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7月15日和黃洛斐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7月15日和黃洛斐之间的区别

7月15日 vs. 黃洛斐

7月15日是阳历年的第196天(闰年是19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9天。. 黃洛斐,台灣社會運動人士、文史工作者,外省台灣人協會執行長。曾任台灣智庫研究專員、外省台灣人協會秘書長、台灣立報社策略研發總監、《四方報》總編輯。 2006年7月15日,吳乃德、紀萬生、張富忠、范雲、吳介民、黃長玲、吳叡人、李丁讚、林國明、徐斯儉、陳明祺、郭宏治、陶儀芬、黃洛斐與簡錫堦共同發起親綠學者715聲明〈民主政治和台灣認同的道德危機:我們對總統、執政黨和台灣公民的呼籲〉,呼籲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辭職下台。 2009年3月25日,黃洛斐評,民主進步黨〈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的主要推動者是陳水扁與游錫堃,卻也是後來使用排他性本土語言來爭取政治支持的主要人物;他們更進一步操控黨內選舉機制與對抗邏輯,影響所及是對十一寇等具溫和形象的黨內政治人物的獵殺與驅逐,並且成為民進黨在2008年選舉慘敗的原因之一。.

之间7月15日和黃洛斐相似

7月15日和黃洛斐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台灣吳叡人吳介民中華民國總統徐斯儉簡錫堦紀萬生范雲 (臺灣)陳水扁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7月15日和台灣 · 台灣和黃洛斐 · 查看更多 »

吳叡人

吳叡人,台灣桃園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曾為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客座副教授,現任職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研究專長為比較政治學(比較民族主義、帝國主義、殖民主義與族群政治)、政治理論(民主理論、民族主義、後殖民主義、西洋政治思想史)、亞洲民族主義研究、台灣政治史、台灣政治思想史、日本近現代政治史、日本近現代政治思想史。 長期投入臺灣社會運動,幾乎無役不與,年少時曾參與野百合學運,2008年於野草莓運動現場發表朗誦《讓野草莓團結我們吧》一詩,其餘包括2012年的反媒體壟斷運動、2014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皆可在現場見其身影。 因為曾經為《香港民族論》撰文以及被記錄於許知遠《抗爭者》一書中,而廣為兩岸三地讀者所認識。胞弟是輔仁大學法律系教授吳豪人。 為班納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中文版譯者。.

7月15日和吳叡人 · 吳叡人和黃洛斐 · 查看更多 »

吳介民

吳介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1998),台灣政治學學者,現時任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協會成員。.

7月15日和吳介民 · 吳介民和黃洛斐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對內則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且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武裝最高總司令),直接任命行政院院長,並提名司法、考試、監察三院院長,交由立法院(國會)行使同意權。除身兼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之外,也在慣例上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等中華民國政府外圍民間機構的領銜職。.

7月15日和中華民國總統 · 中華民國總統和黃洛斐 · 查看更多 »

徐斯儉

徐斯儉(Hsu, Szu-chien)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及後取得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碩士和博士,期間師從黎安友。回國後曾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國立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等,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 專長為比較政治、中國大陸內政研究、大中華圈國際關係等,曾任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現任外交部政務次長。.

7月15日和徐斯儉 · 徐斯儉和黃洛斐 · 查看更多 »

簡錫堦

簡錫堦(),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黨外運動十八飛鷹之一,曾任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政協委員,亦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以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三、四屆立法委員。.

7月15日和簡錫堦 · 簡錫堦和黃洛斐 · 查看更多 »

