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

指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

2009年世界運動會於2009年7月16日至7月26日在台灣高雄市舉行,中華民國(台灣)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本屆賽事。本條目記錄本代表團成員在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表現。 在本次賽事中,滑輪溜冰是本次中華代表團的奪牌項目中向為亮眼的一個,佔了全部金牌數目的一半。而空手道方面黃昊昀所奪得的金牌為中華台北參賽28年以來首次拿到的最高獎牌。.

71 关系: 健力健美南韓台灣吳育綸合球壁球壘球大谷晃央巧固球中華台北國際大型運動會獎牌列表中華臺北中華民國七人制橄欖球張舒涵佩奇制体操保齡球俄罗斯地擲球哥伦比亚国际标准舞短柄牆球空手道相撲荷兰飛盤飛行運動高雄市蹦床蹼泳黃郁婷黃昊昀輕艇水球轮滑龍舟茉莉·歐斯純郭柏成蔡佩真野外定向艾利森·費雪陳葦綾柳信美柔術林沅君楊金桂楊清順武術水上救生沙灘手球...滑水濱西由希子浮士德球斯诺克日本撞球攀岩拔河2001年世界運動會2009年7月2009年世界運動會2009年世界運動會健力比賽2009年世界運動會健美比賽2009年世界運動會合球比賽2009年世界運動會壘球比賽2009年世界運動會巧固球比賽2009年世界運動會空手道比賽2009年世界運動會柔術比賽2009年世界運動會滑輪溜冰比賽2009年世界運動會撞球比賽2009年世界運動會拔河比賽 扩展索引 (21 更多) »

健力

健力(Powerlifting),又称力量举重、力量举,是一種借助舉起槓鈴來鍛鍊肌肉的運動,分成深蹲、臥推、硬舉三個項目。它雖然發源自舉重,但與奧林匹克舉重分別為兩種競技項目,健力舉起槓鈴(Barbell)的動作方式、允許使用或穿著的輔助器材都與奧林匹克舉重不同 。雖然健力與奧林匹克舉重都取總舉起重量之和作為得分計算的基礎,但健力三項與奧林匹克舉重兩項之間不能直接對比成績高低,其中各個分項的動作方式都不同。即使是健力選手之間,逐項比較重量成績也與比較總成績同樣具有分析價值。 健力為各種運動重量訓練之基礎,因其務求以最短推舉距離,完成三項最基本的舉重動作,在簡化動作的前提下試圖盡可能舉起最大重量,因此相對於動作更為複雜、難度更大的奧林匹克舉重,健力各分別單項所舉起槓鈴的重量常常超過舉重,故又名「力量舉重」或「超級舉重」(Powerlift)。.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健力 · 查看更多 »

健美

健美,(Body Building),是一種強調肌肉健壯與美的活動,起源于古希腊,最初只由男性参加,當時是以男子的粗壮的脖子、发达的胸肌、粗壯的双腿为美。 现代健美活动則由德国人尤金·山道(Eugen Sandow)开始。負重訓練為健美活动的重要訓練元素,目的是增加肌肉量及改善線條;另一方面,控制體內脂肪比率也是健美活動的重點,一般而言體態是否健美,與體脂肪率是否夠低、肌肉量是否夠高有絕對關係。 早期健美比赛裁判通常由解剖学與雕塑藝術家等组成。現代健美比赛裁判則由具健美協會組織專業認證的裁判組成。.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健美 · 查看更多 »

南韓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南韓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吳育綸

吳育綸,台灣新北市人,綽號小霸王,贏得2004年-2006年之世界青少年花式撞球錦標賽冠軍,成為史上首位在世青賽三奪冠軍的選手,在2007年的世界青少年花式撞球錦標賽輸給柯秉逸獲亞軍,未能四連霸世界青少年花式撞球錦標賽冠軍。和史上最年輕世界冠軍吳珈慶同為國手的柯秉逸、吳育綸,被譽為「撞壇三小龍」。.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吳育綸 · 查看更多 »

合球

合球(Korfball)是一种球类团队运动,有超过6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这项运动,尤以在臺灣、荷蘭、比利時最为常见。与大多数球类团队运动不同的是,合球是一项男女混合运动,比赛双方各4男4女,提倡平等。合球又称考夫球、荷球、民國篮球、民荷式篮球。.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合球 · 查看更多 »

