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1894年

指数 1894年

没有描述。

105 关系: 加拿大南北战争可口可乐夏威夷州奥地利孫中山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巴黎中國中國國民黨东学党起义平壤乔治·勒梅特京剧彼得·卡皮查作曲家德雷福斯事件俄罗斯帝国医生全羅道兴中会具伯·爾利光绪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理查德·尼古拉斯·冯·康登霍维-凯勒奇美國羅伯特·孟席斯瑪莎·葛蘭姆甲午战争畫家马达加斯加諾曼·洛克威爾豐島海戰鲁道夫·赫斯鲁昂超流体鸭绿江麥美倫麦肯齐·鲍威尔黄海黄海海战阮朝阿道夫·希特勒赫鲁晓夫薩克斯風開國 (朝鮮高宗)邓世昌金亨稷艾曼紐·夏布里耶苏联...英国首相林漢河梅兰芳檀香山歐盟之父沙皇法国渤海清朝澳大利亞總理朝鮮國朝鮮王朝明治海军新加坡日本政党10月1日10月22日11月16日11月1日11月21日11月24日12月20日12月21日1961年1971年1972年1978年1983年1986年1月11日2月10日2月3日2月4日3月12日3月2日4月17日4月26日4月27日5月11日6月11日6月23日7月10日7月17日7月22日7月25日7月27日7月30日7月9日8月1日8月8日9月11日9月13日9月17日 扩展索引 (55 更多) »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1894年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或稱美國内戰(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内战,發生於1861至1865年期間。參戰雙方為北方的美利堅合眾國(簡稱聯邦)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簡稱邦聯)。 據估計約有10%的20-45歲北方男性和30%的18-40歲南方白人男性在戰爭中死亡。.

新!!: 1894年和南北战争 · 查看更多 »

可口可乐

可口可樂(Coca-Cola;简稱Coke,可樂)是由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生產出品的一种可樂。1886年5月8日,可口可樂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誕生,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创造了一种风味糖浆并带到他的街区药房,将糖浆与汽水混合后,创造了这种口味独特、可以在冷饮柜出售的软饮料,其合伙人兼会计弗兰克·罗宾逊将该饮料命名为“Coca‑Cola(可口可乐)”,并为之设计了沿用至今的带商标的独特字体。 目前可口可乐在大多数国家的可樂市場處領導地位,每天在全球的销量约达 19 亿份,主要競爭對手为美国百事公司旗下的百事可樂。.

新!!: 1894年和可口可乐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州

夏威夷州(夏威夷語:Mokuʻāina o Hawaiʻi,State of Hawaii)在1959年8月21日成為美國的第50個州,由夏威夷群島所組成,位於北太平洋中,所在的大洲是大洋洲。距離美國本土3,700公里,屬於太平洋沿岸地區。首府為檀香山。在1778至1898年間,夏威夷也被稱為「三明治群島」(Sandwich Islands)。 夏威夷是距今最近加入美國的州份,與美國其他各州有著明顯的區別:它除了是美國最南方的州外,也是美國唯一一個全部位於熱帶的州;它與阿拉斯加州是美國各州中,僅有的兩個不與其他各州相連的州份,也是美國唯一一個沒有任何土地位在美洲大陸的州。論美國所有領土而言,夏威夷州是除了美國海外屬地和群島以外,最南端的一州,但非最南端的領土(美國最南端的領土在美屬薩摩亞群島)。在族群分佈上,它是兩個非白種人居多數州份的其中之一,比起其他各州,夏威夷州擁有最大的亞裔人口比例。生態及農業方面,它是全世界擁有最多瀕危物種的地方,也是美國唯一生產咖啡具有工業規模的州份。.

新!!: 1894年和夏威夷州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新!!: 1894年和奥地利 · 查看更多 »

孫中山

孫中山(),名文,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載之,號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稱孫中山。生於大清帝國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華民國奠基人,亦是中國國民黨之創黨人。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在日本東京由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号召下與華興會以及光復會等組織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後於東京黑龍會總部組成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主張使用狀似日本軍旗「旭日旗」的「青天白日旗」,反對使用黃興所提出的井字旗作為革命旗幟,並在黑龍會等組織的支持下被推為總理。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臨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尊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就有革命思想。但到了青年時期,他依舊未有行動,28岁上書清朝重臣李鴻章,建言改革,卻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將兵遣師,侵入中國。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國國民黨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原本,孫中山提倡以武裝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以建立中華民國,但民國建立以後,他得不到北洋軍人的信任、支持,所以他又提倡武力推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於是遭受許多非議。他提出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影響中國政治至深,中国国民党尊其為唯一總理。 孙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新!!: 1894年和孫中山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

尼可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羅曼諾夫即尼可拉二世(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儒略曆1868年5月6日-1918年7月4日),俄罗斯帝国末代沙皇和芬蘭大公,在位时间1894年—1917年。.

