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2014年伊予滩地震

指数 2014年伊予滩地震

2014年伊予滩地震是指2014年3月14日发生在日本伊予滩的地震。是次地震震中位于日本大分县国东市北北东15千米(北纬33.684度,东经131.825度),地震规模为MW 6.3级、Mj 6.2级、Ms 6.0,震源深度约79.0千米,最大烈度为5强(日本气象厅震度阶级)或6度(修订麦加利地震烈度)。.

目录

  1. 38 关系: 大分县大分市大竹市山口县岡山縣中国地震台网中国地方中国新闻社丰后水道九州地方廣島市廣島縣佐伯市你感觉到了吗?地震地震度量四國倉敷市矩震級玉野市紧急地震速报美國地質調查局爱媛县熊野町瀨戶內海菲律宾海板块面波震级須崎市高知县高知市震中震源深度防府市松山市歐亞大陸板塊日本日本行政區劃日本气象厅地震规模

大分县

大分縣()位於日本九州東北部。縣政府大分市。温泉數量和湧出泉量皆是日本第一名。面向別府灣的別府温泉和位於大分縣中央的由布院溫泉,在日本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大分縣也以「日本第一溫泉縣大分」作為觀光宣傳口號。.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大分县

大分市

大分市()是位於日本九州東部的主要城市,也是大分縣的縣廳所在地。在過去曾是豐後國的國府所在地,故有府內的別稱。目前是中核市。是九州僅次於福岡市、北九州市、熊本市、鹿兒島市的第五大城市。 轄區位于大分縣的中部,由大分川和大野川所形成的沖積平原-大分平原上,四周為丘陵所環抱。轄區的部分地區也被列入瀨戶內海國立公園的範圍。氣候屬于瀨戶內海式氣候,全年溫暖少雨。年平均氣溫攝氏16.0度,降水量1677.8公厘。 主要產業包括畜牧業、農業、水產業、花卉產業、鋼鐵工業、電子業,其中農業的生產總額約為79億日圓,漁獲則以關竹荚魚和關青花魚為主,此兩種魚獲的生產總額可達6億7千萬日圓;電子產業則擁有全世界最大的65奈米IC製造工廠。 以大分市為主球場的職業球隊包括: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的大分三神、排球聯盟的大分三好白鷲、日本室內足球聯盟的バサジィ大分。.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大分市

大竹市

大竹市()為位於廣島縣西南部的市,與山口縣的岩國市、和木町相鄰,且屬共同的生活圈;在沿海地區有石化工業、造紙、化學纖維等產業的工廠,成為瀨戶內工業地域的一部份。 本市轄區較特殊的是有四塊飛地,位於北部相鄰廿日市市轄區的山區中,分別為四個位於山谷間的地區,而週邊山區皆屬於廿日市市。.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大竹市

山口县

山口縣()是位於日本本州最西部的縣,為中國地方五縣之一,縣治為山口市,最大城市為下關市。現今縣境為德川幕府時代的長州藩(當時的周防國和長門國),藩主是受幕府排斥的外樣大名毛利氏,藩廳設在萩城(現山口縣萩市),所以又叫毛利藩或萩藩。山口縣為中國地方最西的一縣,也是本州最西端的都道府縣,隔關門海峽與九州地方相望。.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山口县

岡山縣

冈山县()位於日本中国地方,首府冈山市。面向瀨戶內海。瀨戶內海有大小共計約90個島。與廣島縣東部位置備後地方和香川縣島嶼部合成古代的「吉備國」。 冈山县濑户内海岛屿总面积44.42km²,总人口1,920,654人。 1989年時由於降雨量不足1mm的日數為日本第1位而得到『晴れの国』(晴天之國)之名。.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岡山縣

中国地震台网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缩写:CENC)是中国地震局直属事业单位,于2004年10月18日成立,前身是原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系统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中国地震台网建设上采用国家级、区域级和流动级三个层次的台网。国家级台网基本均匀地布设在国土上,台站间距大约在500至600km。为了提高对一些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监测能力,这样就形成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台站之间的间距减少到100km以内。对于要求更高密度的台网,有临时观测需要的台网,或者有特殊布设要求的用途,只能采取流动台网的方式。.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中国地震台网