壁球

壁球(squash)是一项室内球拍型运动。 起源于19世纪初期英国伦敦的“舰队监狱” 。相對於美式壁球亦稱為英式壁球,也有翻成迴力球的。運動是由兩到四個人在一個封閉式的場地進行,包括天花板內(寬20英尺,長40英尺,高20.0英尺)。這個遊戲的目標就是,每位參賽者必須運用場中除了天花板以外的牆壁,以網拍把彈跳的球打到牆上,使得對方無法在球彈跳1次之前擊打回來,如果球在地板上彈跳超過1次(one BOUNCES)而沒有用網拍擊打回去,就是輸了這球。國際壁球聯盟(IRF)於1979年由十三個國家共同成立,在努力推廣發展下,80年代早期在五大洲就超過80個國家參與壁球的活動。國際壁球聯盟於1980年舉辦第一次壁球大賽,且於1985年十二月得到IOC的認可,成為史上獲得認可最新的運動。.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壁球 · 查看更多 »

壘球

壘球(softball),由棒球發展而來,規則也相似。 壘球於1996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成為正式項目,只設女子組;不過在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之後被剔除。 國際壘球總會將和國際棒球總會合作把棒壘球合為單一項目,申請重返2020年奧運。自2014年起亞運棒壘球合為單一項目。IOC於2011年7月5日決定將棒壘球列為2020年奧運候選項目。壘球目前為奧運非核心(永久)正式項目,不定期(屆)舉行。.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壘球 · 查看更多 »

大谷晃央

大谷晃央(Akio Ohtani,),日本花式撞球職業選手。.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大谷晃央 · 查看更多 »

巧固球

巧固球(Tchoukball.)是一項球類運動,由瑞士生物学家赫爾曼·布蘭德(Hermann Brandt)在20世纪70年代發明,由於球撞到球網的聲音類似法文的「tchouk」,故此被命名為Tchoukball,漢語遂音譯為「巧固球」。它是一種沒有身體碰撞的運動,基本玩法是球員於3公尺半圓的禁區射球,球反彈出禁區及落於場區內並且中途沒被對手球員接到球便可得分,比賽中途不能去搶對手的球,亦不能阻礙對方傳球、射球。.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巧固球 · 查看更多 »

中華台北國際大型運動會獎牌列表

以下為中華台北代表團參加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夏季殘奧會、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世界運動會、亞洲運動會、東亞運動會、其他重要賽事等大型國際賽事列表部分。.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中華台北國際大型運動會獎牌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臺北

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Taipei chinois;IOC編碼:,即「Taipei」的縮寫)是中華民國在參與國際賽事所主要使用的名稱,簡稱為中華隊。因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为唯一合法政府建交并奉行其“一个中国”政策,於是於1981年3月23日,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在瑞士洛桑簽訂協議與核准之後,決議採用該名稱,做為參加國際體育運動的代表團名稱。被稱作「奧會模式」或「奧運模式」。 除了運動賽事,「中華臺北」名稱也擴大使用,做為中華民國參加不限定以非主權國家身分為會員的國際組織(例如APEC、OECD、WHO、ICAO,WTO)時所採用的官方名稱。.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中華臺北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七人制橄欖球

七人制橄欖球,是橄欖球運動的一種新興玩法,場地、規則與傳統15人制橄欖球大致相同,但因人數少,比賽節奏較快而且平均得分較高,普遍受到歡迎,現為世界運動會的正式競技項目。2016年夏季奧運成為正式比賽項目,首面金牌分別由斐濟贏得男子項目、澳洲贏得女子項目。由此可知大洋洲表現較為出色。.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七人制橄欖球 · 查看更多 »

張舒涵

張舒涵(英文名:Shu-Han Chang,),台灣花式撞球職業選手,外號「人氣小天后」,2010年錄取美國職業撞球WPBA資格,成為台灣選手第三人。.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張舒涵 · 查看更多 »

