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丁大全和宋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丁大全和宋史之间的区别

丁大全 vs. 宋史

丁大全(1191年~1263年),字子萬,宋末潤州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人士。 宋理宗嘉熙二年進士,他被朝廷調任蕭山縣尉。彈劾宰相董槐之後,丁大全又進升為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 寶祐六年(公元1258年),遷任參知政事,又於同年四月,遷任尚書右丞相兼樞密使,並受帝命冊封瑞國公。 丁大全“蓝色鬼貌”,“奸回险狡,狠毒贪残”,當时人称“丁蓝鬼”,丁大全娶了一位外戚的侍女為妻子,以此来攀附高层权要。后来又逢迎阎贵妃、宦官卢允昇、董宋臣等人,逐渐身居要职,丁大全专权自恣,陰險狡詐,寡廉鲜耻,贪财好色,他为儿子丁寿翁聘娶当地颇有美色的女子为妻,后来,丁大全见儿媳美貌出眾,如花似玉,美若西施,体若惊鸿,竟夺为妻妾,为世人所不耻。 南昌縣守繆萬年遂作釘詩譏刺云:「頑鑛非銅鋼樣堅,寒坑纔熱便趨炎。千來搥打方成器,一得人拈即逞尖。不怕斧敲惟要入,全憑鑽引任教嫌。休言深久難抽抜,自有羊蹄與鐵鉗。」丁大全聞知大怒,將繆萬年流放化州。(此事出自堅瓠六集) 開慶元年(1259年),蒙古十萬大軍攻打鄂州(今湖北省武昌市),邊關告急的文書陸續傳到朝廷,丁大全竟隱匿不報,以致戰事日益轉向不利,蒙古蕩寇將軍兀良哈台由雲南大理國攻入交趾 ,並從邕州攻破廣西州縣及移師湖南。丁大全眼看敗訊接踵而來,於是才上報皇帝,監察御史饒虎臣指出宰臣丁大全的四大罪狀:絕言路、壞人才、竭民力、誤邊防。皇帝趙與莒大怒,遂罷免了丁大全一切軍政要職,並下詔送其至南康軍勞師。 次年,宋理宗又追削其兩官職,貶至貴州任四練使。丁大全欲通謀蠻夷以圖不軌,然被太常少卿兼權直告人院劉震孫又上疏朝廷,力求將丁大全發配至海南島,並令黔昌縣尉畢遷護送丁大全至海南島,當划舟經過藤州(今廣西省藤縣)時,護送丁大全的校尉畢遷竟將其擠入西江溺斃,事後以遇匪劫殺定案。.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之间丁大全和宋史相似

丁大全和宋史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大理国宋理宗交趾饒虎臣董宋臣董槐

大理国

大理(白语:Dablit;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是一個位於雲南及周邊地區由白蠻首领段思平建立的政權。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中国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區及印度、老撾與越南的少部分地區。 唐玄宗開元年間 (738年),西洱河地區的諸部落在唐的扶植下建國南诏。唐末時期 (902年) 鄭買嗣篡南詔建大長和。經歷了幾十年戰亂之後,大理國於五代後晉初年 (937年) 由段思平建國。大理都城羊苴咩城(今云南省大理市),國號大理,以其尊崇佛教,又稱妙香大國。羊苴咩城也就改称大理城。宋哲宗年間 (1095年),高升泰篡位,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高升泰死后,归政于段正淳,史称后理。1253年,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即后来的元世祖)奉蒙哥大汗之命“革囊渡江”征云南,灭大理国,后建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原大理国王段氏被任为世袭大理总管。.

丁大全和大理国 · 大理国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理宗

宋理宗趙昀(),原名赵与莒,後賜名赵贵诚,宋太祖次子燕懿王趙德昭九世孫,宋宁宗太子趙竑與宰相史彌遠不睦,1224年寧宗駕崩後,彌遠矯詔立貴誠為帝,是為宋理宗,改名赵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在位40年,享年59岁。.

丁大全和宋理宗 · 宋史和宋理宗 · 查看更多 »

交趾

交趾(又作交阯或交址)可以指:.

丁大全和交趾 · 交趾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饒虎臣

饶虎臣,字宗召,宁国沙埠(今安徽省宣城)人。.

丁大全和饒虎臣 · 宋史和饒虎臣 · 查看更多 »

董宋臣

董宋臣(?-1260年),宋理宗宦官。 內侍出身,善逢迎,在宫中兴建芙蓉阁、香兰亭,供理宗享樂。人称董阎罗。寶祐元年(1253年)正月,董宋臣引臨安名妓唐安安入宮,子才上書勸誡理宗:“此舉壞了陛下三十年自修之操!”又主管御前马院及酒库。時人门联稱“阎马丁当,国势将亡”是指阎贵妃、马天骥、丁大全、董宋臣四人弄权乱政。卒贈节度使。.

丁大全和董宋臣 · 宋史和董宋臣 · 查看更多 »

董槐

董槐(),字庭植,號榘堂,宋末濠州定遠(今安徽省定遠縣)人士。宋寧宗嘉定三年進士,他於淳祐年間,擔任沿江制置使、江東宣撫使及建康知府,他於任上大力整頓軍政、培訓士卒。後來擔任廣西簽判兼提刑,並上書宋帝守禦七策;又和交趾國立約互不犯邊、歸還侵地及通商貿易之事。官升至簽書樞密院事、同門下平章政事、參知政事等要職。蒙古帝國攻進四川,董槐親率重兵扼守夔門,對於宋廷邊防多有建樹。寶祐三年(1255年),擔任尚書右丞相兼樞密使,並大肆整頓朝廷綱紀,但不久則被宋理宗所寵幸的佞臣丁大全矯詔逐廷、流放邕州,他於當地安老逝世。 董槐為官,清正廉明,政績顯著,朝野聞名。《宋史》稱“董槐每上言,皆事無所隱,其本意在於格君心之非而不為君容所悅。槐自以為人主所振拔,苟可安利國家而無不為,然其務先人君之大體”。.

丁大全和董槐 · 宋史和董槐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丁大全和宋史之间的比较

丁大全有34个关系,而宋史有92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0.62% = 6 / (34 + 927)。

参考

本文介绍丁大全和宋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