新!!: 1894年和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1894年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1894年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1894年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东学党起义

东学党之亂,朝鲜称甲午农民战争(),韩国称东学农民运动()或东学革命(),是19世纪下半叶在朝鲜发生的一次反对两班贵族和日本等外国势力的農民武装起义运动,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導火線。 19世纪下半叶新帝国主义盛行,西力东侵,朝鲜王朝统治不稳,叛乱迭起。1860年左右,崔济愚创立了东学,原為一純粹宗教團體,且含有抵制基督教之民族意識,以对抗传入朝鲜的西方文化,并致力于帮助窮困农民争取权益,口号為「惩治贪官污吏」和「斥倭斥洋」。 1894年1月10日,全琫準率领农民军队在全罗道古阜郡举行起义,反抗当地郡守赵秉甲的压迫。全罗道监司金文铉派长兴府使李容泰去古阜镇压。同年3月29日,全琫準再次率领农民起义,攻克古阜郡的白山,并以白山为根据地,不断扩充起义队伍。4月28日,全琫準的起义军攻下全州。攻占全州后,起义军准备进攻汉城。朝鲜朝廷恐慌,在派洪启薫武力镇压失败后,又派严世永前往全州与全琫準议和。6月10日,在朝廷同意了起义军提出的包括严惩贪官污吏、烧毁奴婢文契等12项要求后,双方签订了《全州和约》,起义军后撤兵。 在议和前,朝鲜高宗就向北京告急。6月8-10日,清軍登陸駐屯於牙山。清军的介入对镇压朝鲜农民起义并非发挥什么作用,因为当时朝鲜朝廷与起义军已经议和。但清军的介入,为日本出兵朝鲜提供了借口。6月21日,日本在维护朝鲜独立的幌子下,围攻朝鲜王宫,推翻闵妃一派的政权,组成以金弘集为首的亲日内阁。6月21日,金弘集政府宣布废除用清政府签订的一切条约,并授权日本驱逐清军回国。7月25日,日军向停泊在丰岛的清军舰队不宣而战,挑起中日甲午战争。9月,清军撤出朝鲜,战争转到中国本土。 甲午战争期间日军占领朝鲜。1894年10月12日,东学党再次起义,人数20万。截至1895年3月29日,遭日军和朝鲜官军镇压。 大院君企图利用东学党,扶持自己的孫子李埈镕(高宗的姪子)取代高宗,但没有成功。大院君与日本人、亲日开化党矛盾渐深,他认定日本会输掉甲午战争,一面写信并派密使私通平壤清军,一面又派郑寅德、朴世纲、朴东镇、许烨等人煽动南方东学党,南北夹击日本人及亲日派。李埈镕参与并图谋借机篡位。李埈镕还与美国顾问、李仙得等商议训练军队,又与亲清的英国总领事禧在明联络。但是清军战败退回中国,大院君和李埈镕派人连夜撕掉日本人在汉城张贴的捷报散布清军战胜;催促东学党起义。大院君手下计划兵变,迫高宗退位为上王,废中殿、世子,迎李埈镕即位,尽戮开化党 。 但是,大院君、李埈镕祖孙煽动东学党被亲日派李允用、安駉寿等人发觉,他们派李秉辉打入在南方煽动东学党的大院君党羽中,搞到了郑寅德奉李埈镕之命交给东学党的密函。安駉寿在八月二十六日夜将密函交给日本公使馆,李允用、安駉寿打算处置相关人员。大院君闻讯后八月二十九日借口李允用对他行新式军礼不合体统将其罢黜,同日拜访日本公使馆,希望不要被阴谋诡计所蛊惑,同时请求日本推迟派兵镇压东学党,他也将任命李埈镕代替朴定阳为报聘大使访问日本加深大院君与日本亲密关系李埈镕亦向日本人解释。日本公使大鸟圭介指责大院君和李埈镕,迫使大院君撤销对李允用的处分,大鸟认为大院君祖孙已悔改,没有深究。李埈镕辞去报聘大使的职位,继续在国内策划篡位。.

新!!: 1894年和东学党起义 · 查看更多 »

平壤

平壤,正式名稱為平壤直轄市(),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大同江横跨市区,東側是平安南道的大同郡、檜倉郡及南浦特别市的大安郡及龍岡郡、南側是黃海北道的黃州郡、延山郡及-松-林市、北側是平安南道的成川郡及平城市。 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地势低--的地段,因地势平坦而得名“平壤”。也是平安道名稱中“平”字的來源地。城市西北部是低矮的山岭,东部是丘陵和的平原。大同江和它的支流普通江流经市中心。 因城内遍布柳树,平壤又稱“柳京”。朝鲜政府提倡植树造林並推动环境保护的政策,平壤的山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平壤市民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8平方米。 平壤是传说中朝鮮族的始祖檀君在西元前1122年建都的王儉城所在地,為朝鮮半島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有乙密台、练光亭、大同门、普通门等年代久远的古迹。虽然平壤在朝鲜战争中被毁坏几成废墟,平壤很快得到重建,20世纪70、80年代,平壤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建了主体思想塔、人民大学习堂、五一体育场、平壤凯旋门等地标性建筑。.

