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

指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是香港一個坑狀室內巴士總站,位於紅磡灣黃埔花園第八期黃埔廣場地下,旁邊另有專綫小巴總站,入口在德定街。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與紅磡碼頭巴士總站相當接近,兩者有互補之效。 最早以黃埔花園為總站的巴士路線為九巴12A線,於1987年11月23日延長至黃埔花園,其後有一些路線以黃埔花園為總站,包括30X、212等。.

55 关系: 城巴城巴E23線城巴N23線南昌站 (香港)尖沙咀中環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九龍九龍城九龍城區九龍巴士九龍巴士12A線九龍巴士212線九龍巴士30X、230X線九龍巴士30X線九龍巴士5D線九龍巴士8A線德福花園土瓜灣北大嶼山公路啟業邨环线紅磡紅磡灣紅磡碼頭巴士總站紅磡站紅磡繞道界限街過海隧道巴士115線荃威花園荃灣荃灣區荃景圍青嶼幹線青葵公路西九龍公路香港國際機場觀塘綫麗晶花園黃埔站 (香港)黃埔花園黃大仙區長青公路長青隧道長沙灣東區海底隧道東涌油麻地深水埗港鐵...港澳客輪碼頭海底隧道 (香港)海逸豪園新世界第一巴士旺角 扩展索引 (5 更多) »

城巴

城巴有限公司是香港的一家巴士公司,同時提供專利巴士和非專利巴士服務,經營多條香港島、北大嶼山、香港海洋公園、沙田第一城、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國際機場及深圳灣口岸的巴士路線,並有巴士租賃服務。該公司與新巴一樣,為新創建集團成員。.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城巴 · 查看更多 »

城巴E23線

城巴E23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慈雲山(南)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途經黃大仙、鑽石山、九龍城、馬頭圍、土瓜灣、紅磡、佐敦/九龍站、青嶼幹線繳費廣場、東涌、國泰城、機場客運大樓。.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城巴E23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N23線

城巴N23線是香港的一條通宵巴士路線,來往慈雲山(北)及東涌站。.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城巴N23線 · 查看更多 »

南昌站 (香港)

南昌站(Nam Cheong Station)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西鐵綫在兩鐵合併前,西鐵綫的前稱為西鐵或九廣西鐵,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和東涌綫的轉車站,位於香港深水埗區長沙灣西九龍公路架空路段的下方,鄰近深旺道、欽州街和東京街西。車站由Aedas設計,2003年12月16日啟用。因鄰近公共屋邨南昌邨而得名,但最接近此站的公共屋邨卻是富昌邨。.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南昌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

尖沙咀(Tsim Sha Tsui),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亦作尖沙嘴,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最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進行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的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和柏麗購物大道。.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尖沙咀 · 查看更多 »

中環

中環(Central),又稱中區(Central District,簡稱Central),位於香港島中西區,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政治中心。 香港交易所、多家大型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都設在中環。香港的終審法院、禮賓府(前港督府)以及全港第二高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位於中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環軍營則位於鄰近中環的金鐘添馬。 中環之名源於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中環」為其中一環;至於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分區則可分爲東、中、西三區,中環之地即「中區」。在此之後雖然中區的界線略有變化,但其核心區域一直都是中環一帶;後來香港政府也採納「中環」作爲官方地名,「中環」和「中區」也幾乎成爲同義詞,一般坊間應用多稱「中環」,「中區」則爲行政性的區劃。 中環也是香港的交通樞紐,是四條港鐵路線的交匯點,其中機場快綫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中環天星碼頭有頻繁渡輪橫越維多利亞港往來尖沙咀,港外線碼頭有定期航班往來離島。.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中環 · 查看更多 »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簡稱中華巴士或中巴、縮寫CMB,)成立於1923年,是香港一間房地產發展商,是由顏成坤與小舅黃耀南創立,現由顏成坤女兒顏潔齡出任董事局主席及監理。 中華汽車有限公司曾經是一家專利巴士公司,並長時間壟斷港島區的巴士服務,可是其巴士服務質素於1980年代中期起每況愈下,導致於1993年失去26條港島南區巴士路線的專營權,由於服務未有改善,餘下的巴士路線專營權於1998年初被香港政府強行收回並公開招標。其專營權於1998年9月1日凌晨零時結束,旗下88條路線交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有限公司(新巴)接手經營,另有12條路線被直接交予城巴營運。同年11月中巴開設非專營巴士服務,惟此服務已於2015年7月1日起結束營運。.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中華汽車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

