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武进路 (上海)

指数 武进路 (上海)

武进路,原名靶子路或老靶子路(Range Rd.),是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南部的一条东西向马路。道路东起九龙路,西至河南北路,长1115米,宽12米到18米。该路此前原为公共租界工部局建设的靶场,1870年起改筑成路。.

22 关系: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吴淞路 (上海)太平天国上海卫生疗养院上海市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中州路 (上海)万国商团乍浦路 (上海)创造社四川北路四川北路站闸北区英华书馆虞洽卿虹口区虹口救火会永吉里江西北路沪北会堂河南北路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Seventh-day Adventist),是一個異端,源自19世紀中期美國的米勒派運動,该組織成立於1863年,以遵守聖經於創世紀中上帝所設立的每一週的第七天為安息日(即星期六)(創2:1-3)為安息日和宣揚基督再臨為人所知,也稱「第七日再臨團」。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神學觀點大致取自福音派中的耶穌再臨論,例如三位一體和聖經無誤等。另外有獨特的教义則包括死人無知覺和查案審判等。另外,這個组织也因強調飲食和健康,宣揚宗教自由和強調信心與行為是並行的,及提倡以上帝為中心的生活方式為人所知。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全球組織由全球總會(General Conference)統管,轄下分為分會、聯合會和地方區會,自称其成员人數超過1700萬,在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駐有組織。除信徒聚會外,教會對外傳道的主力是教育、醫療、文字印刷、廣播和救災。.

新!!: 武进路 (上海)和基督復臨安息日會 · 查看更多 »

吴淞路 (上海)

吴淞路是中国上海市虹口区南部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南起苏州河北岸、北苏州路口上海大厦,北至虬江路。长1412米,宽9米到28米。 吴淞路修筑于1856年,为上海工部局填浜筑路,是虹口美租界最早开辟的马路之一。1863年工部局正式定名。清末,在塘沽路口建成三角地菜场。随后两侧陆续建成石库门里弄住宅。武昌路附近曾是广东移民聚居区。塘沽路到海宁路一带曾是日本侨民集中居住区,开设众多日商店铺。1930年代在南端建成百老汇大厦(上海大厦)。 吴淞路560号为虹口救火会旧址(今虹口消防中队)。 1991年在吴淞路南端建成吴淞路闸桥,既是外白渡桥的分流公路桥,也是苏州河的水闸,2009年拆除。闸桥拆除后,其运输功能由外滩隧道替代,车辆可经由外滩地下到吴淞路的较北段汇入地面道路。.

新!!: 武进路 (上海)和吴淞路 (上海) · 查看更多 »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囯是清朝道光晚年、咸豐至同治初年間建立的政權,创始人为洪秀全和冯云山。洪秀全与少年时代的私塾同学冯云山经过多年传播拜上帝教,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末至咸豐元年(1851年)初与杨秀清、萧朝贵、曾天养、石达开等人在广西金田村组织团营举事,后建国号“太平天国”,并于咸豐三年(1853年)攻下金陵,號稱天京(今南京),定都於此。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被湘軍攻破,洪秀全之子兼繼承人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虜。同治十一年四月六日(1872年5月12日),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国旗号作战的太平軍部队,翼王石达开餘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 太平天國之亂是明清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太平军的足迹先后到过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诸省,攻克过600余座城市,势力范围遍及十八省。 因清朝推行薙发令,太平天国蓄发、披髮,故太平軍被称作「长毛」,清廷称其为「长毛賊」、「毛賊」、「髮賊」、「髮匪」、「髮逆」等。又因洪秀全籍貫廣東省廣州府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其他的太平军將士亦多起自兩粵(即兩廣的廣東、廣西),故清廷亦称其为「粵匪」、「粵賊」,平定事件後,清廷命令宮廷畫師繪畫《平定粵匪圖》。民國十八年(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就《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函请内政部、教育部参考酌办,不久正式訂立规定,“嗣后如有记述太平史实者,禁止沿用『粤贼』诸称,而代以太平军或相应之名称”,从此将“太平天国”、“太平军”等称谓写入正史。.

