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丁部領和十二使君時期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丁部領和十二使君時期之间的区别

丁部領 vs. 十二使君時期

丁先皇(;)是越南朝代丁朝的締造者,968年至979年在位。諱丁部領(),一說名為丁桓(),部領二字本為其官爵。《越南史略》中譯本,59頁,參見原文腳註。他平定了十二使君之亂,建立了越南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丁朝,並確定國號大瞿越,年號太平。但在979年的一次宮廷政變中被宦官杜釋所殺,丁朝隨即被前黎朝取代。. 十二使君時期,又稱十二使君之亂(),為越南歷史中的一段時期。在吳朝開國者吳權去世後,大臣楊三哥篡奪吳朝繼承者吳昌岌的王位,爆發十二使君之亂,越南歷史進入十二使君時期。地方豪強紛紛割據,自稱使君。雖然吴权的次子吴昌文擊敗楊三哥,重建吳朝。但由於未能平定諸使君,所以在十二使君之亂後已非吳朝時期。越南北部直到丁部領崛起後方統一,並建立丁朝。.

之间丁部領和十二使君時期相似

丁部領和十二使君時期有(在联盟百科)34共同点: 华闾古都吳士連吳權吳朝吳昌岌吳昌熾吳昌文吳日慶大越史記全書太平省安南志略寧平省丁璉丁預丁朝中國嘉遠縣矯公罕越南越南史略越南年号列表黎桓范白虎阮守捷阮寬阮匐阮超陳荊和陳覽陈仲金...杜景碩楊三哥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戴可来 扩展索引 (4 更多) »

华闾古都

华闾(,越南阮朝時期典籍又寫作花閭),是越南丁朝(968年-980年)、前黎朝(980年-1009年间)的首都,位于今天越南的宁平省华闾县。1010年,李太祖李公蘊迁都昇龍(今日河內市)后,不再作为越南的首都。.

丁部領和华闾古都 · 十二使君時期和华闾古都 · 查看更多 »

吳士連

吳士連(,),越南後黎朝前期的官員、史家。 公元1459年,後黎仁宗被黎宜民所弒,吳士連對黎宜民加以擁護,獲升為都御史。後黎聖宗取得帝位後,吳士連被貶。在此期間,吳士連博覽群書。到公元1471年(洪德二年),獲重新起用,擔任禮部右侍郎、朝列大夫、國子監司業、史官等官職。公元1479年(洪德十年),奉後黎聖宗之命,編修《大越史記全書》。.

丁部領和吳士連 · 十二使君時期和吳士連 · 查看更多 »

吳權

吳權(,),越南吳朝的開創者,被稱為前吳王(),亦被稱為吳先主,出身於唐末五代時期交趾地方豪族世家,原為該地自主政權統治者楊廷藝牙將。大有十年(937年),南漢的交州發生兵變,屬將矯公羨殺死了主管官員,交趾統治者楊廷藝,割據一方,另一屬將吳權領兵攻打矯公羨,矯公羨便求救於劉龑,劉龑封兒子劉洪操為交王,然後領兵進攻吳權,結果被吳權打敗,劉洪操陣亡。吳權從此佔有了交州,吳權建立的王朝即越南吳朝。造就越南脫離中國統治,被後世視為古代越南獨立建國的重要人物。.

丁部領和吳權 · 十二使君時期和吳權 · 查看更多 »

吳朝

吳朝(Nhà Ngô,939─965年陳重金(即陳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務印書館,57頁;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664頁;《東南亞歷史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509頁。),亦有稱作「吳氏自主政權」,越南歷史時期之一。在10世紀以前,越南北部(古稱交州)長期受中國統治。938年,越南北部(古稱交州)豪族吳權擊敗中國南漢軍隊,並於隔(939)年稱王建政,建立自主政權,是為吳朝。吳朝歷經吳權、楊三哥、吳昌岌、吳昌文等君主,其間出現內部權力鬥爭及各地豪強割據等問題,後更演成「十二使君」之局,吳朝衰亡。後世肯定吳朝在越南爭取自主的重要性,但對於它是否可稱為越南獨立之始則出現爭議。.