九龍城(Kowloon City)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九龍城區的中心部份,名稱起源於19世紀清政府駐軍的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即「九龍牆城」之意,早年英國人曾稱當地爲Chinese Town(意爲「中國城」),城牆後於二戰期間被日軍拆毀),當時九龍寨城爲九龍半島上唯一的城鎮,後來「九龍城」演變成城寨所在地一帶的地名。現時九龍城以住宅樓宇為主,由於相當鄰近前啟德機場,故該區樓宇一直設有相常嚴格的高度限制,儼如鄉郊,直至機場在1998年7月6日搬遷後,逐漸有高樓大廈落成。.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城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區

九龍城區(Kowloon City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分區其中之一,大致位於九龍的中部位置。九龍城區北望獅-子山-,南向維多利亞港。東面以聯合道、東頭邨道、東正道、太子道東為界,西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為界。面積1000公頃,2016年中人口有418,732人。位於香港市區內的前啟德機場是區內一個最顯著的地標,隨著香港的發展,這個地標可算是香港演變的指標。本區是十八區中,唯一一個分數段時期併入香港土地的轄區(不計算填海,分別為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九龍寨城清拆,其歷史詳見下述)。.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城區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簡稱九巴;The Kowloon Motor Bus Co.,縮寫:KMB)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是香港首間專營公共巴士業務的公司,於1933年成立;主要經營九龍及新界的專利巴士服務,截至2016年年底現經營384條巴士路線及共有3,920部巴士,當中3,756部雙層及164部單層巴士,是香港最大的專營巴士公司。2014年會計年度日平均載客量為261.7萬人次。.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12A線

九龍巴士12A線是由九巴營運的一條香港九龍巴士路線,來往黃埔花園及長沙灣(深旺道)。 雖然本線之起訖點與取消前212線相同,但本線取道界限街及九龍城來往,以服務九龍城區為主;後者則途經加士居道及彌敦道,服務範圍迥異。.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12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12線

九龍巴士212線是香港九龍一條已取消巴士路線,來往黃埔花園及長沙灣(深旺道)的巴士路線,提供深水埗、旺角、油麻地來往紅磡及黃埔花園的巴士服務。 雖然本線取消前之起訖點與12A相同,但本線取道較繁忙的加士居道及彌敦道來往,後者則途經界限街及九龍城,服務範圍迥異。.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212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30X、230X線

九龍巴士30X線是香港的一條特快巴士路線,來往荃威花園及黃埔花園,途經紅磡、油麻地、旺角、深水埗、長沙灣、荃灣市中心及荃景圍。本線特快路段僅限美孚至荃灣,但仍然是唯一直接往返荃灣區及紅磡的全日巴士路線,另外由於九龍目的地為住宅區及購物區(黃埔花園),所以客量不俗。 九龍巴士230X線是30X的特別路線,於平日早上由荃威花園單--開往黃埔花園,改經西九龍走廊及尖沙咀區,而不經長沙灣及深水埗。.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30X、230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30X線

#重定向 九龍巴士30X、230X線.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30X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5D線

九龍巴士5D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日間循環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來往德福花園及紅磡,以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為循環點。 本線是九巴由加入空調巴士服務改為全冷服務最快的路線,由加冷至全冷日數僅為23日。.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5D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A線

九龍巴士8A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日間循環巴士路線,來往黃埔花園及尖沙咀。 九龍巴士8P線是8A線的輔助線,循環來往海逸豪園及尖沙咀。.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8A線 · 查看更多 »

德福花園

德福花園(Telford Gardens),是位于香港九龍九龍灣港鐵車廠的上蓋物業,由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今改組為港鐵公司)聯同由恆隆地產及合和實業合組的德福發展有限公司(Telford Development Co.Ltd.) 合作發展,由胡應湘、巴馬丹拿及興業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由合和建築有限公司及瑞安建築有限公司聯手興建,由港鐵公司管理。德福花園於1980年至1982年分階段落成入伙,香港政府初期購入過部份單位為消防人員和警務人員的宿舍,亦因為屋苑接近前啟德機場,各航空公司亦曾經購入部份單位作為員工宿舍;現時大部份政府及航空公司物業皆已經售出。德福花園的發展利潤由港鐵公司佔50%,合和實業、恆隆地產各佔25%。 它與附近的牛頭角淘大花園及得寶花園,是九龍灣置業熱門樓盤,故被合稱「九龍灣三寶」。.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德福花園 · 查看更多 »