佩奇制

佩奇制(Page Playoff System),是体育竞赛中一种赛制,介于淘汰制和双败淘汰制之间。该赛制于1931年首次被使用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足球联赛的决赛阶段中,是由该联赛专员珀西·佩奇(Percy Page)首倡的,因而得名佩奇制。 最基本的佩奇制首先要求将参赛队按照循环赛或瑞士制的方式决出1、2、3、4名,然后在1、2名之间和3、4名之间分别进行比赛。3、4名比赛的负方获得第四名。1、2名比赛的负者与3、4名比赛的胜者之间再进行一次比赛,胜者与1、2名比赛的胜者再进行决赛,负者获得第三名。决赛胜方为冠军,负方为亚军。从这种基本的佩奇制出发,现在又衍生出较为复杂的双佩奇制、分组佩奇制等多种方法。 佩奇制的优点在于使強隊(預賽取得較佳名次)即使失手一次(决赛中),甚至数次(初赛中),也有机会争夺冠军,同双败淘汰制类似,减少了比赛的偶然性。同时,佩奇制比双败淘汰制又减少了比赛场次。 1978年,国际垒球联合会开始在其举办的比赛中推行佩奇制,现在佩奇制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包括垒球、足球、乒乓球、冰壶等许多竞赛中。.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佩奇制 · 查看更多 »

体操

体操是类运动项目的总称,在国际体操联合会中分为几个单项,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特技體操、有氧體操。.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体操 · 查看更多 »

保齡球

10瓶制保齡球,在中文中也簡稱保齡球(bowling),是由持球者使球(稱為)延著木製球道或是合成(聚氨酯)球道,朝著球道終端排成正三角形的十個,目標是要擊倒球瓶的運動。在保齡球上有三個球孔,可以讓持球者持球時將手指插入球中,而球的重量也是持球者而異。許多國家有職業保齡球的保齡球賽,全世界約有上百萬人玩保齡球。 此一運動在加拿大、美國、英國、愛爾蘭及澳洲都稱為"bowling"(保齡球),但在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會稱為"ten-pin bowling"或是"big-ball bowling",因為1880年時在马萨诸塞州伍斯特有發明另一種保齡球較小、重量較輕、瓶身筆直,類似蠟燭的,另外也有一種保齡球較小的,發明於1895年,另外加拿大本身也有一種,這三種保齡球使用的球直徑都比較小,重量比10瓶制保齡球要輕,球上面也沒有需要將手指插入的球孔。.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保齡球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地擲球

地掷球是一項「雙方運動員在規定的場地上用手投擲球進行對抗」的體育運動,流行於歐洲及亞洲一帶,並且是中國第三屆全國體育大會的項目之一。.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地擲球 · 查看更多 »

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共和国(República de Colombia)是南美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它的北部是加勒比海,东部与委内瑞拉接壤,东南方是巴西,南方有秘鲁和厄瓜多尔,西部是巴拿马和太平洋。.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哥伦比亚 · 查看更多 »

国际标准舞

体育舞蹈,或稱運動舞蹈(dancesport),是在社交舞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競技性舞蹈比賽。競技舞蹈分為兩類,即國際標準舞(International Standard)和國際拉丁舞(International Latin),合稱為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而每種類別又各五項舞蹈組成。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舞蹈比賽主要是國家標準舞和國際拉丁舞。在美國,除了國際舞之外,還有美式舞,分別稱作美式流暢舞(American Smooth)和美式節奏舞(American Rhythm),稱為美式風格(American Style)。 標準舞(Ballroom Dance,或称舞厅舞)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 拉丁舞(Latin Dance)包括伦巴、恰恰、桑巴、捷舞和鬥牛舞。 在美國,流暢舞和節奏舞由以下幾種舞組成:.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国际标准舞 · 查看更多 »

短柄牆球

短柄牆球,又名美式壁球,是一種從網球和壁球衍生出來對著牆打的球類運動,1949年由美國人周·索別克發明於康乃迪克州。在70年代晚期及80年代初期,短柄牆球是美國發展最快速的運動項目之一。.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短柄牆球 · 查看更多 »

空手道

手道(),亦稱「空手」(,Karate ),舊稱「唐手」,是發源於琉球國(今琉球群島)的一種武術。空手道中包含踢、打、摔、拿、投、鎖、絞、逆技、點穴等多種技術,一些流派中還練習武器術。空手道比賽大致分為型及自由組手兩大類。型是以假設的對手為目標,單人進行空手道技術的預定動作表演練習;自由組手即為對打比賽,各種規則中,世界空手道聯盟(WKF)採用先中即得分,後中不得分的規則,強調技術運用的速度和技巧。.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空手道 · 查看更多 »

