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M320榴彈發射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M320榴彈發射器之间的区别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 vs. M320榴彈發射器

CIS 40 GL榴弹发射器是一枝由新加坡國防企業新加坡特許工業公司(,簡稱:CIS)在1980年代後期自主研發和生產的中折單發下掛式榴弹发射器,發射40×46毫米低速榴彈。. M320榴彈發射器模組(M320 Grenade Launcher Module,GLM)的設計起源於美軍要求以新的單發40毫米榴彈發射器以替換M203榴彈發射器。 2006年,成功中標的黑克勒-科赫提供其設計的XM320給美軍試驗(X代表試驗型号(experimental)),完成試驗後將改稱為M320,據ArmyTimes的消息指M320將在2008年9月正式投產。.

之间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M320榴彈發射器相似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M320榴彈發射器有(在联盟百科)11共同点: CZ 805 G1附加型榴彈發射器米每秒護木FN EGLM附加型榴彈發射器HK AG-C/EGLM附加型榴彈發射器HK AG36附加型榴彈發射器M203榴彈發射器M79榴彈發射器槍管槍托40毫米榴彈

CZ 805 G1附加型榴彈發射器

CZ 805 G1是一具在2000年代由捷克槍械製造商布羅德兵工廠為配合CZ 805 Bren突击步枪而研製和生產的的單發下掛式榴弹发射器,亦是目前捷克武裝部隊的制式下掛式榴彈發射器,發射40×46毫米低速榴彈。它除了可以下掛於步槍的下護木,也可通過增加及槍托配件改裝成一個獨立的肩射型榴彈發射器武器系統。.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CZ 805 G1附加型榴彈發射器 · CZ 805 G1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M320榴彈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米每秒

米每秒是速度(矢量)和速率(标量)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可写作㎧(U+33A7 (13223)),m/s、m·s−1或mps。天文学上常以单位更大的千米每秒为单位,1 km/s.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米每秒 · M320榴彈發射器和米每秒 · 查看更多 »

護木

護木位於枪械前端,用以保護射手免於直接接觸發射時可能非常熱的槍管。護木亦可提供空間讓其他裝置附於槍械之上,例如榴彈發射器、、前握把、雷射指示器等。 Category:槍械零件.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護木 · M320榴彈發射器和護木 · 查看更多 »

FN EGLM附加型榴彈發射器

FN EGLM(,意為:增強型榴弹发射器組件;執法機關型正式名稱:FN40GL,軍用型正式名稱:Mk 13 EGLM)是由國營赫斯塔爾(,簡稱:FN)原本為FN F2000開發的單發下掛式榴弹发射器,發射40×46毫米低速榴彈。設計上是提供給FN F2000及FN SCAR裝備,也可通過增加及槍托配件改裝成一個獨立的肩射型榴彈發射器武器系統。.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FN EGLM附加型榴彈發射器 · FN EGLM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M320榴彈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HK AG-C/EGLM附加型榴彈發射器

HK AG-C/GLM(AG,;EGLM,全寫:Enhanced Grenade Launcher Module,意為:增強附加型榴弹发射器模組)為一具由德国武器生產公司黑克勒-科赫設計和生產的單發式40毫米附加型榴弹发射器,發射40×46毫米低速榴彈。 其設計概念上主要是下掛於AR-15系列突击步枪,包括M16、CAR-15、M4/A1、加拿大柯爾特(前身為迪瑪科)的C7、C8和同一間公司推出的HK416、HK417。它最初的設計來源是HK AG36。它亦有獨立版的衍生型。設計上是要下掛於槍管和彈匣前。AG-C/EGLM有著其獨立的瞄準系統,亦附加到步槍上,因此榴彈發射器和步槍兩者的瞄準具是全無關鍵的。.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HK AG-C/EGLM附加型榴彈發射器 · HK AG-C/EGLM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M320榴彈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HK AG36附加型榴彈發射器

HK AG36(AG,,意為:「附加型榴弹发射器模組」)是一具由單發的40毫米附加型榴弹发射器,發射40×46毫米低速榴彈。設計概念上主要是下掛於HK G36突击步枪,設計者是德国武器生產公司黑克勒-科赫的總公司奧伯恩多夫卡。它是在作為黑克勒-科赫對美国陆军的增強型榴彈發射器模組(Enhanced Grenade Launcher Module,EGLM)要求的競標產品中首次出現,亦且為了用於增加在下掛於XM8和FN SCAR兩枝步槍後的性能評價。作為一般人都會犯下的錯誤,「AG」这个名字並不是源于「Gewehr 36」的“附挂配件”,而是德语 Anbau-Granatwerfer 的縮寫,字面上的意思是「附加型榴弹发射器」;而「36」之名则确实是來自原來的武器,也就是旨在提高的HK G36的性能。它也可通過增加配件改裝成一個獨立的肩射型榴彈發射器武器系統,它亦可以安裝LLM01及雷射模組以增加精度。.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HK AG36附加型榴彈發射器 · HK AG36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M320榴彈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M203榴彈發射器