土瓜灣

土瓜灣(To Kwa Wan),古稱土家灣,其中香港粤語經常把陰平的「灣」讀作陽平的「環」,土瓜灣位於九龍西九龍城區的南部,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型工業區為主,另外此區沿漆咸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土瓜灣 · 查看更多 »

北大嶼山公路

北大嶼山公路(North Lantau Highway)是香港8號幹線的始段(東行),連接通往大嶼山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的機場路以及通往市區的青嶼幹線,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含路肩)分隔高速公路。北大嶼山公路在欣澳以東路段屬青馬管制區範圍,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 北大嶼山公路是香港車速限制最寬鬆的快速公路,達每小時110公里。為配合港珠澳大橋工程興建關係,由2017年8月26日起實施雙向收費,每程港幣15元正.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北大嶼山公路 · 查看更多 »

啟業邨

啟業邨(英語:Kai Yip Estate)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公共屋邨,位於九龍灣麗晶花園對面,地址為啟業道18號,由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發展。 啟泰苑(英語:Kai Tai Court)是香港的一個居者有其屋屋苑,鄰近啟業邨,地址為啟業道28號,於1983年入伙,共有4座樓宇。.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啟業邨 · 查看更多 »

环线

線,稱為環狀線,亦稱循環線,是指起點站与终点站相连的交通線路,路線呈英文「O」或阿拉伯數字「0」等環形形狀。運行於上的大眾交通工具大多採取一定時間內在線路上不間斷運行。包括以下類別:.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环线 · 查看更多 »

紅磡

紅磡(Hung Hom),古有赤磡、赤砍、紅碪之名,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南部,十八區行政上隸屬九龍城區,東對九龍灣至觀塘相望,南隔維多利亞港與銅鑼灣至北角相望,西面接尖沙咀,北連何文田及土瓜灣。.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紅磡 · 查看更多 »

紅磡灣

紅磡灣(Hung Hom Bay)是香港昔日的一個海灣,位於九龍紅磡南部,連接維多利亞港,毗鄰黃埔,行政上分別屬於九龍城區及油尖旺區。在填海工程進行之前,紅磡灣的範圍西至漆咸道南及暢運道,北至加士居道,東至溫思勞街及必嘉街一帶。多次作出填海。1991至1994年政府繼續發展紅磡灣另一端填海計劃,把昔日紅磡灣那剩餘凹入的灣角都填平,紅磡灣至此消失。現時所指的紅磡灣包括香港理工大學、港鐵紅磡站至紅磡南道及船景街之間的土地,包括香港體育館、置富都會、海灣軒、維港·星岸、海濱南岸及半島豪庭等建築,南陲土地正發展中。交通方面,紅磡碼頭於1991年搬到紅磡灣東邊的現址,而於1999年落成的紅磡繞道亦是位於紅磡灣。.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紅磡灣 · 查看更多 »

紅磡碼頭巴士總站

紅磡碼頭巴士總站(英文:Hung Hom Ferry Pier Bus Terminus),嶼巴將其中文稱為紅磡碼頭廣場,九巴將其英文稱為Hung Hom Ferry Bus Terminus,是位於九龍九龍城區紅磡灣紅磡碼頭附近的巴士總站,位於華信街之東、黃埔花園以南。巴士總站在1991年配合紅磡碼頭遷至該處而啟用。現時有10條分別為九巴和新大嶼山巴士管理的巴士總站路線服務該區的居民和商戶。.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紅磡碼頭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紅磡站

紅磡站(Hung Hom Station),兩鐵合併前稱紅磡車站,更早前被稱為九龍車站(Kowloon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及西鐵綫的終點站,同時亦是香港來往中國大陸的城際客運鐵路終點站。此站雖然以紅磡為名,實際上是座落於香港九龍紅磡灣,所以與傳統上的紅磡有所距離,本站在十八區區域劃分上隸屬油尖旺區。 城際客運鐵路稱之為「九龍站」,東鐵綫及西鐵綫稱之為「紅磡站」,沙田至中環綫通車以後,現有用於東鐵綫和西鐵綫的月台將會完全用於直通車服務(即直通車服務由原本兩個月台增至六個月台),而位於原紅磡貨場位置(現有C出入口車站大堂下方)的新車站部分(新「紅磡站」)將供本地客運服務使用,較原有用地向東移。.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紅磡站 · 查看更多 »

