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譚江柏

指数 譚江柏

譚江柏(),生於廣州,是1930年代中華民國國家代表隊成員,香港球壇名宿,外號「譚銅頭」,曾先後效力南華、星島、九巴等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球隊。譚江柏為香港著名歌壇巨星譚詠麟的父親。於2006年3月16日早上七時許,因身體器官功能衰竭在香港養和醫院病逝。.

33 关系: 劉茂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南華足球隊宣統中華台北男子足球代表隊中華民國中日战争九龍巴士足球隊广州市德国督憲盃第二次世界大战納粹德國菲律宾養和醫院香港香港甲組足球聯賽香港足球總會香港足球會球場香港足球明星選舉马尼拉譚詠麟远东运动会阿道夫·希特勒葉北華陳珍妮柏林李因篤李惠堂滇缅公路星島體育會日本國家足球隊1984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得獎名單

劉茂

劉茂可以指:.

新!!: 譚江柏和劉茂 · 查看更多 »

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重定向 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新!!: 譚江柏和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 查看更多 »

南華足球隊

南華足球隊(South China Football Team),全名南華體育會足球隊(SCAA Football Team)是香港南華體育會屬下的一支足球隊,成立於1908年,是香港首支華人足球隊,現時於香港甲組聯賽作賽,為香港足球聯賽的傳統班霸,亦是香港足球史上最成功的足球會,奪得 41 次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的冠軍。2017年6月5日南華體育會宣佈退出港超,主動降班。.

新!!: 譚江柏和南華足球隊 · 查看更多 »

宣統

宣統(a;;)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年号,前后三年。 辛亥革命之后,一些清朝遺民仍然使用宣统年号纪年。1917年張勳擁戴溥儀復辟时,称宣统九年。.

新!!: 譚江柏和宣統 · 查看更多 »

中華台北男子足球代表隊

中華台北男子足球代表隊是中華民國的國家男子足球代表隊,由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管理,和台湾眾多的體育協會一样,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的英文名稱為Chinese Taipei,中文則沿用中華民國的名稱。 中華台北目前在國際足球協會的最佳名次是2018年4月公佈的第121名。 中華台北的球衣贊助商是Tor Star。.

新!!: 譚江柏和中華台北男子足球代表隊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譚江柏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日战争

中日戰爭主要指近代中國和日本之間發生的兩場大規模戰爭:.

新!!: 譚江柏和中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足球隊

九龍巴士足球隊(Kowloon Motor Bus Football Team,簡稱九巴或巴士)是九龍巴士公司屬下的一支足球隊,曾經是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勁旅,與南華對賽被稱為「南巴大戰」,更是哄動全港的觸目戲碼。九巴足球隊最輝煌成績是於1953–54及1966–67年兩次奪得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冠軍,1981年宣佈解散。於2017年8月重新加入香港丙组聯賽。.

新!!: 譚江柏和九龍巴士足球隊 · 查看更多 »

广州市

广州市(Canton,),简称穗或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于1921年正式设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广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由于经济水平发达、发展程度优秀,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中国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 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新!!: 譚江柏和广州市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譚江柏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督憲盃

督憲盃(英文:Governor's Cup)是香港一項已經停辦的足球錦標競賽,於1933年創辦,由協會華聯隊與足總西聯隊進行每年一度的對抗賽。.

新!!: 譚江柏和督憲盃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譚江柏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新!!: 譚江柏和納粹德國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

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宾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641個島嶼組成,可分為呂宋島、-zh:米沙鄢群岛;zh-tw:維薩亞斯群島;zh-hk:維薩亞斯群島;zh-sg:米沙鄢群島;-和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島;zh-hk:棉蘭老島;zh-sg:棉兰老岛;-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開始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獨立。美國在當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陸續歸國,特別是北部各島嶼、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平,該國並榮獲了亞洲四小虎的称号。.

新!!: 譚江柏和菲律宾 · 查看更多 »

養和醫院

養和醫院(Hong Kong Sanatorium and Hospital),前身是養和療養院(The Yeung Wo Nursing Home),於1922年成立,是香港著名和頂尖的私立醫院,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跑馬地山村道2號。.

