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

指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Taiwan Relations Act Affirmation and Naval Vessel Transfer Act of 2014),或稱眾院第3470號法案(),是允許分別銷售與轉讓派里級巡防艦予墨西哥、泰國和臺灣的一項法案。四艘艦艇以各艘約1000萬美元售予臺灣, 墨西哥和泰國獲得各兩艘的資助。 本法案由第113屆美國國會期間的美国众议院主推並通過,2014年12月4日美國參議院無異議通過了《2013年海軍艦艇轉移法案》(Naval Vessel Transfer Act of 2013,S.1683)的修正案。.

37 关系: 埃及海軍台灣墨西哥奧利弗·哈澤德·佩里巡防艦巴基斯坦海军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外交部中華民國海軍伊利湖戰役國內法國會研究服務部公有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台關係美國海軍美元美国参议院美国众议院美国国会美国总统西班牙海軍驱逐舰諾克斯級巡防艦護航贈與航空母艦戰鬥群航空母艦打擊群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臺灣臺灣關係法波蘭海軍泰国派里級巡防艦潛艇澳洲皇家海軍

埃及海軍

埃及海军(ar:القوات البحرية المصرية)是埃及武装力量的海上分支,也是埃及武装力量最小的分支 。海军的任务包括保护和防御2000多公里的地中海和红海海岸线,以及苏伊士运河的防御和航行安全,和支援陆军的行动。现在的埃及海军的大部分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海军在20世纪80 年代从中国和其他西方来源购买了新式的舰艇。在1989年,埃及海军拥有海岸警卫队在内的18,000人以及2000名其他人员。.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埃及海軍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墨西哥

墨西哥合众国(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通稱墨西哥(México ),是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共和制主权国家,北部同美国接壤,南侧和西侧滨临太平洋,东南为伯利兹、危地马拉和加勒比海,东部则为墨西哥湾。其面积达近二百万平方公里(超过760,000平方英里),为美洲面积第五大国家和世界面积第十四大国家。其总人口超过1.2亿,为世界第十人口大国,西班牙语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国。墨西哥为联邦国家,包括三十二个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为一州。 前哥伦布时期的墨西哥为诸多先进的中部美洲文明发源地,如奥尔梅克、托尔特克、特奥蒂瓦坎、萨波特克、玛雅和阿兹特克等。1521年,西班牙帝国以墨西哥-特诺奇提特兰为基点征服并殖民了这一地区,并将之建制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1821年,在墨西哥独立战争之后,这一辖区宣布独立并受承认为墨西哥。独立后的墨西哥经历了一段动荡期,经济和政治均不稳定。美墨战争(1846–48)后其被迫将位于北部的近三分之一领土割让给美国。19世纪的墨西哥经历了糕点战争、法墨战争、内战、两个帝国以及一段独裁时期。1910年开始的墨西哥革命推翻了独裁统治,最终促成了的订立和现行政治体制的建立。 墨西哥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世界第十五大,国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十一大。墨西哥经济与其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贸易伙伴紧密相关,尤其是美国。自1994年起,墨西哥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首个拉丁美洲成员国。世界银行将其归为中高收入国家,分析人士亦称其为一新兴工业化国家。估计至2050年,墨西哥将成为全球第五或第七大经济体。该国被认为是一地域大国和中等强国,并时常被认为是一新兴强国。墨西哥文化历史遗产丰富,拥有美洲数量第五多和世界第六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2015年其为世界访客数量第十的国家,国际来访人次达2910万。墨西哥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G20峰会和团结谋共识成员国,2014年起成為法语圈国际组织观察员。.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墨西哥 · 查看更多 »

奧利弗·哈澤德·佩里

奧利弗·哈澤德·佩里(Oliver Hazard Perry,),美國海軍准將。.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奧利弗·哈澤德·佩里 · 查看更多 »