紅磡繞道

紅磡繞道(英文:Hung Hom Bypass)是香港九龍一條高架分隔行車道,繞經紅磡灣填海區,連接尖沙咀的梳士巴利道及紅磡的紅磡道及紅磡南道。繞道由瑞安集團承建,於1999年8月通車 ,全長1.3公里,雙程雙線行車。繞道另設有公主道連接路連接公主道及漆咸道南一帶,而連接路可連接油麻地和何文田。 紅磡繞道通車後,有效減輕公主道經漆咸道南前往尖沙咀方向的交通壓力。行車道以南設有行人路,連接尖沙咀東部渡輪碼頭和紅磡灣海灣軒,當維港舉行煙花匯演期間,紅磡繞道天橋東行路面會劃為行人專用區,供市民觀賞煙花 。.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紅磡繞道 · 查看更多 »

界限街

街(Boundary Street),是香港九龍半島一條東西向街道,連接深水埗區與九龍城區。道路始於深水埗南,中間穿越九龍塘南部和九龍仔,最後到達九龍城並連接太子道西。而界限街本身亦與太子道西大致平行。 殖民地時代,清廷割讓予英國的土地以此線為界,此線以南為割讓地(九龍),以北為租借地(新界)。.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界限街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115線

過海隧道巴士115線是香港一條來往九龍城區的九龍城碼頭及中西區的中環(港澳碼頭)的巴士路線,提供土瓜灣、黃埔花園、紅磡來往中環、灣仔的巴士服務。 過海隧道巴士115P線是115線的特別班次。由海逸豪園單--開往中環(港澳碼頭),祇於星期一至六開出兩班。.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過海隧道巴士115線 · 查看更多 »

荃威花園

荃威花園(Allway Gardens)是香港新界荃灣區首個大型私人屋苑,位於荃灣西約柴灣角荃景圍195號。由合和實業發展,胡應湘建築工程師設計,共有16座住宅樓宇,並分四期發展,分別於1978年至1981年間落成並入伙,合共提供超過3,400個單位,為合和實業當年最大型的獨資住宅發展項目。另外,荃威花園為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成份屋苑之一,所有九龍巴士路綫都有與港鐵接通。.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荃威花園 · 查看更多 »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荃灣 · 查看更多 »

荃灣區

荃灣區(Tsuen Wa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新界西,與九龍半島相距約5公里,面積約6,070公頃。根據2016年中的統計,荃灣區人口約318,916人。 途經青嶼幹線進出香港國際機場和大嶼山時,必須經過此區及葵青區。.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荃灣區 · 查看更多 »

荃景圍

荃景圍(Tsuen King Circuit)是香港的一個地方,位於新界荃灣區,位置於荃灣市中心與油柑頭之間,柴灣角之西北,東近芙蓉山,北近曹公潭,西近下花山、石龍拱,南面以青山公路-荃灣段、大窩口、柴灣角工業區為界。 區內主要為住宅區,另有中學三間,小學兩間。 環繞此區的道路亦同樣命名荃景圍,像一條環形道路,全長約1.9公里,大致為雙線雙程路。.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荃景圍 · 查看更多 »

青嶼幹線

青嶼幹線(Lantau Link)是香港8號幹線的一部份,連接位於大嶼山及青衣島。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 青嶼幹線於1997年4月27日由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香港總督彭定康、布政司陳方安生主持開幕儀式,5月22日正式通車。 青嶼幹線是目前唯一連接大嶼山和香港其他地區之陸路通道,是由青馬大橋(連接青衣與馬灣)、馬灣高架道路及汲水門大橋(連接馬灣與大嶼山)組成。幹線全長3.5公里,分上下兩層行車。兩條橋的露天上層為三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有蓋的下層則為兩條港鐵機場快綫和東涌綫的路軌,和兩條供緊急時使用的單線行車道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80公里,而下層行車道路為每小時50公里。 在正常情況下,下層行車道路不會開放使用。只會在特別情況下,例如路段實施強風管制措施,或發生嚴重交通事故,上層道路受到阻塞或封閉等,隧道交通督導員才會開放下層通道予公眾使用。下層行車道路並沒有與馬灣連接,往九龍方向亦不能利用青沙公路往沙田,須途經長青隧道、青葵公路及呈祥道前往尖山隧道,較為迂迴。.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青嶼幹線 · 查看更多 »

