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2017年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2017年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之间的区别

2017年香港 vs.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不可2017年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之间的差异。

之间2017年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相似

2017年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有(在联盟百科)62共同点: 劉小麗劉國勳劉業強姚松炎尹兆堅工黨 (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人民力量建制派廖長江張宇人張國鈞何君堯周浩鼎公民黨 (香港)社會民主連線羅冠聰田北辰熱血公民盧偉國莫乃光青年新政袁國強香港香港工會聯合會香港立法會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香港經濟民生聯盟香港眾志香港終審法院...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高等法院黃國健胡志偉郭榮鏗蘋果日報 (香港)葉劉淑儀鄭松泰鄺俊宇自由黨 (香港)陳健波陳淑莊林健鋒林卓廷林鄭月娥李慧琼東方報業集團梁君彥梁國雄梁繼昌梁頌恆梁振英楊岳橋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主黨 (香港)民主派 (香港)民建聯泛民主派游蕙禎朱凱廸新民黨 (香港)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 扩展索引 (32 更多) »

劉小麗

劉小麗博士(Dr.,),綽號小麗老師,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人文、設計及社會科學學部講師,教授社會學範疇的學科。小麗民主教室主席及青年重奪未來成員。2016年9月,藉民主自決的主張,首次當選成為香港立法會議員(九龍西選區),但在2017年7月被高等法院原訟庭裁定宣誓無效而喪失議員資格。.

2017年香港和劉小麗 · 劉小麗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劉國勳

劉國勳(Lau Kwok-fan,),香港立法會(區議會(第一)功能界別)議員,香港北區區議員,是民建聯成員。.

2017年香港和劉國勳 · 劉國勳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劉業強

劉業強(Kenneth Lau Ip-keung,1966年-),香港經濟民生聯盟成員,現任新界鄉議局主席、屯門鄉事委員會主席、屯門區議會當然議員及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曾任惠州市政協及江西省政協。.

2017年香港和劉業強 · 劉業強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姚松炎

姚松炎博士(Dr.,),香港政治人物、學者、前香港立法會議員,代表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功能界別,香港中文大學前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城市研究課程副教授,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主力研究經濟、發展、土地及房屋政策等議題。姚氏亦是一名專業建築測量師及物業設施管理測量師,並於2016年晉升為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資深會員。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成為九龍西選區候選人,欲通過轉戰地區直選重返立法會,採朱凱迪等人的選舉策略,結果整區缺乏宣傳,最終落敗,這是民主派首次在回歸後地區直選補選中敗予建制派。.

2017年香港和姚松炎 · 姚松炎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尹兆堅

尹兆堅(Andrew Wan Siu-kin,1969年6月7日-),人稱 阿尹、尹天仇、尹佬,近稱「肥尹」。香港政治人物,現任香港新界西選區立法會議員、前民主黨副主席及前香港葵青區議會石蔭選區議員。.

2017年香港和尹兆堅 · 尹兆堅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工黨 (香港)

工黨(Labour Party)是一個香港民主派政黨,其在政治光譜中傾向左翼,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工黨成立於2011年12月18日,四大主張包括:民主、公義、永續和團結,提倡建立一個自由和平等的社會,並著重基層和工人權益。工黨現任主席為郭永健。.

2017年香港和工黨 (香港) · 工黨 (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簡稱《香港基本法》或《基本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文件,自1997年7月1日起,取代了殖民地時期《英皇制誥》及《皇室訓令》的地位,確認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組成辦法、權力和責任及其与中華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關係等。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經過2年談判後簽署《聯合聲明》,解決了香港主權歸屬問題。根据《聲明》第三段第12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以《基本法》確立香港為特別行政區,並按照一國兩制方針,保证主權移交前的資本主義制度,維持50年不變。中國大陸所施行的社會主義制度等將不會伸延到香港,香港特區政府會維持高度自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香港回歸以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曾先後五次對《香港基本法》作出解釋。.