新!!: 1894年和平壤 · 查看更多 »

乔治·勒梅特

喬治·亨利·約瑟夫·愛德華·勒梅特(Georges Henri Joseph Édouard Lemaître,),生於比利时沙勒罗瓦,比利时天主教神父,宇宙学家。.

新!!: 1894年和乔治·勒梅特 · 查看更多 »

京剧

京劇又称京戲,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以及现在的臺灣又稱为平劇、國劇,是中国戏曲劇种之一。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京劇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劇 和漢劇,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劇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京劇於2010年,獲選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新!!: 1894年和京剧 · 查看更多 »

彼得·卡皮查

#重定向 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察.

新!!: 1894年和彼得·卡皮查 · 查看更多 »

作曲家

作曲家是專門創作音樂的音樂家。在過去,大部分的音樂家都會作曲,但在分工細密的現代社會,作曲家、演奏家甚至指揮家等,已經成為截然不同的音樂家類型。 歷史上有許多創作的類型,像是鋼琴奏鳴曲或交響樂等等,古典時期的作曲家往往各種類型都加以嘗試,但浪漫時期則出現較多專作鋼琴曲或歌劇的作曲家;而流行歌曲中寫爵士樂和寫搖滾樂亦不相同。作曲家必須了解視音樂的型式有不同的作曲方式,像是為了戲劇而作曲,要考量到歌唱者發聲,音響效果等。為了流行歌曲而作曲,要了解歌詞,了解目前流行的趨勢。要為交響樂作曲,不了解各種樂器是不行的。這些都是作曲家面臨的挑戰。.

新!!: 1894年和作曲家 · 查看更多 »

德雷福斯事件

德雷福斯事件(Affaire Dreyfus),或称德雷福斯丑闻、德雷福斯冤案是19世纪末发生在法国的一起政治事件,事件起于阿弗列·屈里弗斯,一名法國犹太裔軍官被误判为叛国,法国社会因此爆发嚴重的衝突和爭議。此后经过重审以及政治环境的变化,事件终于1906年7月12日获得平反,德雷福斯也成为国家的英雄。.

新!!: 1894年和德雷福斯事件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旧俄語: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羅斯帝國”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派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维埃俄国取代,但沙俄的残余势力直到1922年俄罗斯内战后才被完全消灭。.

新!!: 1894年和俄罗斯帝国 · 查看更多 »

医生

醫生又稱醫師,在中國古代称大夫或郎中。「医生」其本意是指专精医学的人,「生」指先生(也是以前社会对师长的敬称)。唐朝的医疗行政机构叫太医署,它采取政教合一的政策,既是医务行政机构,又是医学教育机构,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院。现在「大夫」一词在中國大陸北方人中也常用。 据称,三国时,东吴有位名医叫董奉,精通医道,有妙手回春之术,医德也高。他晚年为百姓治病不收诊费和药钱,但要求病人痊愈后必须到山上种植杏树,名为“康乐杏”。后来,杏林用来专指医术精良,医德高尚的医生。.

新!!: 1894年和医生 · 查看更多 »

全羅道

全羅道(전라도)是昔日朝鮮八道之一,位於朝鮮半島西南部,道府位於全州。.

新!!: 1894年和全羅道 · 查看更多 »

兴中会

興中會,為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革命團體,為中國國民黨的前身組織,中國國民黨即以其成立日1894年11月24日為建黨日。.

新!!: 1894年和兴中会 · 查看更多 »

具伯·爾利

具伯·爾利(Jubal Anderson Early,),南北戰爭期間的邦聯將領,為李將軍的重要手下之一。.

新!!: 1894年和具伯·爾利 · 查看更多 »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新!!: 1894年和光绪 · 查看更多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法语:Comité International Olympique,CIO;英语: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是一个非政府、非營利的国际体育组织,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由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894年6月23日建立,首任主席是泽麦特里乌斯·维凯拉斯。目前有100个委员和32个荣誉委员。 国际奥委会组织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它组织的首届夏季奥运会于1896年于希腊雅典举行,首届冬奥会于1924年在法国霞慕尼举行,首屆青奧會於2010年在新加坡舉行。 国际奥委会依照《奥林匹克宪章》领导奥林匹克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及其五环会徽的专管机构,和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和决定有关奥林匹克运动问题的最高权力机关;对每4年举办一次的奥运会拥有一切权力;它与其成员国或地区,以及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相互承认。其第一负责人即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由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选出,另设副主席4人,委员6名;工作語言为法语和英语,另外还使用德语、西班牙语、俄语和阿拉伯语。.

