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5 关系: 埃塞俄比亞曆,印度曆,后秦,天兴 (北魏),天玺 (北凉),太初 (西秦),中國,希伯來曆,东晋,乞伏乾歸,庚子 (西凉),五胡十六国,建平 (南燕),建和 (南凉),伊朗曆,弘始,佛曆,後燕,咸寧 (後涼),儒略曆,羅馬帝國,隆安 (东晋),萨摩亚人,西秦,西涼,長樂 (後燕),李陵容,李暠,東加,段皇后,泰國曆,敦煌市,教堂,慕容宝,晉簡文帝。
埃塞俄比亞曆
埃塞俄比亞曆(阿姆哈拉語:የኢትዮጵያ ዘመን አቆጣጠር. ),是在埃塞俄比亚主要使用的曆法,也是厄立特里亞正教會、天主教會和路德宗教會所使用的曆法。 埃塞俄比亞曆一年有十三個月,首十二個月每月三十日,最後一個月五日;四年一閏,但不像西曆般有例外情況。.
查看 400年和埃塞俄比亞曆
印度曆
#重定向 印度國定曆.
查看 400年和印度曆
后秦
后秦(,或稱姚秦)是十六国时期羌人贵族姚苌建立的政权。 前秦苻坚淝水兵败后,关中空虚,原降于前秦的羌人贵族姚苌在渭北叛秦,晋太元九年(384年)自称“万年秦王”,都北地(今陕西耀县东南)。次年(385年)擒杀苻坚。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国号秦,史称后秦。 其国号以所统治地区为战国时秦国故地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称“后秦”,以别于前秦和西秦,后世袭用之。又以王室姓姚而别称姚秦。 统治地区包括今陕西、甘肃东部和河南部分地区。 后秦建初七年(393年)姚苌卒,子姚兴继位,攻杀前秦苻登,扫除前秦残部;又乘后燕灭西燕,尽占原西燕河东之地;弘始元年(399年)乘东晋内乱,陷洛阳,淮汉以北诸城多请降,国势遂与后燕相当。伐後涼,得鳩摩羅什。是年,法顯從長安出發西行求經。 弘始十八年(416年)姚兴卒,子姚泓继位。國內曾歸降的多族勢力趁機反叛,乘丧发兵。东晋劉裕派檀道濟等北伐,陷洛阳。后秦宗室皇弟為奪位反叛,被姚泓消滅。永和二年(417年)东晋圍攻长安,姚泓舉家投降,竟被劉裕滅族,后秦亡。后秦共存在32年(384-417)。.
查看 400年和后秦
天兴 (北魏)
天兴(398年十二月-404年十月)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年號,歷時5年餘。.
查看 400年和天兴 (北魏)
天玺 (北凉)
天玺(399年二月-401年五月),或作六玺,是十六国時期北涼君主段业的年號,共計2年餘。.
查看 400年和天玺 (北凉)
太初 (西秦)
太初(388年六月—400年七月)是十六國時期西秦政權,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歸的年號,共計12年餘。.
查看 400年和太初 (西秦)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查看 400年和中國
希伯來曆
希伯來曆又稱猶太曆(The Hebrew/Jewish calendar、הַלּוּחַ הָעִבְרִי, Ha-Luah ha-Ivri)是由猶太教創造的古老曆法,也是以色列目前使用的國曆(與公曆並用)。是一種陰陽合曆,每月以月相為准,但設置閏月,使每曆年和太陽年週期一致。曆日與曆月認定和伊斯蘭曆一樣,以日落為一日之始,新月(眉月)初升為一月之始。以每年春分後的第一個新月為一年的開始,設置閏月方式和傣曆與農曆一樣,採十九年七閏,但閏月統一放到閏年的第六個月之後。 猶太教傳統與舊約聖經認為上帝創世的第一天是以祿月(Elul)25號——創造的存在、時間、物體、黑暗和光脫離“虛空”,相當於公元前3761年9月30日;第六天,提斯利月(Tishrei)的第一天,“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Adam and Eve)被創造出來,稱為創世紀元(Anno Mundi,簡寫AM,dating from Creation),相當於公元前3761年10月7日---這就是希伯來曆的起始日。 目前猶太教以2017年9月21日為希伯來曆5778年的開始,並於2018年9月9日結束。.
