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2016年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2016年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之间的区别

2016年 vs. 颱風莫蘭蒂 (2016年)

不可2016年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之间的差异。

之间2016年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相似

2016年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有(在联盟百科)19共同点: 台東縣屏東縣中央通訊社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聯合新聞網颱風尼伯特 (2016年)颱風莫蘭蒂 (2016年)颱風鮎魚 (2010年)颱風海燕 (2013年)香港天文台马来西亚高雄市蘋果日報 (台灣)自由時報臺南市TVBS恆春鎮氣象廳 (日本)

台東縣

#重定向 臺東縣.

2016年和台東縣 · 台東縣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屏東縣

屏東縣(排灣語:Qakaw;閩南語:Pîn-tong-kuān;六堆客語:Pinˇ dungˊ ian;馬卡道語:Akauw),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最南端,也是臺灣西部南北最狹長的縣份,北與高雄市為界,東過北大武山與臺東縣為界,地處熱帶地區,富有熱帶風情。 本縣產業結構上偏重農、漁業,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紅豆、皮蛋、鹹鴨蛋、鳳梨、芒果、蜜棗、蓮霧(黑珍珠)及石斑魚、櫻花蝦、黑鮪魚、可可、洋蔥已成為屏東縣最具代表性的特產。.

2016年和屏東縣 · 屏東縣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中央通訊社

中央通訊社(簡稱中央社;Central News Agency,略稱CNA)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1924年4月1日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成立,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1995年轉型為依據《中央通訊社設置條例》成立、由中華民國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機構。目前總社設於臺北市中山區的志--清大樓。.

2016年和中央通訊社 · 中央通訊社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中文簡稱中央氣象局或氣象局,英文簡稱CWB)是中華民國政府的氣象專責機構,負責氣象觀測及預報業務,包括天氣(含氣候)、地震、海象、天文等地球科學項目,除了向公眾發布氣象預報、與地震報告之外,也是災害性天氣預報(颱風警報、豪雨特報、強風特報、低溫特報等)發布,以及中華民國《氣象法》法定氣象事業督導之機關。.

2016年和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縮寫为NASA)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民用太空计划、與开展航空科學暨太空科學的研究。1958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美国公共法案85-568》,创立了國家NASA航空和太空管理局,取代了其前身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於1958年10月開始運作。自此,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負責了美國的太空探索,例如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太空實驗室,以及隨後的航天飞机。自2006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愿景是“開拓未來的太空探索,科學發現及航空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使命是“理解并保护我们依賴生存的行星;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启示我们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在太空计划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进行长期的民用以及军用航空航天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被广泛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太空机构中執牛耳者。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透過地球觀測系統提升對地球的了解,透過太陽科學研究計劃精進太陽科學。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注重於利用先進的機械任務探索太陽系中的的所有天體並利用天文觀測台及相關計劃研究天體物理學中的主題,例如大爆炸理論。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與許多美國國內及國際的組織分享其研究數據。.

2016年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是台灣聯合報系的,由聯合報系旗下的聯合線上公司(興櫃市場:)經營,於1999年9月14日上線,主要內容為聯合報系旗下所有報紙的新聞報導、以及刊載與該網站合作之媒體的期刊內容。超過一年的新聞報導會被移至儲存,不再保留於聯合新聞網裡。 聯合新聞網注重網路媒體的互動功能,上線的每則報導都會提供新聞論壇、新聞評選功能,使閱聽眾可以參與新聞傳播的回饋機制,其後並有發燒新聞等反應閱聽眾瀏覽行為的訊息公開發布,做為平衡編輯室觀點的導覽策略。聯合新聞網的終極願景是「建構一個優質的華人公民媒體」。 聯合線上公司除了聯合新聞網,另外建置推播式的「聯合電子報」、財經類的「聯合財金網」、娛樂類的「追星圖擊隊」、「oops!新鮮事」、時尚類「udn STYLE 時尚名人」、提供專業車壇新聞的「udn 發燒車訊」、綜合性健康網站「元氣網」、社群類的「udn 部落格」、數位出版服務的「udn 讀書吧」、資料庫收費服務的「聯合知識庫」、以及跨足新媒體匯流的影音平台「聯合影音網」等,並開發相關的APP,以分別服務不同類型的客群。此外,聯合新聞網在2015年2月與NBA成為合作夥伴,成立「NBA台灣官方網站」,並共同經營「NBA Taiwan」Facebook粉絲專頁 、LINE官方帳號等社交網絡服務。.