新!!: 1894年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理查德·尼古拉斯·冯·康登霍维-凯勒奇

查德·尼古拉斯·冯·康登霍维-凯勒奇(Richard Nikolaus von Coudenhove-Kalergi,全名:Richard Nikolaus "Eijiro" Graf von Coudenhove-Kalergi,),奥地利政治家、地缘政治学家、哲学家、康登霍维-凯勒奇伯爵。因為他的母親光子·康登霍维-凯勒奇是日本人(日本名:)、他的幼名是「青山榮次郎」。康登霍维-凯勒奇是欧洲一体化的倡导者,创建了国际泛欧联盟并担任其主席达49年。他的思想影響了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

新!!: 1894年和理查德·尼古拉斯·冯·康登霍维-凯勒奇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1894年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孟席斯

羅伯特·戈登·孟席斯爵士,KT,AK,CH,FRS,QC(Sir Robert Gordon Menzies,),澳洲政治家,是在任時間最長的澳洲總理,前後任職達18年半。孟席斯爵士早年屬於澳洲聯合黨,後來經歷過了一段艱難時期,再創立澳洲自由黨,此後仕途一帆風順,並對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澳洲政壇起重要影響力。另外,不論在議會還是選舉場合,孟席斯爵士皆以雄辯滔滔著稱。.

新!!: 1894年和羅伯特·孟席斯 · 查看更多 »

瑪莎·葛蘭姆

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又譯為马莎·格雷厄姆,美國舞蹈家和編舞家,也是現代舞蹈史上最早的創始人之一。.

新!!: 1894年和瑪莎·葛蘭姆 · 查看更多 »

甲午战争

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稱清日戰爭,國際通稱First Sino-Japanese War,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東半島及黃海等地进行的一場戰爭。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国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战争。丰岛海战是戰爭爆發的標誌。最終大清戰敗,並於1895年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新!!: 1894年和甲午战争 · 查看更多 »

畫家

畫家,通常指以繪畫為職業的人或者畫畫特別優秀的人。西方在文藝復興或之前的時代,畫家基本上是受人委託而作畫的職業。在中國古代,正如音樂家一樣,很多畫家都不是職業性的。事實上幾乎沒有優秀的畫家是“職業性”的。以畫畫為職業者,一般稱爲“畫匠”,在中國古代地位是比較低下的。不論那個人是畫在石頭、畫布、紙、皮上,都可稱為畫家。另外,可尊稱大畫家為「畫伯」。 畫家這個名稱在近代有所轉變,米羅經常反對畫家這個字,因其創造性不足,事實上畫家也往往是設計師、插畫家、雕塑家、作家、老師等。而且畫家也常與藝術家有重疊的意思 de:Artist.

新!!: 1894年和畫家 · 查看更多 »

马达加斯加

达加斯加共和国(Repoblikan'i Madagasikara ;République de Madagascar),简称马达加斯加,前称,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南部近海的印度洋岛屿国家,该国包括马达加斯加岛(世界第四大岛)及其周边多个比较小的岛屿。冈瓦那超大陆在早侏罗纪解体后,马达加斯加岛在约8800万年前从印度板块分裂,当地的原生动植物因此得以在相对隔离的自然条件下演化。马达加斯加也因此成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90%的野生动植物都是该国独有。但是,岛上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也日益受到迅速增长人口侵占的威胁。 公元前350年到公元550年间,南岛民族从婆罗洲乘浮架独木舟前来,马达加斯加开始有人类定居。公元1000年左右,班图人穿越莫桑比克海峡移居此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多个族群陆续前来当地定居,每个族群都在地方文化中留下持久的风景线。马达加斯加族群通常可以划分成18或更多个较小的族裔团体,其中又以中部高地的梅里纳人所占规模最大。 马达加斯加岛曾长期由零散的社会政治联盟统治。从19世纪开始,岛上大部分地区都由一系列的伊默里纳贵族统一成马达加斯加王国加以统治。1897年,该岛成为法兰西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君主政体随之土崩瓦解,之后一直到1960年才获得独立。独立后的马达加斯加称为共和国,先后经历四大宪政时期。1992年起,该国开始正式由以首都塔那那利佛为中心的宪政民主政体统领。但是,经选举上台的总统马克·拉瓦卢马纳纳在2009年的民众起义中被迫辞职,总统权力于2009年3月移交安德里·拉乔利纳,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此举乃是一场政变。 截至2014年4月,马达加斯加人口刚超过2300万,其中90%日均收入不到2美元。该国有两种官方语言,分别是马达加斯加语和法语。生态旅游和农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对教育、卫生和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投资则都是马达加斯加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在拉瓦卢马纳纳的统治下,这些投资使该国经济大幅增长,但利益的分配存在失衡,导致贫困人口和中层阶级间因生活成本的逐渐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下降而关系紧张。.

新!!: 1894年和马达加斯加 · 查看更多 »

諾曼·洛克威爾

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是美國在20世紀早期的重要畫家及插畫家,作品橫跨商業宣傳與美國文化。他一生中的繪畫作品大都經由《星期六晚邮报》刊出,其中最知名的系列作品是在1940和50年代出現的。如《四大自由》與《女子鉚釘工》。.

新!!: 1894年和諾曼·洛克威爾 · 查看更多 »

豐島海戰

豐島海戰(日方称豊島沖海戦)發生於公元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27年),是中日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的一次遭遇战,也是中日双方第一次海战,清廷惨败,济远艦以小擊大、以一敌三,不敌败走,日舰在追击过程中遇到清军租用的英國运兵船高升号,将其击沉,船上七百余名中外官兵除少數獲救之外,悉数遇难。.