紀萬生

紀萬生(),前《美麗島雜誌》總編輯,曾為南投縣立埔里國民中學國文老師。早年投入黨外運動,1972年上萬言書力促教改、痛陳當時台灣教育界的貪腐。1979年為美麗島事件受刑人之一,服刑達4年6個月,並曾經被連續刑求一個多月。出獄後第三天,仍繼續投入政治運動,因而備受黨外人士敬重。1987年台灣解嚴以後,淡出政治活動,未再參與美麗島事件紀念活動。2000年代獻身佛教現代化、遊走山林廟寺,並且教導921大地震災後失學的小學生。 199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民主進步黨在台中市提名洪奇昌、劉文慶、陳陽德與紀萬生參選,林俊義呼籲台中市的選民支持洪奇昌與劉文慶,結果洪奇昌與劉文慶均當選;紀萬生認為林俊義「公然殘殺自己同志」,揚言控告林俊義。 2003年10月22日,因腎結石住院的民主進步黨秘書長張俊雄由副秘書長李應元代發聲明懇請黨內同志「回首來時路,要能夠沉得住氣」,其中提到,當年他以辯護律師身分去探視美麗島事件被告,他見到紀萬生滿身傷痕、面容枯槁、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因此他決定不把自白書拿給當事人看,因為那樣的自白書是人性的摧殘、是歷史的偽造。 2004年10月2日,紀萬生在《自由時報》專訪中表示,看著昔日革命同志出走後的轉變令他感嘆,過去崇高理想者淪為政黨利益的縱橫家,即便成就能如蘇秦、張儀,充其量也不過是街頭賣藥、舌粲蓮花的「王祿仔仙」(賣假藥,招搖行騙的人);而他不想步人後塵,也不想熱臉貼冷屁股,所以牢騷歸牢騷,不會直接向高層建言。 2006年7月13日,紀萬生在TVBS頻道政論節目《2100全民開講》的電話連線中批評,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就像市井無賴,從黨外運動時期就一直說謊,現在更把總統府變成金光黨;台灣的檢調大多淪為陳水扁的捍衛者,他將發動大規模群眾抗爭,到法務部部長施茂林、法務部調查局局長葉盛茂等檢調高層家門口抗議。 2006年7月14日,紀萬生批評,台灣社等「本土社團」為陳水扁護航、討好陳水扁,「台灣苦難時,你們在哪?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他又說,當權者必須為其家人貪贓枉法的行為負責,「現在已到了臨界點,台灣陷入危險沉淪的境界。只有把扁政府這個病灶去除,台灣才有希望。」 2006年7月15日,吳乃德、紀萬生、張富忠、范雲、吳介民、黃長玲、吳叡人、李丁讚、林國明、徐斯儉、陳明祺、郭宏治、陶儀芬、黃洛斐與簡錫堦共同發起親綠學者715聲明〈民主政治和台灣認同的道德危機:我們對總統、執政黨和台灣公民的呼籲〉,呼籲陳水扁辭職下台。 2006年7月16日,紀萬生說,只有陳水扁下台,民主進步黨才能改革及重生,否則民主進步黨一定在2006年中華民國直轄市市長暨市議員選舉慘敗;他也質疑,雖然陳水扁之女婿趙建銘因內線交易被求刑8年,但藥商回扣案、趙建銘之母簡水綿涉入內線交易案都沒辦,所以他對司法當然會有意見,假如司法繼續不公義,他不排除發動群眾抗爭;但他澄清,他並沒有指摘陳水扁貪腐,他是針對趙建銘,因為趙建銘被交保後依然態度傲慢,讓人覺得貪贓枉法、作威作福。 2006年7月17日,紀萬生批評,陳水扁身為公眾人物,發生事情卻躲在牆角,還想欺騙人民以搏取同情,「陳水扁一直打廉價的悲情劇,演這個悲情劇,像他的家庭、女兒如何可憐,太太如何可憐,這是非常廉價的悲情劇」;他說,陳水扁像魔術師,陳水扁執政6年來只把「本土」當成道具,他不知道陳水扁下台會不會更好,「但不下台保證會更壞」;同日晚間,紀萬生在《2100全民開講》的電話連線中宣稱,趙建銘涉及的內線交易不只台開案,還拿了1萬張國票金控股票,「他對國票金不但主導,他去脅迫人家。這個我們證據都非常充分呀。現在甚至於高層,跟他岳父——就是跟總統——很要好的人,都受到他的脅迫」;同日,國票金控總經理陳明仁強調,本年6月9日國票金控召開股東會前曾清查股東名冊,均無趙建銘及其父趙玉柱、其母簡水綿相關人等持股紀錄。2006年8月18日,趙建銘表示,紀萬生說他有1萬張國票金控股票,這是子虛烏有,他不排除控告紀萬生。 2008年8月25日,紀萬生在《2100全民開講》說,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曾帶電腦到玉山官邸拜訪陳水扁之妻吳淑珍,拿著財務報表談判後謝事宜。2008年8月26日,遠東集團發表聲明稿批評,紀萬生僅憑匿名消息來源就放言高論、編造故事,肆意傷害他人名譽,已構成誹謗罪嫌;遠東集團已請律師函請紀萬生更正言論,若未獲紀萬生善意回應,將對紀萬生提起刑事告訴並請求民事損害賠償。 2011年7月17日,針對民主進步黨2012年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候選人提名爭議,紀萬生表示,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陷入「權力的迷失」,民主進步黨的危機處理「只結痂、沒化膿」,蔡英文應運作讓不適任的人自動請辭;紀萬生說,黨內開民主倒車、由一人決策時就是災禍的開端,聰明的人就應拒絕,但蔡英文沒有預知是禍不是福,顯示蔡英文的睿智與格局都不夠。民主進步黨發言人鄭文燦回應,會虛心反省,但指控必須拿出證據;他也說,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候選人名單經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執會)通過,這是黨內多數共識,絕非「權力的迷失」。 2011年12月1日,紀萬生在《自由時報》專訪中表示,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執政以來,民生、經濟等各方面不僅沒有改革、反而更向下沉淪,領導力、決策力、執行力不及格,是「顢頇無能加三級」。 2012年3月21日,紀萬生在《2100全民開講》的電話連線中說,民主進步黨全黨連署救陳水扁,跟著陳水扁家族不知悔改,是「集體戀屍癖」;而他也用自己的名義說:「陳水扁的攝護腺絕對沒問題!」 2012年9月11日,紀萬生在中評社的專訪中說,如果陳水扁尚未病入膏肓,他反對讓陳水扁保外就醫,「陳水扁想要保外就醫,他必須先自救,自己要努力懺悔,先把不是他的錢還出來,這樣人民可能還會同情他」,但陳水扁至今沒有道歉、也沒有把錢吐出來;他也說,陳水扁之子陳致中現在還住在豪宅、過著奢華生活,出來選舉還打著陳水扁旗幟、讓民主進步黨提名的候選人郭玟成落選,如果陳水扁這樣的人能出來,社會就沒有是非。 2013年3月31日,紀萬生說,如果內政部讓涉入貪汙案獲交保的南投縣長李朝卿復職,他將號召跨黨派的「保護人民生存軍」包圍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與南投縣政府抗議,直到李朝卿下台。.

