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和聚合板塊邊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和聚合板塊邊緣之间的区别

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 vs. 聚合板塊邊緣

1950年阿萨姆-西藏地震,又称阿萨姆地震,中文文献中常称为1950年墨脱-察隅地震、1950年墨脱地震或1950年察隅地震,有时亦称1950年印度-中国地震,发生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结南迦巴瓦峰东侧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雅鲁藏布江断层带的墨脱断裂上,是中国有仪器纪录以来所纪录到的震级最大的地震,也是已知由聚合板塊邊緣碰撞所引起的地震规模最大的地震、20世纪世界第六大的地震和有观测纪录以来全球地震规模第九大的地震。 该次地震发生于1950年8月15日,震中位于中国与印度阿萨姆邦交界的西藏墨脱县。此次地震的矩震级达8.6级,最大地震烈度则可能达到12度。地震波及整个西藏及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附近的西藏墨脱县、察隅县和印度阿萨姆邦都受到了严重破坏,在中国造成了约4000人死亡,而在印度的死亡人数也达到了1526人。该次地震引起的山崩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山崩。. 聚合性板塊邊緣(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 Destructive plate boundary,又譯大陸匯聚帶、聚合性板塊邊界、破壞性板塊邊界),顧名思義,是指邊界兩旁板塊相移近之處。其動力源自軟流圈中下沈的熔岩對流,乃三種主要板塊邊界之一。由於板塊相撞時產生巨大擠壓力和摩擦力,並形成俯衝帶,產生大量熔岩,故容易觸發地震、火山爆發和海嘯等自然災害。與此同時,亦造出摺皺山脈、海溝、火山、火山島弧等自然地貌。.

之间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和聚合板塊邊緣相似

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和聚合板塊邊緣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हिमालय IAST:hīmalaya,“雪域”之意;;हिमाल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边境上。东西长2400多公里,南北宽200—300公里。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北纬35°14'21",东经74°35'24",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北纬29°37'51",东经95°03'31",海拔7756米),总面积约594,400平方公里。 中国与尼泊尔边界上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中還有一百多座高度超過7200米的山峰,而喜马拉雅山脉以外的最高峰是世界第二高峰、位於喀喇昆仑山脉的喬戈里峰,高度8611米。喜马拉雅山脉對南亞文化有許多的影響,許多山脈中的高山是佛教及印度教的聖地。 喜马拉雅山脉也有一些較低而走勢平行的山麓,第一山麓在最南邊,高約一千米,稱為西瓦利克山脈,再往北即是高二千到三千米的。 喜马拉雅山脉橫跨了五個國家:印度、尼泊尔、不丹、中国及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在前三個國家的國境內。喜马拉雅山脉的西北方是興都庫什山脈和喀喇昆仑山脉,北邊是西藏高原,南邊則是印度河-恆河平原。 世界上的主要河川中,印度河、恆河及雅魯藏布江(下游是布拉馬普特拉河)-都是發源自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發源自岡仁波齊峰附近,而恆河發源自印度的北阿坎德邦。這些河的流域中居住了約六億人。.

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和喜马拉雅山脉 · 喜马拉雅山脉和聚合板塊邊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和聚合板塊邊緣之间的比较

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有40个关系,而聚合板塊邊緣有3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1.35% = 1 / (40 + 34)。

参考

本文介绍1950年阿薩姆-西藏地震和聚合板塊邊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