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之间的区别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vs.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於2004年9月12日舉行,投票人數達1,784,131人;投票率為55.64%,打破1998年53.29%的紀錄(2016年投票率為58.28%,打破本屆創下的紀錄)。是次四年一度的選舉重選立法會60個議席。6個選舉委員會代表議席取消,地方選區則增加6席至30席,另外30席由功能組別產生。 是次立法會選舉比以往有爭議,最後在七一效應下泛民主派地方選區取得18席,但民主黨議席減少,失去立法會第一大黨的地位,惟憑籍功能組別,建制派仍佔多數議席。.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三屆香港區議會選舉,於2007年11月18日舉行。是次選舉重選香港十八區區議會共405個民選的議席。.

之间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相似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有(在联盟百科)53共同点: 劉健儀劉江華七一大遊行建制派廖成利張宇人何偉途何俊仁何秀蘭何淑萍公民黨公民黨 (香港)前綫 (1996年)社會民主連線田北俊鍾港武街坊工友服務處馬力 (民建聯主席)馮檢基香港工會聯合會香港職工會聯盟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譚香文譚耀宗黃成智范徐麗泰董建華葉劉淑儀葉國謙蔡耀昌...自由黨 (香港)陳偉業陳婉嫻陳家偉 (政治人物)陳克勤陳琬琛陳鑑林陳淑莊陶君行柯耀林李國英李華明李永達梁家傑民主党民主黨 (香港)民建聯泛民主派涂謹申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2007年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200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扩展索引 (23 更多) »

劉健儀

劉健儀,OBE(Miriam Lau Kin-yee,),祖籍台山,出生於廣州,後來遷居香港,現為自由黨榮譽主席,曾任該黨主席及香港立法會議員(航運交通界)。本身亦是一位執業律師,她信奉天主教。.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劉健儀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劉健儀 · 查看更多 »

劉江華

劉江華(Lau Kong-wah,),香港政治人物,現任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前民主建港協進聯盟副主席。他曾任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及沙田區區議員,並於1998年至2012年擔任立法會議員,2012年12月起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2015年7月接替曾德成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劉江華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劉江華 · 查看更多 »

七一大遊行

七一大遊行是香港自主權移交以來最為持續的大型活動之一。一般認為,七一大遊行源於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然則,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民間人權陣線等社會運動組織已發起有關活動,但規模較小。 2003年,由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施政惡劣:時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偷步買車」風波、時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強推《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時任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在「沙士」事件中的失職,激起民怨,七一大遊行由是應運而生。50萬香港人在這一年的7月1日回歸慶典中上街,但仍在運動中保持了守秩序、非暴力的作風。當年的七一大遊行是香港繼1989年5月28日150萬人參加全球華人大遊行及1989年5月21日八九民運100萬人大遊行後最大型一次遊行活動。最終,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被擱置,而七一大遊行亦成為了香港民主抗爭的精神象徵,每年舉行,由民間人權陣線主辦。泛民主派政治團體藉遊行匯眾支持者並進行籌款。.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七一大遊行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七一大遊行 · 查看更多 »

建制派

#重定向 建制派 (香港).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建制派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建制派 · 查看更多 »

廖成利

廖成利(Bruce Liu Sing-lee,),綽號老虎仔,香港律師,九龍城(啟德)前區議員,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主席 ,1985年起在居住的黃大仙橫頭磡新區當選區議員,直至1999年被民建聯對手擊敗;2002年參選九龍城區議會啟德選區補選並當選,其後於2003年和2007年的區議會選舉於同區連任。1995年立法局選舉擊敗民建聯主席曾鈺成當選成為議員,1997年擔任臨時立法會議員,及後曾多次出選立法會選舉但均敗北,例如.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廖成利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廖成利 · 查看更多 »

張宇人

張宇人(Tommy Cheung Yu-yan,),香港政治人物,現任香港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飲食界議員。出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東莞。父張志安,母輩祖籍韓國仁川。畢業於美國佩珀代因大學 (Pepperdine University)。前東區區議會區議員、前香港自由黨副主席、前民政事務委員會主席,前任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主席及(第五屆)香港立法會(飲食界)議員。 張宇人曾經因為於最低工資立法爭議持有反對意見,建議將最低工資水平訂為20港元以下,被批評為「廿蚊張」。.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張宇人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張宇人 · 查看更多 »