2017年香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人民力量

人民力量(People Power),簡稱人力,是香港的一個激進民主派政黨,成立時有近200多名前社會民主連線退黨成員,當中包括前香港立法會議员陳偉業、黃毓民現任主席為現任立法會議員陳志全。成立之初的目標是不滿民主黨和民協等政黨支持2012政改方案,發動「票債票償」運動。 2016年,人民力量與社會民主連線組成進步民主連線出選立法會,最終僅社民連梁國雄及人力陳志全在立法會保住新界東兩個議席,其餘全部落選,其中在九龍東及香港島皆落選。.

2017年香港和人民力量 · 人民力量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建制派

#重定向 建制派 (香港).

2017年香港和建制派 · 建制派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廖長江

廖長江(Martin Liao Cheung-kong,),現任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執業大律師、立法會議員。生於香港,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榮譽經濟學士及法學碩士,亦是新民黨榮譽法律顧問。  .

2017年香港和廖長江 · 廖長江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張宇人

張宇人(Tommy Cheung Yu-yan,),香港政治人物,現任香港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飲食界議員。出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東莞。父張志安,母輩祖籍韓國仁川。畢業於美國佩珀代因大學 (Pepperdine University)。前東區區議會區議員、前香港自由黨副主席、前民政事務委員會主席,前任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主席及(第五屆)香港立法會(飲食界)議員。 張宇人曾經因為於最低工資立法爭議持有反對意見,建議將最低工資水平訂為20港元以下,被批評為「廿蚊張」。.

2017年香港和張宇人 · 張宇人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張國鈞

張國鈞(Horace Cheung Kwok-kwan,1976年6月30日-),香港出生,民建聯副主席,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中西區西環選區區議員,香港立法會議員。他是民建聯的中生代之一,在2016立法會選舉中時任立法會議員鍾樹根排在張國鈞的競選名單第二位,而他的上任象徵鍾樹根參政時代之完全終結。.

2017年香港和張國鈞 · 張國鈞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何君堯

何君堯(Junius Ho Kwan-yiu,),嶺南大學校董,前香港律師會會長,香港鄉事建制派政治人物。 何君堯於2011年獲選成為良田村村代表後,同年四月獲選為鄉事委員會主席,取代出任該位置四十多年的劉皇發,晉身為區議會和鄉議局成員。同年出任香港律師會會長。他現身兼屯門區議會議員及立法會新界西選區議員,律師樓資深合夥人、廣州代辦處首席代表、香港律師會前會長及前任理事及香港足球總會獨立董事等職務。在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他成功當選為立法議員。 由於何君堯與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關係密切,且他被政壇中人指被中聯辦扶植以控制不再甘於只為建制派民建聯拉票的新界鄉議局(鄉事派),以打擊傳統鄉事勢力,故有「西環契仔」(中聯辦乾兒子)和「鄉事派梁振英」之稱。對此他表示,希望別人不要標籤他為「西環契仔」,但他不諱言與中聯辦關係良好。又認為香港人必須認清中央是最終的權力掌控者,才能找出符合香港利益的應對之道。.

2017年香港和何君堯 · 何君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周浩鼎

周浩鼎(Holden Chow Ho-ding,),香港律師及政治人物。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離島區議會民選區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曾任青年民建聯主席。.

2017年香港和周浩鼎 · 周浩鼎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公民黨 (香港)

公民黨(Civic Party)是香港民主派的第二大政黨,其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其成立於2006年3月19日,現時是香港立法會第四大黨。 現任主席為前公民黨黨魁、資深大律師梁家傑。黨魁則是新界東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律師楊岳橋,內務副主席為香港明愛九龍社區中心擔任督導主任的註冊社工賴仁彪,外務副主席為香港島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律師陳淑莊,秘書長為前東區區議員陳啟遠,副秘書長則是北角丹拿選區民選議員鄭達鴻。.