新!!: 譚江柏和養和醫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譚江柏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甲組足球聯賽

香港甲組足球聯賽(英文:Hong Kong First Division Football League)是香港一個已停辦的足球聯賽。聯賽於1908年成立,是亞洲首個職業足球聯賽,由香港足球總會主辦。聯賽結束以前,南華一共奪得41次冠軍;精工僅次其後,共9次;及後有愉園及傑志,各有6次。 2014年,醞釀多時的「鳳凰計劃」正式推行,香港足球總會為香港足球聯賽系統重新定位,全新的「香港超級聯賽」取代舊有的「香港甲組足球聯賽」成為香港頂級足球聯賽。2014年5月30日,南華對東方沙龍的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季後賽決賽結束後,香港甲組足球聯賽作為頂級聯賽的角色正式劃上句號,結束了歷時106年的歲月。.

新!!: 譚江柏和香港甲組足球聯賽 · 查看更多 »

香港足球總會

香港足球總會(英文:The Hong Kong Football Association Limited)是香港的足球管理機構,是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轄下74個體育總會及體育組織之一,負責香港足球代表隊、香港奧運足球代表隊、其他不同年齡的香港足球代表隊、香港五人足球代表隊及、香港聯賽選手隊的挑選及訓練,亦負責各級別香港足球聯賽的足球隊與足球運動員的註冊、青少年足球運動員訓練及發展、教練訓練及發展、裁判員及紀律等事宜。.

新!!: 譚江柏和香港足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足球會球場

香港足球會球場(簡稱港會場)或跑馬地運動場(Happy Valley Sports Ground),位於香港跑馬地體育路3號,是香港足球會、浩運(香港足球會旗下球隊)及港會欖球隊的主場。香港足球會球場為仿真草足球場,設有2,750位座席。.

新!!: 譚江柏和香港足球會球場 · 查看更多 »

香港足球明星選舉

香港足球明星選舉(Hong Kong Top Footballers Awards)舊稱最佳足球明星選舉,是由香港電台及香港華人足球員總會在1977年創辦,香港足球總會於1983年即第七屆加入主辦機構行列。足球明星選舉用以表揚每年在香港甲組足球聯賽表現出色的球員,選舉設有「香港足球先生」及「最佳十一人」,所有獎項需要經由公眾及專業投票選出得獎人,其中最佳十一人由球迷、本地各支甲組球隊的領隊、教練、各大報章雜誌及電子傳媒的體育版編輯、記者共同投票下產生出來,球迷票數佔總評分的百份之三十,專業投票則佔百份之七十。選舉亦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加設「最佳年青球員」,「最佳外援球員」,「最佳教練」。2004年舉辦機構改變,並增設「最受球迷喜愛球星」獎項,同年並首次獲贊助商冠名。 另外,曾經因其他原因頒發特別的獎項,分別2003年頒發「銀禧足球先生」給胡國雄、2004年頒發「香港廣播七十五周年榮譽大獎」給姚卓然、譚江柏及高保強。 2009年,香港足球總會決定取消「最受球迷喜愛球星」獎項,並增設「足壇之光」獎項,首個獲獎者為李健和,本屆足球明星選舉首次沒有門將入選最佳11人。 2010年,首次獲得adidas冠名贊助。.

新!!: 譚江柏和香港足球明星選舉 · 查看更多 »

马尼拉

尼拉(Maynila,Manila),又稱岷里拉,是菲律宾首都,位於菲律宾的最大岛—呂宋島馬尼拉灣的東岸;今為菲國第二大城,人口有150萬;乃全國經濟、文化、教育和工業中心,現為人口達1000萬的馬尼拉大都會區之發展核心。2013年4月,馬尼拉人口排名全球第6名,達2120萬人。在同屬此都會區的眾多城市中,僅奎松市人口多於馬尼拉市。马尼拉之名源於一种生长着白豔花朵的湿地树(Maynilad),許多觀賞過的人們都以「那些白色的花开着,便像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形容它。她所屬的這個都會區,菲律賓官方稱為馬尼拉大都會(Metro Manila),一般外國人和非定居者通常簡稱以馬尼拉。全區由17座城市和直轄市所組成。.

