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2011年美国职棒大联盟全明星赛和DH相似
2011年美国职棒大联盟全明星赛和DH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指定打擊。
指定打擊
指定打擊(Designated Hitter,簡稱DH)是按照打序輪到投手進攻時,代替投手上場打擊的打者。這名打者只需在己隊進攻時上場打擊,不需在敵隊進攻時擔任守備。 傳統上,棒球每個守備位置的球員也都必須上場打擊,包括投手在內。許多投手在學生棒球時期也是有名的強打者。但球員在進入職業棒球後,因為到了職業層級,分工精細,投手通常只被要求有好的投球表現即可,打擊方面並不十分重視,甚至也會被要求放棄練習打擊。因此除了少數例外,通常投手的打擊能力都相當弱。 為了讓比賽的打擊表現更精彩,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美國聯盟於1973年首度採用了指定打擊制度,而日本職棒的太平洋聯盟則於1975年跟進使用。優點是可使打擊強悍但守備欠佳或沒有守備位置的球員有上場機會,或是正常輪值球員在某場比賽只需上場打擊而不需守備,減少他守備的疲勞又不至於喪失他在場上的火力,短處是上場球員會多一人造成人力浪費外,另一短處是指定打擊的出場特性具有強制性,因為指定打擊是代替投手上場打擊的打席,故球員不能上場守備,若當時擔任指定打擊的球員因教練調度關係上場守備、并且原本於轉任守備位置守備的選手退場,依規則,下一輪打擊開始,投手就必須上場打擊至比賽結束(只須將指定打擊接替該守備位置,其棒次不更動)。換句話說,指定打擊有時會有球員調度過於複雜之虞。另外一個缺點是如果某支球隊相當依賴指定打擊的火力,而該球員的守備能力偏弱,這時就會面臨是否要冒險讓指定打擊上場守備,增加失分的危險。 球隊可以單獨安排一位球員專任指定打擊,或是將這個位置讓其他球員輪流擔綱來減輕球員的壓力。 採用指定打擊制度的賽事:.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2011年美国职棒大联盟全明星赛和DH的共同点。
- 什么是2011年美国职棒大联盟全明星赛和DH之间的相似性
2011年美国职棒大联盟全明星赛和DH之间的比较
2011年美国职棒大联盟全明星赛有61个关系,而DH有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43% = 1 / (61 + 9)。
参考
本文介绍2011年美国职棒大联盟全明星赛和DH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