新!!: 1894年和豐島海戰 · 查看更多 »

鲁道夫·赫斯

鲁道夫·沃尔特·理查德·赫斯(Rudolf Walter Richard Heß),納粹黨的副元首,生於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二戰後判處終身監禁,最後於柏林施潘道軍事監獄內的小別墅上吊自殺,不過當時赫斯的脖子上有繩索多次纏繞過的跡象,勒痕呈平行狀,因此有不少人認為赫斯的死並不單純。赫斯後來成為了新納粹的崇拜對象,而他的兒子沃爾夫·赫斯成了著名的右翼分子,並稱聲稱他的父親死於謀殺。 赫斯於1941年5月10日搭乘飛機前往英國進行未授權的和平任務,並遭英方扣留直到大戰結束。.

新!!: 1894年和鲁道夫·赫斯 · 查看更多 »

鲁昂

鲁昂(法语:Rouen, IPA: /ʁuɑ̃/)位于法国北部,是上诺曼底大区的首府。历史上,鲁昂是中世纪欧洲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圣女贞德於1431年在鲁昂就义。 鲁昂的主要名胜有鲁昂主教座堂、大时钟等。.

新!!: 1894年和鲁昂 · 查看更多 »

超流体

超流體是一種物質狀態,特點是完全缺乏黏性。如果將超流體放置於環狀的容器中,由於沒有摩擦力,它可以永無止盡地流動。它能以零阻力通过微管,甚至能从碗中向上“滴”出而逃逸。超流體是被彼得·卡皮查、約翰·艾倫和冬·麥色納在1937年發現的。有關超流體的研究被稱為量子流體力學。氦-4的超流體現象理論是列夫·朗道創造的,而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博戈柳博夫是第一個建議使用微扰理论者。.

新!!: 1894年和超流体 · 查看更多 »

鸭绿江

鸭绿江(满语: ;汉语拼音:,)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间的一条界江。入海口地区,朝方岛屿——绸缎岛和薪岛等与中方陆地接壤,因此鸭绿江江面末段完全在朝方一侧。目前河口为双方共用。.

新!!: 1894年和鸭绿江 · 查看更多 »

麥美倫

#重定向 哈羅德·麥美倫.

新!!: 1894年和麥美倫 · 查看更多 »

麦肯齐·鲍威尔

麦肯齐·鲍威尔爵士(Sir Mackenzie Bowell,),曾任加拿大總理。 Category:英格蘭裔加拿大人 Category:安大略省人 B.

新!!: 1894年和麦肯齐·鲍威尔 · 查看更多 »

黄海

海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边缘海,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黄海平均水深44米,海底平缓,为东亚大陆架的一部分。.

新!!: 1894年和黄海 · 查看更多 »

黄海海战

海海战可以指:.

新!!: 1894年和黄海海战 · 查看更多 »

阮朝

阮朝()是越南历史上最后的朝代,1802年至1804年使用南越国号(阮世祖朝贡之时自称“南越国长”),1804年至1839年使用国号越南()、大越南(),1839年,明命帝阮福晈将国号改为大南()。 阮朝前身為郑阮纷争时的阮氏广南国,存在於1558年至1777年,而後於1802年,滅西山朝正式建國统一越南,直至1945年最後一位皇帝保大帝退位,王朝正式结束。阮朝的历史是越南历史上较动荡的一段时期,此时期的历史与中国清朝的衰落和法国在中南半島的崛起紧密相关。 阮朝的历史可被分为两段时期,独立时期与殖民时期。独立时期(1802年-1883年),阮朝对越南有着绝对的统治权,但是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势力逐渐崛起,威胁到了阮朝的统治,在独立时期末,阮朝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交趾支那(南圻)、东京(北圻)和安南(中圻),其中交趾成为法国殖民地、安南和东京则成为法国的保护国,阮朝朝廷的权力随之减弱。殖民时期(1883年-1945年),法国殖民势力逐渐取得越南的统治权,阮朝朝廷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在这段时期的越南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越南一度被日本占领。.

新!!: 1894年和阮朝 · 查看更多 »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纳粹德国元首。其于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并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在林茨长大。1913年他迁往德国,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陆军服役並受勳。1919年希特勒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发动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在监禁期间希特勒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希特勒對凡爾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以其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宣称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 1933年纳粹党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魏玛共和国转变为一党专制、纳粹、极权及独裁统治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借口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由此获得了相当一些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别“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1945年4月30日),为避免被开坦克进城的苏联红军俘获,希特勒与布劳恩自杀身亡,其尸体被焚毁并被苏联红军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纳粹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希特勒和纳粹政权亦在战争期间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新!!: 1894年和阿道夫·希特勒 · 查看更多 »

赫鲁晓夫

#重定向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新!!: 1894年和赫鲁晓夫 · 查看更多 »

薩克斯風

薩克斯風(英语:Saxophone)是一种木管乐器,但是管体通常是用黄铜制造,使得薩克斯風同时具有铜管类乐器的特性,這也導致了在歸類上令不少人產生疑惑。由於从发声原理上来看,薩克斯風和同样使用单簧片的单簧管相同,所以便將它归类为木管乐器。薩克斯風同时也是一种移调乐器,常见调性为E和B,也有C调和F调。中音薩克斯風以其烟斗状的外形为人所熟知。.

