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三別抄之亂和崔竩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三別抄之亂和崔竩之间的区别

三別抄之亂 vs. 崔竩

三別抄之亂指的是1270年至1273年期間高麗武人政權的餘黨三別抄軍抗擊蒙古帝國和已經降伏的高麗朝廷的戰爭。這是高麗蒙古戰爭的尾聲。. 崔竩(),是崔氏政权第四任独裁者,崔沆的庶子。 崔沆與正妻之間沒有兒子,在當僧人的時候曾與宋㥠的婢子生下的崔竩是獨生子。因此崔沆以崔竩為嗣,由景淋師芮記教授書法和詩歌,鄭世臣教以禮儀,權韙、任翊教授政治教育。 根據《高麗史》記載,崔竩「美容貌,兩手微有金色,性沈黙,多羞澁。」高麗高宗任命他為殿中內給事。1257年崔沆得了重病,臨終前將崔竩託付給了宣仁烈、柳能二人輔佐。崔沆死後,殿前崔良白秘不發喪,禁止侍婢啼哭;另一面與宣仁烈相謀,召門客、大將軍崔瑛、蔡楨、柳能等人,率夜別抄、神義軍、書房、三番都房、三十六番擁衛前來聚集,方才發喪,使崔竩能順利的即位。高麗高宗遂授予崔竩借將軍之職,又任命為教定別監,百官都前來弔唁崔沆、慶祝崔竩的昇官。 崔竩與其父崔沆一樣好色,崔竩見父親的嬖妾心鏡美麗慧黠,曾在崔沆在世的時候與之通姦,崔沆病死之日就將其納入後房了。崔沆的母親本為妓女,而崔竩的母親又出身下賤,因此崔竩對「娼妓、賤隸」之類的詞彙極為敏感。凡是讀書人讀書讀到關於「娼妓、賤隸」之類的語句,與之有隙的人往往會前往向崔竩報告,崔竩將他們盡殺之。 高麗高宗任命崔竩為樞密院副使判吏兵部御使臺使,但被崔竩辭去了,不久改授右副承宣。住在延安宅和靖平宮王府中。 1258年,崔竩派將軍邊軾、郎將安洪敏、散員鄭漢珪為江華收獲使。這些人騷擾百姓,令百姓叫苦不迭。根據高麗王朝的官制,奴隸即使有大功也不能當官,但崔沆統治期間將此條廢除了,奴隸李公柱、崔良伯、金仁俊擔任別將,聶長守擔任校尉,金承俊擔任隊正。而在崔竩統治時期,李公柱更是被授予了郎將的職務。 崔竩年少暗劣,不懂得禮待賢士,所寵信的都是出身奴隸的柳能、崔良伯之類人。因此諸如柳璥之類的文臣都與他關係惡劣。而由於遇到天災的時候崔竩不開倉救濟百姓,致使其失去了民心。由於崔竩寵信宵小,性格多疑,又與柳能、金仁俊等人也開始交惡。神義軍都領郎將朴希實、指諭郎將李延紹召集大司成柳璥、郎將金仁俊、金承俊、李公柱,以及將軍朴松庇、都領郎將林衍、隊正朴天湜、別將同正車松祐、郎將金洪就,以及金仁俊的兒子大材、用材、式材等人密謀發動叛亂,約以四月八日觀燈舉事。崔良伯得知此事,故意將此事告知崔竩,建議崔竩召夜別抄軍前來平叛。崔竩照著做了。金仁俊一面率神義軍逮捕了崔竩的支持者,另一方面則派人沿街傳呼稱崔竩死期到了。夜別抄軍都倒戈支持金仁俊,攻入崔竩的府邸。崔竩扶墻欲逃走,但身軀肥重無法攀越,為夜別抄軍所殺。 崔竩的死標誌著長達60餘年的崔氏武人政權的覆滅。崔竩死後,高麗高宗下令沒收崔氏家族的土地財產,撤去了崔忠獻、崔怡在高麗太廟中的靈位。文臣柳璥執掌了政權,高麗也隨即放棄了同蒙古對抗的政策,向蒙古投降。但不久武臣金仁俊上臺以後,繼續實行與蒙古對抗的政策。.