2017年香港和公民黨 (香港) · 公民黨 (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社會民主連線

會民主連線(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簡稱社民連(LSD),是一個主張「民主制憲」的泛民主派政党,由議員、社運人士,以及基層市民等組成,自稱為「基層主導、民主企硬,旗幟鮮明的反對派」。 社民連現任主席為吳文遠。自2011年起,梁國雄一直是該黨唯一的立法會議員。 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社民連取三席,一度成為泛民主派第三大黨。其後,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進行議會抗爭,惟多次被拾違反議事規則而被逐出議事廳。 2010年,社民連發起「五區公投」,此黨三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梁國雄、陳偉業聯同兩位公民黨議員梁家傑及陳淑莊於2010年1月26日集體辭職,其後參加補選並再次當選重返立法會,惟投票率只得17.1%,宣告公投無效。 2011年1月,社民連分裂,黃毓民、陳偉業與部分黨員退黨,另組人民力量,社民連實力因而遭到削弱。 2016年,因應本土派崛起削弱原激進民主派之支持票源,社民連與人民力量組成進步民主連線,派出六人參選,最終只有新界東的梁國雄及陳志全成功連任,社民連參選新界西、新界東及九龍西,其中於九龍西(社民連)及香港島(人力)皆低票落選。.

2017年香港和社會民主連線 · 社會民主連線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羅冠聰

羅冠聰(Nathan Law Kwun-chung,),前香港立法會議員、電競評述員,綽號「電競聰」,香港眾志創黨主席,曾任第五十八屆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秘書長、第五十七屆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常委、第四十七屆嶺南大學學生會代表會主席、第四十七屆嶺南大學學生會署理會長。於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當選立法會議員,以23歲之齡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2017年7月,他因立法會宣誓風波而被法庭宣佈喪失議員資格,其後因2014年雨傘運動涉非法集結罪被判有期徒刑8個月。.

2017年香港和羅冠聰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羅冠聰 · 查看更多 »

田北辰

北辰(Michael Tien Puk-sun,),香港政治人物及商人,祖籍安徽,人稱田二少,現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荃灣區議會愉景選區區議員、縱橫二千集團(經營G2000品牌)創辦人及主席、實政圓桌召集人。他是田元灝家族成員,其兄為萬泰集團主席、自由黨榮譽主席、前立法會議員田北俊。 田北辰曾經擔任多項公職,包括九廣鐵路公司管理局主席(2001年12月24日至2007年12月1日)、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主席(2000年11月10日至2009年6月30日)及僱員再培訓局主席(2005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等等。2012年,他代表新民黨參加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出戰新界西地區直選,結果成功以37,808票當選,2016年再以新民黨名義參選,成功連任。2017年4月,他宣佈退出新民黨,原因是與黨主席葉劉淑儀不和。.

2017年香港和田北辰 · 田北辰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熱血公民

熱血公民(Civic Passion)是一個香港本土派政黨,於2012年2月29日成立,以「文化抗共」的旗幟號召香港「文化建國」,核心人物有鄭松泰及鄭錦滿。其主張為「五區公投,全民制憲」及「永續基本法」。.

2017年香港和熱血公民 · 熱血公民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盧偉國

盧偉國(Lo Wai-kwok,),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及製造及工業分部前主席,2012年9月當選立法會工程界功能界別議員。2016年10月,接替梁君彥擔任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主席。.

2017年香港和盧偉國 · 盧偉國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莫乃光

莫乃光(英語:Charles Peter Mok,),現任立法會議員(資訊科技界),香港互聯網協會創會主席,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主席,公共專業聯盟副主席。1999年時曾被選為香港十大傑出數碼青年。2014年7月1日獲特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他從事資訊科技及電訊業,同時曾在多份香港報章撰寫專欄,主要評述資訊科技的發展。.

2017年香港和莫乃光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莫乃光 · 查看更多 »

青年新政

青年新政(Youngspiration),簡稱青政,是一個主張香港民族自決的本土派政黨。青政反對香港「中國化」、「赤化」,要求「港中區隔」《明報》:,2015年9月21日,成員逾百人《立場新聞》:,2015年3月25日。.

2017年香港和青年新政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青年新政 · 查看更多 »

袁國強

袁國強(Rimsky Yuen,)是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第3任律政司司長、資深大律師,曾出任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及廣東省政協委員。在梁振英任行政長官時期,袁與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合稱「政改三人組」。在任期間,他是其中一位未婚的問責官員。.

2017年香港和袁國強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袁國強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2017年香港和香港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工會聯合會

香港工會聯合會(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缩写为HKFTU),簡稱工聯會,成立於1948年,前稱「港九工會聯合會」,是香港的傳統亲共工會,也是一個政治組織,在香港立法會佔有席位。.

