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M4卡賓槍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M4卡賓槍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之间的区别

M4卡賓槍 vs. 特種作戰突擊步槍

M4卡賓槍(M4 carbine)是M16突擊步槍的縮短版本,獲世界各國的軍隊及警隊採用。. 特種作戰突擊步槍(,簡稱:)是一枝由菲律宾法弗蘭斯特製品工業()公司改進設計至M16A1、AR-15和M4等步槍及生產的一系列突击步枪及卡宾枪系統,發射5.56×45毫米北約口徑步枪子弹。.

之间M4卡賓槍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相似

M4卡賓槍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有(在联盟百科)14共同点: AR-15自動步槍皮卡汀尼導軌突击步枪紅點鏡照準器特種武器和戰術部隊菲律宾FN SCAR突擊步槍M16突擊步槍STANAG彈匣槍管機械瞄具滾轉式槍機5.56×45mm NATO

AR-15自動步槍

AR-15是一种輕量化的氣動式突擊步槍,它發射小口徑步槍彈,以弹匣供弹,具备半自动或全自动射击模式,並使用中心底火式子弹。最初的阿玛莱特/柯尔特AR-15是一种可选射击模式的原型步枪,原本计划用作陆军士兵步枪,并与由美國柯爾特製造公司生产的民用型号AR-15还有AR-15A2区分开来。 它的軍用型版本為M16突擊步槍。.

AR-15自動步槍和M4卡賓槍 · AR-15自動步槍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皮卡汀尼導軌

卡汀尼導軌(英文:Picatinny rail 或),简称皮軌(Pic rail),又稱MIL-STD-1913導軌、STANAG 2324导轨、魚骨(中国大陆称呼),是一种槍械上的导轨界面系统。與類似的韋弗式導軌(Weaver rail)一樣,用来为戰術附件提供標準化的安裝平台。 Image:M1913A Rail CrossSection.svg|皮卡汀尼導軌的尺寸,橫​​截面(以英寸為尺寸) Image:Picantinny-recoilgroove-diagram.gif|皮卡汀尼導軌的尺寸,側視圖(以英寸為尺寸).

M4卡賓槍和皮卡汀尼導軌 · 特種作戰突擊步槍和皮卡汀尼導軌 · 查看更多 »

突击步枪

突击步枪(Sturmgewehr,assault rifle)是主要为中近距离战斗着想而设计的使用可拆卸弹匣供弹、发射中间型威力枪弹的选射步枪。突击步枪已经是现代军队的标准制式武器,取代了早期的自动步枪和半自動步枪的地位。.

M4卡賓槍和突击步枪 · 特種作戰突擊步槍和突击步枪 · 查看更多 »

紅點鏡

紅點鏡(red dot sight),部份型號又名反射式瞄準鏡(reflex sight),亦作內紅點,是一種無放大率的光學瞄具,有光亮的瞄準點(通常為一紅點)。一些望遠鏡及內置取景器的「傻瓜相機」亦會載有紅點鏡。 由於紅點鏡中射入眼睛的光點(光射)永遠與紅點鏡平衡,即使眼睛不在紅點鏡的中軸上,也能透過紅點準確瞄準,可提升高速移動或身體搖晃時的射擊精確度,因此被各國大量使用於軍事槍械甚至戰機的抬頭顯示器上。另外,特殊光線除了可由發光二極管生成外,亦可由自然光或極低放射性的放射物(半永久有效)提供。.

M4卡賓槍和紅點鏡 · 特種作戰突擊步槍和紅點鏡 · 查看更多 »

照準器

照准器(Sighting device),也称瞄具(sight,用在枪械上时称为gunsight),是一种装设在武器或测量仪器上用来帮助使用者对目标进行精确观瞄和测量的工具。照準器可以是个简单和目标排成直线作参照物的标记系统,或者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可以看见目标的影像并附有同等焦距的瞄准点的光学仪器,也可以是将瞄准点直接投射到目标身上的光学照射器。.

M4卡賓槍和照準器 · 照準器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特種武器和戰術部隊

特種武器和戰術部隊(Special Weapons And Tactics,縮寫:S.W.A.T)為美國首創的特種警察部隊,專門執行危險任務,包括執行高度危險性拘捕令、營救人質、阻止恐怖份子攻擊以及從事重型武裝危機等等。世界多國都有仿傚美國,將其國家或者地區特種警察單位命名為特種武器和戰術部隊。 值得一提的是,SWAT並不是所有美國特種警察單位的名稱,有些警察局或執法機關會以“SRT”(Special Response Team;特別反應部隊)或“ESU”(Emergency Service Unit;緊急勤務單位)等多種名稱來稱呼它們的特種警察單位。.

