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三朝北盟會編和宋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三朝北盟會編和宋史之间的区别

三朝北盟會編 vs. 宋史

《三朝北盟會編》二百五十卷,南宋徐夢莘編,採編年體例,《四庫全書》入史部紀事本末類。 徐夢莘(1126年-1207年),江西清江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大部份時間在家著述,《三朝北盟會編》成書於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上帙政宣25卷、中帙靖康75卷、下帙炎興150卷。記載自政和七年(1117年)海上之盟,迄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完顏亮伐宋,共計四十六年宋金關係的史料。三朝是指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宋高宗趙構三朝,該書成書於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史料收羅廣泛,凡詔敕、制誥、書疏、奏議、記傳、行實、碑誌、文集、雜著等,悉取盡收,按年、月、日標示事目,加以編排,徵引的文獻達二百多種。 全書的重點在於靖康之難,有七十多卷的篇幅只寫一年又四月個的史事。又編《北盟集補》50卷,中、下二帙各25卷,惜已失傳。《三朝北盟會編》對於記述的異同、存疑者,不加論斷,以備史家去取,雖然“所記金人事跡,往往傳聞失實,不盡可憑;又當時臣僚削奏,亦多誇張無據之詞。梦莘概录全文,均未能持择。”,但保存當時南北文獻風聞之詞,首尾完備,南宋編年史中惟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足以勝之。 另外,“蒙古”一詞,據屠寄《蒙兀兒史記》稱,始于李志常《長春真人西遊記》,但失考。目前最早記載“蒙古”一詞的是《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四十三引無名氏《煬王江上錄》:“正隆三年二月下詔,小龍虎大王兵五萬,守鎮蒙古。”.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之间三朝北盟會編和宋史相似

三朝北盟會編和宋史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南宋宋徽宗宋光宗宋高宗宋钦宗徐夢莘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三朝北盟會編和南宋 · 南宋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位皇帝,自稱道君皇帝,同時也是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和收藏家,書畫方面造詣極高,自創“瘦金書”字體。徽宗在書畫上的花押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花押。 徽宗為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其兄长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並垂簾聽政一年,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其輕佻不可以君於下」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三朝北盟會編和宋徽宗 · 宋史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宋光宗

宋光宗赵惇(),南宋第三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宋孝宗第三子。42岁時受孝宗禅位而登基,由於皇后李鳳娘的挑撥,與父親宋孝宗失和,受到趙汝愚、韓仛冑等大臣不滿,宋孝宗死後,在隆慈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光宗被迫內禪大寶予其子宋寧宗,史稱宋光宗內禪。退位六年後駕崩,享年53岁,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三朝北盟會編和宋光宗 · 宋光宗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高宗

宋高宗趙構(),字德基,中國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在位35年。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曾獲封為「康王」。 在位初期因為眼見金朝強勢,為了保持江山,起用主戰派李綱、岳飛等等。但恐懼將领权力过大,為了強化中央集權,採取求和政策,終於1141年(紹興十一年)達成紹興和議,重用主和派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並處死岳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雖然宋高宗之稱臣決策導致南宋偏安之局面,卻成功鞏固了南宋在中國南方的統治,並與金朝形成南北對峙之局面。.

三朝北盟會編和宋高宗 · 宋史和宋高宗 · 查看更多 »

宋钦宗

宋钦宗赵桓(1100年5月23日-1156年),北宋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宋徽宗赵佶长子,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三朝北盟會編和宋钦宗 · 宋史和宋钦宗 · 查看更多 »

徐夢莘

徐夢莘(),字商老,江西清江人。 父亲徐世亨,累赠通议大夫。生於靖康之難,四歲時隨其母逃難。幼年聪颖,“耽嗜经史,下至稗官小说,寓目成诵。”,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授左迪功郎、洪州新建县尉,因父丧未赴任。调广西郁林州司户参军,又以因母喪歸里。乾道四年(1168年)歷任南安軍教授,由参政龚茂良之荐,改知湘陰縣令,主管廣南西路轉運司文字,因鹽法與广西安抚司幹官胡廷直不合,改知賓州,後两广行“客钞法”,“民苦无盐,复从官般法矣”。绍熙元年(1190年)以杨万里之荐出任荆湖北路安抚参议官。一生大部份時間在家著述,绍熙五年(1194年)六十九歲著成《三朝北盟會編》二百五十卷,朝廷擢直秘閣,再續作《北盟集補》五十卷。開禧三年(1207年)去世。有弟徐得之,徐天麟為其從子。.

三朝北盟會編和徐夢莘 · 宋史和徐夢莘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三朝北盟會編和宋史之间的比较

三朝北盟會編有23个关系,而宋史有92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0.63% = 6 / (23 + 927)。

参考

本文介绍三朝北盟會編和宋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