何偉途

何偉途(Ho Wai-to,),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的九龍東候選人。已婚,有一个兒子。 何偉途在2016年5月6日在聯合醫院不敵肝癌病逝,終年57歲.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何偉途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何偉途 · 查看更多 »

何俊仁

何俊仁(Albert Ho Chun-Yan,),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中山市,現任支聯會主席,前屯門區議會(樂翠選區)議員、民主黨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而他也是執業律師,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何俊仁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何俊仁 · 查看更多 »

何秀蘭

何秀蘭(Cyd Ho Sau-lan,)。綽號何姨姨、阿Cyd、雞仔蘭,香港政治人物,2004年-2007年度香港島中西區區議員(觀龍選區),香港立法會議員(1998-2004、2008-2016),在任議員期間,擔任泛民會議召集人多年。.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何秀蘭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何秀蘭 · 查看更多 »

何淑萍

何淑萍可能指以下人物條目中的一個:.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何淑萍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何淑萍 · 查看更多 »

公民黨

公民黨可指:.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公民黨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公民黨 · 查看更多 »

公民黨 (香港)

公民黨(Civic Party)是香港民主派的第二大政黨,其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其成立於2006年3月19日,現時是香港立法會第四大黨。 現任主席為前公民黨黨魁、資深大律師梁家傑。黨魁則是新界東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律師楊岳橋,內務副主席為香港明愛九龍社區中心擔任督導主任的註冊社工賴仁彪,外務副主席為香港島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律師陳淑莊,秘書長為前東區區議員陳啟遠,副秘書長則是北角丹拿選區民選議員鄭達鴻。.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公民黨 (香港)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公民黨 (香港) · 查看更多 »

前綫 (1996年)

前綫(英文:The Frontier)是一個香港政治組織,成立於1996年8月26日,於2008年11月一次會員大會通過和民主黨合併。.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前綫 (1996年)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前綫 (1996年) · 查看更多 »

社會民主連線

會民主連線(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簡稱社民連(LSD),是一個主張「民主制憲」的泛民主派政党,由議員、社運人士,以及基層市民等組成,自稱為「基層主導、民主企硬,旗幟鮮明的反對派」。 社民連現任主席為吳文遠。自2011年起,梁國雄一直是該黨唯一的立法會議員。 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社民連取三席,一度成為泛民主派第三大黨。其後,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進行議會抗爭,惟多次被拾違反議事規則而被逐出議事廳。 2010年,社民連發起「五區公投」,此黨三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梁國雄、陳偉業聯同兩位公民黨議員梁家傑及陳淑莊於2010年1月26日集體辭職,其後參加補選並再次當選重返立法會,惟投票率只得17.1%,宣告公投無效。 2011年1月,社民連分裂,黃毓民、陳偉業與部分黨員退黨,另組人民力量,社民連實力因而遭到削弱。 2016年,因應本土派崛起削弱原激進民主派之支持票源,社民連與人民力量組成進步民主連線,派出六人參選,最終只有新界東的梁國雄及陳志全成功連任,社民連參選新界西、新界東及九龍西,其中於九龍西(社民連)及香港島(人力)皆低票落選。.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社會民主連線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社會民主連線 · 查看更多 »

田北俊

北俊,OBE(James Tien Pei-chun,),人稱「田少」,祖籍安徽,生於上海,田元灝家族成員,香港商人、政治人物。現為自由黨榮譽主席。曾任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行政會議成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0至12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於第12屆中途被撤職)、香港立法會議員和立法局議員。.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田北俊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田北俊 · 查看更多 »

鍾港武

鍾港武(Edmond Chung,),香港政治人物,民建聯成員,現任油尖旺區議會民選區議員。.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鍾港武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鍾港武 · 查看更多 »

街坊工友服務處

街坊工友服務處(Neighbourhood and Worker's Service Centre),簡稱街工,為一個香港民主派的政黨和新界西地區的社區與勞工綜合服務組織,其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 作為一個政黨,街工現時佔1席香港立法會議席及2席葵青區議會議席,為葵青區議會內最大的泛民政黨。現任主席為胡偉忠,副主席則為梁耀忠。其總部設於新界葵涌葵芳邨葵仁樓地下,是少數將核心設在公共屋邨的政治團體。 作為一個地區服務組織,街工旗下設有再培訓教育中心、荃灣教育中心、荃灣豪輝綜合服務中心、勞工(工會)事務組及社區事務組。.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街坊工友服務處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街坊工友服務處 · 查看更多 »

