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馮檢基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馮檢基之间的区别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vs. 馮檢基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是計劃於2012年所實施的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當中包括修改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釋法確定了修改程序須走「五部曲」。香港特區政府於2007年發表《政制發展綠皮書》即為「首部曲」拉開序幕,經歷走完「行政長官提交報告」(首部曲)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次部曲)這兩項程序後,在2010年4月14日提出《二零一二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建議方案》,當中不少地方均參照2005年被否決的政改方案。 在此建議方案中,有關修正《基本法》附件一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及修正《基本法》附件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部份,亦即:. 馮檢基(Frederick Fung Kin-kee,,自稱政壇李克勤),香港立法會前議員,政治人物,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東莞。1970年代開始活躍於學運,社運及居民運動,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簡稱「民協」)創會會員,曾任深水埗區議員和泛民飯盒會召集人,他亦從1983年至1995年期間擔任市政局議員。他是香港泛民主派的一員。馮檢基在1988年首度成為深水埗區議員,1991年首度成為立法局議員。香港回歸後,歷任臨時立法會議員、立法會議員。2016年落選後,拒絕回應新旧交替的潮流,堅持參加2018年補選,备受批評。.

之间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馮檢基相似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馮檢基有(在联盟百科)20共同点: 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九龍西選區建制派廖成利何俊仁終極普選聯盟馮檢基香港香港工會聯合會香港立法會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譚國僑陳偉業李卓人李柱銘李永達梁美芬民建聯泛民主派新界西選區

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

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俗稱超級區議會界別,是指於香港立法會選舉自2012年起,五個新增的功能界別議席。由民選區議員擁有參選權、提名權,並由全港未有其他功能界別投票權的香港登記選民一人一票選出五個議席。選舉形式是名單比例代表制,以全港作為單一選區。 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不包括因所屬界別候選人自動當選而失去投票機會的選民,而若本身是其他功能界別的選民若登記了此界別,將會失去其原功能界別的選民資格。區議員必須獲不少於15個民選區議員有效提名,才能夠參選。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的選舉是全港單一選區,得票率及議席因此具有關鍵意義。.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 · 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九龍西選區

九龍西選區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選區之一,範圍包括整個九龍半島和新九龍西部以及地理上處於九龍東的啟德,即包括九龍城區、深水埗區及油尖旺區。.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九龍西選區 · 九龍西選區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建制派

#重定向 建制派 (香港).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建制派 · 建制派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廖成利

廖成利(Bruce Liu Sing-lee,),綽號老虎仔,香港律師,九龍城(啟德)前區議員,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主席 ,1985年起在居住的黃大仙橫頭磡新區當選區議員,直至1999年被民建聯對手擊敗;2002年參選九龍城區議會啟德選區補選並當選,其後於2003年和2007年的區議會選舉於同區連任。1995年立法局選舉擊敗民建聯主席曾鈺成當選成為議員,1997年擔任臨時立法會議員,及後曾多次出選立法會選舉但均敗北,例如.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廖成利 · 廖成利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何俊仁

何俊仁(Albert Ho Chun-Yan,),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中山市,現任支聯會主席,前屯門區議會(樂翠選區)議員、民主黨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而他也是執業律師,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何俊仁 · 何俊仁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終極普選聯盟

終極普選聯盟 (Alliance for Universal Suffrage) 於2010年1月成立,由13個爭取「終極普選」的香港泛民主派組織組成,召集人為馮偉華,副召集人為蔡耀昌和黃碧雲,現時主要為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爭取最大限度的民主,在香港立法會持有13票。.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終極普選聯盟 · 終極普選聯盟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馮檢基

馮檢基(Frederick Fung Kin-kee,,自稱政壇李克勤),香港立法會前議員,政治人物,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東莞。1970年代開始活躍於學運,社運及居民運動,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簡稱「民協」)創會會員,曾任深水埗區議員和泛民飯盒會召集人,他亦從1983年至1995年期間擔任市政局議員。他是香港泛民主派的一員。馮檢基在1988年首度成為深水埗區議員,1991年首度成為立法局議員。香港回歸後,歷任臨時立法會議員、立法會議員。2016年落選後,拒絕回應新旧交替的潮流,堅持參加2018年補選,备受批評。.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馮檢基 · 馮檢基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香港 · 香港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香港工會聯合會

