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1924年和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1924年和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之间的区别

1924年 vs. 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

请参看:. 1939年3月20日,纳粹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向立陶宛外交部长发出口头最后通牒,要求立陶宛交还克莱佩达区(亦称梅梅尔领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脱离德国),否则德国国防军将对其发动入侵。立陶宛和德国关系長年紧张,克莱佩达区亲纳粹宣传活动盛行,德国扩张势头亦日渐加剧,因此德国最后通牒并不出意外。五日之前,纳粹德国刚刚完成了对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的占领。1924年《》的四个签约国理当维护克莱佩达地区的政治现状,但四国均未采取实质行动。英国与法国延续了对德的绥靖政策,意大利和日本则公开支持德方主张。3月22日,立陶宛被迫接受通牒,克莱佩达区由此成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获得的最后一块领土。立陶宛在经济上和名誉上受到严重打击,欧洲战前局势进一步恶化。.

之间1924年和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相似

1924年和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有1共同点(的联盟百科):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le Traité de Versailles,Treaty of Versailles),全称《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Traité de paix entre les Alliés et les Puissances associées et l'Allemagne,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Allied and Associated Powers and Germany),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和战败的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7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凡爾賽條約》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 在凡爾賽和約的眾多條款中,最具爭議性的一項莫過於第231條款。該條款迫使德國承認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合約也限制德國的軍事能力,使其割讓領土,以及迫使他們支付巨額的賠款。在1921年時,德國所要負擔的賠款高達1320億馬克(爾後減免至314億馬克)。當時許多經濟學家,包含著名的約翰·凱因斯,都認為凡爾賽條約太過苛刻,賠款金額過於高昂並且容易產生不良後果。但是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例如法國元帥費迪南·福煦就認為條約對德國非常寬容。.

1924年和凡尔赛条约 · 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和凡尔赛条约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1924年和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之间的比较

1924年有155个关系,而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有3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杰卡德指数为0.54% = 1 / (155 + 30)。

参考

本文介绍1924年和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