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指数 鉝

鉝(Livermorium,Lv)是原子序為116的人造元素。其被正式命名前的臨時名稱為Ununhexium(Uuh),現名於2012年5月30日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同意後正式使用。 它是元素週期表16族最重的元素,位於釙之下,但由於沒有足夠穩定的同位素,因此目前無法用實驗來研究它的特性。 科學家於2000年發現鉝,至今成功合成約30個原子。這些原子都是直接合成或是Og衰變的產物。已合成的鉝同位素質量數介乎290至293,其中293Lv是最穩定的,半衰期約為60毫秒。.

47 关系: 半衰期同位素尤里·奥加涅相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人工合成元素俄罗斯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元素周期表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稳定岛美国莫斯科州非金属元素貧金屬軌域IUPAC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OgPure Appl. Chem.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氟化氧化氧化物氧族元素氯化溴化施普林格科学+商业媒体放射性同位素

半衰期

半衰期(Half-life)是指某種特定物質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時間,半衰期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一个容易测定的重要参数,数学上可以证明,只有一级反应的半衰期是恒定的数值,且知悉一个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便可以计算出该反应的所有动力学参数,所以人们通常只关心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常见的一级反应有:放射性核素的衰变、一级化学反应、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等。.

新!!: 鉝和半衰期 · 查看更多 »

同位素

同位素(Isotope)是某種特定化學元素之下的不同種類,同一種元素下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相同原子序數,質子數目相同,但中子數目卻不同。這些同位素在化學元素週期表中佔有同一個位置,因此得名。 例如氫元素中氘和氚,它們原子核中都有1個質子,但是它們的原子核中分別有0個中子、1個中子及2個中子,所以它們互為同位素。.

新!!: 鉝和同位素 · 查看更多 »

尤里·奥加涅相

尤里·特索罗克维奇·奥加涅相(Юрий Цолакович Оганесян,),亞美尼亞裔俄罗斯原子核物理学家。出生于俄罗斯著名城市顿河畔罗斯托夫,曾与其领导的实验小组发现元素周期表最重的元素。他是继格伦·西奥多·西博格之后第二位在世时名字被用来命名化学元素的人。.

新!!: 鉝和尤里·奥加涅相 · 查看更多 »

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

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德语: GSI Helmholtzzentrum für Schwerionenforschung GmbH),位于德国黑森州达姆施塔特,是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资助的重离子研究中心。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成立于1969年,当时称作重离子研究协会(Gesellschaft für Schwerionenforschung),简称GSI。现任研究中心主管为Horst Stöcker。 该中心主要的研究设备为重离子加速器,包括UNILAC、SIS 18、ESR、FRS。.

新!!: 鉝和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 · 查看更多 »

人工合成元素

人工合成元素,在化学中是指自然界中不存在,只有通过人工方法才能製造出來的化学元素。一般透過將兩種元素以高速撞擊,增大自然存在的元素原子核质子的个数,达到增大原子序数,制造出新的元素。 至今已有20多种人工合成元素被合成出来,它们均是不稳定元素,半衰期从几年到仅仅只有数毫秒。另外,还有十几种元素最初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发现,但是后来在自然界中,也发现有痕迹量的存在。.

新!!: 鉝和人工合成元素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鉝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家教育研究院(National Academy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簡稱國教院或教研院,是中華民國有關教育研究工作的最高專責機構,隸屬於教育部,由「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後更名為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陸續整併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臺灣省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並於2011年3月30日與國立編譯館、國立教育資料館共同整併而正式成立。除進行整體性、系統性、長期性的教育研究,也負有教科書審定、課程研發、測驗評量及辦理中小學行政人員研習等任務。.