M203是美國陸軍為40毫米彈藥而要求開發的單發下掛式榴弹发射器,用於提供給M16突擊步槍及M4卡賓槍裝備,其衍生型更可對應多種步槍,亦可裝上及槍托獨立使用。 M203下掛於護木下方,发射器的扳機在步槍彈匣前面,發射時用彈匣充當握把,其主體結構分為裝填彈藥的滑動槍管及後方的擊發結構。附有可分離式的象限測距瞄準具及立式標尺。裝填彈藥時,先按下槍管鎖鈕讓槍管前進,便可從槍管後方裝填彈藥,一旦讓槍管回復原位,撞針便會進入待發模式,之後瞄準方向且扣下板機,即可發射榴彈。可發射高爆彈、人員殺傷彈、煙霧彈、鹿彈、照明彈、氣体彈(CS gas)及訓練彈。.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M203榴彈發射器 · M203榴彈發射器和M320榴彈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M79榴彈發射器

M79榴彈發射器(英文的別名有“Thump-Gun”、“Thumper”和“Blooper”)首次在越戰中嶄露頭角。它有著大型膛室的設計,與一些大口徑的截短型霰彈槍在外型上十分相似。它能夠發射許多種不同用途的40毫米榴彈,包括高爆彈、人員殺傷彈()、煙霧彈、鹿彈(buckshot)、鏢彈(flechette)、照明彈和燃燒彈。在越戰之後,M79本身的成功使得它的繼任者的開發迫不及待,因而出現了M203榴彈發射器,但即使如此,M79榴彈發射器仍然是美軍的制式武器。.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M79榴彈發射器 · M320榴彈發射器和M79榴彈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槍管

枪管(gun barrel)是枪械上用来发射子弹的狭长圆柱形空心管,是枪械主要组成部件之一,通常由耐热不易变形的高强度金属管打造而成,后方与机匣相连。枪管的性质往往决定了枪械的精度,是影响射击效果最重要的因素。 火器最早在中国宋朝发明的时候,火枪是采用竹筒作为发射管。等到元朝初期,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由铸铁打造枪管的手铳,是世界上现已确认的最早的单兵轻兵器。欧洲的早期枪管则是熟铁打造,口径较大的炮管则是用将多个熟铁环焊接在一起成为一个空心圆柱,然后再在外表多焊上几段熟铁圈用以加固,这使得炮管从外表看起来呈节状,就像多个木桶叠起来一样,因此英文中的“barrel”一词就被流传下来。之后的几个世纪,欧洲各地的枪匠通常使用容易铸造并且比较抗腐蚀的青铜和黄铜来制造枪管,但因为当时工艺技术的限制,在铸造过程中经常有少量空气被残留在金属材料内,因而弱化枪管整体强度使得在发射过程中炸裂的风险很高,因此这些早期枪管通常管壁厚度要比口径大许多。.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槍管 · M320榴彈發射器和槍管 · 查看更多 »

槍托

枪托(gunstock、shoulder stock,简称stock)是冲锋枪、步枪、机枪等长管枪械结构的一部分,与(非浮置的)枪管、机匣和弹匣相連。在用枪时,枪托与射击者的肩膀相抵,使得射击者能够稳定地持握枪械并能更轻松地进行瞄准,还能在射击时将后坐力传导给射击者的身体来分担冲击力。在近身肉搏时,枪托的后托部分也可以被当做钝兵器使用。.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槍托 · M320榴彈發射器和槍托 · 查看更多 »

40毫米榴彈

40毫米榴彈是一種軍用榴彈,用於各式各樣的榴彈發射器,在多國軍隊內服役。由於韓戰爆發時,受敵軍人海戰術的影響,損失慘重。故美軍以二戰日軍的榴彈擲彈筒為基準,展開Niblick Project計畫,研發出40毫米榴彈。其具有稱之為高低壓(High Low Pressure)的結構,使其在很低的膛壓下,可以發射出去。.

40毫米榴彈和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 · 40毫米榴彈和M320榴彈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M320榴彈發射器之间的比较

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有45个关系,而M320榴彈發射器有4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1,杰卡德指数为12.22% = 11 / (45 + 45)。

参考

本文介绍CIS 40 GL附加型榴彈發射器和M320榴彈發射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