2016年和聯合新聞網 · 聯合新聞網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颱風尼伯特 (2016年)

颱風尼伯特(Typhoon Nepartak,國際編號:1601,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22016,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Butchoy)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個被命名的風暴。「尼伯特」一名是由密克罗尼西亚提供,是科斯雷著名的戰士。 尼伯特在2016年7月2日才生成、翌晨獲得命名,是自1998年熱帶風暴妮蔻兒以來,該區域最晚出現的全年首個獲命名熱帶氣旋。寂靜大半年的西北太平洋積聚極大能量,讓尼伯特不斷吸收,從而導致其強度爆發,終使這個西北太平洋年內首個獲命名風暴一躍成為該年第1個同時達到日本氣象廳颱風分級之「猛烈的」程度、韓國氣象廳、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及香港天文台之「超強颱風」、臺灣中央氣象局之「強烈颱風」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之「超級颱風」強度的熱帶氣旋,屬最少近60年以來最強全年首個獲命名風暴。尼伯特以接近頂峰強度肆虐臺灣,令當地繼前一年的颱風杜鵑後,連續2年遭受達到臺灣中央氣象局「強烈颱風」級別之熱帶氣旋橫掃;此外尼伯特也刷新上一年颱風蘇迪羅的紀錄,成為中國福建省經濟損失最嚴重的風災,但此紀錄維持僅2個半月便旋即再遭颱風莫蘭蒂打破。.

2016年和颱風尼伯特 (2016年) · 颱風尼伯特 (2016年)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颱風莫蘭蒂 (2016年)

颱風莫蘭蒂(Typhoon Meranti,國際編號:161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62016,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Ferdie)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4個被命名的風暴。「莫蘭蒂」(Meranti)一名由馬來西亞提供,意指柳桉樹,是一種高大的樹,木質較軟,是常用的建築材料。 莫蘭蒂是2016年西北太平洋最強的熱帶氣旋,更是21世紀西北太平洋海域第三強風暴,僅次於2013年颱風海燕和2010年颱風鮎魚。初時各大電腦數值預報模式均預期莫蘭蒂在臺灣以東海域轉向,然而隨後兩三日預報大幅向西調整,結果莫蘭蒂以海燕後最強颱風的姿態直撲呂宋海峽,成為又一個於中秋節前後重創臺灣、菲律賓巴丹群島、中國東南沿岸的熱帶氣旋,導致福建破200億人民幣經濟損失,打破同年較早前颱風尼伯特之紀錄,成為福建史上經濟損失最嚴重之風災。由於莫蘭蒂在臺灣和中國大陸造成嚴重損失,所以已在第49次颱風委員會會議中被永久除名,新名稱由「妮亞圖」取代之。.

2016年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颱風莫蘭蒂 (2016年)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颱風鮎魚 (2010年)

颱風鮎魚(Typhoon Megi;國際編號:1013;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52010;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Juan)為2010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3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亦是該年最強的風暴。--,是「鯰魚」的意思。 鮎魚的強度是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中第3強,重創菲律賓呂宋,並一度對華南構成嚴重威脅。鮎魚的中心最低氣壓僅有885百帕斯卡,比1991年颱風魯絲、尤瑞,以及2013年颱風海燕還低上10百帕斯卡。按日本氣象廳數據,其以10分鐘平均風速計算之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達每小時230公里,一度是1979年颱風泰培以來,西北太平洋最強的颱風,但於2013年被颱風海燕超越。根據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資料,其以1分鐘平均風速計算之中心風力達每小時295公里(160節),瞬間最大陣風高達每小時325公里(175節)。.

