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一境性和守一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一境性和守一之间的区别

一境性 vs. 守一

一境性(巴利文與एकाग्रता,),又稱心一境性(citta-ekaggatā,音譯為質多醫迦阿羯羅多),佛教術語,是指讓心集中在一個地方,以進入禪定狀態。它是一種心所,相當於三摩地,說一切有部將它列入大地法之一,南傳上座部將它列為七個遍行心所之一。. 守一,又叫守真一、守三一,是中國道教漢代六朝時最重要的一種冥想法,修道者閉關冥想,想像自己的精神或魂魄顯形,與軀體合而為一。守一法以《道德經》為理論上的依據,相信「一」既是道,也是人的精神,可使人延年益身,袪除百病,消災解難,通神接真,甚至長生成仙;但亦有道教流派強調,守一並非最高道術。魏晉以後,守一變得複雜化,守一變成守三一,「一」分處於上、中、下三丹田,甚至統領一身24位身神;也有道士教人存思「一」分身多人,或同時存思天上星斗及其他仙真。漢代六朝時,守一法廣受推崇,唐宋時道教的內丹術亦沿用此詞,描述煉內丹的體驗。 東漢至魏晉初期譯出的佛經中,也曾使用這個名詞,來形容佛教禪定修行的方法,也就是一境性。許多學者相信這是一種格義的手法,採取道家典籍的術語來轉譯佛經。學者湯用彤則認為這個名詞由佛經譯者所創,連同修習方法,一同影響了道教發展。.

之间一境性和守一相似

一境性和守一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禪定

禪定

定(英語:Zen),漢傳佛教術語,利用梵漢合體而創造出的名詞,又叫正定、止觀,是佛教的最高功德。修行禪定的行為,則常簡稱為修禪、禪修。 禪定是由梵文禪那(Dhyāna)的簡稱「禪」,與三昧(梵文:समाधि )的漢譯「定」組合而成,用來指稱進入禪那三昧的修習方法。在印度期佛教傳統中,禪那與三昧各有其定義,不會被混淆。但是漢傳佛教較為重視兩者的融通,很少會特別去分別兩者,因而創造出這個獨特的名詞。 禪宗將禪視為修悟佛性的方法,定、慧的通稱。.

一境性和禪定 · 守一和禪定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境性和守一之间的比较

一境性有13个关系,而守一有3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2.13% = 1 / (13 + 34)。

参考

本文介绍一境性和守一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