2017年香港和香港工會聯合會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工會聯合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立法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简稱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縮寫为 LegCo 或 Legco),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亦有对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施政情况的監察權。 第一屆立法會成立于1998年7月1日,應屆議員任期為兩年。自第二屆立法會(2000年)開始,每屆議員任期改為四年。2012年起,立法會議席增加至70個。現時的立法會屆別為第六屆,任期為2016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員各佔35席。.

2017年香港和香港立法會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立法會由選舉產生,除第一屆任期為兩年外,每屆任期四年。 以下列出所有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的人士。 以下的歷史紀錄包括任期1997年1月25日至1998年6月30日設立的臨時立法會和1998年7月1日後設立的香港立法會,不包括過往英治香港時期的立法局。.

2017年香港和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立法會議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s Alliance for Hong Kong),簡稱經民聯,香港建制派第二大政黨,现为香港立法會第三大黨,擁有1個地區直選議員及6個功能界別議席,直選議席不及民建聯、工聯會和新民黨。成立於2012年10月7日,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為創黨主席。.

2017年香港和香港經濟民生聯盟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經濟民生聯盟 · 查看更多 »

香港眾志

香港眾志(Demosisto,),簡稱眾志,是一個香港民主派的政黨,其政治意識形態派別為自決派,主張民主自決。.

2017年香港和香港眾志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眾志 · 查看更多 »

香港終審法院

#重定向 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

2017年香港和香港終審法院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終審法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又稱洋紫荆旗、紫荊花旗),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官方代表旗,中央有一个五瓣花蕊的白色洋紫荆图案,底色为红色。1990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采用了这种设计。在北京举行的国务院第58次常务会议又通过正确使用该旗帜的法律规范。旗帜的设计体现了香港基本法,宪法文件以及相关法规,《区旗及区徽条例》中规定了旗帜的使用、禁止使用、禁止亵渎以及与制造相关的内容。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交接仪式中第一次正式升起,标志着香港的回歸。.

2017年香港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 查看更多 »

高等法院

等法院通常是地位僅次於最高法院的一種法院,通常有無限的司法管轄權,但不具最終審判權。.

2017年香港和高等法院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高等法院 · 查看更多 »

黃國健

黃國健(Wong Kwok-kin;),生於香港,籍貫廣西上林縣,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副會長,前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成員,香港海員工會副主席,香港立法會地方直選(九龍東選區)議員,曾於選舉宣傳活動上扮成火影忍者及黑衣武松、呂奇及財神,因而成為香港著名cosplayer。.

2017年香港和黃國健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黃國健 · 查看更多 »

胡志偉

#重定向 胡志偉 (政治人物).

2017年香港和胡志偉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胡志偉 · 查看更多 »

郭榮鏗

郭榮鏗 (Dennis Kwok Wing-hang,),香港政治人物、執業大律師,現任公民黨執委(黨務發展),香港立法會法律界功能界別議員,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副主席,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

2017年香港和郭榮鏗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郭榮鏗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香港)

《蘋果日報》(Apple Daily,)為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繁體中文報紙,由大股東黎智英所創立,香港暢銷中文報章之一。 政治立場方面,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大部份香港傳媒基於自身利益而自我審查,淡化涉及中國共產黨的負面消息,而《蘋果日報》是少數仍然會大力批評中國政府、香港政府及建制派的報章,因而一直受到中國大陸封禁。2003年5月2日,壹傳媒進入台灣市場,發行了《蘋果日報》台灣版。2012年11月,壹傳媒大股東黎智英計劃將在台灣的所有業務出售予辜仲諒,然该計劃在2013年3月取消,改為深耕台灣。.