新!!: 鉝和國家教育研究院 · 查看更多 »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重定向 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

新!!: 鉝和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 查看更多 »

元素周期表

化學元素週期表是根據原子序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週期中留有空格,使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处在同一族中,如鹵素及惰性氣體。這使週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由於週期表能夠準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係,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範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現代的週期表由德米特里·門捷列夫於1869年創造,用以展現當時已知元素特性的週期性。自此,隨--新元素的發現和理論模型的發展,週期表的外觀曾經過改變及擴張。通過這種列表方式,門捷列夫也預測一些當時未知元素的特性以填補週期表中的空格。其後發現的新元素的確有相似的特性,使他的預測得到証實。 化學元素週期表将各个化学元素依据原子序编号,并依此排列。原子序從1(氫)至118(Og)的所有元素都已被发现或成功合成,其中第113、115、117、118号元素在2015年12月30日獲得IUPAC的确认。 而其中直到鉲的元素都在自然界中存在,其--的(亦包括眾多放射性同位素)都是在實驗室中合成的。目前Og之後的元素的合成正在進行中,帶出如何擴展元素週期表的問題。.

新!!: 鉝和元素周期表 · 查看更多 »

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

#重定向 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

新!!: 鉝和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 · 查看更多 »

硫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的化学符号是S,原子序数是16。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无味无臭的非金属,纯的硫是黄色的晶体,又稱做硫黄、硫磺。硫有许多不同的化合价,常見的有-2, 0, +4, +6等。在自然界中常以硫化物或硫酸盐的形式出现,尤其在火山地区纯的硫也在自然界出现。硫单质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对所有的生物来说,硫都是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是多种氨基酸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多数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它主要被用在肥料中,也廣泛地被用在火药、潤滑劑、殺蟲劑和抗真菌剂中。.

新!!: 鉝和硫 · 查看更多 »

硫化物

无机化学中,硫化物指电正性较强的金属或非金属与硫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大多数金属硫化物都可看作氢硫酸的盐。由于氢硫酸是二元弱酸,因此硫化物可分为酸式盐(HS−,氢硫化物)、正盐(S2−)和多硫化物(Sn2−)三类。 有机化学中,硫化物(英文:Sulfide)指含有二价硫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有机硫化物可包括:硫醚(R-S-R)、硫酚/硫醇(Ar/R-SH)、硫醛(R-CSH)、硫代羧酸(S取代羧基中的一个或两个O,如R-CO-SH、R-CS-SH)和二硫化物(R-S-S-R)等。参见有机硫化合物。.

新!!: 鉝和硫化物 · 查看更多 »

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原子序数是34,是非金属。 硒對生物來說是必需,但同時也有毒性。硒的性质与硫及碲相似;在有光时,导电性能较黑暗时好,故可用来做光电池。.

新!!: 鉝和硒 · 查看更多 »

硒化物

化物是含硒的阴离子的化合物。和硫化物类似,Se2−只有在强碱性溶液中才能存在,中性溶液中为HSe−,而酸性溶液中形成H2Se。有一些硒化物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氧反应,金属硒化物比硫化物更容易分解。活泼金属的硒化物很容易发生氧化或水解反应,硒化铝在潮湿空气中可以被氧化,并迅速水解,放出剧毒的硒化氢气体。 纯的硒化物矿物很少见,它们大多与硫化物矿物共生。硒化物的矿物有和。Bernd E. Langner "Selenium and Selenium Compounds" in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2005, Wiley-VCH, Weinheim.

新!!: 鉝和硒化物 · 查看更多 »

(),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Te,原子序数是52,是银白色的类金属。 碲的化学性质与硒及硫类似。主要用作合金及半导体。碲化铋用作热电装置中。 碲-128及碲-130是最常见的碲同位素,但它们都有微弱的放射性。 碲是制造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的主要原料。 碲矿资源分布稀散,多伴生在其它矿物中或以杂质形式存在于其它矿中。中国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矿是至今发现的唯一碲独立矿床。.

新!!: 鉝和碲 · 查看更多 »

碲化物

化物是含碲阴离子(Te2-)的盐。活泼金属碲化物很容易水解,或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在自然界中,碲化物可以以碲银矿、、等形式存在。.