中国地方

中國地方(),又稱為中國地區、或山陰山陽地方(),是日本本州島西部的山陽道、山陰道兩個地區的合稱,包含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等5個縣;總面積31,917.37平方公里、人口約771.8萬人。.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中国地方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China News Service)简称中新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家国家通讯社。其自身定位为“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是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直属事业单位。.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中国新闻社

丰后水道

丰后水道,是日本九州岛大分县与四国岛爱媛县之间的海峡,南接太平洋(日向滩),北接濑户内海(伊予滩),西为大分县,东为爱媛县,最窄处称丰予海峡,仅有14公里宽。.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丰后水道

九州地方

#重定向 九州 (日本).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九州地方

廣島市

廣島市()是日本一級行政區廣島縣的縣廳所在地,也是本州西部的最大城市。原本只是太田川入海口的一個三角洲,自16世紀時毛利氏在此建城並且將行政中樞移至此地後,迅速發展成中國、四國地區規模最大的經貿中心。因其政治经济军事地位,二战中饱受原子弹在内的军事攻击。.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廣島市

廣島縣

廣島縣()位於日本本州西端中國地方,並面向瀨戶內海的一個縣。是日本的一級行政區劃之一。東接岡山縣、北接鳥取縣與島根縣、西鄰山口縣、南濱瀨戶內海。首府位于廣島市。.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廣島縣

佐伯市

佐伯市()是位于日本大分縣東南部的一個城市,為九州裡面積最大的市町村級行政區劃。 東部面向豐後水道,其海岸由於為谷灣地形,已被列為日豐海岸國定公園的範圍。西部和南部的內陸地區則屬於祖母傾國定公園。.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佐伯市

你感觉到了吗?

你感觉到了吗?(Did You Feel It?,縮寫:DYFI),是美国地质调查局采用的一种地震感知收集系统。该系统通过收集互联网用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从而估算出各地域的地震烈度信息,并可自动生成整场地震的烈度图,以快速估计出对应地区的震害程度。该系统自1999年投入使用以来,被认为有效补充了地震烈度评估体系,并在地震学家和普通居民之间建立了沟通渠道,成为宏观烈度度量的方式之一。 DYFI系统使用麦加利地震烈度度量标准进行烈度评估,记录在全球发生的震级3.8级以上地震的震害和感知信息,并由此组成地震感知数据库以便于科学研究。.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你感觉到了吗?

地震

地震(Earthquake)震動,可由自然現象如地殼突然運動、火山活動及隕石撞擊引起,亦可由人為活動如地下核試驗造成。歷史曾記載的災害性地震主要由地殼突然運動所造成,地殼在板塊運動的過程中累積應力,當地殼無法繼續累積應力時破裂釋放出地震波,使地面發生震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果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 地震可由地震儀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來量測,地震規模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地震烈度指地震在該地點造成的震動程度,地震的發生處稱為震源,其投影至地表的位置為震中。.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地震

地震度量

地震度量是用来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也是地震预报和其他有关地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地震學家常用兩種形式不同,但重要程度一樣的地震度量來計算地震嚴重程度。震級度量是用來計算地震的力量或能量,而烈度度量則是用來計算在地表上某一點的震動強度。.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地震度量

四國

四國()是日本四大本土島嶼之一,位於九州東北、本州西南方,居於日本國土的西部偏中處。全島面積18,297.78平方公里,是日本本土四島中面積最小的,在世界各島嶼面積則排名第50。在行政區劃上劃分為香川、德島、高知、愛媛等4縣。四國本島和其附近的小豆島、、大島、、、等島嶼共同組成了四國地方,為日本傳統8大地理分區之一。 四國在《古事記》中名為「伊予之二名島」,在《日本書紀》中名為「伊予二名洲」,是國誕生神話中第二個或第三個出現的島嶼。日本實施律令制時期,其分屬南海道中的讚岐國、阿波國、土佐國、伊予國,故而得名「四國」。在四國四縣之中,位於瀨戶內海沿岸的香川、愛媛兩縣和對岸的岡山、廣島兩縣交往較為頻繁。德島縣則因淡路島的存在而與近畿地方交通往來便利,兩者之間關係十分密切。而面向太平洋的高知縣因著山地阻隔,導致往本州和四國其他地區的交通不便,文化的獨立色彩較強。雖然四國四縣的文化各具自己的特色,但亦共享有四國八十八箇所等文化遺產。.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四國

