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ㄈ和臺灣盲文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ㄈ和臺灣盲文之间的区别

ㄈ vs. 臺灣盲文

ㄈ是注音符號中的聲母之一,字形取自「匚」字(音ㄈㄤ),發音則取「匚」字的聲母。《說文解字》:「匚,受物之器。」。ㄈ的發音為清唇齒擦音//,不過單講「ㄈ」這個符號時通常會發為「ㄈㄛ」或「ㄈㄜ」。 在絕大多數拼音方案中都是對應。在注音字母苗文中,同時表示清唇齒擦音的送氣(//,)與不送氣(//,)。. 臺灣盲文(Taiwanese Braille)又称臺灣凸字、國語點字、注音符號點字,是以在臺灣使用的中華民國國語為基礎所制定的盲文。雖然是以為主要參考來發展的,然而主要的輔音字母已被重新再設定;臺灣盲文和中国大陆的现行盲文、汉语双拼盲文一樣,都是半音節文字,均屬於汉语盲文。.

之间ㄈ和臺灣盲文相似

ㄈ和臺灣盲文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声母中華民國國語注音符號

声母

聲母,中國古代又稱紐、聲紐、音紐等,是韵母前的辅音,跟它構成一個完整音節。韻母響度大、能延長、有音節核心而且是音節中可押韻的部份。而聲母則通常響度低、不能任意延長而且不用於押韻。.

ㄈ和声母 · 声母和臺灣盲文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語

中華民國國語,是指由中華民國政府規範與管理的標準漢語,主要以北京官話為標準,文字則使用正體中文,一般通稱為國語、國文,主管機構為中華民國教育部。雖然名為「國語」,但僅為事實上的官方語言及文字,並在部分法律提及其地位,例如「法院為審判時應用國語」。大眾運輸工具播音時,國語、閩南語、客家語法定地位並列,監獄人員工作時原則應用國語。原本的使用範圍為中國全境,但隨著1949年海峽兩岸的分治分立而縮限至中華民國實際統治的臺澎金馬使用;經過半世紀以上的演化,使得中華民國國語已與其發源地中國大陸現今使用的標準漢語(即普通話)有些微不同。而香港亦慣常用「國語」來形容這個語言。而臺灣民間在國語的口語使用上,會與政府之規範存有部分差異,為了與其他地區的標準漢語區別,有時會被以「臺灣華語」稱之;而帶有閩南語音韻的「臺灣國語」其定義則為具有臺語腔調之國語。 中華民國從1912年建國開始,在語言政策上主要的國語運動發展「國語統一籌備會」明確國音應當以實際存在的口語語音作為標準,根據北京官話語音為國語標準音的基礎,刪除了不利拉丁化的北京話讀書音後形成,並訂注音符號等標準,並自1920年代的白話文運動,國語蓬勃發展持續推動至1940年代。在小學國語科課程標準設立方面,承續自1902年(清光緒28年)的國語文獨立設科,至1920年(民國9年)定名「國語」,1968年(民國57年)確立國語科課程標準的組織架構。政治思想的要求自1936年加入,1948年刪除。歷年來國語科佔小學教學科目總時數的平均百分比為30%,而其中讀書最多。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1945年接管臺灣後,隨著政權的轉移,使得原來使用所屬族群母語與舊有官方語言日語為主的臺灣人需要學習國語。經過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的常年推行,國語已成為現今臺灣最常使用的共同語言。相對於國語的強勢流通,臺灣本土語言則日漸式微。臺灣解嚴後,相對於北京官話為主的白話文,臺灣語文運動興起。之後隨著若干縣市相繼推行鄉土及母語教學,國語推行委員會整合各種母語的拼音、用字問題,内容包括臺灣閩南語(臺語)、客家語、福州語(馬祖話)及原住民語等敎學。.

ㄈ和中華民國國語 · 中華民國國語和臺灣盲文 · 查看更多 »

注音符號

注音符號,原名注音字母,簡稱注音,是標準漢語標音系統之一,以章太炎編創的「紐文」、「韻文」為藍本,1912年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發佈,1930年改為現名。經過百年演變,現有37個字母(聲母21個、介音3個及韻母13個)。中華民國以此為國語(現代標準漢語)的主要拼讀工具,也是小學國語教育必修內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58年在中國大陸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後停止使用注音,《新華字典》等標準漢語工具書虽然也会使用注音符号进行標音,不過基本上仍以汉语拼音为主流。.

ㄈ和注音符號 · 注音符號和臺灣盲文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ㄈ和臺灣盲文之间的比较

ㄈ有15个关系,而臺灣盲文有12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2.22% = 3 / (15 + 120)。

参考

本文介绍ㄈ和臺灣盲文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