

上清派有16个关系,而閣皂宗有1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9.38% = 3 / (16 + 16)。

参考

本文介绍上清派和閣皂宗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