之间三別抄之亂和崔竩相似

三別抄之亂和崔竩有(在联盟百科)7共同点: 崔瑀崔氏政权高麗王朝金俊 (高麗)林衍武臣政權江華島

崔瑀

崔怡(),是高丽王朝崔氏政权第二任独裁者。原名崔瑀。 崔瑀是高丽权臣崔忠献之子。崔瑀17岁时其父杀死李義旼,目睹崔忠献如何夺取并操纵大权。在崔忠獻掌權的時候,契丹的殘餘勢力入侵高麗,崔瑀在開京宣義門外進行閱兵。高麗的官軍不堪戰鬥,崔忠獻的私兵強盛,擊退了契丹兵。1219年,崔忠獻得病將死,自知死後將有人叛亂,秘密叮囑崔瑀勿來探望。於是崔瑀也稱病不出,令女婿金若先侍疾。果然在崔忠獻死後,將領崔俊文、池允深、柳松節、金德明等密謀暗殺崔瑀,欲擁立幼子崔珦,遣使請崔瑀前往探病。崔瑀再三不至,因此他們前往崔瑀的府邸邀請。崔瑀將他們逮捕,殺死了崔俊文,並將其他人流放海島,隨後將崔珦及其黨羽全部殺害,成功掌權。 根據《高麗史》的記載可以看出,与崔忠献相比,崔瑀更显仁慈。為了獲得更多人的支持,他将崔忠献收藏的金銀珠寶進獻給了高麗高宗,將崔忠獻奪占的田地退還原主,同時將搜刮的钱财发放给人民。崔忠獻統治期間,賣官鬻爵現象十分嚴重;崔忠獻本身亦是貪財之人,以賄賂多少來任命官職。崔瑀一改其作風,以才能來任命官職,同時又誅殺了一些不守法度的官員。正因為如此,在崔瑀的统治期间,高麗人开始逐漸願意接受軍政统治。 1221年,高麗高宗冊封崔瑀為晉陽侯,但崔瑀辭去了這個封號。不久進叅知政事吏兵部尚書判御史臺事。而崔瑀執政的時候正值蒙古帝國崛起之時,1225年,成吉思汗派遣使者這可要求高麗朝貢,但被崔瑀拒絕,將使者禮送出境。成吉思汗當時正在征討西夏,無暇顧及此事;而崔瑀也大肆調兵前往北部邊境,並修築北方的要塞以防備蒙古。同年崔瑀將百官朝見的場所改設於自己府邸的政房之中,所有奏章經崔瑀批復後才告知高麗高宗,高宗完全成為了一個傀儡和擺設。 1231年,蒙古大汗窩闊台派撒禮塔入侵高丽。崔瑀亲自率兵抵御蒙古的入侵。為了增強高麗軍隊的實力,崔瑀派人重金誘使山賊、僧兵等為之效力,但最終蒙古騎兵兵臨開京城下的時候,崔瑀將自己的私兵全部用於保衛自己,守城的軍隊皆老弱之卒。另一方面,遣使赴蒙古營中請求講和,但使者被拘禁。次年崔瑀發现無法抵抗蒙古軍後,將開京洗劫一空,把高麗王室、大臣和百姓遷移到江華島。由于蒙古軍不擅水戰,因此高麗王室在崔氏政权滅亡後仍能安然无恙。 1235年,因遷都之功,崔瑀被高宗封為晉陽侯。此後又進爵為公。 1249年崔瑀病故。高麗高宗為之罷朝三日,諡匡烈,葬禮十分隆重。後來又將其靈位配享於康宗之廟。不過在1258年崔氏政權覆滅之後,其靈位被撤去,其繪於朝堂之上的壁上功臣形象也被抹去。 崔瑀沒有嫡子,只有嬖妓瑞蓮為他生下了兩個兒子萬宗、萬全。崔瑀最初希望傳位給女婿金若先,因此讓兩個兒子出家,崔萬宗住在斷俗,崔萬全住在雙峯。但此二子皆聚僧為亂,打家劫舍,各州縣都十分畏懼,無可奈何。刑部尚書朴暄認為這是禍害,建議崔瑀將二子召回,同時派按察使清剿並囚禁為亂的僧眾。崔瑀聽從了建議並照著做了。但崔萬宗、崔萬全回到京城之後,反誣告朴暄離間父子關係,於是崔瑀將朴暄流放黑山島,釋放了僧眾。令萬全還俗,改名崔沆。在崔瑀死後,崔沆順理成章地继承了其权位。.

三別抄之亂和崔瑀 · 崔瑀和崔竩 · 查看更多 »

崔氏政权

崔氏政權(최씨정권)是高麗王朝时期的武人政权,自明宗26年的1196年起始於由崔忠献發動的崔氏政變,通过高丽王室统治高丽国62年。.

三別抄之亂和崔氏政权 · 崔氏政权和崔竩 · 查看更多 »

高麗王朝

#重定向 高麗 (918年-1392年).