2016年和颱風鮎魚 (2010年) · 颱風莫蘭蒂 (2016年)和颱風鮎魚 (2010年) · 查看更多 »

颱風海燕 (2013年)

颱風海燕(Typhoon Haiyan,國際編號:1330,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312013,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Yolanda,菲律賓華語譯名:尤蘭沓)為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8個被命名的風暴,是2013年度全球最強的熱帶氣旋、21世紀至今該區域的最強風暴,以及該區域史上第二強的熱帶氣旋,並創下登陸時最強風暴的紀錄。「海燕」一名由中國提供,是指海燕鳥。 海燕的強度突破2010年颱風鮎魚,成為西北太平洋有紀錄以來第二強的熱帶氣旋,僅次於1979年颱風泰培。日本氣象廳評定海燕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230公里(以10分鐘平均風速計算),與鮎魚相同。香港天文台評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285公里(以10分鐘平均風速計算),以每小時15公里之差,超過鮎魚的每小時270公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評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280公里(以2分鐘平均風速計算),亦以每小時20公里之差,高於鮎魚之每小時260公里。上述3項數據均顯示海燕的風速僅於泰培之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定海燕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315公里(以1分鐘平均風速計算),高於梅姬之每小時295公里,更超越泰培之每小時305公里,成為有可靠紀錄以來,全球1分鐘平均風速最高的熱帶氣旋,但此紀錄於2年後被颶風帕特里夏打破。海燕更達到德沃夏克分析法中的「T指數」8之數值,是該指數系統的上限。 由於海燕以巔峰狀態登陸菲律賓,海燕成為全球有記錄以來,登陸時風速最高的熱帶氣旋。而其猛烈風力及引起的大規模風暴潮則在菲律賓中部造成毀滅性破壞,官方確認逾6300人死亡,菲國莱特省一名警官估計約1萬人罹難,而菲律賓紅十字會更表示失蹤人數多達25000人。風暴過後大半年,災區罹難人數仍然持續增加。因應海燕在菲律賓造成的災難性傷亡,「海燕」一名在2014年初的颱風委員會會議上被除名,並在2015年的會議上通過由「白鹿」取代;同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亦把當地名稱「約蘭達」除名。.

2016年和颱風海燕 (2013年) · 颱風海燕 (2013年)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簡稱天文台;Hong Kong Observatory,縮寫:HKO)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及聯合國屬下的世界氣象組織成員,專門負責香港的氣象觀測(雖然稱為「天文台」,但是其職能更接近一個氣象台),亦兼任地震、授時、天文及輻射監測等事務,向香港市民發出相關的警告。香港天文台也是世界氣象組織擔任網頁開發和操作之總負責氣象部門,以及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航空氣象委員,撰寫航空氣象文章之牽頭氣象部門。現任天文台台長為岑智明。香港天文台在港英時代原為政府經濟科轄下部門,1997年主權移交後維持隸屬經濟局,2002年7月1日改為經濟發展及勞工局轄下部門;2007年7月1日決策局再度重組後,天文台被劃入新成立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2016年和香港天文台 · 颱風莫蘭蒂 (2016年)和香港天文台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

來西亞(Malaysia;Malaysia;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从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0,3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隔南中国海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間隔南中国海: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連接;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Borneo 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和砂拉越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CIA.

