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Su-30MKI戰鬥機和第四代戰鬥機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Su-30MKI戰鬥機和第四代戰鬥機之间的区别

Su-30MKI戰鬥機 vs. 第四代戰鬥機

Su-30MKI戰鬥機(北約代號:側衛-H)是俄羅斯蘇霍伊公司所開發的一種多用途雙座戰鬥機。該型是發展自蘇-30"M"型戰鬥機,主要由俄羅斯和印度生產使用。現時Su-30MKI服務於印度空軍,是印度空軍的主力戰機。 Su-30MKI是俄語Су-30МКИ的拉丁轉寫。МКИ是модернизированный, коммерческий, индийский的縮寫,意思是印度的現代化商業版。 在2000年10月,印俄兩國簽署諒解備忘錄,確定印度可按照俄方的許可下生產140架Su-30MKI戰鬥機。第一架俄製Su-30MKI戰鬥機在2002年交付印度空軍,而印度自行組裝的Su-30MKI則於2004年服役。除此之外,印度首架完全按照俄方技術人員的指示和完全採用本國材料製造的Su-30MKI則於2011年試飛。 Su-30MKI戰鬥機是蘇霍伊公司按照印度要求和情況設計的一種Su-30戰鬥機,其採用了許多先進技術,尤其是推力矢量發動機,無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等。德國工業調查雜誌更曾發表評論稱,Su-30MKI是世界最好的戰鬥轟炸機。 據傳媒報道,印度空軍完成了布拉莫斯-A超聲速巡航導彈與Su-30MKI的集成工作。這無疑將為Su-30MKI提高了戰鬥力。. 四代戰鬥機於1970年代陸續服役,這些飛機吸收第三代戰鬥機設計與使用上的經驗,加上諸多空中衝突與演習顯示出來的問題和需求,融合之後成為冷戰結束前後最主要的角色,特徵是電子系統的提升,還有部分匿蹤的嘗試性使用。美国曾很长时间称呼这类战机为“第三代战机”,不少中文媒体也延续“第三代战机”的称呼,四代的說法則是由俄國所提出。.

之间Su-30MKI戰鬥機和第四代戰鬥機相似

Su-30MKI戰鬥機和第四代戰鬥機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印度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俄罗斯苏霍伊航空集团渦輪扇發動機战斗机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Su-30MKI戰鬥機和印度 · 印度和第四代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हिंदुस्तान एरोनॉटिक्स लिमिटेड、Hindustan Aeronautics Limited)是印度一家國有的航空、航天和國防公司,總部設於印度的班加羅爾。印度斯坦航空由印度的國防部管轄,是印度國內的唯一飛機製造公司。 印度斯坦航空與國際上的多家著名國防企業均有合作,如歐洲的空中巴士、美國的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和俄羅斯的蘇霍伊航空集團等。目前最著名的合作項目則為與蘇霍伊航空集團合作的第五代戰鬥機(FGFA)項目。.

Su-30MKI戰鬥機和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 · 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和第四代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Su-30MKI戰鬥機和俄罗斯 · 俄罗斯和第四代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苏霍伊航空集团

苏霍伊航空集团(Сухой)是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的一個子公司,為俄羅斯主要的军用航空器制造商,前身為帕维尔·苏霍伊于1939年创立的蘇聯苏霍伊设计局,总部位于莫斯科;蘇聯解體後,苏霍伊设计局與位于新西伯利亚的航空产品联合体(NAPO)、位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航空产品联合体(KnAAPO),以及位于伊尔库茨克的航空公司合併组成苏霍伊航空集团。2006年2月,依據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的行政命令,苏霍伊集團與俄羅斯其他主要航空、航天設計或者製造公司合并成立聯合航空製造公司。.

Su-30MKI戰鬥機和苏霍伊航空集团 · 第四代戰鬥機和苏霍伊航空集团 · 查看更多 »

渦輪扇發動機

渦輪扇發動機(Turbofan Engine,亦稱渦扇發動機或者内外函喷气发动机)是一种燃气涡轮式航空发动机,主要特點是其首級扇葉的面積大過渦輪噴射發動機的首級扇葉很多,部分空气经过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称为内涵道,经由内含的涡轮驱动首級增压扇葉推動空气经过的外侧部分称为外涵道,增压扇葉同時具有螺旋槳和壓縮空氣的用途的作用,能將部分吸入的空氣通過噴射發動機的外圍提供直接推力,内外涵共同产生推力。可同時具有渦輪螺旋槳與渦輪噴射推進發動機的雙重推力供給。.

Su-30MKI戰鬥機和渦輪扇發動機 · 渦輪扇發動機和第四代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战斗机

戰鬥機(Fighter aircraft)係一種空對空戰鬥用的軍用飛機,主要用以對抗敵方的航空器,攻擊空中目標,奪取、維護戰場上的制空權,故其設計著重於提升機動力與運動性能。戰鬥機通常也被視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空中戰力。 史上第一款名義上的的戰鬥機是1913年法國的莫蘭-索尼耶L單翼機。法國人率先實現了在螺旋槳上安裝鋼鐵製子彈偏導片,使機槍子彈不會擊中螺旋槳。這個系統讓飛行員可專​​心駕駛飛機並進行射擊,同時也無須額外配置機槍手,但會使機槍的射速變慢。 過往的戰鬥機根據用途又細分為殲擊機與攔截機(Interceptor)。殲擊機即大眾熟知的傳統戰鬥機,用途是消滅敵方軍用飛機、控制空域,掌握制空權可避免己方地面受到攻擊,亦有利於己方攻擊敵方地面。由於殲擊機隨時可能進行空中纏鬥,對機動力、運動性能的要求遠高於其他機種。攔截機的用途則是在敵方轟炸機和偵察機進入己方空域前,以其速度和爬升能力爭取時間及高度優勢並將其摧毀。由於攔截機是針對飛行高度較高的轟炸機與偵察機,在設計上以爬升率和飛行速度為優先。二次大戰後,有鑑於原子彈的威脅,許多國家一度將攔截機視為與殲擊機同等重要的機種。不過由於飛彈科技的成熟,以及超音速巡航的出現,攔截機的功能已可通過殲擊機配備飛彈來滿足,成為現今趨勢之多用途戰機,不再發展專門的攔截機。.

Su-30MKI戰鬥機和战斗机 · 战斗机和第四代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Su-30MKI戰鬥機和第四代戰鬥機之间的比较

Su-30MKI戰鬥機有27个关系,而第四代戰鬥機有8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5.61% = 6 / (27 + 80)。

参考

本文介绍Su-30MKI戰鬥機和第四代戰鬥機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