青葵公路

青葵公路(英文:Tsing Kwai Highway),是香港3號幹線的一部份,由葵涌高架道路及長青橋(即藍巴勒海峽橋)組成,連接長青隧道青衣東出入口以及荔枝角西九龍公路的快速公路,車速限制每小時80公里。青葵公路屬青馬管制區範圍,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 葵涌高架道路是一條離地面達20米的高架道路,繞經葵涌貨櫃碼頭,接駁長青橋及西九龍公路,全長3公里。此段道路為4線雙程分隔公路,是香港3條多達8線的高架道路之一(另外兩條分別位於東區走廊及吐露港公路)。長青橋長500米,為3線雙程分隔公路,由葵涌高架道路連接長青隧道。.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青葵公路 · 查看更多 »

西九龍公路

西九龍公路(英文:West Kowloon Highway),前稱西九龍快速公路(英文:West Kowloon Expressway),是香港3號幹線的一部份,連接青葵公路、昂船洲大橋及西區海底隧道。全線均為3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西九龍公路亦是九龍區限速最寬鬆的快速公路,車速限制為每小時100公里;但在西隧至油麻地交匯處的一段列入隧道管制區域,因而被強制標示為非快速公路(隧道管制區域內的道路不准列為快速公路),令油麻地交匯處約600米的一段西九龍公路成為全香港惟一限速每小時100公里的非快速公路。 West Kowloon Highway 201205.jpg|西九龍公路及連翔道近港鐵奧運站一帶左方為西九龍公路,右方為連翔道北行 West Kowloon Highway at night (second revised).jpg|西九龍公路近奧運站,向大角咀方向夜景.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西九龍公路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縮寫:HKIA,),亦稱赤鱲角機場(Chek Lap Kok Airport),是香港現時唯一的民航機場,位於新界大嶼山赤鱲角(赤鱲角地段第1號),佔地1,255公頃(是香港最大面積的單一地段,其次為愉景灣的649公頃及中文大學的134公頃),1998年7月6日啟用,設有兩條跑道及182個停機位,並在2016年8月開始擴建第三條跑道。此機場由香港機場管理局管理,並為國泰航空、國泰港龍航空、香港航空、香港快運航空、香港貨運航空及香港華民航空的樞紐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被Skytrax評為五星級機場,於2001年至2012年一直躋身三甲,其中八度被評為「全球最佳機場」。此外,香港國際機場於2006年至2008年及2010年4度被知名商務旅遊雜誌《商旅》評為中國最佳機場,於2012年的《》旅遊大獎選舉中,連續10屆獲選為最佳,並且在每年客運量逾4,000萬人次的機場類別中,獲國際機場協會推選為全球最佳。 香港國際機場連接全球約220個航點,超過100家航空公司在此營運,每天提供逾1100班航班。2010年起,其貨運流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1位,客運流量則排名世界第8位。2017年,總客運量達7,280萬人次,總航空貨運量共493.8萬噸。.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香港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觀塘綫 · 查看更多 »

麗晶花園

麗晶花園(Richland Gardens)是香港一個私人參建居屋屋苑,由瑞安地產有限公司的附屬公司Triprofit Enterprise Limited發展,及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監管整個發展過程及推售,為瑞安集團首個「設計與建造」項目,而建築師、結構工程師及屋宇裝備工程師均由瑞安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擔任,由瑞安承建有限公司建造,瑞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物業管理。麗晶花園位於九龍觀塘區九龍灣宏光道80號,鄰近啟業邨。於1983年8月開始動工,1984年10月16日至10月30日接受申請,1985年4月落成入伙,建築費為港幣642,168,000元。它亦為居者有其屋計劃計劃第六期乙唯一一個居屋屋苑。.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麗晶花園 · 查看更多 »

黃埔站 (香港)

