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2008 TC3和2009 VA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2008 TC3和2009 VA之间的区别

2008 TC3 vs. 2009 VA

(卡特林那巡天系統臨時名稱:8TA9D69)是一顆質量80公噸,直徑的阿波羅型小行星 。這顆小行星於2008年10月6日被首度觀測到,卻在發現後的20小時內就衝進地球大氣層,並在蘇丹北部的上空爆炸 。由於在發現後不久,小行星中心(MPC)就已準確預測這顆小行星有極高的機率會衝進地球,這不但使學界能對小行星進行更完整的研究,也是首次成功預測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 。 撞擊事件過後,當地有大約600塊左右的隕石被尋獲,總重約,其大多屬於橄輝無球粒隕石,但也包含如等其他礦物 。. 2009 VA是一颗阿波罗型小行星,2009年11月6日,它在距离地球约1.4万千米的距离和地球擦肩而过,这使得它在当时成为未撞击到地球的第三近小行星(现排名第五)。它的直径仅有7米,科学家认为即使它直接撞击地球,也很有可能在大气层中被烧毁。这颗小行星是在它离地球最近距离的前十五个小时才被发现。 2009 VA是由亚利桑那大学的卡特林那巡天系统首先发现,当时计算得出它将会在月球轨道以内经过地球,但不会对地球造成任何威胁。它经过地球时离地球距离太近,以至它的运行轨道也被地球引力所改变。.

之间2008 TC3和2009 VA相似

2008 TC3和2009 VA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天文單位地球大气层近地天体阿波羅型小行星

天文單位

天文單位(縮寫的標準符號為AU,也寫成au、a.u.或ua)是天文學上的長度單位,曾以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定義。2012年8月,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天文学大会(IAU)第28届全体会议上,天文学家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把天文单位固定为149,597,870,700米。新的天文单位以公尺来定义,而公尺的定义来源于真空中的光速,也就是说,天文单位现在不再与地球與太阳的實際距离挂钩,而且也不再受时间变化的影响(虽然天文单位最初的来源就是日地平均距离)。 國際度量衡局建議的縮寫符號是ua,但英語系的國家最常用的仍是AU,國際天文聯合會則推薦au,同時國際標準ISO 31-1也使用AU,后来的國際標準ISO 80000-3:2006又改成了ua。通常,大寫字母僅用於使用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單位符號,而au或a.u.也可以是原子單位或是任意單位;但是AU被廣泛的地區使用作為天文單位的符號。以1天文單位距離的值為單位的天文常數的值會以符號A標示。.

2008 TC3和天文單位 · 2009 VA和天文單位 · 查看更多 »

地球大气层

地球大氣層,又稱大氣圈,因重力關係而圍繞著地球的一層混合氣體,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离地表2000-16000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氣體,它们也可視同大气圈的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氣體,這些混合氣體即稱為空氣,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0.86,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熱层、其中99%在低於25~30公里以內,地球高密度大氣的氣壓也相當驚人,海平面每平方公尺所受空氣擠壓高達11公噸,每立方公尺的空氣質量可達1.29kg之多。大氣層保護地表避免太陽輻射直接照射,尤其是紫外線;也可以減少一天當中極端溫差的出現。.

2008 TC3和地球大气层 · 2009 VA和地球大气层 · 查看更多 »

近地天体

近地天體 (near-Earth object, NEO)為太陽系內其軌道接近地球的天體。所有近地天體的軌道近日點都小於1.3天文單位,它們包括數以千計的近地小行星、接近的彗星、和大到在撞擊到地球之前還在太空時就能夠被監測的流星體。現在廣泛認為過去的天體撞擊,對於地球的地質史和生物史有著重大的影響。自1980年代以後,由於逐漸認知到近地小行星和彗星的潛在危機,對近地天體的興趣已逐漸增在,減緩威脅也在積極研究中。 近地天體中有部分的小行星軌道的近日點在距離太陽0.98和1.3天文單位之間。當一顆這樣的近地小行星(NEA)被檢測到,就會提交給位於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小行星中心編目登錄。一些近地小行星的軌道會和地球軌道交會,所以它們有和地球碰撞的潛在危險。美國、歐洲聯盟、和其它國家目前共同努力建構太空警衛,持續的監視這些近地小行星。 在美國,NASA接受國會的命令,對所有可能造成災難,直徑在1公里以上的近地天體都要造冊監看。,他們已經發現848顆直徑大於1公里的小行星,其中154顆是潛在威脅小行星(PHAs)。在2006年估計大約還有20%尚待發現, NEOWISE 在2011年估計,已經發現93%直徑大於1公里的近地天體,大約只剩下70顆尚待發現。 潛在威脅天體(PHOs)當前的定義是基於該物體接近威脅地球的潛在能力參數。主要是軌道與的最小近地距離(MOID)小於0.05天文單位,或是絕對星等(H)低於22.0(粗略的代表了更大的尺寸),就被視為是潛在威脅天體(PHOs)。而不會接近地球至0.05AU(7,500,000 公里,4,600,000 英里)以內,或是直徑大約小於150米(500英呎)(假設反照率是13%,則H.

2008 TC3和近地天体 · 2009 VA和近地天体 · 查看更多 »

阿波羅型小行星

阿波羅型小行星是以小行星阿波羅為首命名的一群近地小行星,(1862) 阿波羅則是這一群中最早被發現的小行星。她們的軌道半徑大於地球軌道半徑,而橫越地球軌道的小行星,其中有些非常接近地球,而對我們的地球造成威脅(軌道長半徑越接近地球軌道半徑,且軌道扁率越小的就會越靠近地球)。 阿波羅型小行星中已知最大的是(1866) 薛西佛斯(Sisyphus),直徑大約是10公里,與撞擊在今墨西哥境内尤卡坦半岛并有可能造成了白堊紀第三紀時代恐龍與生物大滅絕的隕石大小相近。另外,據科學分析,2013年車里雅賓斯克小行星撞擊事件可能也是阿波羅型小行星造成。 截至2011年6月,已知的阿波羅型小行星已經超過4,000顆,當中約有570顆擁有永久編號,有60顆擁有正式名稱。.

2008 TC3和阿波羅型小行星 · 2009 VA和阿波羅型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2008 TC3和2009 VA之间的比较

2008 TC3有64个关系,而2009 VA有1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5.33% = 4 / (64 + 11)。

参考

本文介绍2008 TC3和2009 VA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