相撲

撲是日本傳統的体术,由兩名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由神道的占卜神事發展而成,作为专业竞技项目,則稱為大相撲。相撲是日本的国技和国際性的武术、格斗和体育运动。.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相撲 · 查看更多 »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荷兰 · 查看更多 »

飛盤

飛盤,香港稱為飛碟,是一種新興運動,也可以單指其所使用的塑膠製盤狀器具。其基本玩法是用力抛向空中,經一段飛行而降落時,由自己或他人用手接住,近年來已發展出各種不同的玩法。.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飛盤 · 查看更多 »

飛行運動

#重定向 空中運動.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飛行運動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蹦床

蹦床是體操項目的支流之一,是奧運會的一個小項目,現時世界上蹦床最強的國家包括俄羅斯、烏克蘭、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蹦床 · 查看更多 »

蹼泳

蹼泳是一種新興運動,指利用腰腹擺動前進的泳術,足部則須戴上蹼,有時也會配合其他適當器材(如呼吸器),而泳姿就像海豚一樣。.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蹼泳 · 查看更多 »

黃郁婷

黃郁婷(),高雄人,台灣競速滑輪溜冰和競速滑冰選手。 2009年世界運動會在高雄,黃郁婷在開賽第一天就奪得300公尺個人計時賽金牌,也是此次賽事台灣首金,之後又連續兩天奪得1000公尺爭先賽及500公尺爭先賽兩金,整場賽事個人就獨得三金。並在閉幕典禮中擔任掌旗手,將會旗交接給高雄市長陳菊。 2010年亞洲運動會,黃郁婷奪得競速滑輪溜冰500公尺爭先賽金牌。 目前是競速滑輪溜冰1000公尺世界紀錄保持人。 在競速滑冰方面,黃郁婷2015年底嘗試輪轉冰,經過不到一年的嘗試,終於在2017年初達到世界盃秒數標。並參加了2017-2018年度競速滑冰世界盃女子500公尺、1000公尺和1500公尺賽事,也成為台灣第一位入選2018年平昌冬奧的選手。.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黃郁婷 · 查看更多 »

黃昊昀

黃昊昀(),台灣男子空手道選手。2009年高雄世運在空手道80公斤以下級中代表中華臺北獲得金牌。 Category:台灣空手道選手 Category:臺北市立體育學院校友 H Category:世界運動會獎牌得主 Hao昊昀.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黃昊昀 · 查看更多 »

輕艇水球

輕艇水球是一項由兩隊對壘的球類運動,每隊派出五名球員作賽。用特定的輕艇在一指定的場地上比賽,以爭取在對方的龍門入球為目標。每場比賽中,勝方為入球最多的一隊。 輕艇水球是一種揉合了水球、籃球、輕艇的水類運動。.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輕艇水球 · 查看更多 »

轮滑

轮滑(roller skating),俗称“溜冰”“旱冰”。是一種利用帶有輪子的鞋子为比赛工具的陸地竞赛项目,也是一種日常休閒娛樂的健康運動。今日多數的輪滑者主要都使用直排輪(直排旱冰爱好者对这项运动的别称,主要由於直排輪速度快,穩定性強,入門簡單。在馬路上輪滑達到鍛鍊身體或者代步等用途,成為“刷街”,據說這来源于轮子和地面摩擦时所发出的声音。因此直排輪也幾乎成為了當代滑輪運動的代名詞。.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轮滑 · 查看更多 »

龍舟

龍舟(或稱龍船)是指漢字文化圈的龍形舟,也是中國和琉球端午節競賽活動時使用的人力船隻。 龍舟不單是傳統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從其引申發展出來的龍舟競賽現已發展為體育活動。由於賽龍舟被推廣成為體育項目,因此龍舟同時成為此體育項目的主要用品。.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龍舟 · 查看更多 »

茉莉·歐斯純

茉莉·歐斯純(Jasmin Ouschan,),奧地利花式撞球職業選手,外型冷艷,球風重攻擊,有「奧地利獵豹」的封號。最欣賞的撞球員為艾利森·費雪。2010年奪得十號球世界冠軍頭銜。.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茉莉·歐斯純 · 查看更多 »

郭柏成

郭柏成,中華民國(臺灣)台北市人,台灣花式撞球運動職業選手,綽號小魔王。.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郭柏成 · 查看更多 »