2017年香港和蘋果日報 (香港)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蘋果日報 (香港) · 查看更多 »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GBS,JP(Regina Ip Lau Suk-yee;),本名劉淑儀,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新民黨及匯賢智庫主席,曾任香港政府保安局局長,在主權移交前於殖民地政府出任入境處長,是香港歷史上首位出掌紀律部門的女性。 在保安局局長任內,葉劉淑儀的政策備受廣泛爭議。在向各國爭取特區護照免簽證、解決困擾香港多年的越南船民問題、制定中港兩地有關被扣押港人之通報機制雖有建樹,但在處理居港權問題和《公安條例》修訂等議題上過於強硬,以及被批評不尊重香港司法制度。2002年9月開始推銷具爭議性的《基本法23條》(簡稱《23條》)立法,由於被指態度輕佻傲慢,蔑視議員提問,又時常發表富爭議性言論,執意立法23條讓她的民望不斷下滑,至2003年7月1日50萬人上街遊行後,其民望更跌至谷底,成為最不受歡迎的政府官員,最終迫使《23條》擱置立法,她本人亦在同年7月16日辭職,成為首批辭職的問責局長之一。 辭職後,葉劉淑儀在2003年赴美國留學,2006年回港,並以政治人物身份加入政壇,成立匯賢智庫,自任主席,就社會事務發表意見。至2007年9月27日,她向外界公佈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獲建制派支持爭奪馬力逝世後出缺的議席,不過最後被獲泛民主派支持的陳方安生擊敗。葉劉淑儀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再次在港島區參選,最終成功當選。 2011年8月,葉劉淑儀稱會「犧牲」自己參選第四屆行政長官。2012年2月20日,葉劉淑儀宣佈參選行政長官選舉,她認為另外兩位候選人唐英年及梁振英均出現嚴重誠信問題,希望參選能給選委和市民多一個選擇。不過她於提名截止前未能獲得所需之150個提名票而放棄參選。同年連任立法會議員,其後加入行政會議。 2016年12月14日,新民黨會員大會通過黨主席葉劉淑儀參選行政長官,所以葉劉淑儀在12月15日向行政長官梁振英辭去行政會議職務,並獲得梁振英批准。12月15日下午,葉劉淑儀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宣布參選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但是她於提名截止前未能獲得所需之150個提名票而于2017年3月1日宣布退出選舉。.

2017年香港和葉劉淑儀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葉劉淑儀 · 查看更多 »

鄭松泰

鄭松泰博士(Dr.,),社會學學者及政治人物,曾於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擔任專任導師,任教香港社會、香港政治經濟學、現代中國文化以及社會學導論等科目。2018年6月合約完結後理工大學不再續約。 鄭松泰為政治組織熱血公民主席,綽號泰博,在網絡電台熱血時報擔任《熱血政治》節目主持。.

2017年香港和鄭松泰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鄭松泰 · 查看更多 »

鄺俊宇

鄺俊宇(Roy Kwong Chun-yu,),香港立法會議員、註冊社工、填詞人、作曲家、愛情小說作家。2007年以24歲之齡首次參選區議員,並成為新界最年輕區議員。2016年以491,667票成為超區「票王」,晉身為香港立法會議員,並在立法會中擔任福利事務委員會副主席。現任香港元朗區議會北朗選區民選議員、民主黨成員,他曾是新界最年輕區議員,以及民主黨最年輕的中央委員。.

2017年香港和鄺俊宇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鄺俊宇 · 查看更多 »

自由黨 (香港)

自由黨(Liberal Party),香港建制派政黨,創立於1993年,前身為啟聯資源中心。前黨主席、立法會議員田北俊一直是自由黨的代表性政治人物。.

2017年香港和自由黨 (香港)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自由黨 (香港) · 查看更多 »

陳健波

陳健波(Chan Kin-por,),生於中國大陸,籍貫廣東潮州,香港立法會(保險界)議員,現任慕尼黑再保險公司香港分公司 Advisory Board Member、曾任慕尼黑再保險公司香港分公司行政總裁,恒生銀行助理總經理兼保險業務主管,華商保險公會主席及香港保險業聯會主席。 2008年立法會選舉中,陳智思選擇不角逐連任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結果以60票對52票戰勝另一候選人蔡中虎,成功當選為第四屆香港立法會議員。 在2010年5月19日立法會就檢討職業安全健康及僱員保償制度議案的投票中,有意見認為,陳健波以唯一的一張功能組別反對票,在分組點票制度之下,成功反對總共有33票贊成的議案。令保障打工仔職業安全健康及保償的民生議案不能通過。但其實當日的議案是在功能組別12票棄權、1票反對及9票支持下,由於支持票不過半數,議案才不獲通過,而並非單一張反對票而令議案不通過,然而這一票卻起了指標效果。 2012年及2016年立法會選舉於保險界功能界別自動當選。.