新!!: 鉝和碲化物 · 查看更多 »

是卤族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I,原子序数是53。.

新!!: 鉝和碘 · 查看更多 »

稳定岛

稳定岛理论是核子物理中的一个理论推测,核物理学家推测具有“幻数”数目的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的化学元素特别稳定。假如这个猜测正确的话,那么特定的超铀元素的同位素比其它同位素要稳定,这些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过程可能非常慢。 稳定岛理论最初是格伦·西奥多·西博格提出的。他认为原子核中的核子与原子核外的电子一样是分布在不同的“壳”中的,实际上每个壳就是一组相近的量子能级。不同壳之间的能量的差别则比较大。假如一个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正好填满一个壳的话,那么每个核子之间的结合能就最大,因此这个核就最稳定,这个核比其附近核子没有填满或超出一个壳的同位素要稳定。 饱和的壳的中子和质子数被称为“幻数”(也称为“魔数”),中子和质子数同時為幻數的原子核被稱為「雙幻核」。一个可能的中子魔数是184,可能的质子魔数是114、120和126,也就是说,298Fl、304Ubn和310Ubh可能比较稳定。这些同位素至今为止未能被合成。但Fl的带有114个质子和少于184个中子的同位素比元素周期表中邻近的元素的同位素的衰变要慢得多。 處於稳定岛的元素非常可能依然是放射性元素,只是它们相对于其附近的同位素“比较稳定”,虽然有人怀疑有些同位素的半衰期可能大于一日或甚至更长,但也可能小于一秒,而在目前發現的元素中,289Fl的半衰期為30秒,285Cn的半衰期為11分鐘,293Lv的半衰期有0.05秒,跟附近的元素比起來是很驚人的。.

新!!: 鉝和稳定岛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鉝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州

莫斯科州(Moskovskaya oblast)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周圍,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中央聯邦管區。成立於1929年1月14日,首府莫斯科市。 面積45,799平方公里,人口6,618,538 (2002年)。 莫斯科州位于东欧平原的中心,伏尔加河、奥卡河、克利亚季马和莫斯科河流经此州。西北临特维尔州、东北临弗拉基米尔州、东南接梁赞州、南倚图拉州、西南与卡卢加州接壤,西北与斯摩棱斯克州相接。莫斯科市被其环抱在内,与雅罗斯拉夫尔州在该州也存在较短的边界。 该州行政区域由14个地区,44个城市、2个类城市定居点和5个保密行政区构成。 莫斯科州的州名来自于被其环绕的莫斯科市。然而,莫斯科市是俄罗斯联邦的独立行政主体,莫斯科州和莫斯科直辖市的政府行政中心及政府办公地均位于莫斯科市。2007年,莫斯科州的大部分行政部门,已经被迁往位于距离莫斯科环城公路350米远的克拉斯诺戈尔斯克的新政府办公大楼内。.

新!!: 鉝和莫斯科州 · 查看更多 »

鎶(Copernicium)是一種超重元素,化學符號是Cn,原子序是112。鎶會通过α衰变成为273Ds,半衰期最长的鎶同位素为285Cn,有29秒。位於德国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所(GSI),由和领导的研究团队在1996年首次合成出鎶。 在元素周期表中,鎶属于d区元素,同时也是超锕系元素。鎶和金的化学反应显示,它是一种易挥发的金属。计算显示,鎶与比它轻的同族元素有较大的差异。最显著的不同就是鎶會在失去7s電子層前先失去两个6d层的电子。因此,根据相对论效应,鎶會是一种过渡金属。通过计算,科学家还发现Cn能呈稳定的+4氧化态,而汞則仅能在极端条件下呈+4态,锌和镉则不能呈+4态。科學家也精確地預測了鎶从游离态到化合态所需的能量。 鎶只能在實驗室中經人工合成,截至目前,科学家用不同的核反应合成了75个鎶原子。.