蔡佩真

蔡佩真(),2011年正式正名封號為「殺手甜心」,台灣花式撞球職業選手。 2011年之前,其舊稱號為「小妹」(已不用),其興趣為多樣運動,除花式撞球專長之外,還擁有跆拳道黑帶二段的實力。 2012年獲邀成為“國際扶輪社 世界根除小兒麻痺EndPolioNow慈善計劃”親善大使。 蔡佩真承諾願意支持與跟隨著這個全人類健康計畫的宣導,直到小兒痲痹在全世界絕跡的那一日為止。.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蔡佩真 · 查看更多 »

野外定向

野外定向(Orienteering),又名定向越野,是一种在野外利用地圖和指南針,以不同形式去完成一段路程,並且在檢查點為检查卡(記錄卡)打上印記的運動。.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野外定向 · 查看更多 »

艾利森·費雪

艾莉森·費雪(Allison Fisher,),英國花式撞球職業選手,拿過4屆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冠軍(1996~1998、2001)和5屆安麗盃邀請賽冠軍,長相酷似美國電影明星梅格·萊恩,在撞球界有「毀滅女公爵」之稱。2001、2002年世界排名皆高居第一。 2014年冠中冠她在四強擊敗金佳映,卻在決賽敗給K.Fisher; 隔年在四強復仇凱莉費雪,卻在決賽輸給金佳映。2016年,她在四強擊敗小魔女,決賽擊敗快火,睽違12年【2004-2016】再次拿下冠中冠冠軍。.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艾利森·費雪 · 查看更多 »

陳葦綾

陳葦綾(),改名前為陳春如,綽號超人,台南市中西區仙草里人,台灣女子舉重運動員。.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陳葦綾 · 查看更多 »

柳信美

柳信美,台灣宜蘭縣羅東鎮人,外號「阿美姐」,台灣花式撞球運動職業選手,為早期台灣女撞球選手中最具影響力的代表,有「撞球天后」的美譽。1998年參加台灣安麗盃賽事至2010年至今,為歷屆第二位奪冠的台灣選手。 在1999年拿到世錦賽冠軍,成為台灣女子選手裡面第一位成為世界冠軍的選手。2002年再度奪下世錦賽冠軍,也成為台灣第一位奪下二次女子9球世錦賽的選手。2003年世界排名高居第一,2004年即強壓當時實力頂尖的英國選手Allison Fisher奪下安麗盃冠軍。.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柳信美 · 查看更多 »

柔術

柔術是一種日本傳統武術,中心精神是避免對方的攻擊力量,並轉化為制服敵人的技術。有許多不同的流派,各種流著重在不同的技巧(投、逆、絞、當 四大技法),現代的柔道和合氣道均演變自柔術。.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柔術 · 查看更多 »

林沅君

林沅君(),台灣花式撞球職業選手,球風犀利,故得封號「女殺手」。2005年參加台灣安麗盃賽事至2015年至今,為歷屆賽事第三位奪冠的台灣選手。2008年奪得安麗盃冠軍及世界冠軍頭銜。2015年再度勇奪安麗盃冠軍。.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林沅君 · 查看更多 »

楊金桂

杨金桂(),高雄人,女子游泳运动员。 他曾代表中华台北队参加2004年和2008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又在2011年全国总统杯分龄游泳锦标赛以2分02秒38在200公尺自由式达标,成为中华民国第三位在游泳项目进军2012伦敦奥运的选手。在2007年中华民国全国运动会总共赢得九面金牌,而且在100米自由泳与100米蝶泳都打破中华台北纪录,200米蝶泳也翻新大会纪录。在2011年中华民国全国运动会总共赢得九面金牌两面银牌,被称为2011年全运会“金--”、「九金桂姐」。于2013年,第四届亚洲室内运动会勇夺三银。.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楊金桂 · 查看更多 »

楊清順

楊清順(1978年4月3日-),台灣花式撞球運動選手,出生於高雄市。他於1990年代至2000年代間多次獲得國際性重要花式撞球比賽的冠軍。他也與趙豐邦等同時期的花式撞球選手,不但創建台灣的職業撞球,也讓本來在台灣社會視為非法賭博的撞球運動演變成台灣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楊清順 · 查看更多 »