巡防艦

巡防艦(frigate,在英美西方海軍中是稱比護衛艦大一倍的艦船,但苏军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繼續稱为護衛艦),是指在近岸海区与其他兵力合同或单独地执行歼灭敌方轻型舰船,或在遠洋为大型攻擊舰船担負警戒和护卫任务的水面舰艇,是綠水海軍中屬於近岸戰鬥用途的最大船艦,或藍水海軍遠洋分派守衛任務的中型艦艇,噸位上僅次於航行大洋的驅逐艦,大約在2000-4000噸左右。 在任務角色上,巡防艦最初是為船團護衛而設計,避免運輸船艦遭到潛水艇、潛艦的襲擾,因此特別強調反潛作戰能力,如今也成為一般中等國家的海軍作戰主力。雖然常見於近岸,但為對付海盜,也會航行遠洋。此外,在美國海軍以航空母艦為主的艦隊中,巡防艦也擔任艦隊最外圍的防禦工作,包括攔截來襲的威脅(多為飛行物,如飛彈、飛機、直升機、無人航空載具),以及各種救援任務。.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巡防艦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海军

巴基斯坦海军,为巴基斯坦军事力量的海上军种。巴基斯坦海军创建于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之后。巴基斯坦海军现役25,000人,预备役5,000。 海军节设于每年的9月8日,以纪念1965年印巴战争。 巴基斯坦海军有8个战地司令部,分别为卡拉奇司令部 (COMKAR) 、巴基斯坦舰队司令部 (COMPAK)、北方司令部 (COMNOR) 、海岸司令部 (COMCOAST)、后勤司令部、海上训练舰队司令部(FOST)、西部司令部(COMWEST)、海军航空兵司令部 (COMNAV)。目前主力艦為四艘英國轉讓、四艘中製和一艘美製F-260巡防艦、5艘法製潛艦,另有飛彈快艇10艘和30多艘砲艇。 File:PNS Tippu Sultan former HMS Avenger.jpg|塔里克級巡防艦 File:080713-N-7949W-084 - USS Rodney M. Davis (FFG-60).jpg|F-260巡防艦 File:F-22P PNS Zulfiquar.JPG|F-22P巡防艦 File:OuessantBrest2005.jpg|奧古斯塔級潛艇.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巴基斯坦海军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定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外交部

外交部為中華民國有關涉外事務之最高主理機構。《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四十一條明定:「中華民國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保護僑民權益,促進國際合作,提倡國際正義,確保世界和平」明確指出中華民國之外交政策方針之基本精神與原則,外交部據以做為爭取並維護國家最高利益之圭臬。.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中華民國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海軍

中華民國海軍(The Republic of China Navy,縮寫為ROCN)是中華民國國軍的海上武裝部隊,隸屬國防部海軍司令部,轄下有海軍艦隊指揮部、海軍陸戰隊指揮部、海軍教郁暨準則發展指揮部、海軍保修指揮部、海軍軍官學校等單位,共有3萬8千餘人,包含海軍陸戰隊9,000人。主要武器裝備是以主作戰艦、輔戰艦艇、潛艦、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隊等核心戰力為主,以建立現代化海軍,並且以「高效質精、快速部署、遠距打擊」之海軍戰力作為目標,包括反封鎖能力、保存戰力等等。 《國防報告書》指出中華民國海軍的任務是:「平時臺灣海峽偵巡,確保海域安全,主動協助地方災害防救;戰時聯合友軍遂行反制與阻敵對我之海上封鎖或武力進犯,並擊滅進犯敵軍,以維護臺海對外航運暢通,確保國家安全。」 海軍艦艇兵的新兵訓練中心位於臺灣高雄市左營區海軍左營基地,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中心位於臺灣省屏東縣內埔鄉的龍泉營區。.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中華民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伊利湖戰役

伊利湖戰役是1813年9月10日在俄亥俄附近的伊利湖,是1812年戰爭中的海上戰役。九艘美國海軍軍艦(5双桅纵帆船,3双桅横帆船,1单桅帆船)果斷地擊敗了英國六艘軍艦(2全帆装船,1双桅横帆船,2双桅纵帆船,1单桅帆船)。這場戰役奠定了美國在伊利湖的控制權,讓美國人收復了底特律和贏取泰晤士戰爭,並擊敗了特庫姆塞的印第安聯邦。.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伊利湖戰役 · 查看更多 »

國內法

国内法,又称内国法,是相对外国法而言的法律概念。在国际私法当中涉及到准据法的选择时,该概念具有一定的意义。.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國內法 · 查看更多 »

國會研究服務部

#重定向 國會研究處.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國會研究服務部 · 查看更多 »

