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七河地區和哈萨克斯坦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七河地區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区别

七河地區 vs. 哈萨克斯坦

七河地區(哈萨克语为Zhetysu,俄语借译为Semiryechye),指流向巴尔喀什湖的七条河流(伊犁河、卡拉塔尔河、哈萨克阿克苏河、列普瑟河、阿亞古斯河及现在已经消失的 Baskan河和Sarkand河)所在流域,包括巴尔喀什湖以南、中亚河中以东,以伊塞克湖及楚河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大致包含了今天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江布尔州和吉尔吉斯斯坦东部。 该地前后历经了七次由东向西的民族大迁徙,包括古月氏、古乌孙、北匈奴、葛逻禄、回鹘、契丹及瓦剌蒙古人。.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 Qazaqstan Respy'bli'kasy;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簡稱--(Қазақстан;Казахстан),为跨洲国家,地跨欧亚两洲,主要位于中亚北部,在乌拉尔河以西的一小部分领土位于欧洲.

之间七河地區和哈萨克斯坦相似

七河地區和哈萨克斯坦有(在联盟百科)11共同点: 吉尔吉斯斯坦塔拉兹巴尔喀什湖中亚帕米爾高原俄语哈萨克语烏孫阿拉木圖州葛逻禄悅般

吉尔吉斯斯坦

--共和國(Кыргыз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Kyrgyz Respublikasy;Киргиз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Kirgizskaya Respublika),通稱--(Кыргызстан,Kyrgyzstan;Киргизия,Kirgiziya),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吉爾吉斯斯坦北边与哈薩克斯坦相接,西边则为烏茲別克斯坦,西南为塔吉克斯坦,东边紧邻中國。比什凱克是吉爾吉斯斯坦的首都和最大城市。 作为中亚古国,吉尔吉斯斯坦历史达两千年,经历各种王朝与文化。因其被山峦环绕而相对孤立,吉尔吉斯文化得以较好传承;又因地理位置,吉尔吉斯斯坦处于多个文化交汇点。尽管众多部落族群在吉尔吉斯斯坦居住已久,但时有外来势力入侵统治。直至1991年從原蘇聯獨立后,吉尔吉斯斯坦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政治体制为单一制和议会制。吉尔吉斯至今仍时有民族冲突、叛乱以及经济问题。现为独联体、欧亚经济联盟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同时也是上海合作組織、伊斯兰合作组织、突厥议会和突厥文化国际组织成员国。 吉尔吉斯人口570萬。主體民族為吉爾吉斯族,其余为乌兹别克族和俄罗斯族等民族。吉尔吉斯语为国语,而在一世纪的俄罗斯化政策影响下俄语仍使用较广而作为官方语言。64%人口为无宗派穆斯林。除突厥文化外,吉尔吉斯文化还容纳和受到了蒙古、波斯和俄罗斯文化的影响。.

七河地區和吉尔吉斯斯坦 · 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 · 查看更多 »

塔拉兹

塔拉兹(,Taraz)是近十年起的地名,1997年前稱江布爾 (),至1938年称为米尔卓扬,1936年前称奧利埃-阿塔(神圣长老) (),现在是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州首府。位於該國南部塔拉斯河畔,鄰近吉爾吉斯斯坦。1999年人口330,100人。這地方,據說是北匈奴的郅支單于強迫康居人用了兩年時間在塔拉斯河附近建設。不久之后,西汉军队在此大破匈奴军,击杀郅支单于。 唐代稱為怛邏斯,为石国大镇,歷史上以與大食對戰的怛邏斯戰役著名。杜环《经行记》: 玄奘往印度取经,曾路过此地;《大唐西域记》卷一记载: 1210年代,花剌子模與屈出律夾擊西遼,花剌子模在這裡打敗西遼將軍塔陽古,西遼國西方從此歸花剌子模。 元代称为塔剌思。1219年成吉思汗挥师攻打花拉子模,佔领塔剌思,从河中府迁移四百余人到塔剌思屯田,命耶律楚材管理此地。 在16世纪由于哈萨克汗国与乌兹别克汗国之间的战乱和不断易主,城池也逐渐坍塌只保留了一些房屋和陵墓。18世纪初期落入准噶尔人手中。18世纪末回到哈萨克汗国管辖,19世纪初随哈萨克大玉兹并入沙俄。.