新!!: 鉝和鎶 · 查看更多 »

非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是元素的一大类,在所有的118种化学元素中,非金属占了23种。在周期表中,除氢以外,其它非金属元素都排在表的右侧和上侧,属于p区。包括氢、硼、碳、氮、氧、氟、硅、磷、硫、氯、砷、硒、溴、碲、碘、-zh-hans:砹;zh-hk:砈;zh-tw:砈;-、氦、氖、氩、氪、氙、氡、Og。80%的非金属元素在现在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

新!!: 鉝和非金属元素 · 查看更多 »

貧金屬

貧金屬(poor metal),也稱“其他金屬”(other metal),用於指代在元素周期表的p區塊的金屬。相比過渡金屬,貧金屬的電負度較高,熔點和沸點較低,并且也更软。但由於它們的熔沸點還是比同週期其他的主族元素高很多,貧金屬被與「類金屬」區分開。 貧金屬不是一個嚴格的IUPAC承認的命名法,然而貧金屬約定俗成地包括鋁、鎵、銦、錫、鉈、鉛和鉍。少數時候也包括鍺、銻和釙,儘管這些是通常認為是類金屬或“半金屬”。113至116號元素(鉨、鈇、鏌和鉝)的化學性質預測將與貧金屬相近,然而現在還無法大量制取以供研究。.

新!!: 鉝和貧金屬 · 查看更多 »

軌域

化學上的軌域(英語Orbital,又稱軌道或軌態)可能是指:.

新!!: 鉝和軌域 · 查看更多 »

,左右结构,左石右田。(Tennessine,Ts)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超重化學元素,原子序為117。Ts在所有人工合成元素中質量第二高,在元素週期表中位於第7週期的倒數第二位置。2010年,一個美俄聯合科學團隊在俄羅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首次宣佈發現Ts。2011年的另一項實驗直接生成了Ts的其中一種子同位素,這證實了2010年實驗的一部份結果;原先的實驗在2012成功得到重現。2014年,德國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也宣佈成功重現該實驗。2015年,負責檢驗超重元素合成實驗的IUPAC/IUPAP聯合工作小組(JWP)確認Ts已被發現,命名的提議權由美俄聯合科學團隊取得。Ununseptium是Ts的系統命名,作為元素獲得正式命名之前的臨時名稱。科學家一般在文獻中把它稱作117號元素。 在元素週期表中,Ts位於17族、所有鹵素以下。Ts的性質很可能和鹵素有顯著地差異,但其熔點、沸點和第一電離能則預計遵從週期表的規律。.

新!!: 鉝和鿬 · 查看更多 »

鈇(IUPAC名:Flerovium,化学符号:Fl)是一種化學元素。其符號為Fl,原子序為114。 科學家至今觀測到約80個鈇原子,其中50個是直接合成的,其餘30個則是在更重元素(鉝和Og)的衰變產物中發現的。所有衰變都來自285-289Fl,一共5個質量數相鄰的同位素。已知壽命最長的同位素為289Fl,半衰期約為2.6秒,但有證據顯示存在著另一個同核異構體289bFl,其半衰期約為66秒,將會是超重元素中壽命最長的原子核。 2007年進行的化學研究指出,鈇的化學特性和鉛非常不同。由於某些相對論性效應,它是第一種表現出惰性氣體特性的超重元素。, lecture by Heinz W. Gäggeler, Nov.