公有领域

公有领域是人类的一部分作品与一部分知识的总汇,可以包括文章、艺术品、音乐、科学理论、发明等等。对于领域内的知识财产,任何个人或团体都不具所有权益(所有权益通常由版权或专利体现)。这些知识发明属于公有文化遗产,任何人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和加工它们(此处不考虑有关安全、出口等的法律)。 創立版权制度的初衷是:藉由给予创作者一段時期的專有權利,作為(经济)刺激,以鼓勵作者從事創作。当專有權利期限已过,作品便进入公有领域。公有领域的作品由於沒有專屬權利人,因此公众有权自由使用它们。.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公有领域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美台關係

#重定向 臺灣與美國關係史.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美台關係 · 查看更多 »

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United States Navy,縮寫:USN或U.S. Navy),是美利坚合众国軍隊的一个軍種,負責管理所有与海軍有关的事务。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美国海军除了目前有近500,000现役和预备役海軍军人、278艘现役大小军舰之外,海軍旗下甚至還有美國空軍以外的另一支空中部隊,多數為舰載飞机,數量達逾4,000架.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美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美元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代码:USD),又稱美圓、美金,(美國)聯邦儲備票據,是美国作為存款債務的官方货币。它的出现是由于《1792年铸币法案》的通过。它同时也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目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美元通常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而用来表示美分的标志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美元取的ISO 4217标准代号为USD。.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美元 · 查看更多 »

美国参议院

美利堅合眾國參議院(United States Senate)是美國的立法机构──美國國會的兩院之一,另一院為眾議院。 參議院的組成和權力建基於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三款。美國每一州於聯邦參議院中均有兩位議員作為代表,與各州人口無關,所以全院員額為100名議員。參議員任期為六年,相互交錯,每隔兩年改選約三分之一的席位。根據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三款第四節,美國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议长,但無參議員資格;且除非是為了在表決平手時打破僵局,否則不得投票。 參議院公認較眾議院更為審慎;參議員名額較少而任期較长,容許學院派看法與黨派之見,較眾議院更易置外於公共輿論。參議院擁有若干表列於憲法而未授予眾議院的權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憲法明列總統在批准條約或任命重要人事時,須「採酌參議院之建議並得其認可」。 兩院制的國會是於制憲會議中所訂立的康乃狄克協議所得的結果。依該協議,各州在眾議院中的代表權以人口為基礎,但在參議院中具均等代表權。憲法規定法律之制定須經兩院通過。參議院單獨擁有的權力較眾議院單獨擁有的權力更為重要,使得參議院(上議院)所負的責任較眾議院(下議院)更廣泛,亦更具政治影響力。 參議院承襲古羅馬元老院之名,其議場建築物分佈在國會山莊北部。眾議院的建築物則分佈在國會山莊南部,詳見。.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美国参议院 · 查看更多 »

美国众议院

美利堅合眾國眾議院(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為美國國會兩院之一,另一院為參議院。美國各州在眾議院中拥有的席位比例以人口為基準,但至少會有一名議員。 院內議員總數經法律明定為435名。眾議員任期兩年,无连任限制。眾議院議長由眾议员选举产生,傳統上為多数党之領導人。然而多數黨領袖另由該多數黨於院內之第二重要議員擔任。據美國總統繼位條例,眾議院議長繼任總統之順序仅次於兼任参议院议长的副总统,為政壇上第三重要的領袖人物。 兩院制國會的起源是因為建國者希望擁有一個貼近且跟隨民意公論的“人民議院”,代表各州政府、以制衡不太受大众情绪干扰的參議院。憲法規定法案須經兩院批准方能通過。 眾議院一般被認為較參議院更具黨派色彩。憲法制定者中有很多人企圖讓參議院(1914年前是由州議會選舉)成為眾議院(公民直選)的制衡機構。於是“建議與同意”權(如批准條約的權力)授權僅由參議院單獨行使。眾議院也有其獨有的權力:倡議歲入法案之權、彈劾政府官員、以及在選舉人團僵持不下時選舉總統。然而,所有這些權力都可由參議院制衡(counter-check)。參議院一般較眾議院及眾議員更具威望。參議員任期較長、人數較少、且(多數情況下)較眾議員代表更多的選民。 眾議院會議廳位於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山莊南翼。參議院在同一建築物的北翼開會。.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美国众议院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会