倉敷市

倉敷市()屬日本岡山縣,位於高梁川與瀨戶內海的交界。成立於1928年4月1日。轄區內的工業製品製造品年出貨量達4兆日圓以上,在西日本地區為次於大阪市的主要工業城市。 1967年的合併之後,城市發展出了四個具有不同特色的地區:具有行政機能及觀光資源的倉敷地區、具有整合工業區的水島地區、學生服和牛仔褲的製造地兒島地區、具被貿易港及新幹線車站的玉島地區。除了本身的產業外,倉敷同時也是岡山市的通勤城市。.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倉敷市

矩震級

矩震級是記錄地震強度的標度。1977年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金森博雄教授制定。計算公式為: 其中M_0為地震矩。 由公式可以看出,矩震級每增加一級需要10^倍的能量,也就是約31.6倍的能量。公式中使用的常數是為了使此標度與其他地震近震震級(如里氏地震规模)的數值相似。史上最強烈的地震為1960年智利大地震,規模為9.5。 矩震級的優點在於它不會像近震震級那樣容易飽和。亦即,大於某震級的所有地震之數值都相同的情況不會發生。另外,此標度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有較直接的聯繫。因此,矩震級已經取代近震震級成為世界地震學家估算大規模地震時最常用的標度。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對規模小於3.5級的地震不使用矩震級。.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矩震級

玉野市

玉野市()是位於岡山縣南端、瀨戶内海沿岸的城市。為一港灣都市,也是過去從海路前往四國的交通要道。 在18世紀,由於當時的備前國和位於四國的讚岐國為了爭取瀨戶內海上的魚場海域,先後在井島(又稱石島)和大槌島上設立了兩國的邊界,因此也形成了現在玉野市在這兩個島上與香川縣直島町和高松市分別擁有在陸地上接鄰的邊界狀況。.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玉野市

紧急地震速报

紧急地震速报(緊急地震速報,Earthquake Early Warning,缩写:EEW)是日本在探测到地震后发布的一种警报,以日本气象厅为中心进行发布。2004年开始试验运行,2007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为日本全国提供服务。 日本气象厅发布两种类型的速报:一种面向高级用户(称为“预报”,但并非地震预报),另一种面向大众(称为“警报”)。.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紧急地震速报

美國地質調查局

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縮寫:USGS)是美國內政部轄下的科學機構,是內政部唯一一個純粹的科學部門,有約一萬名人員,總部設在弗吉尼亚州里斯頓,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和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設有辦事處。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主要研究美國的地形、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與其的應付方法;負責四大科學範疇:生物學、地理學、地質學和水文學。.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美國地質調查局

爱媛县

爱媛縣()是位於日本四国西北部至中北部的一個县,縣廳所在地是松山市,轄區範圍相當於令制國中的伊予國。「愛媛」這一縣名得名于《古事记》中的國誕生神話“伊豫國謂愛比賣(伊予国を愛比売と謂ひ)”一句(「愛比賣」和「愛媛」在日語同音)。愛媛縣在西側和北側臨瀨戶內海,县内有海拔1982米的西日本第一高山石鎚山和道後溫泉等著名温泉。愛媛縣面積約5,676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第26大縣和四國面積第二大縣。人口約136萬人,排名日本第28位和四國首位。愛媛縣是日本主要的蜜柑产地之一,並且是日本唯一擁有兩個現存天守的縣。.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爱媛县