2017年香港和陳健波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陳健波 · 查看更多 »

陳淑莊

陳淑莊(Tanya Chan,),香港執業大律師,香港立法會議員,前中西區區議會(山頂選區)民選議員。 陳淑莊是公民黨創黨黨員、外務副主席及前藝人。現時為執業大律師及D100節目主持。政治立場偏向自由主義,要求爭取普選、立法保障市民獲取資訊自由、推動政黨政治、贊成各行各業全面設立最低工資、最高工時以及推動累進稅制以確保社會資源公平分配,以法治、人權為核心價值。.

2017年香港和陳淑莊 ·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和陳淑莊 · 查看更多 »

林健鋒

林健鋒(Jeffrey Lam Kin-fung,),生於香港,籍貫廣東南海,香港立法會議員,循功能界別商界(第一),代表香港總商會自動當選進入立法會,亦為行政會議成員及全國政協委員。 林健鋒本身是永和實業董事長,亦是香港總商會理事,香港工業總會理事及珠三角工業協會名譽會長。2011年他獲香港特區政府授予金紫荊星章。 林健鋒之現時擔任之公職還包括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成員、公務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委員、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成員、機場管理局成員及撲滅罪行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2017年香港和林健鋒 · 林健鋒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林卓廷

林卓廷(Lam Cheuk-ting,),人稱「阿廷」,香港政治人物,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北區區議員,曾任民主黨總幹事、民主黨研究主任、主席助理、廉政公署前調查主任。.

2017年香港和林卓廷 · 林卓廷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林鄭月娥

林郑月娥(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本名:鄭月娥,),香港特別行政区現任行政長官,在36年間曾於20個政府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工作。其後加入問責官員團隊,先後擔任發展局局長及政务司司长。 在2016年7月1日,時為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獲特區政府頒授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政府表揚她盡心竭力為香港服務35年,表現卓越,尤其於出任政務司司長期間,成績斐然。政府又稱,林鄭月娥協助行政長官施政,在協調政策上擔任重要角色,帶領政府克服各種挑戰。 在梁振英宣布不尋求連任後,2017年1月16日林鄭月娥正式宣佈參選行政長官選舉,表示希望能延續梁振英政府「行之正道,穩中求變」的施政理念。宣佈參選後獲大部分建制派選委支持,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則強調與候選人林鄭月娥沒有互信基礎。2017年3月26日舉行的行政長官選舉中,林郑月娥获得由1194人組成選舉委員會中的777票,成功當選第五屆香港行政長官。於2017年7月1日就任後,她成為歷史上首位香港女性行政長官,以及香港開埠以來首位女性最高級行政官員。 她與丈夫林兆波於英國劍橋結識,1984年結婚,育有兩子,父子三人均持有英國國籍,而林郑月娥則於2007年因擔任發展局局長放棄英國國籍。.

2017年香港和林鄭月娥 · 林鄭月娥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李慧琼

李慧琼(Starry Lee Wai-king,)香港政治人物,祖籍佛山市南海區西部丹灶鎮,現為民建聯主席、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立法會議員、九龍城區區議員、民建聯中央及常務委員。在2012年7月至2016年3月曾擔任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 李慧琼畢業於五邑司徒浩中學及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是香港註冊會計師。她是民建聯首位女性主席。.

2017年香港和李慧琼 · 李慧琼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東方報業集團

東方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綜合企業公司,於1987年8月18日上市。主要業務是出版報章及營運網上新聞及資訊平台。1969年1月22日由馬惜珍兄弟創辦《東方日報》,後來一直由家族後人掌控,現時由馬惜珍兒子馬澄發擔任集團執行董事。.

2017年香港和東方報業集團 · 東方報業集團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梁君彥

梁君彥(Andrew Leung Kwan-yuen,1951年2月24日-),香港現任香港立法會主席,代表工業界(第一),曾擔任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職業訓練局主席和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籍貫廣東順德。.