武術

武術,亦称搏擊術、格鬥術、格鬥技,是指以肢體或冷兵器、武器互相競技的技術。前者之內容為鍛鍊身體各部位以攻擊對手,種類分為踢打拿摔四大類;後者則以刀、槍、棍、劍、鞭、鏢、鎚、矛、鈀、弓等冷兵器為主。武術雖是互相格斗的技術,但學習武術除了作格鬥用外,學習的原因也可能是為了防衛、競技。現代武器(火炮、電子形式)廣泛運用後,冷兵器逐漸被淘汰,間接導致以冷兵器與肉體為武器的攻擊技術在戰場上式微。 武術一詞一般會直接聯想到東亞,不過世界許多地方都有其特別的武術。歐洲最早是在1550年開始使用倾向于武術现代意义的英文“martial arts”。1639年英國一本击剑的書也提到此一詞語,特別用來強調击剑的「科學和藝術」。.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武術 · 查看更多 »

水上救生

水上救生,是一種包含游泳及救生技巧的競技運動,為世界運動會競賽運動種類之一。依水域之不同,分為靜水競賽和海水競賽兩大類,各有其不同的比賽項目,但皆以速度取勝。 靜水競賽包括200公尺障礙游泳、50公尺帶假人、100公尺混合救生、100公尺穿蛙鞋帶假人等個人項目;及4x50公尺障礙接力、4x25公尺帶假人接力、4x50公尺混合救生接力等團體接力項目。海水競賽包括海浪游泳、救生板競速、海洋鐵人賽(四項)等個人項目;及救生板救生、魚雷浮標救生等團體項目。.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水上救生 · 查看更多 »

沙灘手球

沙灘手球,是一種在沙地上玩的手球運動,每隊上場人數4個人,包括一位守門員。其比賽方式除了赤腳在沙地上球以外,其餘與傳統傳統手球規則相仿。比賽用球是橡膠製品,很容易用單手抓著,有利於持球員傳球及射門;再加上場地舖著厚沙,球員比較不容易受傷,因此勇於做出一些高難度的動作,也使得球賽可看性提高。.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沙灘手球 · 查看更多 »

滑水

滑水(Waterskiing),是一种借助动力的牵引,使人在水面上“行走”的水上运动。滑水者通常要穿着“水橇”在水面上完成各种动作。滑水是一项竞技性运动,但也可作为休闲性运动。最早起源于1922年的美国,并迅速在欧美各国以及澳大利亚普及流行开来。在这些国家每年都有相应的竞赛以鼓励人们参加此项运动。.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滑水 · 查看更多 »

濱西由希子

濱西由希子(Yukiko Hamanishi ,),A型 金牛座 日本花式撞球職業選手,日本職業撞球協會(JPBA)32期生 封號「氣質美女」。 2008年8月嫁同為日本職業撞球選手大井直幸。 2009年以冠夫姓出賽,是為大井由希子(Yukiko Ohi).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濱西由希子 · 查看更多 »

浮士德球

浮士德球(英語:Fistball),又叫拳球或草地排球,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運動,主要流行在德語系或義大利語系的國家,目前有些歐洲國家也將浮士德球列為中學或小學的教材。其規則類似排球,通常在戶外的草地上舉行,不過只允許用單手的拳或手臂擊球,而在擊球之前,允許球落地反彈一次。浮士德球是世界運動會的正式競賽項目之一。 浮士德球的中文名稱是來自其德文名稱(faustball)音譯而來。目前全世界約有50萬人從事浮士德球運動。.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浮士德球 · 查看更多 »

斯诺克

士碌架(Snooker),是一種落袋式台球运动。此项运动使用的球桌长约3569毫米、宽1778毫米,台面四角以及两长边中心位置各有一个球洞,使用的球分为1个白球,15个红球和6个彩球(黄、绿、棕、蓝、粉红、黑)共22个球。击球顺序为一个红球、一个彩球直到红球全部落袋,然后以黄、绿、棕、蓝、粉红、黑的顺序逐个击球,最后以得分高者为胜。斯诺克盛行于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等英联邦国家以及香港。近十几年来,斯诺克运动也在东亚得到推广和普及,目前泰国、中国大陆等都有优秀选手涌现。.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斯诺克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撞球

撞球(cue sports、cuesports、billiard sports、billiards),是一種有多重玩法的技巧運動,其共同點是使用撞球桿撞擊一般為白色的母球,令其在撞球桌上滾動並撞擊其他球(子球),以達成特定目的。.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撞球 · 查看更多 »