馬力 (民建聯主席)

力(),祖籍福建廈門,生於广东廣州,生前擔任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建聯主席。 馬力畢業於培僑中學、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聯合書院),曾任培僑中學、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教師、《香港商報》副社長。.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馬力 (民建聯主席)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馬力 (民建聯主席) · 查看更多 »

馮檢基

馮檢基(Frederick Fung Kin-kee,,自稱政壇李克勤),香港立法會前議員,政治人物,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東莞。1970年代開始活躍於學運,社運及居民運動,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簡稱「民協」)創會會員,曾任深水埗區議員和泛民飯盒會召集人,他亦從1983年至1995年期間擔任市政局議員。他是香港泛民主派的一員。馮檢基在1988年首度成為深水埗區議員,1991年首度成為立法局議員。香港回歸後,歷任臨時立法會議員、立法會議員。2016年落選後,拒絕回應新旧交替的潮流,堅持參加2018年補選,备受批評。.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馮檢基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馮檢基 · 查看更多 »

香港工會聯合會

香港工會聯合會(Hong Kong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缩写为HKFTU),簡稱工聯會,成立於1948年,前稱「港九工會聯合會」,是香港的傳統亲共工會,也是一個政治組織,在香港立法會佔有席位。.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香港工會聯合會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香港工會聯合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職工會聯盟

香港職工會聯盟(簡稱職工盟;Hong Kong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縮寫作 HKCTU)成立於1990年7月,至今有95個屬會,代表逾19萬名會員,為香港最大獨立工會聯合組織。職工盟總部位於香港九龍彌敦道557至559號永旺行7樓及19樓。職工盟現任主席為代表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的吳敏兒、李卓人為秘書長,總幹事為資深勞工幹事蒙兆達先生。職工盟的四大綱領為團結、尊嚴、公義、民主。.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香港職工會聯盟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香港職工會聯盟 · 查看更多 »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Hong Kong Association for 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簡稱民協(ADPL),是香港一個泛民主派政黨。 民協成立於1986年10月26日,是香港民主派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民協的使命是「促進民主、改善民生」,致力為基層市民爭取權益。民協現有過百名會員,最初活躍地區頗為廣泛,甚至包括港島區,其後香港回歸政權更變、各新黨派創立,漸漸流失支持。現主要集中九龍西一帶,特別是深水埗區,故有「深水埗黨」之稱。.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 查看更多 »

譚香文

譚香文(Tam Heung Man, Mandy,),生於香港,籍貫廣東順德。現任香港黃大仙區議會龍星選區議員。曾是香港立法會會計界功能界別議員及人民力量及前綫成員。.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譚香文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譚香文 · 查看更多 »

譚耀宗

譚耀宗(Tam Yiu-chung,),香港出生,祖籍廣東惠州市惠陽。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及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曾任民建聯主席及香港立法會議員。.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譚耀宗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譚耀宗 · 查看更多 »

黃成智

没有描述。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黃成智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黃成智 · 查看更多 »

范徐麗泰

范徐麗泰(Rita Fan Hsu Lai-tai,),本名徐麗泰,香港建制派政治人物,曾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首任香港立法會主席。 范徐麗泰早年在香港理工學院工作,1983年起獲委任為立法局議員,得悉英國將撤離香港後低頭落淚,1989年起兼任行政局議員,任內曾關注香港教育和越南船民問題等事務。范徐麗泰在1992年與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意見不合,在當年10月辭任所有公職,到1993年,范徐麗泰轉投親共陣營,先後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委員,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等職,由親「英」變成親「中」。 范徐麗泰於1997年至2008年先後擔任臨時立法會及立法會主席;自2005年至2008年在香港大學民意調查中,連續為支持度最高的立法會議員。.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范徐麗泰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范徐麗泰 · 查看更多 »

