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237年和曹叡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237年和曹叡之间的区别

237年 vs. 曹叡

不可237年和曹叡之间的差异。

之间237年和曹叡相似

237年和曹叡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青龙 (曹魏)蜀汉曹魏景初

青龙 (曹魏)

青龙(233年二月-237年二月)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明帝曹叡的第二个年号,共计5年。这也是曹魏政权的第三个年号。 青龙五年三月改元景初元年。 《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二》载“春,正月,甲申,青龙见摩陂井中,二月,帝如摩陂观龙,改元。”.

237年和青龙 (曹魏) · 曹叡和青龙 (曹魏) · 查看更多 »

蜀汉

蜀漢(221年-263年,自稱季漢)為中国历史上三國時期西南方的一個政權。於221年由昭烈帝稱帝開始,至263年曹魏攻入蜀地,後主投降為終,共經過43年,二帝統治。漢昭烈帝劉備、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的統治下,政治清明,為蜀漢建國、北伐奠定基礎。 刘备以延续汉代劉氏皇室政权,称国号为“漢”,自稱「季漢」。不過,魏晉政權皆不承認季漢政權承繼漢室、國號為「漢」,而因其主要領土古稱蜀地,而稱之為「蜀」,「蜀」遂成為其俗稱。由於季漢為曹魏所滅亡,晉又取代魏國,所以《三國志》作者陳壽(季漢出身,季漢滅亡後仕西晉)為保持政治正確,以「蜀」稱呼其國號,而不使用正式國號「漢」;資治通鑑稱其為「漢」。後來歷史為區別西漢和東漢,稱劉備政權為「蜀漢」、「季漢」。.

237年和蜀汉 · 曹叡和蜀汉 · 查看更多 »

曹魏

魏(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8日,史称曹魏、魏朝)。是中國漢朝末期三國之中据有北方及中原的政權。始於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篡漢為魏,因承繼漢朝,故具法統地位。至265年魏又被司馬炎篡奪,改號為晉。 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建立诸侯国——魏国,且如同汉朝初期诸侯王制度可以设置丞相以下百官,之后又进封「魏王」并以卞氏为魏国王妃,以曹操之女为魏国公主,后来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时便以「魏」為國號。又因为是曹氏政权,故史稱「曹魏」,以區別於其他名「魏」的政權。 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領土最遼闊的政權,灭蜀汉前疆域達到近300萬平方千米。263年,魏軍攻滅蜀汉,同年佔領廣州,至此曹魏疆域達到全盛,约400萬平方千米。由於曹魏盤踞中原,所以這區人口也是最多。期間最重要的政治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魏晉時代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237年和曹魏 · 曹叡和曹魏 · 查看更多 »

景初

景初(237年三月-239年)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明帝曹叡的第三个年号,共计3年。这也是曹魏政权的第四个年号。 青龙五年三月改元并改用景初历,以建丑之月为正月。因此青龙五年三月则成为景初元年四月。 景初三年正月齐王曹芳即位沿用。.

237年和景初 · 景初和曹叡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237年和曹叡之间的比较

237年有20个关系,而曹叡有8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3.77% = 4 / (20 + 86)。

参考

本文介绍237年和曹叡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