熊野町

野町()是位于廣島縣西南部的一町,屬安藝郡。轄區以熊野盆地為主,區內有熊野川流過。 町內特產為熊野筆。.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熊野町

瀨戶內海

戶內海()是位於日本的本州、四國和九州三大島之間之海域。.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瀨戶內海

菲律宾海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英語:Philippine Sea Plate),是位于西太平洋菲律宾海的一个大洋板块,其形状略呈菱形,面积在30个主要板块中排第11位。菲律宾海板块由菲律宾海以下的大洋岩石圈构成,而菲律宾群岛的大部分都位于该板块以西。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 菲律宾海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底,西部以菲律宾群岛为界,西北部以台湾和琉球群岛为界,北部以日本为界,东部以伊豆-小笠原列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界,南部则以雅浦岛、帕劳和印度尼西亚最东部的哈马黑拉岛等岛屿为界。板块的东部形成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系。 菲律宾海板块的东界是隐没带(或细分出来的马里亚纳板块),太平洋板块俯冲隐没于其下。其西界、西北界和北界主要也是隐没带,菲律宾海板块在此边界隐没于欧亚板块(或由较广义的欧亚板块细分为的巽他板块、扬子板块、冲绳板块和阿穆尔板块)之下。其南部主要与加罗林板块相接,东北部一隅则与北美洲板块(或其细分出的鄂霍次克板块)相接。 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亞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台湾岛,这一过程在今天还在延续。在其最北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的增厚地壳则与日本碰撞形成了伊豆碰撞带。 菲律宾海板块构成了菲律宾海的海盆,它是5个较小的岩石圈板块之一,面积与阿拉伯板块相仿(Anderson, 2002)。在地球上现存的所有板块中,菲律宾海板块是唯一的一个几乎全部由消减带包围的板块。它因而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被“捕获”和不活动的西半部,及由于太平洋板块的西向消减而形成并不断增生的东半部。西半部将来注定会消失,因为它将向西和北消减于欧亚板块之下;而东半部则由几条南北向的海岭(自西向东依次是九州-帕劳海岭、冲之鸟-四国海岭和西马里亚纳海岭)及其间的海盆(如四国海盆,是巨大的弧后盆地)组成。伊豆-小笠原列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及其附近的水下火山,则通常被看作是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系。 伊豆半岛是菲律宾海板块的最北端。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或其细分成的阿穆尔板块)和北美板块(或其细分成的鄂霍次克板块)三者会聚之点就是富士山。.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菲律宾海板块

面波震级

表面波規模(M_s)是一種地震度量,用於地震学中描述地震的大小。表面波規模是根據測量主要傳播於地球表層的雷利波(Rayleigh wave)而制定,目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分類地震的國家標準(GB 17740-1999)。XU Shaokui, LU Yuanzhong, GUO Lucan, CHEN Shanpei, XU Zhonghuai, XIAO Chengye, FENG Yijun (许绍燮、陆远忠、郭履灿、陈培善、许忠淮、肖承邺、冯义钧) (1999-04-26).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面波震级

須崎市

崎市()是位於高知縣中部臨太平洋的城市。轄區內多為喀斯特地形,並延伸至海岸線,因此具有許多複雜的海灣地形。也因此石灰及水泥成為轄內主要產業。.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須崎市

高知县

知縣()是日本四國島的一個縣,位於四國島南部的太平洋側,縣都位於高知市。舊稱土佐國。有「日本最后一條清流」之稱的四萬十川流經該縣。 高知縣總面積7,104.87平方公里,2005年10月1日的人口有796,196人。該縣是農業縣,經濟規模小,且人口持續減少,是日本過疏現象較嚴重的縣之一。對外交通相較于四國島其他縣份為不便。 高知縣也是土佐犬原產地。 File:Kochi Castle04s3872.jpg|高知城 File:Kochi Japan.jpg|高知縣 File:Tosa-jinja02s3872.jpg| 土佐神社 File:Kochi sta01s3872.jpg|高知站 File:Ryuo Falls 04.JPG|龍王瀑布 File:Muroto Cape.JPG| 室戶岬.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高知县