新!!: 譚江柏和马尼拉 · 查看更多 »

譚詠麟

譚詠麟(Alan Tam Wing Lun,),香港實力派著名歌手兼演員。於1970年代歌唱事業早期他是在溫拿樂隊擔任主音歌手,並在演出時偶爾彈奏鋼琴、電子風琴、合成器、木琴、爵士鼓等。他通過結合電影與音樂事業大獲成功,是1980年代至2000年代香港樂壇的天皇巨星。因為曾經連續6年在暑期辦演唱會,但學生們依然對他的歌非常熟悉,所以綽號「校長」(二是晚輩要尊敬他),而《愛在深秋》成為“校歌”。譚詠麟祖籍廣東新會,生於香港,為足球名宿譚江柏之子。 譚詠麟是香港流行樂壇的天皇巨星。譚詠麟在樂壇曾奪取多項榮譽獎項,1984至1987年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連續四屆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星”。1988年2月13日,譚詠麟在第十屆十大中文金曲得到金曲十年大獎、全年銷量總冠軍大獎及IFPI大獎後宣佈退出所有頒獎典禮不再拿獎。1992,譚詠麟於1991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獲得無線金曲銀禧榮譽。1996年,譚詠麟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成就獎;香港樂壇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亦是兩位分別以歌手以及樂隊成員身份兩次拿到“金針獎”的香港歌手之一(另一位是同屬溫拿樂隊的鍾鎮濤)。從藝40多年來,譚詠麟創作的歌曲近百首,他作曲的歌曲多次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十大勁歌金曲獎”、“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作曲獎”等榮譽。2007年獲得CASH音樂成就大獎。2008年擔任第八屆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同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勛章,但因授獎典禮同時段正好是四川大地震後的慈善節目,校長寧願錯過授獎典禮也要去四川現場。2014年獲得IFPI香港流行音樂文化歌手大獎,以表彰他對香港音樂創作及華語樂壇的貢獻。 譚詠麟在影壇曾於1981年憑著《假如我是真的》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男主角”。譚詠麟直至現在仍活躍樂壇,2007至2009年曾擔任第八屆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當被問及有關年齡問題時,他常自稱“年年廿五歲”,倡導健康、樂觀的人生觀。.

新!!: 譚江柏和譚詠麟 · 查看更多 »

远东运动会

远东运动会(Far Eastern Championship Games,亦稱Far East Games)是亚洲最早的地区性综合运动会,由菲律宾、中華民国、日本三国发起,从1913年到1934年分别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三国共举办了10届远东运动会。1934年,日本坚持把满洲国拉入远东运动会,遭到中華民国的抗议并宣布退出远东运动会,远东体育协会宣告解体,远东运动会亦随之停办。後日本組織舉辦了東亞競技大會以接替該體育賽事。.

新!!: 譚江柏和远东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纳粹德国元首。其于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并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在林茨长大。1913年他迁往德国,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陆军服役並受勳。1919年希特勒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发动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在监禁期间希特勒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希特勒對凡爾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以其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宣称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 1933年纳粹党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魏玛共和国转变为一党专制、纳粹、极权及独裁统治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借口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由此获得了相当一些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别“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1945年4月30日),为避免被开坦克进城的苏联红军俘获,希特勒与布劳恩自杀身亡,其尸体被焚毁并被苏联红军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纳粹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希特勒和纳粹政权亦在战争期间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新!!: 譚江柏和阿道夫·希特勒 · 查看更多 »

葉北華

葉北華(),1930年代中華民國國家足球隊代表隊成員,司職左翼,外號「飛將軍」、「穿花蝴蝶」。.

新!!: 譚江柏和葉北華 · 查看更多 »

陳珍妮

陳珍妮(英文名:Jenny Chan,),前香港新聞從業員,前無線收費電視新聞台、互動新聞台主播、作家、股評人。她表示她是個懷舊、喜歡跳舞的人,亦喜歡聽李克勤的歌如《深深深》、《大會堂演奏廳》、《夏日之神話》、《雨中街頭劇》。 陳珍妮5歲前於澳門成長和就讀浸信會幼稚園。小學就讀聖方濟愛德小學,中學則就讀於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2006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並於2007年完成中大新聞及傳播學碩士課程。.