董建華

董建華(7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1997年7月1日至2005年3月12日),於第二屆任期期間辭職,第10屆至第13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董建華1992年經香港總督彭定康任命為行政局非官守成員,1996年12月11日在推選委員會中擊敗楊鐵樑、吳光正和李福善等中勝出,獲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委任為香港首任行政長官。2002年2月28日,董建華在無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第二任行政長官,任期原於2007年6月30日屆滿,惟董建華於2005年3月10日以健康為理由向中央人民政府請辭,於3月12日獲接納。同日,他獲全國政協推薦並當選第10届全國政協副主席,連任三屆至今。 在其行政長官任內,香港爆發多場大規模示威,他的政策亦備受爭議及非議,間接導致多位高級官員問責下台。他離任特首後成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晉身國家級副職領導人。2012年梁振英上任後成立團結香港基金會,重新活躍於政壇。.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董建華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董建華 · 查看更多 »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GBS,JP(Regina Ip Lau Suk-yee;),本名劉淑儀,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新民黨及匯賢智庫主席,曾任香港政府保安局局長,在主權移交前於殖民地政府出任入境處長,是香港歷史上首位出掌紀律部門的女性。 在保安局局長任內,葉劉淑儀的政策備受廣泛爭議。在向各國爭取特區護照免簽證、解決困擾香港多年的越南船民問題、制定中港兩地有關被扣押港人之通報機制雖有建樹,但在處理居港權問題和《公安條例》修訂等議題上過於強硬,以及被批評不尊重香港司法制度。2002年9月開始推銷具爭議性的《基本法23條》(簡稱《23條》)立法,由於被指態度輕佻傲慢,蔑視議員提問,又時常發表富爭議性言論,執意立法23條讓她的民望不斷下滑,至2003年7月1日50萬人上街遊行後,其民望更跌至谷底,成為最不受歡迎的政府官員,最終迫使《23條》擱置立法,她本人亦在同年7月16日辭職,成為首批辭職的問責局長之一。 辭職後,葉劉淑儀在2003年赴美國留學,2006年回港,並以政治人物身份加入政壇,成立匯賢智庫,自任主席,就社會事務發表意見。至2007年9月27日,她向外界公佈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獲建制派支持爭奪馬力逝世後出缺的議席,不過最後被獲泛民主派支持的陳方安生擊敗。葉劉淑儀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再次在港島區參選,最終成功當選。 2011年8月,葉劉淑儀稱會「犧牲」自己參選第四屆行政長官。2012年2月20日,葉劉淑儀宣佈參選行政長官選舉,她認為另外兩位候選人唐英年及梁振英均出現嚴重誠信問題,希望參選能給選委和市民多一個選擇。不過她於提名截止前未能獲得所需之150個提名票而放棄參選。同年連任立法會議員,其後加入行政會議。 2016年12月14日,新民黨會員大會通過黨主席葉劉淑儀參選行政長官,所以葉劉淑儀在12月15日向行政長官梁振英辭去行政會議職務,並獲得梁振英批准。12月15日下午,葉劉淑儀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宣布參選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但是她於提名截止前未能獲得所需之150個提名票而于2017年3月1日宣布退出選舉。.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葉劉淑儀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葉劉淑儀 · 查看更多 »

葉國謙

葉國謙(Ip Kwok-him,),前任香港立法會功能界別(區議會(第一))議員。現任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立法會黨團召集人、香港房屋委員會委員及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董事會非執行董事。葉曾擔任民建聯前副主席(1998年12月至2009年4月)、市區重建局非執行董事、紀律人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委員、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及香港大學校董會成員。.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葉國謙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葉國謙 · 查看更多 »

蔡耀昌

蔡耀昌(Tsoi Yiu Cheong Richard,),香港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支聯會副主席、真普選聯盟成員團體代表、民主動力執委、民主黨中委,曾任沙田區區議員。祖籍廣東深圳,中學時期開始參與社運,大學時期支援八九民運並參與「六四」鎮壓後的營救工作。1993年8月被沒收回鄉證,不能踏足內地直至2016年。政界暱稱「阿狗」或「狗哥」。.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蔡耀昌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蔡耀昌 · 查看更多 »

自由黨 (香港)

自由黨(Liberal Party),香港建制派政黨,創立於1993年,前身為啟聯資源中心。前黨主席、立法會議員田北俊一直是自由黨的代表性政治人物。.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自由黨 (香港)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自由黨 (香港) · 查看更多 »

