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卡玛拉和阿玛拉

指数 卡玛拉和阿玛拉

卡玛拉(Kamala)和阿玛拉(Amala)是两位於1920年,在印度米德纳布尔被发现与狼群共生的年幼女童,她们被認為是较佳的野生儿童个案。两位女童被发现时的实际年龄已经无从得知,卡玛拉看起来像是7到8岁,阿玛拉被发现时只是婴儿,推测大约有1岁半。她们之间很可能不是(血缘上的)亲生姐妹,被狼群拐走的时间点大概亦有别。於当地孤儿院工作的传教士Joseph Amrito Lal Singh是第一位观察她们行为的人。Singh於白蚁堆中发现两女孩与狼群同居,他将两女孩带走并安顿於自己的孤儿院中。较年少的阿玛拉於被接管的一年後逝世,卡玛拉活到1929年死於伤寒热病。Singh後来出版叙述了自己与两女童经历的日记在印度,“与狼共生”被用来解释天生智力缺陷等状况。Bruno Bettelheim 声称两个女孩出生时已经有智力发育障碍。.

13 关系: 印度听觉女孩传教士伤寒嗅觉語言语言习得语法野孩子恐惧情绪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卡玛拉和阿玛拉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听觉

听觉指声源的振动所引起的声波,通过外耳和中耳组成的传音系统传递到内耳,经内耳的环能作用将声波的机械能轉变为听觉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后者传送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而产生的主观感觉。聲波是由於四周的空氣壓力有節奏的變化而產生,當物件在震動時,四周的空氣也會被影響。當物件越近,空氣的粒子會被壓縮;當物件越遠,空氣的粒子會被拉開。 听觉对于动物有重要意义,动物会利用听觉逃避敌害,捕获食物。而人类的语言和音乐,一定程度上是以听觉为基础的。 当声波的频率和强度达到一特定值范围内,才能引起动物的听觉。人耳能感受到的振动频率范围約为20-20000赫兹。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上限会降低,强度范围为0.0002-1000 dyn/cm²。.

新!!: 卡玛拉和阿玛拉和听觉 · 查看更多 »

女孩

女孩指年轻的女性人类。从一个女孩变成一个女人的年龄在不同的社会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认为青少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年龄在15岁至20岁之间。 在中文里,女孩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年龄意义。最传统和常用的含义是“女性孩子”,这种称呼往往用于婴儿期至十岁左右的女性,这个年龄之后她们更多地被称为少女、女青年、幼女或泛稱年青女性。但现在女孩的用法更为宽泛,可以几乎涵盖所有0岁至20岁代的女性,或者年龄更大但看上去比较年轻的女性,以及一些年长人士(指中老年人)对比自己年幼很多的女性称呼。 从历史上来看,女孩常常受到歧视和对她们社会角色的限制,对此联合国计划在2010年之前消除女孩在受教育权方面的不平等。对于女孩和男孩的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差别,始终存在着“先天决定论”(或基因决定论)与“后天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的争论。女孩在艺术、文学和流行文化中以什么形象出现往往反映了社会对女孩性别角色的认知。.

新!!: 卡玛拉和阿玛拉和女孩 · 查看更多 »

传教士

传教士(missionary),亦叫作宣教師或宣教士,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很少會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利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例如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 虽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士,一般传教士这个词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師。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模传教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语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远方传教的人,汉语也译作宣教士,而一词则指在人群中进行讲道的传道人。.

新!!: 卡玛拉和阿玛拉和传教士 · 查看更多 »

