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F-15鷹式戰鬥機和涵道比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F-15鷹式戰鬥機和涵道比之间的区别

F-15鷹式戰鬥機 vs. 涵道比

F-15鷹式戰鬥機(F-15 Eagle),是一款美國開發生產的全天候、高機動性的戰術戰鬥機。以及針對獲得與維持空優而設計的它,是美國空軍現役的主力戰機之一。F-15是由1962年展開的F-X(Fighter-Experimental)計劃發展出來。在戰機世代上,按照原先的欧美标准被歸類為第三代戰機(现在已和俄罗斯标准统一为第四代战机),與F-16,美國海軍的F-14、F-18,法國的幻象2000,俄羅斯的米格-29、米格-31、米格-35、Su-27、Su-30、Su-33、Su-35,中國的J-10等是同一世代。 為了替代除役的F-111执行穿透打擊任務,1988年出现了一個有名的衍生型F-15E打擊鷹式戰鬥轟炸機,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全天候打擊戰鬥機。F-15已經出口到日本、以色列、韓國、新加坡、沙特等國家。除日本外其余用戶均已獲得了類似於F-15E的出口型號戰鬥轟炸機。美軍擁有約700架F-15戰鬥機。. 涵道比(bypass ratio)或--,是涡扇发动机外涵道与内涵道空气流量的比值。 内涵道的空气将流入燃烧室与燃料混合,燃烧做功,外涵道的空气不进入燃烧室,而是与内涵道流出的燃气相混合后排出。外涵道的空气只通过风扇,流速较慢,且是低温,内涵道排出的是高温燃气。两种气体混合后,同时降低了喷嘴平均流速与温度。较低的流速带来较高的推进效率和较低的噪声,而根据热机原理,较低的温度能带来较高的热力学效率。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涡扇发动机在相同油耗的情况下能获得比涡喷发动机更大的推力。 涵道比高的发动机,大部分的动力来自由风扇加速的外涵道空气。这种发动机的外涵道往往较短,内涵道的尾气不与外涵道气流混合,而由喷嘴单独排出。高涵道比发动机在亚音速时有非常好的能效,通常用于客机、运输机和战略轰炸机等。 涵道比低的发动机,大部分的动力来自驱动核心机的内涵道尾气。这种发动机通常使用混合喷嘴,即内涵道的尾气在与外涵道气流混合后再行排出。混合喷嘴可以变形以调整推力的大小甚至方向,而高温的尾气经低温的外涵道气流降温后,也有利于降低发动机的红外特征。某些低涵道比发动机还配有加力燃烧室,可以以高油耗为代价,获得更大的推力。低涵道比发动机可用于超音速飞行,通常用于战斗机。 Category:发动机 Category:比率.

之间F-15鷹式戰鬥機和涵道比相似

F-15鷹式戰鬥機和涵道比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後燃器战斗机

後燃器

加力燃烧室,又译作后燃器(afterburner),是喷气发动机的附加装置之一,常见于军用飞机。原理是在发动机喷出的气流中注射入燃料。由于气流温度很高,燃料即时燃烧,膨涨而产生额外推力。.

F-15鷹式戰鬥機和後燃器 · 後燃器和涵道比 · 查看更多 »

战斗机

戰鬥機(Fighter aircraft)係一種空對空戰鬥用的軍用飛機,主要用以對抗敵方的航空器,攻擊空中目標,奪取、維護戰場上的制空權,故其設計著重於提升機動力與運動性能。戰鬥機通常也被視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空中戰力。 史上第一款名義上的的戰鬥機是1913年法國的莫蘭-索尼耶L單翼機。法國人率先實現了在螺旋槳上安裝鋼鐵製子彈偏導片,使機槍子彈不會擊中螺旋槳。這個系統讓飛行員可專​​心駕駛飛機並進行射擊,同時也無須額外配置機槍手,但會使機槍的射速變慢。 過往的戰鬥機根據用途又細分為殲擊機與攔截機(Interceptor)。殲擊機即大眾熟知的傳統戰鬥機,用途是消滅敵方軍用飛機、控制空域,掌握制空權可避免己方地面受到攻擊,亦有利於己方攻擊敵方地面。由於殲擊機隨時可能進行空中纏鬥,對機動力、運動性能的要求遠高於其他機種。攔截機的用途則是在敵方轟炸機和偵察機進入己方空域前,以其速度和爬升能力爭取時間及高度優勢並將其摧毀。由於攔截機是針對飛行高度較高的轟炸機與偵察機,在設計上以爬升率和飛行速度為優先。二次大戰後,有鑑於原子彈的威脅,許多國家一度將攔截機視為與殲擊機同等重要的機種。不過由於飛彈科技的成熟,以及超音速巡航的出現,攔截機的功能已可通過殲擊機配備飛彈來滿足,成為現今趨勢之多用途戰機,不再發展專門的攔截機。.

F-15鷹式戰鬥機和战斗机 · 战斗机和涵道比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F-15鷹式戰鬥機和涵道比之间的比较

F-15鷹式戰鬥機有100个关系,而涵道比有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1.90% = 2 / (100 + 5)。

参考

本文介绍F-15鷹式戰鬥機和涵道比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