陳偉業

陳偉業(Albert Chan Wai-yip,)綽號「大舊」(在粵語是體型魁梧之意),生於香港,籍貫廣東順德,曾經留學加拿大。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西地方選區),所屬政黨為人民力量。 曾任荃灣區議會(麗興選區)議員、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香港民主黨、香港民主同盟及社會民主連線前成員。2012年,他代表人民力量參加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出戰新界西地區直選,成功當選。.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陳偉業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陳偉業 · 查看更多 »

陳婉嫻

陳婉嫻(Chan Yuen-han,)生於廣東寶安,港区政协委員,前香港立法會議員,選舉組別為區議會(第二)功能組別(俗稱「超級區議會」),從事勞工社會工作數十年,為香港工會聯合會榮譽會長,同時擔任香港百貨及商業僱員總會監事長。.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陳婉嫻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陳婉嫻 · 查看更多 »

陳家偉 (政治人物)

陳家偉(英文名:CHAN Ka Wai,),現任新思維總幹事,香港民主黨前總幹事,於2000年至2007年間任九龍城區議會(黃埔東)區議員,並於2004至2007年間任九龍城區議會副主席。於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以500多票之差敗於法律學者梁美芬,未能連任。2007年至2011年任民主黨總幹事。 陳家偉已婚,是基督徒,擁有社會學碩士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神道學碩士學位。.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陳家偉 (政治人物)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陳家偉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陳克勤

陳克勤(Gary Chan Hak-kan,),香港政治人物,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出生地及籍貫為中國福建,民建聯成員,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及法律與公共行政學碩士。.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陳克勤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陳克勤 · 查看更多 »

陳琬琛

陳琬琛(Sumly Chan Yuen-sum,),香港公民黨新界西支部主席,擔任荃灣區民選區議員超過三十年,任期之長僅次於深水埗區議員張永森,亦是前區域市政局議員,正職是一名註冊社工。陳琬琛自1985年起在梨木樹邨任荃灣區議員,並且由2016年起再次擔任公民黨新界西支部主席。.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陳琬琛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陳琬琛 · 查看更多 »

陳鑑林

陳鑑林(Chan Kam-lam,),生於廣東潮阳,前香港立法會議員,選舉組別為九龍東(地方選區),為民主建港協進聯盟中央及常務委員。他同時也是前觀塘區議會坪石區區議員。 2015-2016年立法會審議高鐵的超支撥款,雖然有關工程引起不少爭議,但由於泛民主派阻礙表決失敗,有關高鐵超支撥款的議案在民建聯的財委會副主席陳鑑林護航下,獲強行表決通過。.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陳鑑林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陳鑑林 · 查看更多 »

陳淑莊

陳淑莊(Tanya Chan,),香港執業大律師,香港立法會議員,前中西區區議會(山頂選區)民選議員。 陳淑莊是公民黨創黨黨員、外務副主席及前藝人。現時為執業大律師及D100節目主持。政治立場偏向自由主義,要求爭取普選、立法保障市民獲取資訊自由、推動政黨政治、贊成各行各業全面設立最低工資、最高工時以及推動累進稅制以確保社會資源公平分配,以法治、人權為核心價值。.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陳淑莊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陳淑莊 · 查看更多 »

陶君行

陶君行(To Kwan Hang Andrew,, 前社民連主席;前香港黃大仙區區議員,曾任香港民主同盟(民主黨的前身)中央委員及「前綫」秘書長,1989年始擔任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常委,2005年籌組領匯監察,並獲選為主席,有美國會計師資格。曾為網絡電台香港人民廣播電台節目風波裡的龍門陣及波政不分、網絡電台MyRadio譚志強頻道及足球頻道節目主持。 現為花生台大君伐、黨國笑談及怒抄花生節目主持。其妻子為民間人權陣線前任召集人、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孔令瑜。.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陶君行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陶君行 · 查看更多 »

柯耀林

柯耀林(Ricky Or,1971年-)現任將軍澳民生關注組主席、將軍澳廣明苑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前香港西貢區議員、前西貢將軍澳南分區委員會主席、將軍澳廣明苑業主立案法團秘書,民主黨成員,前綫前成員。 2008年11月23日,前綫通過與民主黨合併,柯隨後加入民主黨。 柯於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希望於原區角逐連任,但最終敗於民建聯莊元苳。.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柯耀林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柯耀林 · 查看更多 »