新!!: 鉝和鈇 · 查看更多 »

鈽(Plutonium,--)是原子序数94、元素符號為Pu的放射性超鈾元素。它屬於錒系金屬,外表呈銀白色,接觸空氣後容易腐蝕、氧化,在表面生成無光澤的二氧化鈽。鈽有六种同素異形體和四種氧化態,易和碳、鹵素、氮、矽起化學反應。鈽暴露在潮濕的空氣中時會產生氧化物和氫化物,其體積最大可膨脹70%,屑狀的钚能自燃。它也是一种放射性毒物,会於骨髓中富集。因此,操作、處理鈽元素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鈽是天然存在於自然界中質量最重的原子。它最穩定的同位素是鈽-244,半衰期約為八千萬年,足夠使鈽以微量存在於自然環境中。 鈽最重要的同位素是鈽-239,半衰期為2.41萬年,常被用來製造核子武器。鈽-239和鈽-241都易于裂變,即它們的原子核可以在慢速熱中子撞擊下產生核分裂,釋出能量、伽馬射線以及中子輻射,從而形成核連鎖反應,並應用在核武器與核反應爐上。 鈽-238的半衰期為88年,並放出α粒子。它是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的熱量來源,常用於驅動太空船。 鈽-240自發裂變的比率很高,容易造成中子通量激增,因而影響了鈽作為核武及反應器燃料的適用性。 分離鈽同位素的過程成本極高又耗時費力,因此鈽的特定同位素時幾乎都是以特殊反應合成。 1940年,格倫·西奧多·西博格和埃德溫·麥克米倫首度在柏克萊加州大學實驗室,以氘撞擊鈾-238而合成鈽元素。麥克米倫將這個新元素取名Pluto(意為冥王星),西博格便開玩笑提議定其元素符號為Pu(音類似英語中表嫌惡時的口語「pew」)。科學家隨後在自然界中發現了微量的鈽。二次大戰時曼哈頓計劃則首度將製造微量鈽元素列為主要任務之一,曼哈頓計劃後來成功研製出第一個原子彈。1945年7月的第一次核試驗「三一试验」,以及第二次、投於長崎市的「胖子原子彈」,都使用了鈽製作內核部分。關於鈽元素的人體輻射實驗研究並在未經受試者同意之下進行,二次大戰期間及戰後都有數次核試驗相關意外,其中有的甚至造成傷亡。核能發電廠核廢料的清除,以及冷戰期間所打造的核武建設在核武裁減後的廢用,都延伸出日後核武擴散以及環境等問題。非陸上核試驗也會釋出殘餘的原子塵,現已依《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明令禁止。.

新!!: 鉝和钚 · 查看更多 »

钋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Po,它的原子序数是84,是银白色的金属(有時歸為類金屬)。 钋的化学性质与硒及硫类似,但带有放射性。 钋在1898年由居里夫人及她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钋的拼音名称是居里夫人纪念她的故乡波兰(Polska)而命名。 沥青铀矿及锡石中有微量钋存在。.

新!!: 鉝和钋 · 查看更多 »

鈦是化學元素,化學符號Ti,原子序數22,是銀白色過渡金屬,其特徵為重量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亦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包括海水、王水及氯氣)。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强酸、抗强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常用來製造火箭及太空船,因此獲美誉为“太空金属”。鈦於1791年由格雷戈爾於英國康沃爾郡發現,並由克拉普羅特用希臘神話的泰坦為其命名。 钛被认为是一种稀有金属,这是由于在自然界中其存在分散并难于提取。但其相对丰度在所有元素中居第十位。鈦的礦石主要有鈦鐵礦及金紅石,廣佈於地殼及岩石圈之中。鈦亦同時存在於幾乎所有生物、岩石、水體及土壤中。從主要礦石中萃取出鈦需要用到克羅爾法或亨特法。鈦最常見的化合物是二氧化鈦,可用於製造白色顏料。其他化合物還包括四氯化鈦(TiCl4,作催化劑及用於製造煙幕或)及三氯化鈦(TiCl3,用於催化聚丙烯的生產)。 鈦能與鐵、鋁、釩或鉬等其他元素熔成合金,造出高強度的輕合金,在各方面有着廣泛的應用,包括宇宙航行(噴氣發動機、導彈及航天器)、軍事、工業程序(化工與石油製品、海水淡化及造紙)、汽車、農產食品、醫學(義肢、骨科移植及牙科器械與填充物)、運動用品、珠寶及手機等等。 鈦最有用的兩個特性是,抗腐蝕性,及金屬中最高的強度-重量比。在非合金的狀態下,鈦的強度跟某些鋼相若,但卻還要輕45%。有兩種同素異形體和五種天然的同位素,由46Ti到50Ti,其中豐度最高的是48Ti(73.8%)。鈦的化學性質及物理性質和鋯相似,這是因為兩者的價電子數目相同,並於元素週期表中同屬一族。.