丁部領和吳朝 · 十二使君時期和吳朝 · 查看更多 »

吳昌岌

吳昌岌(,)是越南吳朝君主,吳權的長子,曾被大臣楊三哥奪取王位,後來於951年,由弟弟吳昌文恢復政權,兩兄弟共同稱王治國,吳昌岌稱天策王()。至954年,吳昌岌去世。.

丁部領和吳昌岌 · 十二使君時期和吳昌岌 · 查看更多 »

吳昌熾

吳昌熾()是越南十二使君時期的「使君」之一,吳朝君主天策王吳昌岌之子。當時,越南國內(當時領土相當於現今北部)長期群雄並起,吳昌熾的叔父南晉王吳昌文於965年死後,吳昌熾以吳使君()的身份據守平橋(有在今越南興安省或清化省等說法),其後被丁朝開創者丁部領所平定。.

丁部領和吳昌熾 · 十二使君時期和吳昌熾 · 查看更多 »

吳昌文

吳昌文(,,即位後稱南晉王(),歷史上稱為後吳王()及吳後主,越南吳朝君主,亦是王朝建立者吳權的次子。950年,吳昌文推翻奪位者楊三哥,並於次年稱王,與兄長吳昌岌同理國政。965年,吳昌文在征戰中陣亡,其後全國陷入十二使君割據時期。.

丁部領和吳昌文 · 十二使君時期和吳昌文 · 查看更多 »

吳日慶

吳日慶(,),又稱吳覽公(),越南十二使君時期的割據者之一。他原是吳朝王族,在吳朝衰落時,他以使君的稱號,割據唐林一地(一說在膠水)。其後,吳日慶降附丁部領(丁朝開國君主),並成為其駙馬。979年,趁著丁朝朝廷內亂,大權旁落到權臣黎桓之手時,吳日慶企圖勾結占城舟師入侵越南(當時國號大瞿越),但卻遇風暴而覆歿。.

丁部領和吳日慶 · 十二使君時期和吳日慶 · 查看更多 »

大越史記全書

《大越史記全書》()是越南的編年體通史,以古汉语文言文編撰完成,也是研究越南歷史最重要的史書。該書從黎聖宗洪德年間(1470-1497),由吳士連編纂,收錄了自鴻龐氏時代以來的傳說及史實,最後於1797年,由西山朝史官吳時任負責增補至昭統帝昭統三年(1789年)的史事,為全書最後修訂本。.

丁部領和大越史記全書 · 十二使君時期和大越史記全書 · 查看更多 »

太平省

太平省()位於越南紅河三角洲,與海陽省、興安省、河南省、南定省等省份接壤,東鄰北部灣。.

丁部領和太平省 · 十二使君時期和太平省 · 查看更多 »

安南志略

《'''安南志略'''》書影 《安南志略》(),越南古代史書,黎崱(越南語:Lê Tắc)所撰,現存19卷(原書20卷,末卷已佚),約成書於14世紀30年代。該書內容,涉及越南古代政治、社會、制度、文化、軍事及對外關係等多個範疇,是研究越南古代史的重要典籍。.

丁部領和安南志略 · 十二使君時期和安南志略 · 查看更多 »

寧平省

寧平省()是越南的一省,區屬紅河三角洲,與清化省、和平省、河南省、南定省等省份相鄰。.

