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三一法和總督府令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三一法和總督府令之间的区别

三一法 vs. 總督府令

明治39年(1906年)日本政府公佈法律第三十一號以代替將廢止之六三法,名稱為「關於應該在台灣施行的法令之法律」,簡稱為「三一法」。明治40年(1907年)1月1日起實施,與「六三法」差別不大,但是,明定總督之律令不得牴觸本國或在台灣施行的法律,不過之前根據「六三法」所頒佈的律令仍然有效,本法效期為5年,在明治44年(1911年)及大正5年(1916年)各延長一次,於大正11年(1922年)被「法三號」取代而失效。. 總督府令於台灣日治時期為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法源則來自日本帝國議會頒布的六三法。.

之间三一法和總督府令相似

三一法和總督府令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六三法法三號

六三法

〈六三法〉,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3月31日大日本帝国国会公布法律第六十三號「應於臺灣施行法令相關之法律」的簡稱(臺灣ニ施行スヘキ法令ニ關スル法律,日本新字体「台湾ニ施行スヘキ法令ニ関スル法律」)。該法律特別賦予臺灣總督律令制定權,在其管轄區域內得發布具有法律效力之命令(律令),而且臨時緊急命令可不經中央主管機關呈請天皇裁決而立即發布。 〈六三法〉原定期限是三年,但延期至1907年才經修訂為〈三一法〉,但臺灣總督仍保有「律令制定權」。.

三一法和六三法 · 六三法和總督府令 · 查看更多 »

法三號

大正10年(1921年)4月1日日本政府公佈法律第三號,正式名稱為「關於應該在台灣施行的法令之法律」,簡稱為「法三號」,大正11年1月1日起實施。為了使日本本土的法律適用於台灣,將法律之全部或部分要施行於台灣者以敕令定之,台灣總督所制定之律令則只具有補充的地位,只有在台灣有需要,而本土沒有這種法律,或台灣的特殊情況,本土的法律不適合施行於台灣的情形下,才採用制定律令的辦法。至此,總督的立法權被削弱,本法則一直施行到日本戰敗為止。.

三一法和法三號 · 法三號和總督府令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三一法和總督府令之间的比较

三一法有11个关系,而總督府令有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10.53% = 2 / (11 + 8)。

参考

本文介绍三一法和總督府令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