新!!: 1894年和薩克斯風 · 查看更多 »

開國 (朝鮮高宗)

開國(1894年—1895年)是朝鲜王朝国王高宗之年號,以朝鲜王朝開國之年(1392年)为元年,金弘集进行甲午改革,1894年7月27日採用。1896年採用西曆同時改元建陽。.

新!!: 1894年和開國 (朝鮮高宗) · 查看更多 »

邓世昌

邓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谥壮节,广东番禺龙导尾人(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龙珠直街龙延里2号),中国北洋水师将领,甲午戰爭時陣亡,追贈太子少保,入祀昭忠祠,被譽為民族英雄。.

新!!: 1894年和邓世昌 · 查看更多 »

金亨稷

金亨稷(김형직,)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国领导人金日成的父亲、以及继任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祖父,朝鲜独立运动人物。本貫是朝鮮全州金氏。 出身于朝鲜万景台一个佃农家庭。曾於一間由美國傳教士開辦的學校就讀。 1910年,参加朝鲜复国抗日救亡运动。 1917年,金亨稷在平壤组织了地下反日组织朝鲜国民会。1917年秋,金亨稷在明新学校讲课时被3名日本警察逮捕搜查,判刑一年,在平壤监狱服刑。刑满出狱后带领全家迁往中国吉林省临江县避祸,1924年12月迁往抚松县城。 金成柱与张蔚华一起就读抚松第一小学。 1926年,年仅32岁的金亨稷死於第3級凍傷。.

新!!: 1894年和金亨稷 · 查看更多 »

艾曼紐·夏布里耶

亚历克西斯-艾曼紐·夏布里耶(Alexis-Emmanuel Chabrier,),法國浪漫主义作曲家。 夏布里耶听了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后,决定放弃公职,全身心投入音乐创作。此后他创作了包括歌剧和管弦乐在内的作品,其中最著名者是管弦乐狂想曲《西班牙》。.

新!!: 1894年和艾曼紐·夏布里耶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新!!: 1894年和苏联 · 查看更多 »

英国首相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the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即英国首相,或简称“联合王国首相”、“英相”、“英揆”(揆,本意即宰相),前稱大不列顛首相,代表英国王室和英國公民执掌英國行政权力的最高官员、英国政府首脑。在一般情况下,国会下议院的多数党党魁或者执政联盟的领袖自动成为首相人選,人选经由君主确认及任命后,才正式成为首相。英國歷史上,首相一般會兼任第一财政大臣一職,伦敦唐寧街10號即为第一财政大臣之宅邸。根据实际情况有時會設立副首相作為副職。.

新!!: 1894年和英国首相 · 查看更多 »

林漢河

林漢河爵士,CBE,JP(,),新加坡醫生和政治家,1933年奉委海峽殖民地立法局非官守議員,1934年起成為該局首席華人非官守議員,1940年起進一步兼任行政局非官守議員。戰後他在1946年至1948年出任新加坡諮詢委員會非官守委員,以及在1948年至1951年出任新加坡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 林漢河早年先後受教於崇正學校、聖安德烈學校、萊佛士書院和英皇愛德華七世醫學校,其後到英國升學,1918年從蘇格蘭愛丁堡大學醫科畢業。返回新加坡後,林漢河除了從事私人執業外,還熱心於社會事務,曾於1930年至1932年出任新加坡海峽英籍華人公會會長一職。除了兩局的公職以外,戰前的林漢河也曾任新加坡市政局議員和教育委員會委員等職,並奉委太平局紳和華人參事局員。 新加坡在1942年淪陷後,林漢河遭日方拘捕,隨後更遭日方指控偷聽盟軍廣播而被判監,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始獲釋放。翌年,他獲英廷授予爵士勳銜,成為歷來第二位獲冊封爵士的馬來亞華人。戰後的林漢河參與創立馬來亞大學,並於1952年至1956年出任公共服務委員會委員,任內曾於1956年出任主席一職。晚年的林漢河隨著新加坡邁向自治和獨立而淡出政壇,不再過問政事。.

新!!: 1894年和林漢河 · 查看更多 »

梅兰芳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祖籍江苏泰州,清光緒二十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

新!!: 1894年和梅兰芳 · 查看更多 »

檀香山

檀香山(Honolulu),或称火奴魯魯,為美國夏威夷州最大的城市暨首府。在夏威夷語中,火奴魯魯意指「屏蔽之灣」或「屏蔽之地」。因為早期本地盛產檀香木,而且大量運到中國,被中國人稱為檀香山。城市位於歐胡島東南方沿岸,有一個區域稱叫作「火奴魯魯區」。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在2010年的統計數據,檀香山人口總數為390,738人;而火奴魯魯郡(約是整個歐胡島)則有900,000人。在夏威夷,地方政府的管轄範圍僅至「郡」的等級,而火奴魯魯郡則包含了歐胡島上所有範圍(約600平方英里)。美国前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于1961年出生在檀香山。.