新!!: 鉝和钛 · 查看更多 »

钙(Calcium)是一種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是Ca,原子序数是20。鈣是银白色的碱土金属,具有中等程度的軟性。雖然在地殼的含量也很高,為地殼中第五豐富的元素,占地殼總質量3%,因其化學活性頗高,可以和水或酸反應放出氫氣,或是在空氣中便可氧化(形成緻密氧化層(氧化鈣)),因此在自然界多以離子狀態或化合物形式存在,而沒有单质存在。在工業的主要礦物來源如石灰岩、石膏等,在建筑(水泥原料)、肥料、制鹼、和医疗上用途佷广。.

新!!: 鉝和钙 · 查看更多 »

鋦(Curium)是一種放射性超鈾元素,符號為Cm,原子序為96,屬於錒系元素,以研究放射性的科學家瑪莉·居禮(Marie Curie)和其丈夫皮埃爾·居禮命名。伯克利加州大學的格倫·西奧多·西博格等人在1944年7月首次專門合成鋦元素。發現起初被列為機密,到1945年11月才公佈於世。大部分的鋦是在核反應爐中通過對鈾或鈈進行中子撞擊產生的。每噸用盡的核燃料中含有大約20克鋦。 鋦是一種銀白色的堅硬高密度金屬,熔點和沸點是錒系元素中較高的。鋦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具順磁性,並在冷卻後變為反鐵磁性;許多鋦化合物也具有磁性的轉變。鋦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態通常為+3和+4,而在溶液中主要呈+3態。鋦很容易被氧化,而形成的氧化物是鋦最常見的形態。鋦可以和各種有機化合物形成螢光配合物,但不出現在任何細菌或古菌中。當攝入人體之後,鋦會累積在骨骼、肺部和肝臟中,並可致癌。 鋦的所有已知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並具有較小的臨界質量(維持核連鎖反應所需的最低質量)。這些同位素主要放射α粒子,輻射釋放的熱量可以在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中用來產生電力。然而由於量的稀少,以及製造費用的昂貴,鋦難以用來發電。鋦被用於製造更重的錒系元素,及在心律調節器中作為能源的238Pu放射性同位素。它也作為α粒子射源,被用在α粒子X射線光譜儀中。許多火星探測任務都使用該光譜儀來分析火星表面岩石的結構和成份,羅塞塔號的菲萊登陸器(Philae Lander)也用它來探測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的表面。.

新!!: 鉝和锔 · 查看更多 »

镆(Moscovium,Mc)是元素週期表15 (VA)族中最重的元素,但是由於還沒有足夠穩定的镆同位素,因此並未能透過化學實驗來驗證其特性。 科學家在2003年第一次觀測到镆,至今合成了大約30個原子,其中只探測到4次直接衰變。目前已知有5個質量數連續的同位素:287–291Mc,其中291Mc的半衰期最長,約為1分鐘。.

新!!: 鉝和镆 · 查看更多 »

IUPAC

#重定向 國際純化學和應用化學聯合會.

新!!: 鉝和IUPAC · 查看更多 »

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

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是指一种为未发现化學元素和已发现但尚未正式命名的元素取一个临时西方文字名称并规定一个代用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此规则简单易懂且使用方便,而且它解决了对新发现元素抢先命名的恶性竞争问题,使为新元素的命名有了依据。 在中文裡,這些元素的名稱可以簡單地叫做第若干號元素。.