伤寒

傷寒(Typhoid Fever),清末時譯為腸熱症,後受日本影響,音譯為腸窒扶斯,又稱為濕溫傷寒、腸傷寒、傷寒熱。為所導致的感染症。症狀可輕可重,通常在暴露病原後6至30天後發病。常會出現逐漸發燒數日的症狀。也常出現虛弱、腹痛、便秘,以及頭痛的症狀。偶見腹瀉或嘔吐症狀,但通常不嚴重。有些患者會起玫瑰色紅疹。有些嚴重病例會有意識混亂的現象。若未妥善治療,症狀可能會持續數周至數月。有些人可能會帶有傷寒桿菌,但卻沒有任何症狀,然而這些帶原者仍具有傳播病菌的能力。傷寒及副傷寒皆屬於腸熱病。 傷寒的致病原為傷寒沙門氏菌(Salmonella typhi),為腸道沙門氏菌的(Salmonella enterica)一種血清型,主要生長於消化道及血液中,且人類為其唯一宿主。本病一般經由攝入受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傳染。風險因子包含不完全或衛生不良。有開發中國家旅遊史者感染風險亦較高。診斷方法包含或探測血液、糞便,及骨髓中的細菌DNA,但細菌培養可能並不容易。偵測骨髓中的病原體為最準確的方法。症狀與許多感染症相當類似。值得注意的是,傷寒與斑疹傷寒為不同疾病。 傷寒疫苗可減低注射後兩年感染傷寒的機會達 30% 至 70% 。注射後七年仍有些許保護力。至疫區旅遊者,建議預防性施打傷寒疫苗,其他避免感染的方法包含給予乾淨的饮用水、做好消毒,以及養成洗手的習慣。未確定是否帶有傷寒桿菌者,不建議為他人烹調。治療可使用阿奇霉素、,或第三代頭孢菌素等抗细菌药。但目前病原體對於上述藥物的抗藥性日益增加,使治療越來越不容易。 2015年,全球新病例數達1250萬人,當中最常見的國家為印度。孩童最容易受到感染。自1940年代起,由於衛生觀念的進步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已開發國家的傷寒發生率逐漸下降。在美國,每年新病例數約為 400 例,總患病者約 6,000 人。在2015年,傷寒共導致全球 149,000 人死亡,相較於1990年的 181,000 有下降的趨勢。傷寒若不進行治療,有高達 20% 的死亡率。若妥善治療,則死亡率可降低至 1-4% 之間。.

新!!: 卡玛拉和阿玛拉和伤寒 · 查看更多 »

嗅觉

嗅觉是一种由感官感受的知觉。它由两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一种远感,即是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比之下,味觉是一种近感。且就感知能力上遠比味覺複雜,人可以辨識約一萬種以上的不同氣味,這些是由7個最基本的味道感知分子所產生的。嗅覺也是動物所主要的感覺之一,許多生物雖然沒有很好的視力,卻有相當敏銳的嗅覺,因為發覺嗅覺對於有機體健康的重要與關聯性,在近年來的醫學上有關嗅覺研究的變得受歡迎。.

新!!: 卡玛拉和阿玛拉和嗅觉 · 查看更多 »

(學名:Canis lupus),或稱為灰狼,哺乳綱,犬科,在生物學上與狗為同一物種,為現生犬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物種。狼這個物種曾是地球上分佈地區最廣的哺乳動物,包括北美和歐亞大陸,但如今在西歐、墨西哥與美國大部份地區已然絕跡。它們主要棲息在荒野或偏遠地區,但並不限於此。由於人類蓄意厌恶狼對豢養牲畜不顧一切的獵捕行為、以及害怕被狼攻擊的恐懼、棲息地大量的破壞,其棲息地已經縮減了三分之一。 目前,狼主要分佈於亞洲、歐洲、北美和中東(主要是北半球的溫帶區域)。它們是生態系統原有的一部分,各地不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反映了狼這個物種的適應能力。這其中包括而不限於森林、沙漠、山地、寒帶草原、西伯利亞針葉林、草地。 雖然就整個物種而言,狼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絕種威脅程度最小的等級,然而在某些地區,不同亞種的狼被列為瀕臨絕種或是受絕種威脅的動物。現今在很多地區,狼仍然因為運動或是被視為對牲口威脅的原因,而遭受捕獵。 狼是社會性的獵食動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組成,包括一對配偶、及其子女,有時也包括收養的未成年幼狼。狼屬於典型的食物鏈上層掠食者。在它們的棲息地中,只有人類和老虎對它們構成實質威脅。它們通常群體行動,由於狼會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紀末期前都被人類大量捕殺,一些亞種如日本狼、紐芬蘭狼等都已經絕種,雖然有一些其它亞種已經確認,但亞種的確切數量仍舊未定。 在人類文化與狼並存的區域,狼經常出現在這些民俗的傳聞中,正面和負面的都有。.