新!!: 譚江柏和陳珍妮 · 查看更多 »

柏林

柏林(Berlin,)是德国首都,也是德国最大的城市,现有居民约340万人。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柏林也是德国十六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僅有的三個城市州份。 柏林是欧盟區內人口第3多的城市(歐盟區人口最多的都市是法國的巴黎,其次是英國的倫敦)以及城市面积第8大的城市。它是柏林-勃兰登堡都会区的中心,有来自超过190个国家的5百万人口。地理上位于欧洲平原,受温带季节性气候影响。城市周围三分之一的土地由森林、公园、花园、河流和湖泊组成。据有关统数据统计,柏林总人口共有3,405,259人。 该根據考古发掘,柏林地區在八萬年前( 舊石器时代晚期市)已经有人類活動。該第一次有文字记载是在13世纪,柏林连续的成为以下这些国家的首都:普鲁士王国(1701年-1870年)、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納粹德國(1933年-1945年)。在19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3大自治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东柏林成为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飛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全德国首都的地位,驻有147个。 柏林无论是从文化、政治、传媒还是科学上讲都称的上是世界级城市。该市经济主要基于服务业,包括多种多样的创造性产业、传媒集团、议会举办地点。柏林扮演欧洲大陆上航空与铁路运输交通枢纽的角色,同时它也是欧盟内游客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主要的产业包括信息技术、制药、生物工程、生物科技、光学电子、交通工程和可再生能源。 柏林都会区有知名大学、研究院、体育赛事、管弦乐队、博物馆和知名人士。城市的历史遗存使该市成为国际电影产品的交流中心。该市在节日活动、建筑的多样化、夜生活、当代艺术、公共交通网络以及高质量生活方面得到广泛认可。柏林已经发展成一个全球焦点城市,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现代精神的年轻人和艺术家而闻名。.

新!!: 譚江柏和柏林 · 查看更多 »

李因篤

李因篤(),字子德,一字孔德,號天生,陝西富平薛鎮韓家村人。 祖籍山西洪洞縣,生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博聞強記,遍讀經史,人稱神童。早年拒不出仕,自稱中南山人。曾參加抗淸活動。康熙二年顾炎武与李因笃在山西代州结識。深于《十三經註疏》,長律得杜甫家法,曹秋岳嘆曰:“數百年無此作矣。”著《诗说》,顾炎武称:“毛,郑有嗣音矣。”康熙七年(1668),顧炎武因萊州黃培詩案入獄,得李因篤等營救出獄。康熙九年(1670年),李因笃东出潼关,走河南、再下扬州,南游湘、鄂、楚等地,结交各地学者。康熙十八年(1679年)薦博學鴻詞,列一等。授檢討,以母老辭退。地方官吏奉旨催促,因笃不从,以死抗拒,后在母亲的规劝下,秋季入京。與周至縣李二曲、眉縣李柏合稱“關中三李”,“生平與李二曲交最密,天生宗朱子,二曲講良知。”五十二年,抱病臥床修改《明史》。著有《受祺堂詩集》。.

新!!: 譚江柏和李因篤 · 查看更多 »

李惠堂

李惠堂(),字光梁,號魯衛,祖籍廣東五華縣,中華民國少將軍銜,李惠堂是公認之中國足球球王,他最矚目事蹟是帶領中華民國,稱雄於第七、第八、第九及第十屆的遠東運動會。20世紀30年代上海流傳:「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1950年代,李惠堂退休轉任教練,繼續於香港和台灣兩地從事推廣足球活動。戰後定居於香港的李惠堂,經常客居台灣並帶動當地足球風氣。1954年與1958年兩屆亞洲運動會中,他亦以教練身分率領中華民國代表隊於決賽擊敗韓國,連奪兩屆足球金牌。除此,他晚年協助創建的台灣木蘭女子足球隊,亦於1970年代末期與1980年代初期雄冠亞洲。.

新!!: 譚江柏和李惠堂 · 查看更多 »

滇缅公路

align.

新!!: 譚江柏和滇缅公路 · 查看更多 »

星島體育會

星島體育會 (簡稱星島,英文:Sing Tao Sports Club),於1940年由南洋富商胡文虎之子21歲的胡好創立,是一支前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球隊,在香港球壇曾經叱吒一時,由於球隊行軍迅速,故有「噴射機」之美譽,在「胡仙案」和主力球員涉賄的雙重打擊下,1999年8月星島足球隊宣布退出聯賽,黯然解散。 在最後一個球季(1998–99年),星島預備組贏得冠軍。.

新!!: 譚江柏和星島體育會 · 查看更多 »

日本國家足球隊

日本國家足球隊(サッカー日本代表)是日本的足球代表隊,亞洲最具有實力的國家足球隊之一,由日本足協負責管轄。.

新!!: 譚江柏和日本國家足球隊 · 查看更多 »

1984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得獎名單

1984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

新!!: 譚江柏和1984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得獎名單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譚銅頭谭江柏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