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1124年教宗選舉和教宗选举相似
1124年教宗選舉和教宗选举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尼各老二世,羅馬教區代理主教,選舉君主制,樞機,樞機團團長,教宗。
尼各老二世
教宗尼古拉二世(Nicolaus PP.,),本名Gérard de Bourgogne,於1059年1月24日—1061年7月19日或27日岀任教宗。.
1124年教宗選舉和尼各老二世 · 尼各老二世和教宗选举 ·
羅馬教區代理主教
羅馬教區代理主教為天主教羅馬教區的特定職務,其職責是代理同時身為該教區正權主教的教宗,處理教區在羅馬市內的各項事務。有時該職也被稱為代理樞機或代牧樞機(Cardinale Vicario),這是因為此職慣例上是由樞機擔任。羅馬教區的另一區塊——梵蒂岡城國境內的教務,則由負責。現任羅馬教區代理主教為奧斯定·瓦利尼樞機,在2008年6月27日就職。.
1124年教宗選舉和羅馬教區代理主教 · 教宗选举和羅馬教區代理主教 ·
選舉君主制
選舉君主制(elective monarchy),一種君主制國家,不同於世襲君主制,它以選舉方式來產生下一任君主。但是它進行選舉的方式,候選人資格,與選舉者的資格,則依每個國家不同的情況而定。 在歐洲歷史上,神聖羅馬帝國就是採用選舉君主制的一個例子。梵蒂崗的教宗选举則是另一個例子。威尼斯共和国也采用选举的方式选出其总督。 另外,蒙古帝國由成吉思汗開始到忽必烈的歷代大汗都需要庫力臺大會由各宗王和大臣選舉出來。 現代國家已很少實行選舉君主制。除了教宗之外,現時的馬來西亞最高元首也是在統治者會議中選出的。雖然馬來西亞按照1957年至1994年所形成的最高元首輪任次序來順序推選其最高元首,但這種選舉並不是有競爭的選舉。同時,馬來西亞森美蘭的最高統治者是由四位酋長從四位王子中選出。.
1124年教宗選舉和選舉君主制 · 教宗选举和選舉君主制 ·
樞機
樞機是教宗治理天主教會上主要的助手和顧問之職務,由教宗親自任命,是天主教會各級神職人員中僅次於教宗的職位,因而常被外界視為「教會親王」。該職通常由具主教銜的神職人員出任,他們通常也是重要教區的正權主教、或是聖座重要部門的首長。 樞機的拉丁文原名為「cardo」(英文對應詞為「cardinal」),有鉸鏈、樞紐、重要的意思。另一字源為「incardinare」。樞機們組成樞機團,當教宗職務出缺時,只有樞機團有權選舉下一任教宗,傳統上教宗也由樞機中選出。領樞機職的人本身很多是主教,因穿紅衣、戴紅帽,故在中文環境裡,經常被天主教外人士稱為紅衣主教。.
1124年教宗選舉和樞機 · 教宗选举和樞機 ·
樞機團團長
樞機團團長(Decanus Sacri Collegii)是羅馬天主教的神職人員頭銜之一。指的是天主教樞機中的首席者,此職往例上都由一名主教級樞機擔任。依現行的天主教教會法規定樞機團團長若是出缺,則由領羅馬城郊教區銜的主教級樞機們自他們其中選出一位接任。 樞機團團長對其他樞機沒有管轄權,不過在樞機會議上可擔任主席。 此外,作為樞機團團長他會保留自己在擔任樞機團團長前所領的羅馬城郊教區頭銜外,又加上給予樞機團團長領銜用的奧斯底亞教區主教頭銜。.
1124年教宗選舉和樞機團團長 · 教宗选举和樞機團團長 ·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1124年教宗選舉和教宗 · 教宗和教宗选举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1124年教宗選舉和教宗选举的共同点。
- 什么是1124年教宗選舉和教宗选举之间的相似性
1124年教宗選舉和教宗选举之间的比较
1124年教宗選舉有23个关系,而教宗选举有13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3.92% = 6 / (23 + 130)。
参考
本文介绍1124年教宗選舉和教宗选举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