三別抄之亂和高麗王朝 · 崔竩和高麗王朝 · 查看更多 »

金俊 (高麗)

金俊()是高麗王朝時期武人政權的掌權者。 金俊原名金仁俊。其父金允成,是崔忠獻的家奴。根據《高麗史》記載,金俊狀貌魁岸,性格寬厚,謙恭下人,而且又善射好施,因此深得人心,被人推薦給崔瑀,得到了崔瑀的信任。此後1249年崔沆嗣位,又成為崔沆的親信。 崔沆逝世後,其子崔竩執掌政權。崔氏政權的實際掌權者,金俊對此非常不滿,1258年,金俊同林衍、柳璥、崔溫等人,以三別抄軍為主力發動兵變,殺死崔竩,崔氏政權覆滅。由於金俊在推翻崔氏政權、恢復王權的行動中有功,同其他同謀者一起被高麗高宗封為「衛社功臣」。金俊被授予教定都監的職位,掌握國家檢察非違行動的權力,擔當國事監督的大權。此後又被封為門下侍中、海陽侯,其權勢擬於崔忠獻,儼然成為高麗武人政權的新執政者,高麗高宗形同傀儡。 金俊執政期間,對蒙古持強硬政策。1252年,蒙古要求高麗國王入朝朝見。金俊強烈反對,並將蒙古派來的使臣殺害。 金俊父子性格溫厚,同另一衛社功臣林衍發生田界糾紛,其個性貪橫,林衍的妻子殺死了金俊的家奴。金俊大怒,欲將林衍的妻子流放海島。高麗元宗得知此事後,秘密同林衍合謀。元宗召金俊入朝並將其擊殺。林衍率夜別抄之兵盡滅金俊之黨,將其支持者流放海島。.

三別抄之亂和金俊 (高麗) · 崔竩和金俊 (高麗) · 查看更多 »

林衍

林衍()是高麗王朝時期武人政權的掌權者。高宗、元宗時期的權臣。 根據《高麗史》記載,林衍原名林承柱,本貫鎮州林氏。而其父親不知來自何方,僑居鎮州,娶州吏的女兒為妻,因此以鎮州為本貫。林衍最初為大將軍宋彥祥的部下,因擊退蒙古兵的功績被任命為隊正。當時有一個名叫林孝侯的人與林衍的妻子私通。林衍知道後,也誘導林孝侯的妻子與自己私通,報了此仇。有人告發了此事,但將軍金俊對他的行為讚賞不已,力救得免,並推薦他擔任郎將。因此林衍認金俊為義父。 1258年,林衍同金俊、柳璥發動兵變,殺死了崔竩,崔氏政權覆滅。由於林衍在推翻崔氏政權、恢復王權的過程中起重大作用,被高麗高宗授予「衛社功臣」的稱號。 1268年,因與金俊發生田界衝突,林衍殺死了金俊,盡滅其党,建立新的武人政權。次年廢黜高麗元宗,擁立安慶公王淐為王。林衍則被任命為教定別監,獨攬朝政。 高麗元宗是親元派人物,元宗的被廢觸犯了元朝的利益,因此忽必烈遣使詰問林衍。林衍則謊稱元宗是因病遜位的,元朝要求元宗與安慶公王淐同來元大都以斷其曲直。林衍拒絕了這一要求,隨後元朝發兵進攻高麗。林衍發兵抗擊元軍,失敗竄居海島,元宗復位。 林衍遣夜別抄軍至各地方抗擊元軍,並責令百姓入居海島。元朝遣使要求林衍投降,被他拒絕了。不久以後,林衍因過度擔憂的緣故,疽發背而死。諡號莊烈。其子林惟茂嗣位。.

三別抄之亂和林衍 · 崔竩和林衍 · 查看更多 »

武臣政權

武臣政權,又稱武人政權,指的是高麗王朝在1170年(高麗明宗元年)至1270年(高麗元宗十一年)期間由武臣建立的政權。在這段時期裡,武臣掌握了高麗王朝的朝政,國王形同傀儡。這段時期被稱為武人時代(무인시대)。.

三別抄之亂和武臣政權 · 崔竩和武臣政權 · 查看更多 »

江華島

江華島()是位於韓國首爾特別市西北、南北停戰線附近的島嶼。简称:“沁”(朝鲜申櫶著有《沁行日记》)。.

三別抄之亂和江華島 · 崔竩和江華島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三別抄之亂和崔竩之间的比较

三別抄之亂有29个关系,而崔竩有1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7,杰卡德指数为15.56% = 7 / (29 + 16)。

参考

本文介绍三別抄之亂和崔竩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