高知市

知市()是位於日本四國地方中南部的城市,為高知縣縣府的所在地,也是四國島太平洋沿岸的中心城市,是中核市。高知市的歷史開始於長宗我部元親的大高坂山城。自山內一豐入府之後,高知市作為土佐藩的城下町得到發展。高知市不僅是高知縣的經濟和政治中心,還集中了高知縣近半數的人口,在昭和大合併之前是高知縣唯一的市,規模遠大於縣內其他城市。高知市也是日本人均酒類消費量較多的城市。高知市現在仍有「曜市」(固定在每週特定的一日開市的集市),其中又以週日的日曜市規模最大。「高知」這一地名源自高知城。土佐藩第一代藩主山內一豐在修築高知城時,因城址位於被河川包夾中的山上而給城起名為「河中山城」(こうちやまじょう)。後因河中山城遭遇水患,第二代藩主為求吉利,在不改變發音下,將河中山城的漢字名稱改為「高智山城」,之後再簡稱為「高知城」。.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高知市

震中

#重定向 震央.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震中

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指震源到地面的鉛直距离,根据震源深度不同,可将天然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三种:.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震源深度

防府市

防府市()是日本山口縣中南部的市,位於中国地方西部。轄區主要位於佐波川河口周邊的平原上。 過去曾經是製鹽的產地,現在則是以馬自達和普利司通等汽車相關產業為主。.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防府市

松山市

松山市()是日本四國愛媛縣最大的城市,也是愛媛縣的縣廳所在地。松山市是四國地方人口最多的城市,屬於中核市,也是中四國地方僅次於政令指定都市廣島市、岡山市的第三大城市。松山市是以松山城為中心發展而成的城下町,因道後溫泉而自古就是著名的溫泉療養地,擁有眾多古蹟。並且俳句家正岡子規、種田山頭火及文豪夏目漱石都曾在松山生活過,加上松山是小說《少爺》、《》的舞台,使得松山也是一座頗為著名的文學之城。松山憑藉眾多的觀光資源被指定為「國際觀光溫泉文化都市」,城市的宣傳標語就是「溫泉和文學之城」。松山市奉行緊湊城市理論,商圈和大多數文化設施的位置都較為集中,使得松山市市中心地區是一座職住接近的宜居城市,也便於觀光客使用公共交通觀光。以松山為中心的集中了愛媛縣超過四成的人口。松山市也是野球拳運動的故鄉。.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松山市

歐亞大陸板塊

歐亞板塊(英文:Eurasian Plate)為包括大部份歐亞地區的板塊,但不含括南亞的印度半島(印度次大陸)、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阿拉伯次大陸)以及東西伯利亞的上揚斯克山脈以西的地區。 此外,歐亞大陸向西延伸至大西洋中洋脊(中大西洋海嶺;Mid-Atlantic Ridge)。.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歐亞大陸板塊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日本

日本行政區劃

日本行政區劃大致分為都道府縣(廣域地方公共團體)以及市町村(基礎地方公共團體)兩級。現行制度是随着明治政府于1871年实施的废藩置县政策而建立,現今日本全國分为47个一級行政區:一都(東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四十三县,其下再設立市、町、村。.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日本行政區劃

日本气象厅地震规模

日本气象厅地震规模(気象庁マグニチュード,M_j)是日本使用的地震度量。2003年9月以前,日本气象厅使用的地震规模度量,与矩震级能够良好地对应,从2003年9月开始,日本气象厅开始使用新方法计算震级。 日本气象厅地震规模是以强震计记录的以5秒为周期的地震波形的最大振幅值来计算的,通常在地震发生后3分钟内就能计算出来,十分适合速报。另一方面,在震级超过8.0的巨大地震的情况下,周期5秒的地震波的大小可能几乎没有变化,所以可能无法推算出正确的数值。东北地方太平洋冲地震发生当天,日本气象厅发布的震级是7.9(速报值)和8.4(暂定值),该数据发表2天后,才又修正为矩震级9.0。.

查看 2014年伊予滩地震和日本气象厅地震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