七河地區和塔拉兹 · 哈萨克斯坦和塔拉兹 · 查看更多 »

巴尔喀什湖

巴爾喀什湖(Балқаш Көли,Озеро Балхаш)唐代稱為夷播海,是位於中亚東部的一个内流湖,历史上曾是中国(清)与沙俄的界湖,隨後於1864年被俄國所完全佔有,直到蘇聯解體,今屬於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所有,此外目前中國還持有其一段支流。 巴爾喀什湖面積16,996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十三大湖泊,東西長而南北窄,東西長約605公里,南北寬約8至70公里,湖的中部有一個半島,而半島以北的湖峽只寬約3500米,略略把湖分成東西兩部分。巴尔喀什湖流域流入七条河流,伊犁河是其中主要的一条,流域内多数河岸带由其形成。其它河流如卡拉塔爾河则形成地下径流。伊犁河的河水水主要靠中国新疆的降水(春季的大量雪山融水)补给。 就像咸海一样,巴尔喀什湖也因为其流入的河流修建了分水水渠,流入的水量减少而渐渐萎缩。.

七河地區和巴尔喀什湖 · 哈萨克斯坦和巴尔喀什湖 · 查看更多 »

中亚

中亚(Central Asia;Средняя Азия /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即亚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里海,东到中国,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罗斯的广大区域。而根据长期占据这片区域大部分领土的苏联官方定义,中亚仅指其四个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了亚洲中部现已独立的五个以“斯坦”命名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人口1660万)、吉尔吉斯斯坦(人口550万)、塔吉克斯坦(人口760万)、土库曼斯坦(人口510万)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人口2950万)的总称。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中亚地区还包括阿富汗、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地区、巴基斯坦北部、蒙古等地,有时还包括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以及西伯利亚南部。 上述关于中亚的定义没有一项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然而,虽然中亚地区的边界并不确定,但这一地区有着一些显著特征。例如,在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游牧民族,而这块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区域成了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各个民族、各种宗教以及各种思想的交汇之地。 在伊斯兰化之前以及伊斯兰化早期,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操伊朗语支各语言的民族Encyclopædia Iranica, "CENTRAL ASIA: The Islamic period up to the Mongols", C. Edmund Bosworth: "In early Islamic times Persians tended to identify all the lands to the northeast of Khorasan and lying beyond the Oxus with the region of Turan, which in the Shahnama of Ferdowsi is regarded as the land allotted to Fereydun's son Tur.

七河地區和中亚 · 中亚和哈萨克斯坦 · 查看更多 »

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高原(Помир),古稱蔥嶺,是古代中國和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絲綢之路之必經之地。據《西河舊事》「其山高大,上生蔥」而得名,地理上屬亞洲中部,位於中國、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邊境上。高原最高峰爲中國境內的公格爾山(7649米)。帕米爾高原也是亞洲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包括喜馬拉雅山、興都庫什山等五大山脈,號稱亞洲屋脊。目前除東部傾斜坡仍為中國所管轄外,大部分屬於塔吉克斯坦,只有瓦罕帕米爾屬於阿富汗。.

七河地區和帕米爾高原 · 哈萨克斯坦和帕米爾高原 · 查看更多 »

俄语

俄语(russkij jazyk,发音)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俄語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是斯拉夫语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語言,主要在俄羅斯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使用,且在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员国裡曾經被学校广泛列为第一外语教学。在蘇联時代,苏联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非常强调俄语的重要性。虽然这些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现在很多开始强调使用当地语言的重要性,在部分國家俄語已不再是官方語言,但俄语仍然是这些地区最广泛使用的共通语言。俄语屬於印欧语系,是东斯拉夫语支中三個目前仍在使用的語言之一。目前發現最早的古東斯拉夫語文字是在第十世紀的內容。 俄语是歐亞大陸中分布區域最廣的語言,也是斯拉夫語中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俄语也是歐洲最多人使用的母語,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1.44億人的母語。俄语是母語人口排名的第八名,是以人口排列的語言列表中的第七名。.

七河地區和俄语 · 俄语和哈萨克斯坦 · 查看更多 »

哈萨克语

哈萨克语(Kazakh;қазақ тілі, qazaq tili.)),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是哈萨克族所使用的语言。与其他属突厥语族的民族语言相当接近。日常交际,与其语言属突厥语族的其他民族,如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以及乌孜别克族均不会产生太大的障碍,一般不需要翻译,尤其與吉爾吉斯語和卡拉卡爾帕克語非常相近。据说哈萨克语言是受乌孙语、突厥语以及蒙古语影响的综合产物。 哈萨克民族是由古代乌孙、突厥、契丹、蒙古等部族在长期相处中发展而成的,因此哈萨克语广泛分布在包括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前苏联地区在内的中亚地区。 哈萨克语元音和谐比较严整,辅音同化现象较多。名词、代词和数词有七个格,比同语族的许多语言多一个造格。语法附加成分的变体较多。动词谓语第一人称单数附加成分除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形式外,还使用短尾形式-m。有关畜牧业的词语很丰富。.