新!!: 1894年和檀香山 · 查看更多 »

歐盟之父

歐洲之父,也被稱為歐洲聯盟的開國元勛,是一群為數不多的男人廣泛地被認為是歐洲一體化的主要推動者,以及對歐洲聯盟的發展做出重大的貢獻。但並不存在著一份官方的歐盟之父清單,並且也沒依照任何單一事件來界定他們。.

新!!: 1894年和歐盟之父 · 查看更多 »

沙皇

沙皇(俄语:царь)是部分斯拉夫君主採用的頭銜,此字源於羅馬時期的拉丁語稱號「凱撒」,在中世紀時被視為與「皇帝」一詞擁有類同的地位,即與羅馬皇帝一樣,受他國皇帝或宗教領袖(如羅馬教宗或君士坦丁堡牧首)認許。此頭銜最先為保加利亞君主採用,後來在拜占庭帝國滅亡後由莫斯科公國承襲。在彼得大帝改以為「凱旋將軍與獨裁者」(俄語:Император и Самодержец)為主要稱號後,「沙皇」一詞在官方定義下改與「國王」同等,但民间和国外仍非正式地把俄國君主称为沙皇。.

新!!: 1894年和沙皇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1894年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渤海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也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渤海古称沧海、北海。位于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之间,被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陆地环抱,仅东部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南北長約556千米,東西寬約236千米。 渤海的面积大约有7.8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約18米,从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向渤中及渤海海峡方向渤海水深逐渐加深, 到渤中地区, 水深也只有 20~ 30 m;整个区域海底平坦, 坡度较小。.

新!!: 1894年和渤海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1894年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亞總理

澳洲總理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首脑,由澳洲总督代表君主任命。现任總理是澳大利亚自由党领袖麦肯·腾博。 《澳洲宪法》没有提到总理一职,因此总理的存在和职权皆由惯例來确定。按照西敏制的惯例,澳洲總督作为象征性的元首代理人不干预行政,所以总理是实际决策者和最高行政长官。同样根據西敏制的法律結構,总理由於下議院(众议院)掌握多数席次的党派來推举,并被视为该党派的实际领袖。总理通常必須是聯邦議員(Member of Parliament;MP)。澳洲政治史上,唯一以參議員身份出任总理的是约翰·戈顿。.

新!!: 1894年和澳大利亞總理 · 查看更多 »

朝鮮國

#重定向 朝鲜王朝.

新!!: 1894年和朝鮮國 · 查看更多 »

朝鮮王朝

#重定向 朝鲜王朝.

新!!: 1894年和朝鮮王朝 · 查看更多 »

明治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至1912年7月30日。.

新!!: 1894年和明治 · 查看更多 »

海军

海軍或水軍是一國軍隊當中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為在海洋、河流、湖泊等水體上作戰的軍種,一般來說以錨作為標誌。海軍使用的武器主要為各式水上的軍艦、以及在海底航行的潛艇;操控艦艇的海軍為海軍艦艇兵,除了在水上及海底作戰的海軍艦艇兵之外,海軍還可衍生出空中戰鬥的海軍航空兵、以及能在水上戰鬥與陸上戰鬥的海軍陸戰隊。 海軍是人類史上最古老的軍種之一,在漢字中稱為「水軍」或「水師」,可以追溯到古代人類航海貿易、海上掠奪與自衛的發展,如西元前1400年的腓尼基人為保護於敘利亞沿岸穿越地中海建立殖民地和貿易活動,建造和使用了三列槳座戰船於海上與敵人戰鬥。隨著造船技術和工業革命的進步,海軍船艦從人力划槳、風力推動的帆船到了輪機動力,航程大為增加;海軍的武力也因為火砲的發明從水兵間的登艦近距離戰鬥演變到遠距開火射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軍戰鬥模式丕變,巨砲厚甲的戰艦逐漸退出世界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潛艇和航空母艦空中武力的活躍,同時也在該時期爆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戰役—雷伊泰灣海戰《雷伊泰灣爭奪戰》(The Battle for Leyte Gulf),C.

新!!: 1894年和海军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新!!: 1894年和新加坡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1894年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政党

政黨是以執政或促進和保障特定政治思想、政治利益為目標的團體。在代议制民主政體裡,政黨爭取執政一般以參加選舉為手段,並有時結成政治聯盟,在必要時聯合執政。政黨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識形態,针对国家和社会議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綱展示願景。 共同的利益、情感、民族、种族等都是结成政党的因素。不同的政治学家对政党有着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政党是选举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一种权力组织;有人认为政党是谋求公职的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控制政府的团体;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利益的表达渠道。 老牌民主國家和新興民主國家之經驗表明,要在長期內保持民主鞏固,即意味着一個民主國家在多大程度上能遠離國內各種對政治秩序穩定之挑戰,就要促進強而有力之政黨之發展;因此,選舉制度要鼓勵此一發展,而不是加強和推進政黨分化。若在英國、美國,多數民眾無不隸屬於政黨,故多數黨執政,即為代表國民多數之意見;諸黨聯合,即為代表民眾全體之合作。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競爭性政黨體制,但實行較為成熟的國家主要是西歐、北美、日本及若干受美英殖民影響的國家,如印度。中國則不然,黨人之比數僅占國民全數一小部分,即使全國各黨各派聯合團結,論其數量,依然占國民全數很小一部分,这是特有之癥結。選舉制度還可以就排除那些只有少數人支持之政黨參選進行特殊設計,還可以推動或拖延政黨成為黨內領導人個人之競選工具。.