新!!: 卡玛拉和阿玛拉和狼 · 查看更多 »

語言

语言,广义而言,是用於沟通的一套方式,有其符号与处理规则,一般称为文法。符号通常称为文字,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进行传递。 語言用來傳遞已知或未知事物的含義。 “語言”一詞可以更廣義的理解為已知或未知世界的基礎構成系統。 嚴格來說,語言是指人類溝通所使用的語言——自然語言。在一個先進的社會中一般人都必須透過學習才能獲得語言能力。語言的目的是交流觀念、意見、思想等。 語言學就是從人類研究語言分類與規則而發展出來的。研究語言的專家被稱呼為語言學家。 當人發現了某些動物如海豚能夠以某種方式溝通,​​就誕生了動物語言的概念。 20世紀由於電腦誕生,人需要給電腦指令。這種對機器的「單向溝通」就成電腦語言。.

新!!: 卡玛拉和阿玛拉和語言 · 查看更多 »

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英語: language acquisition,又譯「语言悉得」〔因为此概念与学习无关〕)是人类语言发展的进程,也是典型的人类特有的特征之一,因为非人类的生物不使用语言交流。第一语言习得,关系到儿童时代的语言能力发展;而第二语言习得,关系到成人语言的发展。历史上,理论与理论家们一直强调先天与后天是语言习得的最重要因素。但最近的研究者们认为生理与环境因素都很重要。最热门的争论是生物贡献是否包括语言容量(普遍文法)。五十年来,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强烈支持:儿童有先天的语言能力,促进或约束语言学习。其它研究者如伊丽莎白·贝茨()、布赖恩·马克威尼()、凯瑟琳·斯诺()和迈克尔·托马塞洛()设定语言学习仅从认知能力和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因素中得出。最近,非先天论者,威廉·奥格雷迪(),指出从功效化、线性计算系统中得出复杂的关系现象。CHILDES语言数据库,为研究提供了方便。.

新!!: 卡玛拉和阿玛拉和语言习得 · 查看更多 »

语法

语言学中语法(Grammar)是指任意自然语言中控制子句、词组以及单词等结构的规则,这一概念也被用来指对于这些规则进行研究的学科,例如词法学、语法学或音韵学等,并和其他学科如语音学、语义学或语用学互相补充。在很多文献中,语言学家通常不用“语法”来指正寫法。.

新!!: 卡玛拉和阿玛拉和语法 · 查看更多 »

野孩子

野孩子(feral child)是指从年龄很小就开始与世隔绝,而不懂得人类社会行为和语言的孩子。野孩子极其少见,在世界上仅有一百余个已知案例。在这些案例中,大部分是人为禁固的情况,有部分是被確定為是由野生動物養育的例子。 神话和小说中的野孩子,常常是由诸如狼或熊等野生动物餵養。 法国电影导演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于1970年导演的《野孩子》(L'Enfant Sauvage)就是根據19世纪初法国一位野孩子的經歷改編,這位野孩子名叫維克多。.

新!!: 卡玛拉和阿玛拉和野孩子 · 查看更多 »

恐惧

恐惧(英文:Fear)是指人或动物面对现实的或想像中的危险、自己厌恶的事物等產生的處於驚慌與緊急的狀態,伴随恐惧而来的是心率改变、血壓升高、盗汗、颤抖等生理上的应急反应,有时甚至发生心脏骤停、休克等更强烈的生理反應。一个突然的、强烈的恐惧可能导致猝死。.

新!!: 卡玛拉和阿玛拉和恐惧 · 查看更多 »

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 情绪可以被分类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和后天学习到的“复杂情绪”。基本情绪和原始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复杂情绪必须经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学习到,因此每个人所拥有的复杂情绪数量和对情绪的定义都不一样。.

新!!: 卡玛拉和阿玛拉和情绪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Amala and KamalaAmala and kamalaKamala and AmalaKamala and amala阿玛拉和卡玛拉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