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4月19日和波士頓戰場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4月19日和波士頓戰場之间的区别

4月19日 vs. 波士頓戰場

4月19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09天(闰年第11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56天。. 波士頓戰役(Boston Campaign)是新英格蘭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戰事,發生於1775年4月至1776年3月之間。戰役使到北美殖民地與英國關係決裂,促使殖民地在1776年7月發表《美國獨立宣言》,並且引發後續美國獨立戰爭戰事。 波士頓戰役以英國向麻薩諸塞灣殖民地施行《強制法案》為起點,促使殖民者組成自治政府對抗。英國為徵收殖民者武器,在1774年9月引發火藥危機,使雙方幾乎爆發武裝衝突。到1775年4月,英軍第二次的徵收武器行動,觸發了列星頓和康科德戰役,而民兵取勝後更開始包圍英軍總部波士頓,是為波士頓之圍;另一批民兵則開始遠征加拿大。圍城之初,民兵與英軍只有多次輕微衝突,以爭奪補給。6月碉堡山戰役爆發,以英軍慘勝告終,圍城戰陷入僵局。 碉堡山戰役後,維珍尼亞州的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接掌民兵指揮;而北美英軍總司令托馬士·蓋奇(Thomas Gage)則被撤職,由威廉·豪接任。然而交戰雙方各自面對軍力問題,一直無法發動進攻。要到1776年1月,大陸軍透過大炮遠運將提康德羅加堡的攻城炮運抵戰場,才打破僵局。3月大陸軍在多徹斯特高地爭奪戰奪取先機,迫使英軍從海路撤出波士頓,戰事以大陸軍勝利告終。.

之间4月19日和波士頓戰場相似

4月19日和波士頓戰場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美國獨立戰爭英国殖民地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或American Revolution;1775年—1783年),或稱美國革命戰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是英國與準備獨立的美利堅及法國這個欧洲强国之間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是北美十三殖民地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範圍遠遠超過英屬北美洲之外。因此,英國決定與當地的印地安人結盟,以增加勢力。 在獨立戰爭初期,英國能夠充分利用皇家海軍船堅炮利的優勢控制十三殖民地的沿海城市,但對於如何控制內陸地區、及應對盤據內陸、熟悉地形、驍勇善戰的殖民地民兵卻束手無策。隨著法國海軍在切薩皮克海戰大捷奪得制海權,英軍於1781年的約克鎮之圍城戰役中慘敗投降,並於1783年被逼簽訂《巴黎條約》承認美國獨立。但因為大量於戰後由十三殖民地逃至北方的英屬北美,反而導致新建國的美國立國後經濟困頓蕭條、甚至於冬季出現疫潮及飢荒,以及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出現短暫的興旺。.

4月19日和美國獨立戰爭 · 波士頓戰場和美國獨立戰爭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4月19日和英国 · 波士頓戰場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4月19日和殖民地 · 殖民地和波士頓戰場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4月19日和波士頓戰場之间的比较

4月19日有201个关系,而波士頓戰場有5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1.20% = 3 / (201 + 50)。

参考

本文介绍4月19日和波士頓戰場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