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1930年代臺灣和台灣文藝協會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1930年代臺灣和台灣文藝協會之间的区别

1930年代臺灣 vs. 台灣文藝協會

1930年代臺灣仍處於日治時期,此時是臺灣工業化的重要轉折點。尤其中日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民主、經濟發展、文化論述都因接納西方文明後,呈現蓬勃情景。 在政治方面,台灣政壇於1930年代初期延續日本民主的風潮,實施民主。再以經濟發展為例,台灣原本是個以農業為發展重心,在礦產資源不甚豐富情況下,利用本身肥沃土壤與水利資源,創作十分適合發展農業的經濟環境。直至日治時期開始至1930年代前,日本政府仍將台灣視為以農業為導向的「糖產供應地」。1930年代,此觀念大幅改變。而會讓台灣經濟從農業導向發展成工業導向,日本的南進南洋戰略具有相當關鍵性要素。因此就算七七事變後,專注台灣的工業化發展並以經濟政策面促成台灣生產力擴充計劃的戰略方針始終沒變。 就文化而言,1930年代,台灣已普遍具有電燈、電話、自來水、飛機等文明器物,顯示受到西方文明思潮巨大的衝擊。在此同時,西式教育的公學校也於各地普遍設立。另外,西方先進娛樂像電影、留聲機與唱片,也於該年代被日本人引進台灣,眾多因素,讓台灣逐漸形成新的都市流行文化。 不過,被《Viva Tonal 跳舞時代》紀錄片比喻為「跳舞時代」的此時期,卻在日本發動中日戰爭後,成為絕響。而台灣1930年代正如該紀錄片所最後描繪的-「跳舞時代在戰火中落幕」。. #重定向 臺灣文藝協會.

之间1930年代臺灣和台灣文藝協會相似

1930年代臺灣和台灣文藝協會有(在联盟百科)0共同点。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1930年代臺灣和台灣文藝協會之间的比较

1930年代臺灣有146个关系,而台灣文藝協會有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0,杰卡德指数为0.00% = 0 / (146 + 1)。

参考

本文介绍1930年代臺灣和台灣文藝協會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