2016年和马来西亚 · 颱風莫蘭蒂 (2016年)和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2016年和高雄市 · 颱風莫蘭蒂 (2016年)和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台灣)

《蘋果日報》(Apple Daily,2003年5月2日-)是香港壹傳媒在臺灣所發行的正體中文報紙,創辦人是黎智英,以香港《蘋果日報》為藍本,集團總裁為張劍虹;自2018年3月起,分為數位及紙媒編輯部,社長陳裕鑫現兼任紙媒總編輯。 臺灣《蘋果日報》的推出,亦直接打擊了同系同質的臺灣《壹週刊》的銷路。同時繼三重幫財團挾資本優勢入主報業後,此役臺灣財團報業格局確立,臺灣文人報業正式終結。《蘋果日報》的最大特色是著重圖片以及視覺化之圖表,並採用一般報紙所無的全彩印刷(包括分類廣告在內),印紙量和週末版的《紐約時報》相若。臺灣《蘋果日報》目前為臺灣最具影響力報紙之一。.

2016年和蘋果日報 (台灣) · 蘋果日報 (台灣)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和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2016年和臺南市 · 臺南市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TVBS

TVBS,公司正式名稱為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有線電視頻道經營者之一,為台灣首家衛星電視台。1993年9月28日開播,結束了以往「老三台」於1962年至1992年間獨佔台灣電視廣播之壟斷局面。同時擁有5個電視頻道,分別為TVBS新聞台、TVBS歡樂台、TVBS、TVBS-Asia(海外)、TVBS精采台(MOD)。 目前TVBS全頻道以HD高畫質製播,並率先將4K設備應用於戲劇拍攝與大型晚會轉播。.

2016年和TVBS · TVBS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恆春鎮

恆春鎮位處恆春半島南端,隸屬於屏東縣,是台灣最南端的行政區,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西臨台灣海峽(南海),南臨巴士海峽(呂宋海峽),由於氣候溫暖,從前此地遍布蝴蝶蘭,恆春的古名「瑯嶠」,就是排灣族語「蘭花」的音譯,舊時為排灣族斯卡羅王國領土。十九世紀中葉,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並在瑯嶠設縣,是屏東最早的縣治。由於此地氣候溫暖,四季如春,沈葆楨將其改名為「恆春」。 每年約九月到次年三月,來自西伯利亞的季風順著高聳的中央山脈向南吹,到了恆春半島時由於山脈陡降,季風順著地形加速吹向海洋,形成了風勢強勁的「落山風」。由於陽光充足加上強烈乾熱的落山風,造就了適合栽種的洋蔥盛產。此外恆春在1901年引進了瓊麻,用以製造繩索、麻袋等民生用品,在日治時代的殖民經濟上佔有重要地位,曾博得「東洋之光」的美名,雖然現已沒落,但瓊麻也成了恆春的標誌。 恆春地處熱帶性氣候,南方的海岸有珊瑚礁地形,加上自然生態豐富,1982年,台灣的第一座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就在此成立,本鎮的鵝鑾鼻燈塔亦是台灣本島最南的點。 2006年12月26日,中央氣象局屏東恆春地震站西偏南方22.89公里的呂宋海峽(巴士海峽)海域錄得--的地震。這次地震除了在臺灣造成人命傷亡和建築物損毀外,更造成多條海底電纜中斷,導致東亞區內互聯網、國際電話服務受阻,造成難以估算的經濟損失。.

2016年和恆春鎮 · 恆春鎮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氣象廳 (日本)

氣象廳()是日本國土交通省轄下的外局之一,根據《氣象業務法》成立,负责日本的氣象觀測、地震、火山及海嘯災害等監測工作。 日本氣象廳在2000年後擔任世界氣象組織的西北太平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負責有關世界氣象組織對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北太平洋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達熱帶風暴或以上級別給予國際編號及命名工作。.

2016年和氣象廳 (日本) · 氣象廳 (日本)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之间的比较

2016年有1201个关系,而颱風莫蘭蒂 (2016年)有16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9,杰卡德指数为1.39% = 19 / (1201 + 165)。

参考

本文介绍2016年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