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三川軍一和韓德生基地戰役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三川軍一和韓德生基地戰役之间的区别

三川軍一 vs. 韓德生基地戰役

三川軍一,日本帝国海軍將官,廣島縣出身,最終階級是海軍中將。其指挥著名戰役為1942年8月8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海域發生的「薩伏島海戰」,作戰中率領日軍艦隊90分鐘內击沉盟軍4艘巡洋艦。. 韓德生基地戰役(Battle for Henderson Field,又譯為亨德森機場戰役),日本方面稱為隆加岬戰役(Battle of Lunga Point),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一場戰役,是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一部份。1942年10月23日至26日間,在太平洋戰場的大日本帝國陸軍與海軍,對抗以美國海軍陸戰隊、美國陸軍為主體的同盟國軍隊,在此地進行一場陸、海、空的全面戰鬥,日軍最終遭擊敗。 在瓜達爾卡維爾島戰役初期,美國海軍陸戰隊成功登陸瓜達爾卡維爾島,控制島上的機場,建立了韓德生基地(Henderson Field,位於今天的霍尼亞拉國際機場)。但是日軍,企圖重新奪回此地,因此爆發這場戰役。.

之间三川軍一和韓德生基地戰役相似

三川軍一和韓德生基地戰役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日本帝國海軍巡洋舰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所罗门群岛

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同盟國,又稱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部分國家(最终57个,其中5个从轴心国脱离)為抵抗軸心國的侵略而組成的聯盟,也是與軸心國對立的陣營。同盟國組成及加入盟軍的國家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都遭到了軸心國的武力侵略,或是基於擔心軸心國會控制整個世界的原因。 最初於戰爭爆發的時候(1939年9月1日),反德同盟包括了法國、波蘭及英國,旋即英國的自治領(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紐芬蘭自治領及南非聯邦)亦加入了同盟。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美國和中華民國加入同盟國。同時1941年後,英聯邦、美國及蘇聯的領袖被稱為「三巨頭」,擔任著同盟國的領導角色。自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中華民國與日本開戰(抗日戰爭),牽制了日本陸軍的行動,在當時亦是一位重要的盟友,並加入了緬甸戰場協助英軍。中華民國和三巨頭(英國、美國、蘇聯)被美國總統羅斯福称为「世界權力的托管人」,後來被称为同盟國的「四警察」或者「四大国」。中美英蘇作为四大国率先在《聯合國共同宣言》上签字,之后在1943年的莫斯科会议所颁布的《四国普遍安全宣言》中「四大国」地位获得进一步确认。其他盟國包括比利時、巴西、捷克斯洛伐克、埃塞俄比亞、希臘王國、英屬印度、墨西哥、荷蘭、挪威及南斯拉夫等。 於1941年12月,美國總統羅斯福為同盟國設計了一個名字,稱為「聯合國」。後來在1942年1月1日簽署的《聯合國共同宣言》,成為了現代聯合國的基礎。於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羅斯福的繼任人哈里·S·杜魯門總統向中、法、蘇、英、美的外長提出各國應該「商定一份和平條約及歐洲國家邊界的解決方法」,從而導致了外長理事會的建立。.

三川軍一和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 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韓德生基地戰役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海軍

大日本帝国海军()是日本军的海上武裝力量,有时会用“日本海军”或“帝国海军”来称呼,二次大戰後日本也称其为“旧日本海軍”、“旧帝国海軍”。組建於1872年(明治4年)、解散於1947年(昭和22年),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等近代日本對外戰爭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三川軍一和大日本帝國海軍 · 大日本帝國海軍和韓德生基地戰役 · 查看更多 »