美国国会(United States Congress)是《美国宪法》规定的立法机構,位於國會大廈。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其中立法权力归国会;行政权力归美国总统;司法权力归美国联邦法院。国会由經直接選舉產生的參議院议员與眾議院议员组成,每个议员代表其选区内的选民,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国会议员代表整个国家的选民,通过立法来规范政府與人民的行为。.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美国国会 · 查看更多 »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美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海軍

西班牙海軍(La Armada Española)是西班牙軍隊的一個分支,也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海軍之一,建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卡斯提亞(Castilla)及亞拉岡(Aragon)兩王國統一為西班牙之時。海軍基地位於羅塔(Rota,與美國海軍共用)、費羅爾(Ferrol)、San Fernando 及卡塔赫納(Cartagena)。 有研究認為西班牙海軍的戰鬥力位列世界第七。事實上,該軍隊是世上少數可同時在各大洋同時執行任務的海軍。 海軍的守護者是海神La Virgen del Carmen、軍歌是La Salve Marinera。每年7月16日是海軍節。.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西班牙海軍 · 查看更多 »

驱逐舰

驱逐舰(destroyer)是一种多用途的军舰,1890年代至今海军最重要的船种之一。美規常用代號為DD。 從前是負責配合主力攻擊的戰艦與巡洋艦的支援工作,但自從二戰後航母開始流行後,無空優能力的戰艦就逐漸消失淘汰;巡洋艦艦種在模組化的反艦飛彈技術進步下,也顯得體型過大而笨重,使驅逐艦已經逐步在功能上取代了前兩者地位,而成為了海軍軍艦的頭把交椅,新型驅逐艦的火力和噸位也達到了近萬噸甚至万吨以上的巡洋艦級別。.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驱逐舰 · 查看更多 »

諾克斯級巡防艦

諾克斯級巡防艦(Knox-class frigate)是一種美國海軍自1969年起開始服役的巡防艦,任務設計目的以遠洋反潛作戰為主。服役初艦種類別是護航驅逐艦(分類符號為DE),在1975年統一變更為巡防艦(分類符號為FF),1995年全面自美國海軍退役,部分轉售給其他國家海軍使用中。.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諾克斯級巡防艦 · 查看更多 »

護航

護航(Convoy)是指為汽車或者輪船等載具組成的隊伍所提供的相隨支援和保護,通常情況下護航包括有主要運輸工具隊伍和負責防禦武裝支援團隊。另外護航也可能是指在重大突發事件時維持現場秩序,或者藉由完整的指揮和部署達成抵達目標這一目的。.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護航 · 查看更多 »

贈與

贈與,指財產所有人以自己之財產無償給予他人,經他人允受而生效力之行為。.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贈與 · 查看更多 »

航空母艦戰鬥群

航空母艦戰鬥群(carrier battle group,縮寫为CVBG、CVSG或CARBATGRU)是一支以航空母艦為首的作戰艦隊。這種艦隊主要為美國海軍所用,是美國力量投射能力的重要部分。美國海軍目前有10艘服役,1艘已下水正進行測試,全部都是核子動力,可以組成航空母艦戰鬥群,使美國能快速攻擊幾乎世界任何地方。 儘管成本高昂,美軍目前仍維持大量航艦戰鬥群作為遠程武力投射的重要力量,主要著眼於航艦戰鬥群可以快速機動部署的能力,無需借用其他國家的機場與相關設施,減少政治上的干預與折衝。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國在冷戰期間的分工規劃。美國海軍以航艦戰鬥群提供海軍航空武力以維繫大西洋兩岸之間的遠洋作業與航線安全,北約盟國則提供其他作戰艦艇支援航艦戰鬥群或者是其他作戰以及運輸的需要。.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航空母艦戰鬥群 · 查看更多 »

航空母艦打擊群

航空母艦打擊群 (carrier strike group,簡稱CSG)是美國海軍軍事單位之一,其由約7500軍事人員組成,打擊群中的艦隻由一艘航空母艦,至少一艘巡洋艦,一支驅逐艦隊由至少兩艘驅逐艦或再加一艘巡防艦,及航空母艦艦載飛行聯隊約含有65至70架戰機組成。航空母艦打擊群也可能同時含有核子動力潛艇、兩棲攻擊艦及補給艦。航空母艦打擊群的指揮官一般直屬於該水域的編號艦隊,並通過其向指定陸上或海上目標,進行戰鬥、戰術及戰略攻擊行為。.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航空母艦打擊群 · 查看更多 »

