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

指数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於2015年11月8日舉行。本次选举是自缅甸独立以来第五次自由的多党民主选举,也是缅甸间隔长达25年来第一次公开竞争的国会大选。這次選舉由全緬甸的各個選區改選出除了軍方委派的25%議席以外的所有緬甸聯邦議會上下院議員(498席)。.

13 关系: 岸田文雄伊斯兰教全國民主聯盟緬甸民族團結黨缅甸缅甸总统美国总统翁山蘇姬瑞曼登盛菅义伟衛報贝拉克·奥巴马

岸田文雄

岸田文雄(),日本政治人物,自由民主黨黨員。出身於廣島縣廣島市。1993年至今連續當選8屆眾議院議員。岸田文雄於2012-2017年擔任外務大臣,是連續在任時間最長及二戰後總任期第二長的外相,僅次於吉田茂。 在第一次小泉內閣擔任文部科學副大臣,第一次安倍改造內閣擔任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沖繩及北方對策、國民生活、再就職、科學技術政策、規制改革擔當),在福田康夫內閣擔任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沖繩及北方對策、國民生活、科學技術政策、規制改革擔當),谷垣禎一擔任黨總裁期間,擔任自民黨國會對策委員長。 2012年從古賀誠手中接任宏池會會長,成為派閥「岸田派」領袖。同年被任命為第二次安倍內閣的外務大臣,2017年7月28日稻田朋美请辞后短暫兼任防卫大臣,2017年8月卸任外務大臣及防卫大臣。.

新!!: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和岸田文雄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新!!: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和伊斯兰教 · 查看更多 »

全國民主聯盟

全國民主聯盟(အမျိုးသား ဒီမိုကရေစီ အဖွဲ့ချုပ်,),簡稱全民盟或民盟,是一個緬甸的政黨,成立於1988年9月27日,創辦人包括前緬甸陸軍副總參謀長、緬甸國防部部長和昂山將軍的女兒昂山素姬。 1988年成立後至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前,一直是緬甸最大的反對黨及政治組織,目前是緬甸執政黨,由出任國務資政的昂山素姬領導。.

新!!: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和全國民主聯盟 · 查看更多 »

緬甸民族團結黨

#重定向 民族團結黨.

新!!: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和緬甸民族團結黨 · 查看更多 »

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ပြည်ထောင်စု 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pyi-daung-zu tham-ma-da myan-ma-naing-ngan-daw),简称缅甸(မြန်မာ;myan-ma),是一個东南亚國家,位於中南半岛西部,西北鄰印度和孟加拉,东北靠中國,东南接泰國与寮國。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其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1,930公里,佔国境线总长三分之一。國土面积约67.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40大国家、东南亚第二大国。人口5000多万,世界排名第25位。首都為奈比多,2005年以前設於最大城市仰光。.

新!!: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和缅甸 · 查看更多 »

缅甸总统

缅甸总统目前是缅甸联邦共和国的国家元首。1997年到2011年,国家元首是“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2011年缅甸实行总统制,以总统为最高领导人。2016年增設類似緬甸總理的国务资政職務,由昂山素季出任,轉型成實際運作上偏向內閣制的半总统制。.

新!!: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和缅甸总统 · 查看更多 »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新!!: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和美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翁山蘇姬

翁山蘇姬(,拉丁转写:Aung San Suu Kyi,,;),缅甸的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現任國務資政和緬甸外交部部長。昂山是全國民主聯盟的創辦人之一、現任主席和前總書記,生于缅甸仰光,父親為被緬甸人民尊稱為國父的翁山將軍。 1990年其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但選舉結果被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軍政府)作廢。其後21年間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於其寓所中長達15年,受各界人士與國際特赦組織持續援助,2010年11月13日緬甸大選後终於獲釋。2013年3月10日在仰光舉行的全國民主聯盟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主席一職 。 1990年獲得萨哈罗夫奖,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2年4月她成功当选緬甸國會下议院议员,并于5月2日正式上任。2012年9月獲美國國會頒發最高榮譽的國會金質獎章。 2016年3月接任缅甸外交部、总统府事務部两個部的部长。4月同時出任新設置的國務資政一職,被外界視為相當於緬甸總理的職務,成為實際的领导人。.

新!!: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和翁山蘇姬 · 查看更多 »

瑞曼

曼(;)是一位缅甸政治人物,曾任缅甸联邦议会人民院议长(眾議院议长)。.

新!!: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和瑞曼 · 查看更多 »

登盛

登盛(;),緬甸政治、軍事人物,缅甸联邦共和国首任总统,原軍政府總理。今日中國大陸部分新聞與文字媒體仍使用舊譯吴登盛。在緬甸語裡,「吳」字(U)是一個敬稱,有「先生」或「叔叔」的含意,非姓氏,緬甸社會亦無姓氏概念。.

新!!: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和登盛 · 查看更多 »

菅义伟

菅 义伟(,),日本政治家,日本自由民主党成员。現任內閣官房長官。曾任总务大臣。.

新!!: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和菅义伟 · 查看更多 »

衛報

《衛報》(The Guardian),英國的全國性綜合內容日報。1819年爆發彼得盧屠殺事件,創刊人英國記者John Edward Taylor揭露事件的事實。1821年,《曼徹斯特衛報》創刊,因總部設於曼徹斯特而得此名。1855年改為日報。1872年起,斯科特主持编务,将《曼徹斯特衛報》变得高雅生动,奠定了该报成为全国性高级报纸的基础。1959年《曼徹斯特衛報》更名為《衛報》,成为英国第二大高级报纸。《衛報》總部於1964年遷至倫敦,不過於曼城和倫敦均設有印刷設施。一般公眾視《衛報》的政治倾向為左派,《衛報》受到重視的領域包括世界主義觀點、文藝報導和評論、外國通訊。《衛報》與《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同為英國三個著名的高级报纸。.

新!!: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和衛報 · 查看更多 »

贝拉克·奥巴马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全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Barack Hussein Obama II,),是美國政治人物,从2009年至2017年任第44任美國總統。他是首位美国非裔总统。2005年至2008年代表伊利诺伊州担任美國聯邦參議員,从1997年至2004年担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奥巴马出生於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他在夏威夷长大,但童年时期也在华盛顿州和印度尼西亚分别生活了一年和四年。在19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他在芝加哥做一名社区活动组织者。1988年奥巴马进入了哈佛法学院,在那成为了哈佛法律评论的第一名非裔总编辑。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民权律师,并从1997年至2004年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宪制性法律教授。1997年当选伊利诺州参议员,并担任职务直至2004年参选联邦参议员。同年因意想不到的参议员初选胜利,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和以绝对优势胜出参议员选举,成为全美知名的政治人物。2007年2月10日,他正式宣佈参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同年6月赢得民主党初选,並在联邦选举中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約翰·麥凱恩获得了胜利。2009年10月9日,获頒诺贝尔和平奖。 2017年1月,奧巴馬以60%的民意支持率结束任期。現定居华盛顿特区。.

新!!: 2015年緬甸議會選舉和贝拉克·奥巴马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2015年緬甸大選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