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IPv6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之间的区别
IPv6 vs.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网际协议第6版(英文: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縮寫:IPv6)是网际协议(IP)的最新版本,用作互联网的網路層協議,用它来取代IPv4主要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枯竭问题,不过它也在其他很多方面对IPv4有所改进。 IPv6的设计目的是取代IPv4,然而长期以来IPv4在互联网流量中仍占据主要地位,IPv6的使用增长缓慢。在2017年7月,通过IPv6使用Google服务的用户百分率首次超过20%。.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縮寫為 OSPF)是对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一种实现,隶属内部网关协议(IGP),故运作于自治系统内部。採用戴克斯特拉算法(Dijkstra's algorithm)被用来计算最短路径树。它使用“代价(Cost)”作为路由度量。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用来保存当前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器上属于同一区域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是相同的(属于多个区域的路由器会为每个区域维护一份链路状态数据库)。OSPF分为OSPFv2和OSPFv3两个版本,其中OSPFv2用在IPv4网络,OSPFv3用在IPv6网络。OSPFv2是由RFC 2328定义的,OSPFv3是由RFC 5340定义的。 OSPF协议是大中型网络上使用最为广泛的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协议。节点在建立邻接,接受链路状态通告(Link-state Advertisement,LSA)时,可以通过MD5或者明文进行安全验证。 OSPF提出了“区域(Area)”的概念,一个网络可以由单一区域或者多个区域组成。其中,一个特别的区域被称为骨干区域(Backbone Area),该区域是整个OSPF网络的核心区域,并且所有其他的区域都与之直接连接。所有的内部路由都通过骨干区域传递到其他非骨干区域。所有的区域都必须直接连接到骨干区域,如果不能建立直接连接,那么可以通过虚链路(virtual link)和骨干区域建立虚拟连接。 同一个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的路由器或者一个点对点(Point To Point)连接的两端的路由器,在发现彼此的时候,建立邻接(Adjacencies)。多路访问网络以及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络的路由器会选举指定路由器(Designated Router, D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Backup Designated Router, BDR),DR和BDR作为网络的中心负责路由器之间的信息交换从而降低了网络中的信息流量。OSPF协议同时使用单播(Unicast)和组播(Multicast)来发送Hello包和链路状态更新(Link State Updates),使用的组播地址为224.0.0.5和224.0.0.6。与RIP和BGP不同的是,OSPF协议不使用TCP或者UDP协议而是承载在IP协议之上,IP协议号为89,工作在OSI模型的传输层。.
之间IPv6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相似
IPv6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IPv4。
网际协议版本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又稱網際網路通訊協定第四版,是网际协议开发过程中的第四个修订版本,也是此协议第一个被广泛部署的版本。IPv4是互联网的核心,也是使用最广泛的网际协议版本,其後繼版本為IPv6,直到2011年,IANA IPv4位址完全用盡時,IPv6仍处在部署的初期。 IPv4在IETF于1981年9月发布的 RFC 791 中被描述,此RFC替换了于1980年1月发布的 RFC 760。 IPv4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操作在使用分组交换的链路层(如以太网)上。此协议会尽最大努力交付数据包,意即它不保证任何数据包均能送达目的地,也不保证所有数据包均按照正确的顺序无重复地到达。这些方面是由上层的传输协议(如传输控制协议)处理的。.
IPv4和IPv6 · IPv4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IPv6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的共同点。
- 什么是IPv6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之间的相似性
IPv6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之间的比较
IPv6有45个关系,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有3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33% = 1 / (45 + 30)。
参考
本文介绍IPv6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