查看 400年和希伯來曆
东晋
东晋(317年4月6日-420年7月10日),中國朝代,乃西晉司馬氏政權的延續。因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造反,建都洛陽的西晉亡國,琅琊王司馬睿在群臣擁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晉元帝,史稱東晉。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当时北方多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连年征战,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但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朝廷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個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導,其後又有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等等。而世家大族中的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謝、袁、蕭等僑姓,和本身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的吳姓。最初東晉有賴權臣王導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攏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予從中原南下的士族,並以司馬氏作為共同擁戴的對象,司馬氏實際上成為傀儡。世家大族本身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尤其是他們本身都擁有大量田地,以至擁有自家部隊(即所謂「部曲」),有足夠實力抗衡司馬氏政權。最初有王導主持大局,東晉政權得以穩定,故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但晉元帝以降則內亂頻生,如有早期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後期又有孫盧之亂等。 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晉元帝及世家大族挾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376年,前秦苻坚滅掉代國,統一了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其後苻坚開始率兵南侵。383年,苻坚率約八十七萬兵馬大幅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逃回北方。之後苻坚力量衰弱,因此原本統一的北方再次分裂為多國。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後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于刘裕。 420年,刘裕篡位建立南朝宋,開啟南北朝時代,東晉亡。.
查看 400年和东晋
乞伏乾歸
武元王乞伏乾歸(),陇西鲜卑人。十六国时期西秦開國君王,苑川王乞伏國仁弟。乾歸在位初期曾受前秦官爵,並曾響應前秦號召領兵協助,但皇帝苻登敗死後就逼逐繼承的苻崇,後苻崇討伐乾歸時更敗死,令前秦亡國,並乘機併吞其隴西土地,後稱「秦王」,西秦故此得名。後乾歸敗給後秦,被逼投降南涼,最終向後秦歸降,暫時亡國。但因後秦王姚興將其放回原地,並將部眾還給他,令其有機會復興,最終趁後秦漸漸衰弱時復國,並進攻鄰近的南涼、後秦、吐谷渾及其他胡人部落。乞伏乾歸於412年被侄兒乞伏公府所殺,其太子乞伏熾磐討平後繼位。.
查看 400年和乞伏乾歸
庚子 (西凉)
庚子(400年十一月—404年十二月)是十六国時期西涼政權,西涼太祖武昭王-李暠-的年號,共計4年餘。.
查看 400年和庚子 (西凉)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灭北凉為止。範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中國文明史 魏晉南北朝》〈第一章 政治發展大勢〉: 第50頁-第61頁.
查看 400年和五胡十六国
建平 (南燕)
建平(400年正月-405年九月)是十六國時期南燕政權,南燕世宗献武帝慕容德的年號,共計近6年。.
查看 400年和建平 (南燕)
建和 (南凉)
建和(400年正月—402年三月)是十六國時期南涼政權,南涼康王秃发利鹿孤的年號,共計2年餘。.
查看 400年和建和 (南凉)
伊朗曆
伊朗曆(波斯語:گاهشماری ایرانی,拉丁轉寫:Gahshomari-ye Irani),又名波斯曆或Jalaali曆,在中国也称回回陽曆(但回回曆或回曆指伊斯兰曆,不可用来指称波斯曆),是目前在伊朗和阿富汗使用的陽曆。其曆法是古波斯人基于觀察天象,而不是基于規則推算而來。透過從德黑蘭(或東經52.5度子午線)和喀布爾精確的天文觀測,確定每年的第一天(纳吾肉孜节)由春分開始。公历2016年3月20日至2017年3月19日为波斯曆1395年。 今日是波斯曆。.
查看 400年和伊朗曆
弘始
弘始(或作洪始、宏始;399年九月-416年正月)是十六国时期后秦君主文桓帝姚兴的第二个年号,共计18年。 弘始十八年二月姚泓即位,改元永和元年。.
查看 400年和弘始
佛曆
佛曆(Sāsanā Sakaraj),一種傳統曆法,為陰陽曆,這種曆法盛行於南亞和东南亚的佛教國家,如柬埔寨、泰國。其紀年法,稱佛滅紀元,以釋迦牟尼佛滅度(涅槃)當年度為計算基準。 在中國漢傳佛教有以佛陀出生年為紀元,於《魏書》沙門曇謨最說:佛陀以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示現降生,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示現入滅的說法,因此西曆2017年為中國佛曆3044年(若不建立西元0年,則西元前1027年是甲寅年)或3045年(南宋天臺宗的說法 佛陀於周昭王二十六年生 西元前1028年是甲寅年)、3043年(中國歷朝一貫沿用的說法 佛陀於周昭王二十四年生 建立西元0年 西元前1026年是甲寅年)、2994年(若以魯紀年推算,周昭王二十四年就約為西元前977年是甲寅年)等。.