黃埔站(Whampoa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一個鐵路站,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紅磡工業區 ,2008年3月12日,地鐵公司,主要服務黃埔新邨及黃埔花園一帶,較位於紅磡灣的紅磡站更接近紅磡,於2016年10月23日起取代油麻地站舊終點站,並成為觀塘綫的下行終點站。車站所在的位置,鄰近紅磡昔日的一座大型船塢「黃埔船塢」,該船塢先後於1970及80年代經城都地產及長江實業地產改建為大型住宅屋苑黃埔新邨及黃埔花園,車站遂命名為黃埔站。.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黃埔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黃埔花園

黃埔花園(Whampoa Garden)是香港一個大型私人屋苑,由和黃地產發展,位於九龍西九龍城區紅磡,於1985年至1991年間落成,被視為香港十大藍籌私人屋苑之一,同樣也是和黃在西九龍區旗艦屋苑之一,一共88座,吸引不少中產階級人士居住,亦有不少日本及韓國駐港工作的家庭租住。黃埔新天地則為黃埔花園的附設購物區,由多個主題商場所組成。.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黃埔花園 · 查看更多 »

黃大仙區

黃大仙區(Wong Tai S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中的一個行政區,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北部,面積為926公頃,以轄內有赤松黃大仙祠得名。截至2016年中,黃大仙區人口為425,235人。黃大仙區亦是全香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區份;其東面以飛鵝山、象山與西貢區為界,以清水灣道與觀塘區為界,西面則沿聯合道(東頭邨道與竹園道之間)、竹園道(廣播道、聯合道與橫跨龍翔道天橋之間)與九龍城區的九龍塘、九龍城為界,南接太子道東、東頭村道(東正道與聯合道之間)、東正道與九龍城區啟德和九龍城為界,北以沙田坳道(法藏寺以北大約750米至飛鵝山道之間一段沙田坳道屬沙田區,道路以南屬黃大仙區)、竹園北邨、翠竹花園以北獅子山(獅子山山頂屬沙田區,山頂以南屬黃大仙區)與沙田區為界。.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黃大仙區 · 查看更多 »

長青公路

長青公路是香港3號幹線和8號幹線的一部份,屬青馬管制區範圍,包括連接長青隧道青衣西入口或青衣西路至青衣西北交匯處的道路,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此公路長度只有1公里,為整條3號幹線中最短的快速公路。 由於青沙公路昂船洲至青衣一段會於中段匯合至長青公路終止,此往後數百米的長青公路,南行方向有7條行車線,北行有6至8條行車線,合共13至15條,成為全香港最寛闊、最多行車線的道路,比觀塘道更寛闊。此段是長青公路的延長段,同時屬於3號幹線及8號幹線。值得留意的是,在長青公路南行方向,沒有石壆分開3號及8號幹線,兩者之間只有一組雙白線作為分隔。.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長青公路 · 查看更多 »

長青隧道

長青隧道(Cheung Tsing Tunnel)是香港第二條免費行車隧道及第一條三線行車的雙管隧道,現時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擁有,隧道於1993年開始修建,1997年5月22日通車。隧道位於新界青衣島上,為3號幹線青衣段的一部份,屬青馬管制區範圍,並由交通基建管理合約有限公司負責管理,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長青隧道 · 查看更多 »

長沙灣

長沙灣(Cheung Sha Wan)是香港一個海灣,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行政上屬深水埗區。.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長沙灣 · 查看更多 »

東區海底隧道

東區海底隧道(Eastern Harbour Crossing),簡稱東隧,為香港第2條過海隧道,穿越維多利亞港,連結香港島的鰂魚涌及九龍東的茶果嶺。東隧是香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路及鐵路(觀塘綫;現時改由將軍澳綫使用)的隧道,也是香港3條過海隧道中最長的一條,是2號幹線的起始段,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東區海底隧道 · 查看更多 »

東涌

東--可以指:.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東涌 · 查看更多 »

油麻地

油麻地(Yau Ma Tei),本名油蔴地,是位於香港九龍西部的地區,行政上屬於油尖旺區,其傳統範圍北至登打士街與旺角分界,南至柯士甸道接尖沙咀和佐敦。而區內的廣華醫院亦是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的出生地。.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油麻地 · 查看更多 »