李國英

李國英可以指:.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李國英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李國英 · 查看更多 »

李華明

李華明(Fred Li Wah-ming,),香港出生,祖籍上海,註冊社會工作者;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民主黨成員。.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李華明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李華明 · 查看更多 »

李永達

李永達(Lee Wing-tat,),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惠陽,現任土地監察主席,民主黨中常委,前香港立法會議員。.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李永達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李永達 · 查看更多 »

梁家傑

梁家傑(Alan Leong Kah-kit,),香港資深大律師,公民黨主席,前任黨魁及副主席(內務)、香港立法會議員、泛民會議及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代表東九龍。 2014年度香港立法會工務委員會主席(負責批核政府建築工程收支)。在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與官員對質著稱,任內參與調查廉政專員湯顯明隱瞞應酬帳目案、旅遊事務署盛事基金亂花公款案等。 梁家傑任公民黨副主席時,曾參加200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稱「要顯示小圈子選舉的不公義」。在該次選舉與爭取連任的曾蔭權一對一競選,兩人在電視直播辯論上針鋒相對,成為一時佳話。是次選舉亦令梁家傑名望大增,後來在2014-2015年,雨傘革命期間成為泛民會議召集人。.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梁家傑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梁家傑 · 查看更多 »

民主党

本列表列出了世界各国称为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的政党。.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民主党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民主党 · 查看更多 »

民主黨 (香港)

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是香港民主派的第一大政黨,其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現時,其為立法會第二大政黨,現任黨主席為胡志偉。.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民主黨 (香港)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民主黨 (香港) · 查看更多 »

民建聯

#重定向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民建聯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民建聯 · 查看更多 »

泛民主派

泛民主派(Pan-democracy camp),簡稱泛民,是香港傳媒和學者等由2004年起常用的辭彙,廣義指支持香港全面推行民主及普遍選舉的政治人物及組織;當中部分黨派也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自由民主的政治改革、結束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 縱使民主派支持及推動香港民主發展,但常因街頭抗爭手法、路線、社會及經濟立場的不同而分為多個黨派及團體:包括現今「溫和民主派」(主流民主派)、「激進民主派」(進步民主派),加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左派和右派立場的分別,在政治光譜擴闊底下的變化,透過妥協、談判、違法、對抗等不同路線分裂而成,近年更多稱作「泛民主派」或簡稱「泛民」,而親共傳媒則稱之為反對派,中國内地媒體稱呼泛民黨派時會加上引號;同樣,泛民人士稱建制派人士為保皇黨、土共。.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泛民主派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泛民主派 · 查看更多 »

涂謹申

涂謹申(James To Kun-sun,),生於香港,香港執業律師,現任立法會議員及油尖旺區議會(奧運選區)區議員,民主黨及其前身香港民主同盟的創黨成員。.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涂謹申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涂謹申 · 查看更多 »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第二屆區議會選舉,於2003年11月23日舉行。投票人數達108萬人,投票率44.4%。是次選舉是「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後第一個大型選舉。.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7年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

#重定向 2007年香港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2007年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2007年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 · 查看更多 »

200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200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是為選出第三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選舉,已於2007年3月25日順利舉行。選舉由8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進行投票,從一位或多位候選人中選出下一任行政長官。由於立法會修訂了《行政長官選舉條例》,加入了信任投票制度,即使这次只有一人得到足夠提名,仍然需要投票。.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200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200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四屆立法會選舉,於2008年9月7日舉行。與上屆一樣,是次選舉重選立法會全數60個議席,包括30席由地區直選產生之議席及30席由功能界別產生之議席。 泛民主派在地區直選取得19席,較上一屆地方選區多取1席,但功能界別減至4席,惟成功保留立法會的三分之一以上、亦即是21席的關鍵議席數目,惟激進民主派社會民主連線取得3席,從而左右主流民主派。 民建聯整體上席位沒有增減,自由黨在地方選區全軍覆沒,黨正副主席連任失敗,跌到第三大黨;選後4名原屬自由黨的功能界別立法會議員退黨,實力大輻下降,民建聯取代自由黨,成為建制派第一大黨。.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和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之间的比较

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有171个关系,而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有14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3,杰卡德指数为17.04% = 53 / (171 + 140)。

参考

本文介绍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和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