七河地區和哈萨克语 · 哈萨克斯坦和哈萨克语 · 查看更多 »

烏孫

烏孫國是西漢時由游牧民族烏孫在西域建立的行國,位於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立國君主是獵驕靡。 烏孫國首領稱為“昆莫”或“昆彌”。西漢文帝時,被匈奴擊潰的月氏攻擊烏孫的牧地,烏孫族大敗,昆莫難兜靡被殺害。匈奴冒頓單于收留烏孫餘部,孫兒軍臣單于約於前113年指派獵驕靡率領烏孫遠征伊犁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烏孫軍大獲全勝,隨後獵驕靡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國家,以族名命名為烏孫國。匈奴通過烏孫間接控制了從伊犁河流域西抵伊朗高原的交通線。雖然軍臣單于死後,烏孫國便「不肯復事匈奴」,但是很長時間內一直羈屬匈奴。烏孫國曾經是西域最強大的國家,後來與西漢建交,西漢宣帝時分裂為二,5世紀為柔然所滅。 前蘇聯學者認為烏孫文化是操印欧语系的塞人(塞迦,即薩迦或塞克,斯基泰人)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並稱塞-烏孫文化,烏孫文化時期是前300年-300年。亦有其他外國學者進行考古研究時為塞克文化及烏孫文化定下時限(Saka/Wusun period,前600-400年)。中國新疆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學者推斷在先秦时期烏孫自號「昆」,是一個古老的西戎部落,春秋戰國時代與月氏遊牧於河西走廊,,,,104-112頁。.

七河地區和烏孫 · 哈萨克斯坦和烏孫 · 查看更多 »

阿拉木圖州

阿拉木圖州(Алматы облысы)是哈薩克斯坦東南部的一個州(阿拉木圖為一直轄市)。南為吉爾吉斯,東為中國新疆。北臨巴爾喀什湖,伊犁河自東往西注入。哈國最高點汗騰格里峰位於該州東南角與吉、中接壤的邊界地區。面積224,000平方公里。人口1949837(2013年2月)。首府塔爾迪庫爾干。 這個地區在1864年前為清代新疆的一部分,之後被俄羅斯吞併。.

七河地區和阿拉木圖州 · 哈萨克斯坦和阿拉木圖州 · 查看更多 »

葛逻禄

葛逻禄,乃中亚古代遊牧民族,13世纪时稱「哈剌魯」,有“雪”、“雪山”或雪人的意思。該族分为三姓,分別是「謀落部」(或作謀剌)、「熾俟部」(或作婆匐)與「踏實力部」。之後與西遷的回紇15部組成。文獻中常稱為三姓葛邏祿,曾經與回紇攻滅西突厥,他们与回紇关系密切。 葛逻禄最早遊牧於今额尔齐斯河上游與阿爾泰山西南,臣服於西突厥。唐灭西突厥后,分葛逻禄三部置陰山州都督府、大漠州都督府、玄池州都督府,後析大漠州都督府置金附州都督府,隸屬於崑陵都護府及後來的北庭大都护府。該族曾协助苏定方灭西突厥,但怛罗斯战役中见到唐军远少于对方便背叛唐军,造成唐军惨败仅有数千人逃回,副将李嗣业为了尽快逃走,一路砍杀了不少仍然支持唐军的突厥等异族盟军,才得以尽快脱离战场。後來幾乎領有全部西突厥的旧疆。回紇建國後,成為回紇汗國的客部,分左右二廂,左廂從回紇,右廂自立葉護,半獨立。 今哈萨克斯坦除了西哈薩克斯坦州外,都有他們的後裔。.

七河地區和葛逻禄 · 哈萨克斯坦和葛逻禄 · 查看更多 »

悅般

悦般是北魏時一個西域國家,最初在龜茲以北游牧,其后活动于乌孙西北(大約在今日的七河地區),最早出現在《魏書》,记载为“匈奴北單于之部落”,即窦宪打败又西走的无名號北單于,悦般为这位北單于所带领的部落中老弱者的后裔,而北單于本人则率领另一部逃入康居。劉學銚,正視紛爭下的新疆問題 pp.175-79,思行文化,ISBN 9789865681128。王彦辉,北匈奴西迁欧洲的历史考察,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 周學鋒认为,根據《魏書·西域傳·悅般傳》的記載,悅般在西域活動的時間應該不長。有關悅般的記載始於北魏太武帝太廷三年(437年),董琬、高明出使西域,最後的記載在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前後大約12年。但其历史却可追溯到东汉时期。.

七河地區和悅般 · 哈萨克斯坦和悅般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七河地區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比较

七河地區有43个关系,而哈萨克斯坦有33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1,杰卡德指数为2.95% = 11 / (43 + 330)。

参考

本文介绍七河地區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