查看 400年和佛曆
後燕
後燕(384年-407年)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時慕容氏諸燕之一,由鮮卑人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所建立的政權。全盛時統治範圍「南至琅琊,東訖遼海,西屆河汾,北暨燕代」(《讀史方輿紀要》),即今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的一部分。自384年慕容垂稱燕王到407年慕容熙被殺,立國凡24年。 《十六国春秋》始称后燕,以别于慕容氏諸燕,后世袭用之。.
查看 400年和後燕
咸寧 (後涼)
咸寧(399年十二月—401年正月)是十六国時期後涼政權後涼靈帝呂纂的年號,共計2年餘。.
查看 400年和咸寧 (後涼)
儒略曆
儒略曆,是格里曆的前身,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凱撒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计算的历法,在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取代旧罗马历历法的历法。一年设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閏年於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由于累積误差隨着時間越來越大,1582年后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良,变为格里历,即沿用至今的公历。但大英帝國、北美十三州等直到1752年才從儒略曆改用格里历。現今儒略曆只有蘇格蘭昔德蘭群島之富拉島、阿索斯神权共和国和一些北非的柏柏尔人使用。.
查看 400年和儒略曆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Imperium Rōmānum,;通用希腊语和中古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τῶν Ῥωμαίων, 转写:)是上古時期的一個文明帝國,承接着先前的羅馬共和國。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或「扶菻」。 前44年,羅馬共和國將領凯撒成爲終身獨裁官,象征着共和制的結束;至前27年,屋大維成爲奧古斯都,象征着羅馬帝國的開端。其首府羅馬城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這段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至公元500年其遷都至拜占庭(又稱君士坦丁堡、新羅馬),該城才隨之取代羅馬城成爲世界最大城市,帝國人口亦增長到五千至九千萬,大約是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约20% 罗马帝国可分为前期(前27年—200年)、中期(200年—395年)和後期〔395年—1204年/1453年〕三个阶段。 羅馬共和國末年,政局由于一連串的內戰和政治角力變得非常不穩定。公元前44年,共和國將領凯撒被元老院封爲終身獨裁官後不久,便遭到刺殺身亡。直至公元前31年,屋大維在亚克兴角战役擊敗對手马克·安东尼和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吞并埃及托勒密王国後,共和國的政局仍然不明朗。至公元前27年,元老院放棄共和制,賜君權及奧古斯都頭銜予屋大維,這象征着羅馬共和國的終結。這時元老院仍然存在,但大權已掌握在屋大維手中。最初幾位皇帝都以「第一公民」自居。 屋大維征战的勝利擴張了帝国的領土。立國之初的兩個世紀,帝國的政局有着前所未見的穩定,這段時期被稱爲「羅馬治世」。直到公元41年,帝国第三位皇帝卡里古拉被刺身亡後,元老院曾经考虑恢復共和政制,但罗马禁卫军架空元老院,遂立克劳狄一世爲帝。克劳狄一世在位期間,帝国繼屋大維後首次征战不列颠尼亞。公元68年,克劳狄一世的繼位者尼祿在兵變中自殺身亡,帝国遭遇一連串短暫的內戰,同時猶太地區更爆发第一次起義,這段時期曾经有四位軍團將領稱帝。維斯帕先在公元69年戰勝其他將領,建立弗拉维王朝。其繼位者提图斯,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发後開放斗兽场。提图斯只短暫在位两年,便由其兄弟图密善繼位爲帝国第11位皇帝。图密善最后亦遭到刺殺身亡。元老院後來封涅尔瓦爲皇帝,這亦是羅馬五贤帝之首,開辟一段長達八十多年的政局穩定時期。罗马第13位皇帝图拉真是羅馬五贤帝之中的第二位,他在位時見證帝國的最大版圖。 康茂德在位時,帝国開始出现衰退之兆。公元192年康茂德被刺殺身亡,觸發五帝之年,有五人同時稱帝,分别是佩蒂纳克斯、尤利安努斯、奈哲尔、阿尔拜努斯和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事件最後由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取得勝利。公元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刺殺身亡,導致三世纪危机,這段時期短短50年之內有26人被元老院封爲皇帝。直至戴克里先在位時創立四帝共治,帝國才全面恢复穩定,這段時期一共有四位皇帝共同統治羅馬帝国。這種制度並不能維持下去,很快便招致內戰。內戰最終由君士坦丁一世勝出,成爲帝国的唯一統治者。