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或稱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簡稱臺灣代表處、臺北代表處或臺北辦事處(英語: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 ,TECRO),是中華民國在非邦交國所設立的外交代表機構,以民間機構的名義實際行使大使館或領事館的部分權責,已经有實質大使館之功能,其人員在駐在國享有部分外交禮遇。中華民國外交部通過此類代表處和駐在國保持政治、經濟貿易、文化等關係與交流。這些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有外交关系,基於前者的一個中國政策,因而不與中華民國建立邦交,但轉以此權宜方式維持非正式的外交關係;又因代表處不能以中華民國國號冠名,因而轉用具有指標意義的地名來代替,主要使用臺灣(現今主要國土)以及臺北(現今的首都)。.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臺灣關係法

是一部现行的美国国内法。1979年1月1日,美國政府終止與中華民國政府間的所有正式外交關係,轉而承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後,美国国会制定此法并由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簽署生效,以規範往後的美國與臺灣關係。《臺灣關係法》中提到,此法為國會授權美國政府繼續維持美國人民與在台灣人民間之商業、文化及其他關係,以促進美國外交政策,與外國、外國政府或是類似實體所進行或實施的各項方案或交往關係,同樣適用於臺灣人民。.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臺灣關係法 · 查看更多 »

波蘭海軍

波蘭海軍是波蘭共和國的海上力量,波文寫法是ORP (Okręt Rzeczypospolitej Polskiej)。目前有94艘艦只,主要武力爲:五艘潛艦:其中一艘基洛級、四艘柯本級,兩艘美國贈予的派里級巡防艦, 三艘輕型巡防艦,一艘和兩艘,三艘,另外波蘭海軍曾提出建造MEKO級爲基礎的加夫龍級巡防艦,但只建成一艘的船殼,最後改成了巡邏艦。下屬組織爲第三艦隊、第八岸防艦隊和第一海軍航空旅。定員爲一萬四千人。 File:Gen.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波蘭海軍 · 查看更多 »

泰国

泰王國(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Ratcha-anachak Thai,Kingdom of Thailand),通稱泰国(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Prathet Thai,Thailand),舊稱暹罗、暹邏(สยาม,Sayam,Siam),是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曼谷。泰国国土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接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靠缅甸和安达曼海,东南亚国家联盟創始國之一。.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泰国 · 查看更多 »

派里級巡防艦

#重定向 奧利弗·哈澤德·派里級巡防艦.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派里級巡防艦 · 查看更多 »

潛艇

潛艇或稱潛水艇、潛艦是能夠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業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裝載数百人、連續潛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按體積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潛艇也是較早期就有的匿蹤載具。 大型潛艇多為圆柱形,船中部通常設立一个垂直结构(帆罩),早期称为“指挥塔”,帆罩多具有平直的矩形截面,早期多为阶梯形,內有通讯、感应器、潜望镜和控制设备等。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潛艇得到广泛運用,擔任许多大国海军的重要位置,其功能包括攻击敌人军舰或潜艇、近岸保护、突破封锁、侦察和掩饰特种部队行動等。潜艇也被用于非軍事用途,如海洋科学研究、抢救财物、勘探开采、科学侦测、维护设备、搜索援救、海底电缆维修、水下旅游观光、学术调查等,超级富豪甚至用為海下移动豪宅。 多數潛艇被認為是種的戰略武器(尤其是中大型的彈道飛彈潛艇與巡弋飛彈潛艇),在裁軍或擴軍談判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研發潛艇需要高度和全面的工业能力,目前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自行设计和生产軍用級潛艇。.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潛艇 · 查看更多 »

澳洲皇家海軍

澳洲皇家海軍(Royal Australian Navy)是澳洲國防軍的海上武装力量。目前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已擁有48艘军舰、4艘非战斗船只、16000名现役军人,是南太平洋地区最强大的的海军力量。.

新!!: 2014年闡明臺灣關係法及海軍艦艇移轉法案和澳洲皇家海軍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