7月15日和紀萬生 · 紀萬生和黃洛斐 · 查看更多 »

范雲 (臺灣)

范雲(),臺灣政治人物、知名社會學學者,新北市淡水人,祖籍中華民國江蘇南通,現任「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曾任社民黨召集人、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第二任會長、《臺大學生報》發行人、臺大社會系副教授、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野百合學運總指揮、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曾參選2016年立委選舉。 她多年來關心台灣民主發展,主要研究專題為社會運動與、性別政治、、公民社會、、與民主運作品質之間的關係等。.

7月15日和范雲 (臺灣) · 范雲 (臺灣)和黃洛斐 · 查看更多 »

陳水扁

陳水扁(),暱稱阿扁(tl),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南縣官田鄉西庄村(今臺南市官田區西庄--),海商法律師出身,第十、十一任中華民國總統(2000年-2008年)。歷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市議會議員、立法委員、臺北市市長等職。由於涉及龍潭購地案而被判刑20年,三審定讞發監執行,2015年1月5日核准暫時出獄,保外就醫至今。實際上結束其長達六年的监禁。 陳水扁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以39.3%得票率當選為行憲後首次政黨輪替的直接民選總統,结束了中國國民黨在台灣五十五年的長期執政,並於就職演說上提出四不一沒有;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他取得50.11%的得票率,以0.22%差距獲得連任。任內推動一邊一國、台灣正名運動以及台灣入聯運動,在經貿方面則採用「南向政策」的經貿架構。.

7月15日和陳水扁 · 陳水扁和黃洛斐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7月15日和黃洛斐之间的比较

7月15日有169个关系,而黃洛斐有2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4.71% = 9 / (169 + 22)。

参考

本文介绍7月15日和黃洛斐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