香港工會聯合會(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缩写为HKFTU),簡稱工聯會,成立於1948年,前稱「港九工會聯合會」,是香港的傳統亲共工會,也是一個政治組織,在香港立法會佔有席位。.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香港工會聯合會 · 香港工會聯合會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香港立法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简稱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縮寫为 LegCo 或 Legco),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亦有对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施政情况的監察權。 第一屆立法會成立于1998年7月1日,應屆議員任期為兩年。自第二屆立法會(2000年)開始,每屆議員任期改為四年。2012年起,立法會議席增加至70個。現時的立法會屆別為第六屆,任期為2016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員各佔35席。.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香港立法會 · 香港立法會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Hong Kong Association for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簡稱民協(ADPL),是香港一個泛民主派政黨。 民協成立於1986年10月26日,是香港民主派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民協的使命是「促進民主、改善民生」,致力為基層市民爭取權益。民協現有過百名會員,最初活躍地區頗為廣泛,甚至包括港島區,其後香港回歸政權更變、各新黨派創立,漸漸流失支持。現主要集中九龍西一帶,特別是深水埗區,故有「深水埗黨」之稱。.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譚國僑

譚國僑(Tam Kwok Kiu,),香港政治人物。現為香港深水埗區議會南山、大坑東及大坑西選區區議員,其辦事處現設於大坑東邨東成樓地下。 曾任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民協)副主席,深水埗區議會主席及副主席。.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譚國僑 · 譚國僑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陳偉業

陳偉業(Albert Chan Wai-yip,)綽號「大舊」(在粵語是體型魁梧之意),生於香港,籍貫廣東順德,曾經留學加拿大。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西地方選區),所屬政黨為人民力量。 曾任荃灣區議會(麗興選區)議員、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香港民主黨、香港民主同盟及社會民主連線前成員。2012年,他代表人民力量參加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出戰新界西地區直選,成功當選。.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陳偉業 · 陳偉業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李卓人

李卓人(Lee Cheuk-yan,),上海出生,香港立法會議員(1995年-2016年)、香港第二大工會職工盟秘書長、工黨主席,曾任支聯會主席。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李卓人 · 李卓人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李柱銘

李柱銘,QC(Martin Lee Chu-ming,),生於英屬香港,籍貫中國廣東省惠州市。李柱銘是香港首位獲認許的大律師,及首位獲委任的御用大律師,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也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及港同盟及民主黨主席。 由於他過去長期積極關注及領導香港民主運動,所以有「香港民主之父」之稱。他推崇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在激進民主派冒起前,他是被針對的目標之一。 李柱銘自1985年已擔任香港立法局議員(1997年前稱立法局)職務,直至2008年李柱銘宣佈不再參選立法會,結束其23年議會生涯。.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李柱銘 · 李柱銘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李永達

李永達(Lee Wing-tat,),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惠陽,現任土地監察主席,民主黨中常委,前香港立法會議員。.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李永達 · 李永達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梁美芬

梁美芬博士(Dr.,),祖籍廣東肇慶,職業為香港執業大律師,香港城市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曾任該校法律學院副院長,持有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學士學位,香港大學法律專業證書,英國曼徹斯特(理工)/都會大學英國法律專業共同試課程文憑,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博士學位,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她現為香港立法會議員,九龍城區議員,西九新動力召集人,專業會議成員。2000年,她獲頒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12年,她參加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出戰九龍西地區直選,成功連任。.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梁美芬 · 梁美芬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民建聯

#重定向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民建聯 · 民建聯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泛民主派

泛民主派(Pan-democracy camp),簡稱泛民,是香港傳媒和學者等由2004年起常用的辭彙,廣義指支持香港全面推行民主及普遍選舉的政治人物及組織;當中部分黨派也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自由民主的政治改革、結束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 縱使民主派支持及推動香港民主發展,但常因街頭抗爭手法、路線、社會及經濟立場的不同而分為多個黨派及團體:包括現今「溫和民主派」(主流民主派)、「激進民主派」(進步民主派),加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左派和右派立場的分別,在政治光譜擴闊底下的變化,透過妥協、談判、違法、對抗等不同路線分裂而成,近年更多稱作「泛民主派」或簡稱「泛民」,而親共傳媒則稱之為反對派,中國内地媒體稱呼泛民黨派時會加上引號;同樣,泛民人士稱建制派人士為保皇黨、土共。.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泛民主派 · 泛民主派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新界西選區

新界西選區(英文 New Territories West Constituency)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的五個選區之一,範圍為新界西半部地域,包括荃灣區、葵青區、屯門區、元朗區及離島區。 新界西選區總面積480.43平方公里,總人口(2011年)2,023,206人,人口密度4,211人每平方公里,是人口最多的選區。.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新界西選區 · 新界西選區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馮檢基之间的比较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有191个关系,而馮檢基有9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0,杰卡德指数为6.90% = 20 / (191 + 99)。

参考

本文介绍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馮檢基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