新!!: 鉝和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 · 查看更多 »

Og

#重定向 鿫.

新!!: 鉝和Og · 查看更多 »

Pure Appl. Chem.

#重定向 纯粹与应用化学.

新!!: 鉝和Pure Appl. Chem. · 查看更多 »

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

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объединё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ядерны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ОИЯИ),位于俄罗斯莫斯科州杜布纳市(莫斯科以北110公里),是一个国际原子核科学研究中心。杜布纳研究所共有7个实验室,分别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包括理论物理、高能物理、、凝聚体物理学、核反应、中子物理、信息技术。.

新!!: 鉝和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氟化

#重定向 鹵化.

新!!: 鉝和氟化 · 查看更多 »

氡是化學元素,符號為Rn,原子序為86,屬於稀有氣體,無色、無臭、無味,具放射性,是鐳自然衰變後的間接產物,最穩定同位素為222Rn,半衰期為3.8天。在常規條件下,氡是密度最高的氣體物質之一。它同時也是唯一一種常規條件下只含放射性同位素的氣體,其輻射可以對健康造成損害。由於其放射性很強,所以針對氡的化學研究較為困難,已知化合物也很少。 釷和鈾在地球形成時已經存在。在它們緩慢衰變為鉛的過程中,氡會作為衰變鏈的一部份自然產生。釷和鈾的自然同位素半衰期都長達數十億年,因此這兩種元素連同鐳、氡等衰變產物,在今後幾千萬年後的豐度仍將和今天的程度相近。, 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 U.S. Public Health Service, In collaboration with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December 1990.

新!!: 鉝和氡 · 查看更多 »

氧(IUPAC名:Oxygen)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O,原子序為8,在元素週期表中屬於氧族。氧屬於非金屬,是具有高反應性的氧化劑,能夠與大部分元素以及其他化合物形成氧化物。氧在宇宙中的總質量在所有元素中位列第三,僅居氫和氦之下。Emsley 2001, p.297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兩個氧原子会自然鍵合,形成無色無味的氧氣,即雙原子氧()。氧氣是地球大氣層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體積上佔20.8%。地球地殼中近一半的質量都是由氧和氧化物所組成。 氧是細胞呼吸作用中重要的元素。在生物體中,主要有機分子,如蛋白質、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還有組成動物外殼、牙齒和骨骼的無機化合物,都含有氧原子。生物體絕大部分的質量都由含氧原子的水組成。光合作用利用陽光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氧氣的化學反應性強,容易與其他元素結合,所以大氣層中的氧氣成分只能通過生物的光合作用持續補充。臭氧()是氧元素的另一種同素異構體,能夠較好地吸收中紫外線輻射。位於高海拔的臭氧層有助阻擋紫外線,從而保護生物圈。不過,在地表上的臭氧屬於污染物,為霧霾的副產品之一。在低地球軌道高度的單原子氧足以對航天器造成腐蝕。 卡爾·威廉·舍勒於1773年或之前在烏普薩拉最早發現氧元素。約瑟夫·普利斯特里亦於1774年在威爾特郡獨立發現氧,因為其成果的發表日期較舍勒早,所以一般被譽為氧的發現者。1777年,安東萬-羅倫·德·拉瓦節進行了一系列有關氧的實驗,推翻了當時用於解釋燃燒和腐蝕的燃素說。他也提出了氧的現用IUPAC名稱「oxygen」,源自希臘語中的「ὀξύς」(oxys,尖銳,指酸)和「-γενής」(-genes,產生者)。這是因為命名之時,人們曾以為所有酸都必須含有氧。許多化學詞彙都在清末傳入中國,其中原法文元素名「oxygène」被譯為「養」,後譯為「氱」,最終演變為今天的中文名「氧」。 氧的應用包括暖氣、內燃機、鋼鐵、塑料和布料的生產、金屬氣焊和氣割、火箭推進劑、及航空器、潛艇、載人航天器和潛水所用的生命保障系統。.