巡洋舰

巡洋舰(Cruiser)指在排水量、火力、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大型水面舰艇,拥有同时对付多个作战目标的能力,以及能胜任多种任务的多样性。历史上,巡洋舰由於噸位大、火力強、性能佳,一开始是指可以独立行动的战舰; 而与此相对的驱逐舰则需要其它船只(比如补给船只)的协助,才能執行任務。不過隨著現今驅逐艦被大型化後的綜合作戰能力的提升,何潬噸位其實超過早年的巡洋艦,所以这个区分已经不明顯了,很多新式的大型軍艦都不再冠以巡洋艦之名了。 現代被稱為巡洋舰的排水量一般在8,000吨至30,000吨左右,在二戰時屬於戰艦的級別,火力僅次於主力旗艦 、戰列艦。现今的巡洋舰都装备有先進的导弹系統、火炮、鱼雷等武器,能執行遠海攻擊行動。有些巡洋舰可携带反潜直升机、執行反潛及巡邏任務;动力装置多采用蒸汽轮机,少数采用核动力装置。隨著驅逐艦的作戰能力大幅提升,有些噸位接近輕巡洋艦,故也能執行巡洋艦的任務,現今只有美國及俄羅斯的巡洋艦仍在服役中。而南韓的世宗大王級驅逐艦及中國的055型驅逐艦和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其噸位、性能及作戰能力亦屬巡洋艦級別。另外,由於海军航空兵 亦能分擔巡洋舰的工作,故大部份國家已無計劃新建巡洋艦。.

三川軍一和巡洋舰 · 巡洋舰和韓德生基地戰役 · 查看更多 »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达尔卡纳尔岛战事,亦稱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或简称瓜岛战役,代号瞭望台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同盟国部队于1942年8月7日至1943年2月9日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及其周围岛屿进行的战役。这是盟军战略计划的一部分,目标是保护美国、澳洲和紐西兰之间的运输航线,也是盟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同时也是在科科达小径战役实施数个月后,盟军对大日本帝国实施的第2个主要攻势。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以美军小型登陆战开始,随后日军为夺回岛屿而逐次增兵,并在海上、陆地和空中展开了空前的争夺,从而演化成了日本与盟军的决战。经过历时半年多的争夺,双方均损耗了大量的战舰、飞机,日本的人员伤亡远超美军。日本因无力继续进行消耗作战,而选择撤军。美军得以完全占据瓜岛,尔后夺取了所罗门群岛,最终是整个南太平洋的制海权,美军由此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瓜达尔卡纳尔是中途岛戰役之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再次失败,也是日本从战略优势走向劣势的转折点,从世界范围来看,1942年底盟军在瓜岛的反攻和胜利,与同时期的史達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火炬行动一起,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三川軍一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和韓德生基地戰役 · 查看更多 »

瓜达尔卡纳尔岛

达尔卡纳尔岛(英語:Guadalcanal),简称瓜岛,位于西南太平洋,是太平洋西部一系列火山島嶼之一,也是所罗门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該國首都荷尼阿拉即位於本島北部海岸。經濟上主要倚賴漁業和農業,1990年起開始有金礦的開採。瓜達康納爾島面积5,302平方公里(2,047平方哩),人口109,382(1999年数据)。该岛於1788年被发现,1893年成为英国保护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日军占领。1942年8月美军进攻该岛,经过激烈的丛林战之後,日軍的補給線被美軍切斷,大多數日軍被飢餓而折磨至死,逃出的日軍稱瓜島為餓島,盟军于1943年2月占领该岛。.

三川軍一和瓜达尔卡纳尔岛 · 瓜达尔卡纳尔岛和韓德生基地戰役 · 查看更多 »

所罗门群岛

所罗门群岛(英语:Solomon Islands)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岛国,位於澳大利亚东北方,巴布亞紐幾內亞東方,是英联邦成员之一。首都霍尼亞拉所在地瓜達康納爾島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太平洋的转折点所在地。 所罗门群岛共有超過990個島,陸地總面積共有28,450平方公里,人口64万。所罗门群岛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低度开发国家)之一,其人類發展指數為0.610。.

三川軍一和所罗门群岛 · 所罗门群岛和韓德生基地戰役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三川軍一和韓德生基地戰役之间的比较

三川軍一有38个关系,而韓德生基地戰役有1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11.32% = 6 / (38 + 15)。

参考

本文介绍三川軍一和韓德生基地戰役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