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Apple II和Apple IIc Plus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Apple II和Apple IIc Plus之间的区别

Apple II vs. Apple IIc Plus

Apple II是苹果公司制作的第一种普及的微电脑。它的直系先祖是Apple I——一种有限的、以印刷電路板组成的电脑。许多电子玩家基于此电脑创新了许多功能,使Apple II达到商业上的成功。自1977年于西岸電腦展(West Coast Computer Faire)首次发布后,Apple II成为一种成功的个人电脑。幾种不同的机型先后上市贩售,而最普及的机型一直到1990年代都只有不大的改变。直至1993年为止,估计共生产了5-6百万部Apple II(包括约125万部Apple IIGS) 。 在1980-1990年代,Apple II是美国教育系統實際採用的标准电脑。直至今日,仍有一些还在教室里并能正常使用。Apple II在商业、家庭与学校用户之间很普及,特别是在第一款试算表软件“VisiCalc”发布后。这个软件一开始只能在Apple II上运行。 Apple II本來運作時只有一開機ROM裡內建的BASIC程式語言直譯器可用,後來才隨著軟碟機的加入而有“Apple DOS”。最後一版的DOS是「Apple DOS 3.3」,後來DOS被ProDOS取代來支援分层文件系统以及較大容量的儲存設備,能使用軟碟或硬碟。此外 Apple II 也可以使用 UCSD Pascal 作業系統,UCSD 二進位格式與包含 IBM-PC 在內的其他電腦系統相容。使用Z80介面的話,Apple II也可以執行CP/M作業系統上的Wordstar和dBase軟體。  苹果公司的麦金塔产品线最终在1990年代初接替了Apple II系列。但即使在麦金塔上市之后, Apple II仍然有好几年是苹果的主要收入来源:Apple II与其相关的第一方开发者与零售商社群曾是年收入逾十亿美元的事业。IIGS一直卖到1992年末,IIe则在 1993年10月15日从产品线上移除,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 Apple IIc Plus是Apple II系列第六款,也是最后一款机型。型号中的"Plus"代表其较Apple IIc增加了一些功能,例如更大的存储容量(以3.5英寸内置软驱替代原有的5.25英寸软驱)、更快的处理速度及系统贳件统一标准化。值得注意的一个信息是Apple IIc Plus几乎没有采用任何为Apple II系列开发的新技术,而只有将一些周边整合进传统Apple IIc的设计之中。该设计被接受16位Apple IIGS改进的用户批评。.

之间Apple II和Apple IIc Plus相似

Apple II和Apple IIc Plus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Apple IIcApple III千字节串行端口美国百万字节韌體麥金塔斯蒂夫·沃兹尼亚克

Apple IIc

蘋果IIc是蘋果II系列上的第四款机型,也是苹果公司首次试图生产可携式电脑。最后开发出的是7½磅重的可携式Apple II。名字中的c代表compact(紧密的),表示其实际上是一套压缩在笔电大小的完整Apple II电脑(省去屏幕及电源供应器)。它提供了内置软驱及新设计的机后扩充槽,但缺乏内部扩充槽及直接更改主板的功能,使其成为像是麦金塔的闭锁系统。不过这正是该机型的设计理念之一:—如同电器用品一般,拆箱即可使用、不需要经验及技术知识,因此对第一次使用的用户有吸引力。.

Apple II和Apple IIc · Apple IIc和Apple IIc Plus · 查看更多 »

Apple III

蘋果III是一款面向商业用户的个人电脑。它于1980年5月由苹果电脑公司开始制造销售,于1984年4月24日停产。其先祖-著名的Apple II-是由苹果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设计的。Apple III的设计则在Wendell Sander博士的指挥下于1978年末开始。它的内部代号叫做Sara,以Sander的女儿命名。.