丁部領和寧平省 · 十二使君時期和寧平省 · 查看更多 »

丁璉

丁璉(,),又名丁匡璉(),越南丁朝开国皇帝丁部領的長子。被其父和北宋冊封为南越王。 972年,丁部領以南越王丁璉的名義遣使攜帶方物,前往北方的北宋朝廷請求冊封。 973年,交州丁璉入宋朝朝廷進貢,宋太祖因此冊封丁部領為交趾郡王,又冊封丁璉為檢校太師、靜海節度使、安南都護。 978年,丁部領以幼子丁項郎为皇太子,丁璉对此非常不满。 979年春,丁璉派人殺害丁項郎。11月某天晚上,宫廷侍卫杜释乘丁部领“夜宴醉卧廷中,遂弑之”,同时杀死南越王丁璉。.

丁璉和丁部領 · 丁璉和十二使君時期 · 查看更多 »

丁預

#重定向 丁部領#叔父.

丁部領和丁預 · 丁預和十二使君時期 · 查看更多 »

丁朝

丁朝()是越南歷史的朝代之一,其立國期間為968年─980年。其建立者丁部領先後擊敗了割據越南北部的十二使君勢力,於968年統一全國並稱帝,建國號大瞿越。越南於10世紀以前,長期受北方鄰國中國統治。丁朝開國之後訂立制度,逐漸具有國家規模。外交上,丁朝向中國的宋朝通好,遣使朝貢,並首次被中國承認為藩屬而不是領土。 丁朝歷丁先皇(丁部領)、丁廢帝(丁璿)兩位君主。979年丁部領政變遇害後,繼任的皇帝丁璿年幼,由十道將軍黎桓獨掌朝政。宋太宗得知後,欲趁亂南下攻滅交趾。此事傳至交趾,黎桓被軍隊推戴為帝,丁朝遂被前黎朝取代。此後,黎桓率軍在白藤江之戰中擊退了宋朝的進犯。 後世歷史學者,視丁朝為越南建國的創始階段,史家黎嵩稱「我越正統之君,實自此始」《大越史記全書》卷首(黎嵩《越鑑通考總論》),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87頁。,可見它在歷史發展裡的重要地位。.

丁朝和丁部領 · 丁朝和十二使君時期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丁部領和中國 · 中國和十二使君時期 · 查看更多 »

嘉遠縣

嘉远县()是越南宁平省北部的一个县,北邻和平省,东北接河南省,南定省,1981年4月建县。多平原,北部多为山区,湖泊。.

丁部領和嘉遠縣 · 十二使君時期和嘉遠縣 · 查看更多 »

矯公罕

矫公罕(),十二使君之一,号矫三制(),据守峰州(今永福省永祥县和富寿省越池市一带)。永祥白鹤县扶立社有使君城故址,即矫三制所筑,967年,被丁部领所灭。《安南志略·五代时僭窃》记载,有一位名叫“乔知佐”的人物割据峰州,欧阳修《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鋹》则写成“乔知祐”。.

丁部領和矯公罕 · 十二使君時期和矯公罕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丁部領和越南 · 十二使君時期和越南 · 查看更多 »

越南史略

《'''越南通史'''》(《'''越南史略'''》中譯本)書影 《越南史略》(Việt Nam Sử Lược),又譯作《越南通史》,越南史書,由越南法屬時代的历史学家陳仲金(又譯作陳重金,1882年-1953年)於1917年初,用越南語寫成。.

丁部領和越南史略 · 十二使君時期和越南史略 · 查看更多 »

越南年号列表

本列表包括越南历史上各朝代、起事政权所使用的年号。.

丁部領和越南年号列表 · 十二使君時期和越南年号列表 · 查看更多 »

黎桓

黎桓(,)是越南前黎朝的開國君主,980年至1005年在位。由於其死後没有諡號,只能用大行皇帝的临时称呼,故後世稱之为黎大行()。.

丁部領和黎桓 · 十二使君時期和黎桓 · 查看更多 »

范白虎

范白虎(,),十二使君之一,号范防遏(),据守藤州(今兴安省金洞县)。今兴安金洞县藤州社有范使君祠。967年,被丁部领所灭。范防遏投降丁部领,成为丁朝的亲卫将军。.