後來君士坦丁一世遷都至拜占庭,並命名為新羅馬,但史家更喜歡以其名字―君士坦丁稱之爲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自此之後一直是帝國的首都,一直到其終結。君士坦丁一世亦于313年將基督教(后成為天主教会)合法化,並由狄奧西亞一世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基督教從而成爲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 這時的羅馬帝國仍然是世界上的強權,並與其東面安息帝国的繼承者波斯帝國互相抗衡,持續着一個世紀的紛爭。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後一位統治一個完整的羅馬帝國的皇帝,隨後帝國的領土因濫權、內戰、野蛮人入侵、軍事改革和經濟衰退等負面因素被日益蚕食,這時的羅馬帝國實際上已完全分裂成東西兩部份,自此之後再没有被統一過。公元410年及公元455年,西面的羅馬城相繼被西哥德人和汪達爾人等日爾曼部族入侵,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被奥多亚塞废黜,這象征着西罗马帝国的終結。但是,由於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從未被東罗马帝国所承认,所以嚴格上來説,只有在西罗马帝国上一位皇帝尼波斯在公元480年去世後,才可以正式爲罗马帝国在西歐的統治劃上句號。而東罗马帝国則一直存在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爲止。史学家會称东罗马帝国爲拜占庭帝国。 羅馬帝國是世界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帝國,無論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羅馬帝國存在將近一千五百年,帝国的疆域在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達到全盛,控制着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統治着七千萬的人口,這相當於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羅馬帝國幅原遼闊,而且國祚長久,使拉丁希腊的语言、文化、宗教、發明、建築、哲學、法律及政府模式對後世的影響相當深遠。歐洲在整個中世纪時期,有數次對羅馬帝國的復辟,這包括拉丁帝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文艺复兴而後的歐洲帝國主義的興起,更使希腊、羅馬、猶太和基督教的文化向全世界傳播開去,對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有着重要影响。.
查看 400年和羅馬帝國
隆安 (东晋)
隆安(或作崇安;397年-401年)是東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第一个年号,共计5年。 隆安在一些古籍中又写作“崇安”,这是为了避讳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而改称。 元兴元年三月复改隆安年号,随后又改大亨。.
查看 400年和隆安 (东晋)
萨摩亚人
#重定向 萨摩亚族.
查看 400年和萨摩亚人
西秦
西秦(385年-400年,409年-431年)是中国历史上十六国时期鲜卑人乞伏國仁建立的政权。 其国号“秦”以地处战国时秦国故地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用西秦之称,以别于前秦和后秦,后世袭用之。 385年,鲜卑酋长乞伏国仁在陇西称大单于,又被前秦封为苑川王,都勇士川(今甘肃榆中)。388年,其弟乞伏-乾-歸立,称大单于,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400年為後秦所滅。公元409年,二月,乞伏乾归自后秦返回苑川。七月,西秦复国,复都苑川。412年,乞伏熾磐又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市东北)。 最盛时期,其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区。 431年被夏國所灭。;君主头衔:.
查看 400年和西秦
西涼
西涼(400年—421年)是十六國之一。 400年-李暠-在敦煌称“凉公”。405年遷都酒泉,逼近北涼。疆域在今中國甘肅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李--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與北涼交戰被殺,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但次年,北涼軍圍敦煌,李恂戰敗,乞降不成後自殺。西涼因此亡於北涼。二十余年之后,李恂的侄子李宝趁北魏攻灭北凉之际,一度恢复先人的基业,同年向北魏投诚,该政权被称为后西凉。 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查看 400年和西涼
長樂 (後燕)
長樂(399年正月-401年七月)是十六国时期后燕君主慕容盛的年號,共計3年,也是後燕的第八個年號。.