新!!: 1894年和政党 · 查看更多 »

10月1日

10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274天(闰年是27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91天。.

新!!: 1894年和10月1日 · 查看更多 »

10月22日

10月22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95天(闰年第29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70天。.

新!!: 1894年和10月22日 · 查看更多 »

11月16日

11月16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20天(闰年第32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5天。.

新!!: 1894年和11月16日 · 查看更多 »

11月1日

11月1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5天(闰年第30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0天。.

新!!: 1894年和11月1日 · 查看更多 »

11月21日

11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25天(闰年第32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0天。.

新!!: 1894年和11月21日 · 查看更多 »

11月24日

11月2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28天(闰年第32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7天。.

新!!: 1894年和11月24日 · 查看更多 »

12月20日

12月2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4天(闰年第35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1天。.

新!!: 1894年和12月20日 · 查看更多 »

12月21日

12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5天(闰年第356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0天。.

新!!: 1894年和12月21日 · 查看更多 »

1961年

没有描述。

新!!: 1894年和1961年 · 查看更多 »

1971年

没有描述。

新!!: 1894年和1971年 · 查看更多 »

1972年

没有描述。

新!!: 1894年和1972年 · 查看更多 »

1978年

没有描述。

新!!: 1894年和1978年 · 查看更多 »

1983年

没有描述。

新!!: 1894年和1983年 · 查看更多 »

1986年

没有描述。

新!!: 1894年和1986年 · 查看更多 »

1月11日

1月11日是公历年的第1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4天(闰年是355天)。.

新!!: 1894年和1月11日 · 查看更多 »

2月10日

2月1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1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24天(闰年则还有325天)。.

新!!: 1894年和2月10日 · 查看更多 »

2月3日

2月3日是阳历年的第3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31天(闰年是332天)。.

新!!: 1894年和2月3日 · 查看更多 »

2月4日

2月4日是阳历年的第3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30天(闰年是331天)。 亦南北半球春秋季開始.

新!!: 1894年和2月4日 · 查看更多 »

3月12日

3月1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1天(闰年第7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4天。.

新!!: 1894年和3月12日 · 查看更多 »

3月2日

3月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1天(闰年第6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4天。.

新!!: 1894年和3月2日 · 查看更多 »

4月17日

4月17日是阳历年的第107天(闰年是10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58天。.

新!!: 1894年和4月17日 · 查看更多 »

4月26日

4月2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16天(闰年第117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49天。.

新!!: 1894年和4月26日 · 查看更多 »

4月27日

4月2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17天(闰年第118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48天。.

新!!: 1894年和4月27日 · 查看更多 »

5月11日

5月11日是阳历年的第131天(闰年是13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34天。.

新!!: 1894年和5月11日 · 查看更多 »

6月11日

6月1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62天(闰年第163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3天。.

新!!: 1894年和6月11日 · 查看更多 »

6月23日

6月2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74天(闰年第17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191天。.

新!!: 1894年和6月23日 · 查看更多 »

7月10日

7月10日是阳历年的第191天(闰年是19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4天。.

新!!: 1894年和7月10日 · 查看更多 »

7月17日

7月17日是阳历年的第198天(闰年是19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7天。.

新!!: 1894年和7月17日 · 查看更多 »

7月22日

7月22日是阳历年的第203天(闰年是20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2天。.

新!!: 1894年和7月22日 · 查看更多 »

7月25日

7月25日是阳历年的第206天(闰年是20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9天。.

新!!: 1894年和7月25日 · 查看更多 »

7月27日

7月27日是阳历年的第208天(闰年是20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7天。.

新!!: 1894年和7月27日 · 查看更多 »

7月30日

7月30日是阳历年的第211天(闰年是21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4天。.

新!!: 1894年和7月30日 · 查看更多 »

7月9日

7月9日是公曆年的第190天(閏年的第191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75天。.

新!!: 1894年和7月9日 · 查看更多 »

8月1日

8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213天(闰年是21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2天。.

新!!: 1894年和8月1日 · 查看更多 »

8月8日

8月8日是阳历年的第220天(闰年是22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45天。.

新!!: 1894年和8月8日 · 查看更多 »

9月11日

9月11日是阳历年的第254天(闰年是25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1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11日。.

新!!: 1894年和9月11日 · 查看更多 »

9月13日

9月13日是阳历年的第256天(闰年是25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9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13日。.

新!!: 1894年和9月13日 · 查看更多 »

9月17日

9月17日是阳历年的第260天(闰年是26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5天。.

新!!: 1894年和9月17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光緒20年光绪二十年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