深水埗

深水埗(Sham Shui Po)是香港十八區的深水埗區之主要部分,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有着悠久的歷史。當中「埗」、「埔」、「埠」三字相通,皆有碼碩的意思,由此可知深水埗過去是繁忙的深水碼頭。 深水埗包括深水埗區原有臨近海傍的一部分,大致上以大埔道、界限街和欽州街為界,七八十年代以通州街為海岸綫,其後因應填海工程而成為現今模樣。欽州街至東京街則為深水埗與長沙灣的過渡地帶,故此深水埗區議會的長沙灣選區大部份屬於深水埗範團。深水埗人口密度非常高,區內有業主經營劏房、棺材房以至籠屋,部分居所生活環境惡劣。深水埗與又一村、石硤尾、長沙灣、荔枝角、昂船洲等地在行政區劃上同屬深水埗區,而這些地區沒有明顯分界而且互相交接,加上興建地鐵荃灣綫時,深水埗區的車站沒有按照其所在地的地名進行命名,區內設施亦有類似情況,因此市民經常出現混淆,將深水埗區內非深水埗的地方誤作深水埗的一部分。 現今深水埗已經成為九龍西北部的核心區,商業活動發達,並已經成為電子產品、潮流玩意、服裝配飾、古玩玉石等多方面商品集中地,每天車水馬龍、熙來攘往。而深水埗西填海區深旺道一帶亦陸續發展高密度的住宅區,區內亦有零星的重建項目,改變外界對深水埗集中着傳統唐樓的印象。.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深水埗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港澳客輪碼頭

港澳客輪碼頭(Hong Kong - Macau Ferry Terminal),俗稱港澳碼頭,是香港跨境碼頭之一,位於香港島上環信德中心,為信德中心發展計劃的一部份,由馬海建築師樓設計,提供往來香港與澳門的高速客輪服務。碼頭設有入境事務處的上環出入境管制站及海關設施。碼頭設有通道通住港鐵上環站及巴士總站則設於碼頭旁邊。碼頭可應付每年1,500萬的旅客量,設有內、外兩座碼頭,中間有60公尺寬的水道供船隻行駛,並以行人天橋連接。 除了澳門航線外,港澳客輪碼頭亦提供珠海、深圳蛇口等地方航線服務。.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港澳客輪碼頭 · 查看更多 »

海底隧道 (香港)

海底隧道(Cross-Harbour Tunnel),簡稱紅隧、海隧,因隧道在九龍的出入口位于紅磡灣,故多稱為紅磡海底隧道,是香港首條連貫香港島銅鑼灣和九龍紅磡灣的過海行車隧道,是香港以至世界最繁忙的行車隧道之一。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海底隧道 (香港) · 查看更多 »

海逸豪園

海逸豪園(英文:Laguna Verde),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紅磡的大型私人住宅屋苑,共分為5期由25座組成,提供4735個單位。其原址為中華電力鶴園發電廠,1994年至1996年搬遷後重建成為住宅(但電廠附屬變電站並無清拆,並已劃離項目所在地段),由長江實業及中電集團興建,由興業建築師樓有限公司設計策劃,高衞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第一期承建商為顯利工程公司;二期、三期及住客會所為現代建築株式會社;四期、五期及海逸坊商場為實豐建築公司。 海逸豪園位處紅磡海旁,部份單位臨維多利亞港及可眺望鯉魚門。西面毗鄰和黃公園,西南面毗鄰黄埔新天地及紅磡灣一帶,北面有海逸坊商場,並參照歐洲建築風格。該屋苑乃全港第一個採用「常新型外牆」設計之住宅,屋苑還設有法國凡爾賽式的住客會所,有園林泳池。單位面積介乎467平方呎-1880平方呎不等。.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海逸豪園 · 查看更多 »

新世界第一巴士

新世界第一巴士全稱為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通稱及簡稱新巴(New World First Bus,縮寫:NWFB)為新創建集團的成員公司,提供香港專門經營公共汽車業務的公司,是香港5間專利巴士公司之一,主要營運港島巴士路線及來往港島、九龍和新界的過海路線,亦有營運少量西九龍和新界將軍澳的巴士線及專營巴士主題式開篷觀光巴士「人力車觀光巴士」服務。.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新世界第一巴士 · 查看更多 »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新!!: 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旺角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黃埔花園巴士總站黃埔花園總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