攀岩

攀岩是從登山衍生出的一項運動。在約1970年前攀岩一直附屬登山系統之下,目的只是為了克服登山過程中的困難。直到70年之後,在法國,攀岩真正變成一項獨立運動。.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攀岩 · 查看更多 »

拔河

拔河是一项歷史悠久的團隊角力運動,世界各地皆有拔河活動。在今日的各種運動會中,仍然不難看見有此項比賽活動。目前拔河運動可被區分傳統拔河及新式八人制拔河運動,傳統拔河為20-30人的活動,過去以祭祖等活動常出現;但新式八人制拔河則為近代較常推展的運動,體重分級、規則分明,更具公平性,競技性更高。目前八人制拔河運動被區分室內及室外, 2015年12月,經韓國、菲律賓、越南、柬埔寨四國聯合推薦,拔河以「Tugging rituals and games」的名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成為韓國的第18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拔河 · 查看更多 »

2001年世界運動會

六屆世界運動會(The World Games 2001,簡稱2001秋田世運),於2001年8月16日至8月26日,在日本秋田市舉行。.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2001年世界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2009年7月

没有描述。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2009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09年世界運動會

八屆世界運動會(簡稱2009高雄世運,The World Games 2009),於2009年7月16日至26日在中華民國高雄市舉行,是首次在臺灣舉辦的國際性大型綜合運動會,亦是第二次在亞洲國家舉辦的世界運動會,與臺北聽障奧運列為2009年臺灣兩大國際綜合性賽事。 高雄世運共有102個國家和地區、近5,000名選手參加。大部分的比賽項目是在高雄市進行,部分的項目由高雄縣的鳳山市、鳥松鄉及大樹鄉(今高雄市鳳山區、鳥松區及大樹區)來承辦。該屆世運會舉行時的高雄市,尚未與高雄縣合併,與今日的高雄市有所不同。.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2009年世界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2009年世界運動會健力比賽

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健力比賽由7月25日至7月26日於台湾高雄市中山大學逸仙館舉行。比赛分为男女轻量级、重量级和超重量级各三个级别进行,共设8枚金牌。.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2009年世界運動會健力比賽 · 查看更多 »

2009年世界運動會健美比賽

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健美比賽由7月18日至7月19日於高雄文化中心舉行。比賽分別產生男子70及80公斤級項目的2枚金牌,最終南韓的樸長松及烏克蘭的Beila Balog分別取得該兩個項目金牌。.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2009年世界運動會健美比賽 · 查看更多 »

2009年世界運動會合球比賽

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合球比賽於7月17日至7月21日於高師大體育館舉行。在本次比賽中,荷蘭以及比利時分別奪下了金牌和銀牌;而屬於地主國的中華隊則拿下銅牌。.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2009年世界運動會合球比賽 · 查看更多 »

2009年世界運動會壘球比賽

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壘球比賽由7月17日至7月20日於立德棒球場舉行,這是繼第三屆世界運動會之後再度出現,以邀請賽模式進行,計有俄羅斯、日本、韓國、加拿大、新加坡與地主中華台北六隊。.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2009年世界運動會壘球比賽 · 查看更多 »

2009年世界運動會巧固球比賽

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巧固球比賽由7月24日至7月26日於高雄師範大學舉行。由於本項目為邀請賽,各國的得牌成績並不納入各國的正式獎牌榜之內。.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2009年世界運動會巧固球比賽 · 查看更多 »

2009年世界運動會空手道比賽

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空手道比賽由7月25日至7月26日於國立中山大學體育館舉行。.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2009年世界運動會空手道比賽 · 查看更多 »

2009年世界運動會柔術比賽

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柔術比賽由7月21日至7月22日於中山大學體育館舉行。.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2009年世界運動會柔術比賽 · 查看更多 »

2009年世界運動會滑輪溜冰比賽

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滑輪溜冰比賽由7月21日至7月26日於義守大學體育館與高雄市立陽明溜冰場舉行。.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2009年世界運動會滑輪溜冰比賽 · 查看更多 »

2009年世界運動會撞球比賽

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撞球比賽於2009年7月22日至7月26日於中正技擊館舉行。.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2009年世界運動會撞球比賽 · 查看更多 »

2009年世界運動會拔河比賽

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拔河比賽由7月18日至7月19日於中山附中體育館(室內)與中山附中(室外)舉行。.

新!!: 2009年世界運動會中華台北代表團和2009年世界運動會拔河比賽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2009年世運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华台北代表團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