新!!: 鉝和氧 · 查看更多 »

氧化

氧化又被称为氧化作用、氧化反应。是还原剂(被氧化物)与氧化剂(被还原物)之间的氧化数升降。还原剂的氧化数上升(失去电子),氧化剂的氧化数下降(获得电子)。 一般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时放热,个别可能吸热,如氮气与氧气的反应。电化学中阳极发生氧化,阴极发生还原。.

新!!: 鉝和氧化 · 查看更多 »

氧化物

氧化物,是负价氧和另外一个化學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例如氧化鐵(Fe2O3)或氧化鋁(Al2O3),通常經由氧化反應產生。氧化物在地球的地殻極度普遍,而在宇宙的固體中也是如此。 氧离子(O2−)是氢氧根(OH−)离子的共轭碱,存在某些氧化物离子晶体中。自由的氧离子具强碱性(pKb ~ -22),在水溶液中是不稳定的。 氧化物中的氧元素应该呈负氧化态。如果含氧二元化合物中的氧为正氧化态,例如二氟化二氧(O2F2)和二氟化氧(OF2),则它们一般称为氟化物,而非氧化物。.

新!!: 鉝和氧化物 · 查看更多 »

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上的ⅥA族元素(IUPAC新规定:16族)。 这一族包含氧(O)、硫(S)、硒(Se)、碲(Te)、钋(Po)、鉝(Lv)六种元素,其中釙、鉝为金属,碲為類金屬,氧、硫、硒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标准状况下,除氧单质为气体外,其他元素的单质均为固体。 在和金属元素化合时,氧、硫、硒、碲四种元素通常显-2氧化态;但当硫、硒、碲处于它们的酸根中时,最高氧化态可达+6。 一些过渡金属常以硫化物矿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如FeS2、ZnS等。.

新!!: 鉝和氧族元素 · 查看更多 »

氯化

氯化(Chlorination)是水的净化中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氯气被加入水中。被处理后的水能够更有效的预防疾病传染。游泳池中的水也经常是通过氯化消毒。 Category:水处理 Category:氯 Category:苏格兰发明.

新!!: 鉝和氯化 · 查看更多 »

溴化

#重定向 鹵化.

新!!: 鉝和溴化 · 查看更多 »

施普林格科学+商业媒体

施普林格科学+商业媒体(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或施普林格(Springer,),在柏林成立,是一个总部位于德国的世界性出版公司,它出版教科书、学术参考书以及同行评论性杂志,专--于科学、技术、数学以及医学领域。在科学、技术与医学领域中,施普林格是最大的书籍出版者,以及第二大世界性杂志出版者(最大的是爱思唯尔)。施普林格拥有超过60个出版社,每年出版1,900种杂志,5,500种新书,营业额为9.24亿欧元(2006年),雇有超过5,000名员工 。施普林格在柏林、海德堡、多德雷赫特(位于荷兰)与纽约设有主办事处。施普林格亚洲总部设在香港。2005年8月,施普林格在北京成立代表处。.

新!!: 鉝和施普林格科学+商业媒体 · 查看更多 »

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radionuclide,或radioactive nuclide),一種具有放射性的核素。是一種原子核不穩定的原子,每個原子也有很多同位素,每組同位素的原子序雖然是相同,但是卻有著不同的原子量,如果這原子是有放射性的話,它會被稱為物理放射性核種或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會進行放射性衰變,從而放射出伽瑪射線,和次原子粒子。 化學家和生物學家都把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應用在我們的食品、水和身體健康等事項上。不過他們也察覺到危險性,因而制訂使用的安全守則。有些放射性同位素是天然存在的,有些則是人工製造的,稱為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新!!: 鉝和放射性同位素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𫟷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