丁部領和范白虎 · 十二使君時期和范白虎 · 查看更多 »

阮守捷

阮守捷(),十二使君之一,号阮令公(),据守仙游(今北宁省仙游县)。一号巴安君,身长声高,闻者震骇,人称雷公,后并武宁(今北寧省桂武縣),称武宁王。967年,被丁部领所灭。.

丁部領和阮守捷 · 十二使君時期和阮守捷 · 查看更多 »

阮寬

阮宽(),十二使君之一,号阮太平(),据守三带(今永福省安乐县)。安乐县永姥社,使君阮宽据三带治理此处,故名阮家湾。967年,被丁部领所灭。.

丁部領和阮寬 · 十二使君時期和阮寬 · 查看更多 »

阮匐

阮匐(;),越南丁朝開國宰相,獲丁朝開國君主丁部領封為「定國公」。979年,起兵征討大將黎桓(後來創立前黎朝的奪位者),最終不敵被殺。.

丁部領和阮匐 · 十二使君時期和阮匐 · 查看更多 »

阮超

阮超(),十二使君之一,号阮右公(),据守西扶烈(今河内市青池县)。丁部领进攻阮超费力最大,折将四员,一度失利。967年,丁部领命将领阮匐为先锋、黎桓为后援,自己流当总帅,才消灭了阮超。.

丁部領和阮超 · 十二使君時期和阮超 · 查看更多 »

陳荊和

荆和,字孟毅,号苍崖,研究越南历史和华侨历史的专家。生于台湾台中市,祖籍福建漳州,幼年移居日本东京。.

丁部領和陳荊和 · 十二使君時期和陳荊和 · 查看更多 »

陳覽

览(),十二使君之一,号陈明公(),据守布海口(今太平省奇布,一说武仙)。在吴昌文未复国之前,陈明公就起兵了。丁部领听闻陈明公“有德而无嗣”,带同儿子丁琏投靠。陈明公便收为养子,让丁部领带兵出征。后来967年,陈明公卒,丁部领就继承了陈明公的部众。.

丁部領和陳覽 · 十二使君時期和陳覽 · 查看更多 »

陈仲金

仲金(;),一译陈重金。越南历史学家和政治人物。1945年曾任保大帝的越南帝国首相。同年由于胡志明发动的八月革命下台。其主要著作《越南史略》、《儒教》等,都是用國語字寫成,為越南國語字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丁部領和陈仲金 · 十二使君時期和陈仲金 · 查看更多 »

杜景碩

杜景碩(,),稱號為杜景公(),越南十二使君時期的割據者之一。他曾為吳朝君主楊三哥、吳昌文效力,後來割據杜洞江一地。最後,被丁朝開創者丁部領所平。.

丁部領和杜景碩 · 十二使君時期和杜景碩 · 查看更多 »

楊三哥

楊三哥(,生卒年不詳),又稱為楊平王(),越南吳朝時期君主,本為交趾統治者楊廷藝的兒子。吳朝君主吳權去世後,憑著篡奪行為獲取權力,於945年至950年在位。其後,遭吳權之子吳昌文廢黜。.

丁部領和楊三哥 · 十二使君時期和楊三哥 · 查看更多 »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是越南重要史籍之一,53卷,採編年體,用漢語文言文編寫。於越南阮翼宗嗣德八年(1856年),由潘清簡(,1796年–1867年)開始修撰,其後數次續修,至阮簡宗建福元年(1884年)始行刊布。.

丁部領和欽定越史通鑑綱目 · 十二使君時期和欽定越史通鑑綱目 · 查看更多 »

戴可来

戴可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

丁部領和戴可来 · 十二使君時期和戴可来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丁部領和十二使君時期之间的比较

丁部領有68个关系,而十二使君時期有9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4,杰卡德指数为21.52% = 34 / (68 + 90)。

参考

本文介绍丁部領和十二使君時期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