Apple II和Apple III · Apple III和Apple IIc Plus · 查看更多 »

千字节

千字节(kilobyte),常写作kB或K,是電腦數據存貯器存储单位字节的多倍形式。国际单位制 (SI)以1000 (103)来定义前缀千,故1千字节表示1字节的1000倍。千字节单位的符号为kB。但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尤其是表示主存储容量时,千字节通常表示1024(2 10 )个字节。这是由数据流的二进制存储法决定的。这种情况下,在表示1024字节时,千字节的符号常记为大写字母K或 KB 。.

Apple II和千字节 · Apple IIc Plus和千字节 · 查看更多 »

串行端口

串行接口(Serial port)又称「序列埠」,主要用于串行式逐位数据传输。常見的有一般電腦應用的RS-232(使用 25 针或 9 针连接器)和工業電腦應用的半雙工RS-485與全雙工RS-422。.

Apple II和串行端口 · Apple IIc Plus和串行端口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Apple II和美国 · Apple IIc Plus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百万字节

兆字节(MB、Megabyte)是一种容量计量单位,现今通常在标示内存等具有一般容量的储存媒介之储存容量时使用。.

Apple II和百万字节 · Apple IIc Plus和百万字节 · 查看更多 »

韌體

(firmware),是一種嵌入在硬體裝置中的軟體。通常它是位於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可程式邏輯裝置(PLD)之中的快閃記憶體或EEPROM或PROM裡,有的可以讓使用者更新。可以应用在非常广泛的电子产品中,从遥控器、计算器到电脑中的键盘、硬盘,甚至工业机器人中都可见到它的身影。 顧名思義,韌體的所在是位於軟體和硬體之間的。像軟體一樣,他是一個被電腦所執行的程式。然而它是對於硬體內部而言更加貼近以及更加重要的部份,而對於外在的世界而言較無重要的意義。.

Apple II和韌體 · Apple IIc Plus和韌體 · 查看更多 »

麥金塔

--(Macintosh,,或稱為Mac),是個人電腦系列產品,由苹果公司设计、开发和销售,最初目标定位于家庭、教育和创意专业市场。随着Macintosh的出现,该电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變。 首款的Mac於1984年1月24日發表。是蘋果公司繼Apple Lisa後第二款具備圖形使用者介面的個人電腦產品,故常被認為是首款將GUI成功商品化的個人電腦。 由於蘋果公司在之後的十多年間(68k Mac系列產品銷售時間1984~1996)將其發展成為一個龐大複雜的產品系列,並且在其後的商品系列名稱中也加入Mac,故Mac Computers也可以泛指所有由蘋果公司設計生產並且運行Mac OS作業系統的個人電腦產品。.

Apple II和麥金塔 · Apple IIc Plus和麥金塔 · 查看更多 »

斯蒂夫·沃兹尼亚克

斯蒂芬·蓋瑞·沃兹尼亚克(Stephen Gary Wozniak,),美国電腦工程師,曾與史蒂夫·賈伯斯合夥創立蘋果電腦(今之蘋果公司)。沃茲尼克在1970年代中期創造出第一代苹果电脑和第二代苹果电脑,第二代苹果电脑風靡普及後,成為1970年代及1980年代初期銷量最佳的個人電腦,被誉为是使电脑進入大眾家庭的工程師。 沃茲尼克有不少綽號,像是沃兹(The Woz)、神奇巫師沃茲(Wonderful Wizard of Woz)和i沃茲(iWoz,調借自蘋果公司的產品名稱)。沃茲(WoZ)其名同時也是沃茲尼克所創立的公司「宙斯之輪」(Wheels of Zeus)的縮寫,他性格矜持,不以名人身份自喜,著有個人傳記《iWoz:科技頑童沃茲尼克》。.

Apple II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 · Apple IIc Plus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Apple II和Apple IIc Plus之间的比较

Apple II有104个关系,而Apple IIc Plus有1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7.69% = 9 / (104 + 13)。

参考

本文介绍Apple II和Apple IIc Plus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