2017年香港和梁君彥 · 梁君彥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梁國雄

梁國雄(Leung Kwok-hung;),綽號“長毛”(Longhair),祖籍廣東增城,香港社會主義政治人物、社會運動人士,四五行动总代表,香港前立法會議員,属于泛民主派中的激进民主派,还被认为是香港托派的代表人物。他在2004年首次當選香港立法會議員,迄今已五度當選。但於第五次當選時因宣誓風波被法庭裁定取消議員資格,但其與姚松炎和其他被取消資格的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不同,並非因主張自決及香港獨立而被取消資格,現正上訴中。 梁國雄曾是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成員,信奉不断革命论、世界革命等托洛茨基主义理論。他常穿著印有阿根廷共产主义革命家-zh-cn:切·格瓦拉;zh-hk:捷古華拉-头像的襯衫,配合一頭披肩長发,成了他的招牌形象,故得到「長毛」這個綽號,英國傳媒稱之“Longhair”。他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的诗句「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为座右铭。 2017年2月8日,梁國雄宣布參與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但不久就宣布退选。任職議員期間極力爭取並關注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回購公共事業(港鐵,領展,東西隧道等),標準工時,香港最低工資等民生議題。.

2017年香港和梁國雄 · 梁國雄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梁繼昌

梁繼昌(Kenneth Leung,),公共專業聯盟副主席,擁有律師及會計師資格,專長稅務工作;2012年9月當選香港立法會會計界功能界別議員。.

2017年香港和梁繼昌 · 梁繼昌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梁頌恆

梁頌恆(Sixtus "Baggio" Leung Chung-hang;),前香港立法會新界東地區直選議員。香港本土派,香港獨立運動及香港民族主義支持者,青年新政召集人, 他曾就讀於香港華仁書院、香港城市大學,並為城大2007-2008年度的學生會幹事會會長,曾接觸香港中聯辦。青年新政的創立人之一,以本土綱領、民族自決為理念,2016年8月與本土民主前線結盟參選。 他與游蕙禎、姚松炎、羅冠聰及劉小麗的立法會議員生涯只有12天,是立法會及立法局自1985年引入直選以來最短任期的議員。.

2017年香港和梁頌恆 · 梁頌恆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梁振英

梁振英(Leung Chun-ying,),生於香港,祖籍山东省威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第4任行政長官、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也是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召集人,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及戴德梁行亞太區前主席。梁振英於香港回歸前,曾經擔任由中方委任的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起草事務。 2011年11月,梁振英宣佈參選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新浪香港轉載星島日報,2011年11月27日,2012年3月25日在選舉委員會以689票多數票當選為香港第4屆行政長官,於2012年7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 梁振英任內推出多項措施應對經濟和民生問題,包括針對水貨客和奶粉荒而實施俗稱「限奶令」的攜帶嬰幼兒食用的配方粉離境新規定、實施「零雙非」政策使所有公立醫院均不會接收非本地孕婦在香港分娩、為免個人遊旅客過多,影響市民日常生活而停止向深圳居民簽發赴香港「一簽多行」簽註,改為「一周一行」、推出「港人港地」政策以優先照顧本地永久性居民置業安居的需要、多處覓地廣建房屋等等;但在勞工和社會福利議題上,並無落實爭取多時的標準工時和全民退休保障。而在政治方面,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產生方法未能通過,特首選舉仍未達至普選,使香港民主化發展停步不前。另外,其奉行強硬政治鬥爭的路線為人詬病,與泛民主派關係緊張、警民關係惡化、港獨思潮冒起。任內又發生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爭議、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爭議、佔領中環運動和旺角暴亂等社會事件,並打擊港獨運動。而涉嫌收取澳洲公司UGL約5,000萬港元亦影響梁振英誠信。 2016年12月9日,梁振英宣佈因家庭原因,放棄爭取連任,行政長官任期至2017年6月30日完結,他成為回歸以來首個不尋求連任的特首。2017年3月1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特首梁振英以2066票贊成、13票反對、16票棄權,獲增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同時兼任國家領導人和行政長官,成為首例。.