查看 400年和長樂 (後燕)
李陵容
李陵容,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妃子,晋孝武帝的母亲。出身微贱,身体强壮,容貌丑陋,初在会稽王府里做低等婢女。 开始晋简文帝司马昱为会稽王,有三子,都夭折。自世子司马道生在永和四年(348年)被废黜,临川献王司马郁早逝,其后诸姬绝孕将近十年。司马昱令卜者扈谦占筮,回答:“后房中有一女,当育二贵男,其一终盛晋室。”当时宠妾徐氏生新安公主,因美丽有德被宠爱。司马昱很希望她有身孕,但过了一年还是无子。道士许迈,当时朝臣都说他得道。帝从容而问,回答:“迈是好山水人,本无道术,斯事岂所能判!但殿下德厚庆深,宜隆奕世之绪,当从扈谦之言,以存广接之道。”司马昱同意,更加采纳。又数年还是无子,令善相面的人看他的爱妾,相面者说都不能给王爷生儿子,于是又派诸婢媵给他看。当时李陵容为宫人,在织坊中,个高皮肤黑,宫人都说她是昆仑人(黑人或棕色人种)。李陵容到了,相面者大惊:“就是这个人。”司马昱为了大局,召她侍寝。李陵容几次梦到两龙枕膝,日月入怀,以为这是吉祥,遂在362年生孝武帝司马曜、364年生司马道子(会稽文孝王)及鄱阳长公主。 司马昱在371年被桓温拥立为帝,在位仅八个月既去世,期間不曾給予李陵容任何封號。她的儿子孝武帝即位后,尊封李陵容为淑妃。太元三年(378年),进为贵人,九年,进为夫人。十二年,加为皇太妃,仪服与太后相同。十九年,会稽王司马道子上奏:“母以子贵,庆厚礼崇。伏惟皇太妃纯德光大,休祐攸钟,启嘉祚于圣明,嗣徽音于上列。虽幽显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名号,详案旧典。”八月辛巳,孝武帝临轩,遣兼太保刘耽尊李陵容为皇太后,称崇训宫。 晋安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隆安四年(400年),李陵容在含章殿驾崩,上尊谥文皇太后,葬于修平陵,神主祔于她婆婆宣太后鄭阿春庙。.
查看 400年和李陵容
李暠
涼武昭王李暠(),字玄盛,小字長生,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是李昶的遺腹子,十六國時期西涼的建立者。自稱是西漢將領李廣之十六世孫。李暠的后代形成了陇西李氏的镇远将军房、平凉房、武阳房、姑臧房、敦煌房、仆射房和绛郡房,唐朝皇室和诗人李白亦稱李暠為其先祖。天宝二年(743),唐玄宗追尊李暠为兴圣皇帝。.
查看 400年和李暠
東加
汤加王国通称汤加(汤加语:Pule'anga Fakatu'i 'o Tonga;The Kingdom of Tonga),是一個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由172個大小不等的島嶼組成島嶼國家,西距斐濟650公里,西南距紐西蘭1770公里,面積約有748平方公里,人口為10.3萬人(2011)。1845年,汤加王國由多個島嶼聯合而成,在1875年實行君主立憲制至今,1900年開始成為英國的保護地,最後於1970年6月4日獨立,1999年成為聯合國第188個成員國。.
查看 400年和東加
段皇后
中國歷史上,有以下多位段姓女子曾被封為皇后:.
查看 400年和段皇后
泰國曆
泰国历是泰国目前使用的历法,泰国原来使用的历法和傣曆(中国傣族的历法)相同,1888年泰国国王拉玛五世改革历法,采用格里历,但以曼谷建城,即公元1782年为纪元,以建城日4月6日为每年开始,1912年国王拉玛六世将纪元改佛滅(釋迦文佛涅槃),即公元前543年,1941年正式采纳格里历,以公元1月1日为开始,但纪元仍延续,所以CURRENTYEAR年为泰國佛曆年。 现在虽然采用公历,以公历新年为节日,但仍将泼水节(清明后9日)作为全国的节日。 Tai Category:泰國文化.
查看 400年和泰國曆
敦煌市
敦煌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是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級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以敦煌石窟及敦煌壁画而闻名天下,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及阳关的所在地。.
查看 400年和敦煌市
教堂
教堂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特指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天主教的教堂又可稱為「天主堂」;伊斯蘭教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称为清真寺,猶太教从事宗教仪式和其它活动的场所中文亦称犹太教堂或猶太會堂。.
查看 400年和教堂
慕容宝
燕惠愍帝慕容寶(),字道祐,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西北)人,後燕第二任君主,慕容垂的第四子,母親是先段后。慕容垂建後燕後,立慕容寶為太子,曾領燕軍攻伐北魏,但在參合陂之戰慘敗。慕容垂死後慕容寶繼位為帝,但就面對北魏南侵,最終慕容寶沒能保住後燕在中原的土地,率眾北走龍城(今遼寧朝陽市),但先後遇上兒子慕容會及大臣段速骨的叛亂。慕容寶出走後為蘭汗所誘而歸龍城,最終被其殺害。.
查看 400年和慕容宝
晉簡文帝
晉簡文帝司馬昱(),字道萬。東晉第八代皇帝。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少子,母郑阿春。自 永和元年(345年)開始一直以會稽王輔政,掌握朝廷的實權,但其時權臣桓溫的勢力亦一直增強。52歲時於太和六年十一月己酉(372年1月6日)被桓溫擁立为帝,改年号为咸安。次年七月己未(372年9月12日)病逝。在位期間只有250日,期間朝政完全在桓溫控制之下。.
查看 400年和晉簡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