M4卡賓槍和特種武器和戰術部隊 · 特種作戰突擊步槍和特種武器和戰術部隊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

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宾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641個島嶼組成,可分為呂宋島、-zh:米沙鄢群岛;zh-tw:維薩亞斯群島;zh-hk:維薩亞斯群島;zh-sg:米沙鄢群島;-和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島;zh-hk:棉蘭老島;zh-sg:棉兰老岛;-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開始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獨立。美國在當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陸續歸國,特別是北部各島嶼、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平,該國並榮獲了亞洲四小虎的称号。.

M4卡賓槍和菲律宾 · 特種作戰突擊步槍和菲律宾 · 查看更多 »

FN SCAR突擊步槍

特種部隊戰鬥突擊步槍(英文:SOF Combat Assault Rifle,縮寫:SCAR),是比利時Fabrique Nationale公司為了滿足美国特种作戰司令部的SCAR標案而製造的現代步槍,此槍族有兩種主要版,一種是使用5.56×45 NATO的SCAR-L(輕型版),和使用7.62×51 NATO的SCAR-H(重型版),兩種都可以改裝成「狙擊型態」或「近戰型態」(Close Quarters Combat),FN SCAR首次於2007年7月開始小批量量產以有限配發部隊。.

FN SCAR突擊步槍和M4卡賓槍 · FN SCAR突擊步槍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M16突擊步槍

M16是美国军方给由阿玛莱特AR-15发展而来的步枪家族所指定的代号,是一款突击步枪,使用北约标准的5.56毫米口径弹药。M16曾是1967年以来美国陆军使用的主要步兵轻武器,亦於北约15个国家使用,更是同口径枪械中生产最多的一个型号。 M16是一支轻巧的5.56毫米风冷气动弹匣供弹步枪,具有通过导气管由高压气体直接推动机框操作启动的转动式枪机,由钢,铝以及复合塑料制成。 M16主要分為三代。第一代是1960年代配備的M16和M16A1,使用美军M193/M196子弹,能以半自动或全自动模式射击。第二代是1980年代开始配發到軍中的M16A2,发射比利时SS109子弹(北约5.56毫米口径标准弹药,美军制式M855/M856子弹)。M16A2可半自动射击,也可以以最多3发连发的点射射击方式来射击。射击模式是由枪枝一侧的选择开关决定的。最後,M16A4成为21世纪初美伊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标准装备,也逐步取代了之前的M16A2。在美軍中,M16A4与M4卡宾枪的结合使用仍在逐步取代现有的M16A2。M16A4具有配备护木的四个皮可汀尼滑轨,可以使用光学瞄准镜,夜视镜,雷射瞄准器,前握把或戰術手電筒。 除了早期一些毛病之外,M16逐渐成为成熟而可靠的武器系统。它主要由柯尔特以及Fabrique Nationale制造,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生产过其改型。其半自动版本AR-15,是由少数大生产商生产的,并加以许多细小的改进,从而成為美国流行的民用槍械之一。 M16的发展在1950年代由军方主导,1960年代在越南进行了一次很成功的实战测试。1964年M16正式在美国空军采用。许多M16的改进版本陆续进行了实战测试,成功产生了M16A1。M16A1仅仅是基于M16應軍方要求加上了一个复进助推器。它从1967年到1980年代一直都是美国陆军的主要步兵轻武器,直到被M16A2取代。M16A2如今反过来又由M16A4取代,后者采用了为M4卡宾枪开发的模組化“平顶”型机匣。该武器的最初版本仍然有库存,主要供留用,並给美國國民警衛隊以及空軍使用。M16A3是M16A2的改良型,主要在美國海軍使用。.