2017年香港和梁振英 · 梁振英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楊岳橋

楊岳橋(Alvin Yeung,),香港執業大律師,現任公民黨黨魁,香港立法會議員,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及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副主席。.

2017年香港和楊岳橋 · 楊岳橋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簡稱民建聯(DAB),前稱民主建港聯盟,是一個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立場為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同時爭取基層、中產和商界的支持,在此方面與另一建制派政黨工聯會有別。民建聯與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大部分立場與中共中央一致。該黨被民主派人士稱為保皇黨。 前任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為創黨主席。.

2017年香港和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民主黨 (香港)

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是香港民主派的第一大政黨,其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現時,其為立法會第二大政黨,現任黨主席為胡志偉。.

2017年香港和民主黨 (香港) · 民主黨 (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民主派 (香港)

民主派(Pro-democracy camp),亦稱為反對派,為香港的一個政治意識形態陣營,與建制派在政治立場方面不合,但在某些經濟議題上持有相同意見。.

2017年香港和民主派 (香港) · 民主派 (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民建聯

#重定向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2017年香港和民建聯 · 民建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泛民主派

泛民主派(Pan-democracy camp),簡稱泛民,是香港傳媒和學者等由2004年起常用的辭彙,廣義指支持香港全面推行民主及普遍選舉的政治人物及組織;當中部分黨派也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自由民主的政治改革、結束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 縱使民主派支持及推動香港民主發展,但常因街頭抗爭手法、路線、社會及經濟立場的不同而分為多個黨派及團體:包括現今「溫和民主派」(主流民主派)、「激進民主派」(進步民主派),加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左派和右派立場的分別,在政治光譜擴闊底下的變化,透過妥協、談判、違法、對抗等不同路線分裂而成,近年更多稱作「泛民主派」或簡稱「泛民」,而親共傳媒則稱之為反對派,中國内地媒體稱呼泛民黨派時會加上引號;同樣,泛民人士稱建制派人士為保皇黨、土共。.

2017年香港和泛民主派 · 泛民主派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游蕙禎

游蕙禎(Yau Wai-ching;),香港青年新政成員,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本土派成員,香港獨立運動,香港民族主義者及同人誌作家。游提倡以民族自決方式決定第二次香港前途問題。 游本來任職行政人員,因受雨傘運動的啟發而踏入政界,為參選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而全職投入政治,推動政策港人優先,爭取港人前途自決。2015年首次參選九龍城區區議會便於黃埔東挑戰經民聯梁美芬,而且僅以304票之差落敗,令她知名度大增。其後她在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在九龍西選區當選立法會議員,成為立法會史上最年輕的女議員。不過,她因宣誓風波而喪失議員資格,法律上與梁頌恆、姚松炎、羅冠聰及劉小麗以12天成為立法會史上任期最短的議員。.

2017年香港和游蕙禎 · 游蕙禎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朱凱廸

朱凱廸(Eddie Chu Hoi-dick,),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西),社會運動活躍人士、左翼環境保護主義者,是土地正義聯盟成員,社區公民約章副主席,民主派組織議會陣線成員。在反對清拆皇后碼頭行動中,朱凱廸曾是本土行動的成員,代表該組織向大眾介紹文物保育、城市規劃民主化的重要性而為人熟悉。他也是菜園村關注組成員,是反高鐵運動的中堅人物。他曾在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為姚松炎助選。.

2017年香港和朱凱廸 · 朱凱廸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新民黨 (香港)

新民黨(New People's Party),香港建制派政黨。支持票源主要來自中產、專業及本地工商界人士,現職及退休香港公務員,包括香港警察、廉政和申訴專員公署等的紀律部隊支持,被認為是建制派的新勢力。此外,公民力量成員也是新民黨黨員。.

2017年香港和新民黨 (香港) · 新民黨 (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

2018年香港立法会补选可以指:.

2017年香港和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 · 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之间的比较

2017年香港有1339个关系,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有15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2,杰卡德指数为4.14% = 62 / (1339 + 157)。

参考

本文介绍2017年香港和第六屆香港立法會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