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AI-14

指数 AI-14

AI-14(АІ-14、АИ-14)是由苏联時期所設計為提供航空器使用之「九缸、氣冷式、星型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發動機)」。.

11 关系: 往复式发动机化油器初教-6运-11茲林Z 37航空器苏联苏联历史雅克-18L-60旅長星型引擎

往复式发动机

往復式发动机(reciprocating engine)亦稱活塞发动机(piston engine),是一种利用一个或者多个活塞将压力转换成旋转动能的发动机。 最常用的往復式发动机是利用汽油或者柴油燃料产生压力的。通常都不止一个活塞,每个活塞都在气缸内,燃料-空气混合物被注入其内,然后被点燃。 热气膨胀,推动活塞向后运动。活塞的这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和曲轴转换成圆周运动。这种发动机经常被通称为内燃机,尽管内燃机并不必须包括活塞。Thermodynamics: An Engineering Approach by Yunus A. Cengal and Michael A. Boles.

新!!: AI-14和往复式发动机 · 查看更多 »

化油器

化油器(Carburetor)是汽車、機車裡發動機中的一個供油裝置,其作用是利用發動機工作產生的真空負壓將一定比例的汽油與空氣混合,之後將混合氣供給發動機的燃燒室。一公斤汽油完全燃燒需要大約15公斤的空氣,所以油和氣混合很重要。化油器吸進空氣的通道中間是一個較窄的喉部,加速引擎吸進的空氣,產生文氏管效應將細管中的燃油吸出、霧化、和空氣相混合,汽車的化油器通常包括燃油室、阻風門、怠速量孔、主量孔、空氣節流喉管和加速泵等部分。 雖然化油器的構造簡單耐用、成本低廉,不過其供油精準度已經無法滿足現今嚴苛的環保法規,所以在近十幾年已發展国家汽车市场的新車上,已經看不見化油器了。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的廉价的新车上,还非常的普遍。 同样化油器但在高端的摩托车上也被燃料噴射裝置技术取代,但基于体积、技术、成本等问题,在中、低價的摩托车,以及各种各样的通用机械上还将长期使用。 目前化油器的應用很廣泛,包括:摩托車、船外機、汽油發電機、水泵、割灌機、綠籬機、掃雪機、油鋸、園林拖拉機、高壓清洗機、動力噴霧機、空氣體壓縮機、打夯機、手提挖坑機、旋耕機等。 化油器行业知名厂家有:日本的三国Mikuni、京滨Keihin、泰凯TK和美国的华博罗Walbro等。.

新!!: AI-14和化油器 · 查看更多 »

初教-6

初教-6(CJ-6)是南昌飛機公司以蘇聯授權生產的初教-5 (Yak-18)教練機後,另行研發的新型初級教練機。1958年8月第一次試飛。本機雖然和初教-5外觀相似,但實際上使用較現代化的前三點起落架,而不是本來初教-5的後三點起落架。 除了中國使用以外,並且外銷到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朝鲜,坦尚尼亞與辛巴威等國家,不少私人收藏家也購入這架飛機作為私人用途。 该机型因其优异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至今仍在中國空軍中服役。在美国通用航空领域也获得了可观的市场,据称现在仍有超过200架的中国产初教六型飞机在美国正常飞行。美国的初教六用户及爱好者曾于2008年在威斯康星州奥什科什市举行了初教六的五十周年纪念会。.

新!!: AI-14和初教-6 · 查看更多 »

运-11

运-11也称Y-11,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曾经生产的轻型涡桨多用途运输机。运11飞机采用了上单翼双发动机布局。 1974年4月提出方案,1975年1月开始设计,1975年12月原型机首次试飞,1977年4月批准设计定型。定型后共生产41架,已停产。.

新!!: AI-14和运-11 · 查看更多 »

茲林Z 37

茲林Z 37 Čmelák(捷克語意思:大黄蜂)是一款單引擎農業飛機,由捷克斯洛伐克的莫拉凡飛機製造公司製造,於1965-1987年間生產了約713架。.

新!!: AI-14和茲林Z 37 · 查看更多 »

航空器

航空器(Aircraft)是飞行器中的一个大类,是指通过机身与空气的相对运动(不是由空气对地面发生的反作用)而获得空气动力升空飞行的任何机器。 任何一种航空器都必须产生出與自身重力相同的升力来,才能进入空中。根据升力的产生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和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前者依靠空气之静浮力升空;后者依靠空气动力克服自身重力升空。 由构造特点不同,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和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有着不同的特点。轻于空气的航空器主体为一个气囊,内部一般充入密度比空气较小的气体,如氢气和氦气,借着大气中的静浮力使航空器能够滞留于空中。在重于空气的航空器中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是飞机,它由装有提供拉力或推力的动力设备、产生升力的机翼和控制飞行姿态的操纵设备等构成。.

新!!: AI-14和航空器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新!!: AI-14和苏联 · 查看更多 »

苏联历史

本条目叙述从1917年十月革命至1991年苏联解体的苏联历史。.

新!!: AI-14和苏联历史 · 查看更多 »

雅克-18

雅克-18(俄语:Як-18,英语:Yak-18,或翻译作Jak-18,北约代号:Max)是苏联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生产的一种双座初级教练机。雅克-18也被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厂在1950年代仿制,定型为初教-5(CJ-5),現在中俄分別用初教-6與Yak-52等較新的機型代替了。.

新!!: AI-14和雅克-18 · 查看更多 »

L-60旅長

L-60旅長〔L-60 Brigadýr〕是一款1950年代中期的捷克製通用飛机,曾出口到多個國家。.

新!!: AI-14和L-60旅長 · 查看更多 »

星型引擎

星型发动机(radial engine)是一种气缸环绕曲轴排列的一种往复式内燃机。在涡轮发动机出现之前,绝大多数大型飞机的发动机都采用星型设计。 在星型发动机中,活塞通过一根主连杆连接到曲轴上。在右图中,最上方的活塞连接的连杆即为主连杆。其它活塞的连杆则被称为活节式连杆,它们通过梢孔连接在主连杆中央位置的环上。.

新!!: AI-14和星型引擎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