M16突擊步槍和M4卡賓槍 · M16突擊步槍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STANAG彈匣

STANAG彈匣(STANAG magazine)是指北約(NATO)制式5.56×45毫米口徑步槍彈匣標準,這種標準是因為1980年10月北約提出「STANAG 4179」,統一口徑以易於各成員國間彈藥及彈匣共用及降低後勤工作量。當時北約決定採用M16突擊步槍的彈匣作標準,其後大部份成員國跟隨採用,但亦有小數成員國認為可靠性不足而採用其他彈匣。然而,可靠性問題仍然持續出現,有些步槍因其設計不能完全配合而發生卡彈等故障。近年這些軍用彈匣生產商亦不斷改良設計以提高可靠性,例如黑克勒-科赫設計的新型30發鋼製彈匣,而且仍然可與舊式鋁制彈匣通用。 STANAG彈匣在成為制式後變成5.56×45毫米槍械的一種設計標準,相容STANAG彈匣的步槍可對應20、30、40發彈匣,亦可對應90發彈鼓或Beta C-Mag 100發彈鼓。除了成為軍用制式標準外,STANAG彈匣亦成為民用步槍如AR-15等採用的彈匣,民間廠商亦有生產一些特別設計的彈匣以達到快速裝填的效果。.

M4卡賓槍和STANAG彈匣 · STANAG彈匣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槍管

枪管(gun barrel)是枪械上用来发射子弹的狭长圆柱形空心管,是枪械主要组成部件之一,通常由耐热不易变形的高强度金属管打造而成,后方与机匣相连。枪管的性质往往决定了枪械的精度,是影响射击效果最重要的因素。 火器最早在中国宋朝发明的时候,火枪是采用竹筒作为发射管。等到元朝初期,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由铸铁打造枪管的手铳,是世界上现已确认的最早的单兵轻兵器。欧洲的早期枪管则是熟铁打造,口径较大的炮管则是用将多个熟铁环焊接在一起成为一个空心圆柱,然后再在外表多焊上几段熟铁圈用以加固,这使得炮管从外表看起来呈节状,就像多个木桶叠起来一样,因此英文中的“barrel”一词就被流传下来。之后的几个世纪,欧洲各地的枪匠通常使用容易铸造并且比较抗腐蚀的青铜和黄铜来制造枪管,但因为当时工艺技术的限制,在铸造过程中经常有少量空气被残留在金属材料内,因而弱化枪管整体强度使得在发射过程中炸裂的风险很高,因此这些早期枪管通常管壁厚度要比口径大许多。.

M4卡賓槍和槍管 · 槍管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機械瞄具

機械瞄具是一種金屬製的觀測設備,可用於將物件定位在同一直線上,輔助物件對準特定目標,可應用於槍械、十字弓、或望遠鏡。但應用光學原理的照準器(透鏡式或反射式皆然)則不在此定義範圍。 典型的機械瞄具由兩個組件構成:照門—靠近觀測者,垂直安裝於瞄準線上;準星—靠近觀測目標,型態有柱狀、珠狀或環狀。開放式瞄具的照門為凹槽狀,覘孔式瞄具的照門則是小圓孔。民用、狩獵用與警用槍械通常採取開放式瞄具;多數軍用戰鬥步槍則用覘孔式瞄具。 最早的機械瞄具是固定式的,且不易調整;現在多數機械瞄具都設計為可調式,可做風偏與彈道修正。 為求更精準的射擊(如狩獵或狙擊),機械瞄具常被瞄準鏡取代,但仍與其他瞄準設備並存,甚至與光學瞄具整合在一起,當作備用。.

M4卡賓槍和機械瞄具 · 機械瞄具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滾轉式槍機

滾轉式槍機(Rotating bolt)是瓦斯操作(gas operated)槍枝於將子彈送入藥室後進行閉鎖/開鎖的程序與動作。相異於手動槍機的閉鎖方式,滾轉式槍機在於槍機本身只進行復進,而槍機鎖耳才作滾轉閉鎖/開鎖。目前例如M16、L85A1、AK-47以及AK-74步槍採用這種槍機運作的方式。.

M4卡賓槍和滾轉式槍機 · 滾轉式槍機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5.56×45mm NATO

5.56×45mm NATO,北約(NATO)會員國的標準用彈。代表彈是被稱為綠尖M855,銅質被覆,前鋼後鉛心蕊。為步槍與機槍而設計,使用於包括M16突擊步槍與M249機槍在內的許多美國與北約系統的槍械。.

5.56×45mm NATO和M4卡賓槍 · 5.56×45mm NATO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M4卡賓槍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之间的比较

M4卡賓槍有285个关系,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有3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4,杰卡德指数为4.43% = 14 / (285 + 31)。

参考

本文介绍M4卡賓槍和特種作戰突擊步槍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