新!!: 武进路 (上海)和太平天国 · 查看更多 »

上海卫生疗养院

上海卫生疗养院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中国上海开办的一所安息日会医院。 1922年11月,美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传教士米勒尔与蓝德胜在上海筹建医院。1927年,二人在沪西越界筑路地区的罗别根路(今长宁区哈密路1714号)兴建了一座环境幽雅、设备先进的医院。1929年初正式开业。米勒尔任院长。医院的医生、护士及工作人员均为安息日会信徒,该院同时也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沪西教会所在地。该院主要为侨民以及中国上层人士服务,有病床60张。除精神病、传染病两类患者外,均可就诊。不久又在老靶子路(今虹口区武进路)安息日会沪北会堂东侧设分院。 淞沪会战中,上海卫生疗养院受到严重破坏;战后重建,至1948年5月复业,由中国人刘启承任院长。 总院原址现为空军上海第三医院,分院原址现为海军411医院。 Category:安息日会在中国 Category:上海前基督教新教医院.

新!!: 武进路 (上海)和上海卫生疗养院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武进路 (上海)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红十字医院),简称市一医院或第一人民医院,由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属申康医院管理中心领导。原址为天主教公济医院,创建于1864年,曾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管理。现全院一共拥有三个院区,其中北院区位于武进路85号,南院区位于新松江路650号,另有分院位于四川北路,原为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新!!: 武进路 (上海)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查看更多 »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为上海轨道交通运营中的线路之一。为中国大陆首条无人驾驶的全自动轨道交通线。.

新!!: 武进路 (上海)和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 · 查看更多 »

中州路 (上海)

中州路是上海市虹口区南部一条南北向的道路。南起武进路,北至虬江路。全长约300余米,道路原分南北两段,南段最初由汇广公司辟筑于1903年,称为黑狮路。1911年后由汇广公司将路权移交给公共租界工部局。北段修筑于1917年,当时即命名为中州路。1943年后,两路合一后统称中州路。.

新!!: 武进路 (上海)和中州路 (上海) · 查看更多 »

万国商团

万国商团,又稱上海義勇隊(Shanghai Volunteer Corps),是上海公共租界内的一只准军事组织。成立于1853年,当时为抵御太平军侵入,由英、美领事组织成立的外国侨民民兵武装。1854年泥城之战成为万国商团成立后首次参加的战役。此后在四明公所事件、上海光复、五卅运动、「一·二八」事件、淞沪会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上,万国商团都曾出勤。1941年,日军进驻上海公共租界;1942年,日本控制下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下令将该团解散。.

新!!: 武进路 (上海)和万国商团 · 查看更多 »

乍浦路 (上海)

乍浦路是中国上海市虹口区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南起北苏州路,北至武进路。长1038米,宽8米到19米。 乍浦路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1864年到1904年之间分段辟筑,以浙江乍浦命名。1922年,昆山路口附近建有监理会的景林堂。乍浦路附近曾经是日侨集中居住区,拥有西本愿寺和东西本愿寺。 1980年代,乍浦路形成上海的美食街。.

新!!: 武进路 (上海)和乍浦路 (上海) · 查看更多 »

创造社

創造社是中華民國早期的一個左翼作家組織。.

新!!: 武进路 (上海)和创造社 · 查看更多 »

四川北路

四川北路,位于上海市虹口区中部的一条南北向四车道马路,总长3.7公里。该路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于1870年代至1900年代修筑,因马路最南端通过四川路桥连接四川路,故而得名。道路北至鲁迅公园,自筑成后成为苏州河以北主要的商业街区。.

新!!: 武进路 (上海)和四川北路 · 查看更多 »

四川北路站

四川北路站位于上海虹口区四川北路武进路,车站主体位于武进路北侧地面下,呈东西向。为上海轨道交通十号线的地下车站。.

新!!: 武进路 (上海)和四川北路站 · 查看更多 »

闸北区

北区是中国上海市曾经存在的一个市辖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北部。总面积29.19平方公里。区域内包含10道河流(不算苏州河),总长度24.4公里,一个湖泊,面积56万平方米。境内有宋教仁墓、上海总工会旧址、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等遗址。2015年11月4日,原闸北区并入静安区,并成立新的静安区。.

新!!: 武进路 (上海)和闸北区 · 查看更多 »

英华书馆

英华书馆(英文:Anglo-Chinese School)又名中西书院,於1850年在中國上海创办的教会学校,由英国寓沪外侨和上海士绅发起。1892年,英华书馆自山东路迁入老靶子路(今武进路)和赫司克而路(今中州路)路口。学校至1930年代初结业,曾为“沪上有名书院”,其学校建筑成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同时也是目前虹口区内最早的西式建筑之一。.

新!!: 武进路 (上海)和英华书馆 · 查看更多 »

虞洽卿

虞和德(),幼名瑞岳,字洽卿,寧波人,是清末民初的中國知名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工作者。.

新!!: 武进路 (上海)和虞洽卿 · 查看更多 »

虹口区

虹口区是上海市中心城区中北部的一个市辖区。区名因上海浦的故道虹口港而得名,上海开埠前境内原分属上海与宝山两县。上海开埠后,成为继黄浦区外上海最早发展的地区。淞沪会战以前,虹口一度发展成为上海主要的粤籍居民和日籍居民社区,同时虹口也是上海最早的电影放映地和主要的电影放映中心。 目前,虹口区东部与杨浦区相接,南部与黄浦区、浦东新区相邻,西部连接静安区,北部与宝山区相交。虹口区是上海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区。目前,虹口区共设有四川北路、北外滩、嘉兴路、欧阳路、广中路、曲阳路、凉城新村和江湾镇等八个街道办事处,区域总面积23.49平方公里。街道下设222个居民委员会。.

新!!: 武进路 (上海)和虹口区 · 查看更多 »

虹口救火会

虹口救火会(Hongkew Fire Station),俗称沈家湾救火会,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吴淞路560号,即吴淞路与武进路的东北转角处。该建筑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火政处于1867年初建,1915年改建为今日规模。救火会由三层砖木结构的专用房屋和高36米的瞭望台组成。租界时期,虹口救火会主要负责公共租界北区的大部分消防任务,是上海乃至中国设置的第二座现代消防站,现今该救火会为虹口消防中队营区。.

新!!: 武进路 (上海)和虹口救火会 · 查看更多 »

永吉里

永吉里可能是指:.

新!!: 武进路 (上海)和永吉里 · 查看更多 »

江西北路

江西北路是一条位于上海市虹口区西南部的南北向马路,南起北苏州路,北至武进路,全长866米。该路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于1880年和1920年代分两段辟筑。因为是江西路在苏州河北的延伸段,故初名北江西路。道路沿街有河滨大楼、上海邮政总局等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新!!: 武进路 (上海)和江西北路 · 查看更多 »

沪北会堂

沪北会堂是位于中国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183号的一座教堂,现在仍没有恢复宗教活动。 该教堂由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传教士施永福创建于1905年,是该会在上海建造的第一座教堂,也是后来该会在上海的传教士聚集的场所。1924年建造了1座2层的教堂,旁边的4层楼房开办了三育学校(大学部1927年迁往江苏句容桥头镇,改名中华三育研究社,这里保留小学部)。1929年,又在教堂东侧建造上海卫生疗养院分院(今武进路171号上海银行)。教堂空闲时也对外出租,1933年鲁迅曾租用场地举办“俄法书籍插画展览”。1966年8月文革中聚会停止。1979年,沪北会堂重新开放,但由于信徒增加太多,虹口区的联合礼拜次年就改到景林堂进行,沪北会堂开办饭店和溜冰场。 Category:虹口区新教教堂 Category:上海安息日会教堂.

新!!: 武进路 (上海)和沪北会堂 · 查看更多 »

河南北路

河南北路是中国上海市闸北区和虹口区南部的分界线。该路南北走向,南起北苏州路接河南路桥及河南中路,北至天目东路接宝山路。全长978米,宽20米到32米。 河南北路原名北河南路,为河南路(今河南中路)越过苏州河的向北延伸。此处近苏州河原有天后宫(河南北路3号)。1874年,闸北地方当局筑成自天后宫到七浦路的南半段。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沿此路铺设淞沪铁路,在七浦路口设车站,次年即被清朝政府收购拆除,因此北河南路俗称为铁马路。同年,在南端苏州河上架设木桥,与河南路连通。1882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南端北苏州路到天潼路段铺设碎石路面。到1893年分段修筑完成。189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出资购得北河南路,20世纪初成为进出北站的交通要道,商业繁盛。1946年接收租界后改名为河南北路。.

新!!: 武进路 (上海)和河南北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武进路老靶子路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